首頁>Club>
7
回覆列表
  • 1 # 淨梵居士

    一是題目要新穎,能吸引人。二是多背些名言警句作為裝飾之用。三是緊扣時事政治和當前熱點言論。四是段落要清晰,主題要明確,不能脫題。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

  • 2 # 豐語微言

    申論作文作為特定形式的議論文,雖說文無定法,但也確實有一定的規律可循。我個人總結,無非兩種主流的結構模式,一種是主題主導,一種是主旨主導。從應試文體功利性的角度,個人更推薦主旨主導型。下面我提供自己的2017年多省聯考卷範文,考生朋友可以結合真題仔細閱讀,體會一下文章自身的邏輯結構、行文過程以及文中細節與給定材料之間的關係:

    快與慢的平衡

    日常語言中,人們既以“慢工出細活”“欲速則不達”等來表達對“慢”的推崇,又以“唯快不破”“兵貴神速”等來表達對“快”的肯定。可見,快與慢,原本並無確定的優劣對錯之分。然而,在具體的現實社會生活中,有些人卻要麼陷入對快的過分執著,從而導致急功近利、浮躁焦慮的個人心態及社會風氣,要麼又陷入對慢的過度依賴,從而反應遲鈍、漠視變化,最終為時代所淘汰。這都是在快與慢的關係上陷入極端,而不懂平衡的結果。不論是對個人,還是企業,乃至於一個社會而言,平衡好快與慢的關係,都是迎接挑戰,化解壓力,獲得和諧的必然選擇。

    當前,中國正處在急劇變化的社會轉型期,各種既有的利益格局被打破重組。過去的優勢不再是優勢,過去的劣勢反而可能帶來便利,機會頻現、誘惑增多,加上社會各種不平衡因素的疊加影響,人們對未來缺乏穩定預期,從而可能導致盲目進取或者逃避現實的極端問題。這都使得追求快與慢平衡的理念與思路更具有現實的針對性。

    快與慢的平衡,需要在快的進取中迎接挑戰,把握機遇。社會轉型期的顯著特徵就是風險與機遇並存,如果面臨風險而選擇退縮、迴避,那結局只能是被風險吞噬,而絕無新生的可能。小到個人,在這個瞬息萬變的資訊社會,也需要透過不斷、快速的充實和提升自己,增強應對社會變化的能力。大到企業,面臨新的市場環境,同樣需要迅速適應,不斷推陳出新,以新的、更高水平的管理與產品來滿足市場的新要求。“速度能使沉甸甸的石頭飄起來”。企業在應對市場的時候如此,國家也未嘗不是。發展中的問題還得依靠發展來解決,若沒有一定的速度做擔保,沒有增量的補充,且不說社會不斷出現的新要求難以得到滿足,就算過去發展中積累的各種問題,也會因為發展的停滯而瞬間爆發。

    快與慢的平衡,需要在慢的堅持中打磨品質,緩解壓力。俗話說“蘿蔔快了不洗泥”,速度過快,就會面臨品質的犧牲,會導致喧囂與浮躁。越是在追求速度的時候,越要注意品質作為根基的價值與意義。一個人如果盲目陷入對速度的崇拜,則必然會導致精神緊張、幸福感降低。只有在適當的時候以退為進,注意修養和調息,才能給心靈以片刻安寧,使得生命得以滋養,重新品味幸福,汲取前行的力量。一個企業也只有在品牌、市場模式、人才等領域細雕慢琢,才能獲得持續發展,滿足市場不斷變化的新需求的內在驅動,贏得核心競爭力。而一個國家、一個民族,也只有摒棄浮躁,注重持久養護自己的生存根基,在教育、文化等軟實力構建上放眼長遠、立足高深,才能獲得獨特、優雅的民族性格,為世人所尊重。

    以快為慢,慢則不滯;以慢為快,快則不浮。快與慢不是一個天平的兩端,此消彼長,而是同時凝結在一條繩上的兩根線,顧此失彼只會勢單力薄而最終繃斷,只有在纏繞、糾結中尋求平衡,才能互相助力,獲得永生。

  • 3 # 展鴻教育

    公務員考試,申論是筆試的難點。俗話說,得申論者得天下,76%的考生因為申論沒過線而落榜,大家普遍反映很難在申論部分獲得高分,可見申論答題技巧在筆試中顯得尤為重要。

    理清什麼叫申論

    申論主要考查應考人員對給定材料的分析、概括、提煉、加工,測查應考人員的閱讀理解能力、綜合分析能力、提出問題和解決問題能力、文字表達能力等。作為一種專用於選拔錄用國家公務員的應試文體,申論適當地借鑑了中國古代科舉應試中“策論”的一些經驗與做法。申論文不同於傳統的高中議論文,即不滿足“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結構模式,而其結構為:“是什麼”—“為什麼”—“怎麼做”—“效果是”模式。這一模式是寫申論最基本的一個套路,也是以後成為一名公務員寫公文最基本的技能。

    標題很重要

    標題是文章的開始,猶如申論寫作的臉面,所以標題擬製恰當對於高分寫作尤其重要。如果說申論文章是一個人的臉龐,那麼標題恰似一個人臉上的雙眼。一個醒目漂亮的標題往往會給人耳目一新的感覺,讓人很想讀下去。同時也會給考官留下一個良好的第一印象。關於如何取好申論標題,後面小編會出一個專題詳細講解,敬請關注。

    內容巧用修辭

    都知道寫作,使用一些排比,設問或者比喻等修辭手法,很容易使言辭優美,辭藻華麗。排比能夠提高文章氣勢,增強說服力,而設問往往更容易調動情緒,切入主題。使用這些修辭手法,一方面在卷面上能極大拉動印象分,另一方面則可以在內容上增強申論寫作的說服力。

    適當摘抄材料語句

    很多時候,考生會發現,材料裡面往往會包含文章的核心觀點,甚至語句也非常精煉。那麼在進行申論寫作時,我們就有必要摘抄一下材料裡面的語句,以補充自己的觀點。不過,要注意的是,切不可全抄,適當進行拓展或者轉換點詞句。否則,一旦被發現很容易畫虎不成反類犬。

    多積累一下名言警句

    申論難,往往難在不知如何去開頭,也不懂怎麼來個漂亮的結尾。殊不知,當看到卷帙浩繁的材料不知如何動筆時,來個精煉的名言,不僅可以快速切入自己想說的話,而且精煉的名言警句更能給申論寫作帶來一個漂亮的開頭。同時,使用名言警句結尾,往往起到鏗鏘有力,餘味無窮的效果。可見,平時考生一定要多多積累一些通用的名言警句,關鍵時刻必定會給高分申論添磚加瓦。

    隨時關注熱點話題

    申論材料一般都和國計民生、經濟政治熱點緊密相連,平時多關注熱點話題,積累素材,做到心中有數。在考試過程中,看到材料是熟悉的熱點至少不容易慌張,心態平穩了,分數就不會差到哪去。

  • 4 # 黑龍江中公教育

    希望對您有幫助哦

    一、運用排比,增強氣勢,提升作文新高度

    開啟微信“朋友圈”,就能看到一個完整的文化微縮景觀:既有“小清新”,也有“情懷黨”;既有痛心質問“傳統文化怎麼了”,也有娓娓道來“告訴你一個真實的美國”;既能看到古典樂迷的“高大上”,也能看到各種“非主流”、“腦殘體”……,文化其實已經寫進了每一個人的生活裡。

    二、巧用設問,切入主題,最佳化作文舊模式

    修辭手法有很多,設問也是常見的一種。很多考生常常提出一個設問就草草了事,沒有案例支撐,這樣的設問比較單薄,其實結合一個反面案例,就會達到不一樣的效果。以今年比較火的電影《小時代》為例:

    去年以來,《小時代》系列電影持續掀起話題,拋開其內容不論,這票房和輿論的“雙重風暴”也讓人思考:電影創新該如何傳遞正能量、講述好故事?電影產業如何營造一種正面的文化氛圍?文化的發展應該是社會中每一個人,肩負起來的責任,其中媒體人要樹立起弘揚中華文化的意識。

    這個案例中的電影只是一個切入點,估計《小時代》很多人都看過,但是能否透過電影,發出一種設問,上升一定高度,看到事件後面的本質,其實也是體現考生能否深入論證的能力。

    三、活用白描,承接地氣,凸顯作文個性化

    白描的寫法其實在我們的高中時代就很常見,在散文中的使用尤為突出。白描就是對於某一行為或者細節進行突出的描寫,這種方法能夠凸顯考生文采,但是在議論文中,最好使用在開頭和結尾,不要用在論述部分,因為會影響文章的論證效果,以如今的書店為例:

    暮春,子夜,北京一角。毗鄰王府井大街、24小時營業的三聯韜奮書店內,依然燈火通明。幾張書桌,數盞燈光,秒針滴答有聲,手指劃過書頁,頗有“夜深還照讀書窗”的意境。一些學者感慨:“找到閱讀的價值,才有文化的迴歸。”

    這樣的寫法儘量是引出總論點的時候使用,讀起來能夠讓人心中沉靜,“接地氣”,也是個性化表達的較好方式之一。

    考生對於如何獲得好的作文分數一直較為困擾,中公教育專家建議:考生應該在平時要關心身邊每一個人、每一件事,從簡單的寫法開始,加強練習,不斷增加亮點,凸顯個性,論證深入,凸顯新寫法、新思路、新內容,高分其實已經在慢慢向你靠近!

  • 5 # 公考金講堂

    申論高分作文怎麼寫呢?我認為申論想要拿到一個理想的分數必須要具備以下四個特徵:1、字型要端正、卷面要整潔。2、寫的文章要符合國家主流政策,堅決擁護黨的領導。3、文章必須具備邏輯性,段與段之間,對策與對策之間要有邏輯性。4、最好要有自己的見解,如果沒有不要硬寫,會適得其反的。我們寫申論文章一定要根據給定材料,圍繞著材料的展開。在平時的文章中,凸顯出自己的特色。

    寫申論的時候要注意的八大事項。

    第一、標題一定直接切中主題。例如:制度與宣傳聯動 解決看病難。這個標題表明文章要從制度與宣傳兩個方面闡述如何解決看病難。標題是總起作用,閱卷官看了標題基本上對我們的文章有一個大題的瞭解。

    第二、字跡必須清晰,卷面保持整潔。在考試過程中,我們經常會碰到寫錯字的情況。寫錯了,就打個×。千萬不要塗,千萬不要塗,千萬不要塗。重要的事情講三遍。

    第三、先看題目,後看材料。先看題目的好處是:我們在看材料的時候有目的性,做到心中有數。

    第四、對材料中的關鍵詞、關鍵句以及關鍵段落一定要用筆畫出來。

    第五、寫作的觀點必須要是建設好中國社會主義事業的,符合國家主流的。

    第六,文章中出現對策,一定要用(首先、其次、再次)這些詞語,用這些詞語的好處是:這樣寫感覺我們的文章條例清晰,有邏輯性。

    第七、如果你的文字功底很深厚的話,寫大作文的時候可以多分析問題或者闡述意義,寫得好的話,絕對是一篇好的文章。

    第八、平時多積累:國家領導人的講話、名言警句等。但是,我們把句子寫到文章上的時候,一定要有針對性。

  • 6 # 公務員考試吧

    2016年參加國家公務員考試,在申論考試中,有幸取得82分(滿分100分)的成績。應水哥的要求,將自己的一些心得略作小結,與君分享,希望對有意參加公務員考試的朋友能有所裨益。

      從2014年考到2016年,每年省考均有參加,國考也參加過兩三回,申論一直以來還算可以,只有14年一次在60以下,2015年鄉鎮考試是80+(具體多少忘記了),2015年國考忘記了是73還是78,2016年國考是82分,如果說這麼多年考公有什麼值得驕傲的,那就是我的申論下限不是很差,上限好歹上過80以上,所以我還是想在這裡跟大家分享一些申論經驗。

      其實我的複習經驗說開了很簡單,就是大多數人從小到大準備各種考試時用的方法:循序漸進的臺階式學習。從小到大的學習經歷,我覺得學習不可能“一口吃成大胖子”的,所以在決定考公務員開始複習時就告訴自己:要慢慢來,一步一個腳印掌握所有申論的知識。

      讀了下申論的考試大綱,看了下歷年真題,我發現其實申論和我們從小到大考過無數次的語文考試有很多相似的地方。比如說2017年國考的第二題是根據資料2,闡述劃線句子"城市水系就像城市的指紋"的意思。審題發現本題是解釋詞句類詞語分析題,我就感覺和以前上學的時候解釋魯迅先生那些詞句很相像(那些諸如“不在沉默中爆發,就在沉默中滅亡”的句子,那時候可把我虐慘了,不知道你們有木有?) 還有, 比如今年國考,寫以水為師,我總覺得其實就是中學作文題,不過是需要往時事熱點上進行延伸而已。

      既然申論和語文考試相似,那複習申論就用複習語文一樣的辦法,一定也可以取得不錯的成績。最後給自己定的複習時間是3個月,結果證明我的預估還算準確,考了82分我還是很滿意的。

      雖然有點羅裡吧嗦,但是說明白了我的想法,在說複習過程應該大家就能找到複習語文那種一步一個臺階的感覺了。

    我的複習過程

      按照自己的想法,正式複習前我就把計劃的3個月時間劃成了4個階段,分解大目標為小階段,學習起來比較有奔頭。

      第一階段,我叫它打基礎階段,因此給自己安排的都是申論的基礎知識,比如說熟悉考試大綱,理解透徹申論考察的基本要求。第一感覺是很簡單的,我剛開始計劃的是2天的時間,等真正複習時就發現這些基礎性的東西里面可以挖掘的東西還真的蠻多的,所以最後花了差不多1個星期。比如說:5種能力到底是哪5種?應該有不少人要想一下才能說出來。申論的常見題型有哪幾個?應該很多人知道大概有哪些題,但是要全部說出來基本上沒人做得到。而我,經過那個星期的複習以後,對這些申論基本問題都瞭如指掌了,或者說我用一個星期的時間搞清楚了申論怎樣才能“投閱卷老師所好”。現在想想,千里之行始於足下,申論的基礎就像學語文一定要學會寫字一樣重要。第一次接觸申論的人一定要花時間來做這樣的事情,哪怕第一次沒考上,以後的複習也絕對能夠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以國考真題為例: “某地方報紙根據“給定資料4”和“給定資料5”的內容做了一版關於“跟風”的專欄,請你以“告別跟風,走向成熟”為題,為這個專欄寫一篇短評。”相信很多人看到這個題目的時候肯定懵了,因為短評這種題型好像是今年第一次出現的。說實話我也比較愣神,但是很快就反應過來短評其實也是一種應用文,雖然沒做過,但是之前也看過不少短評文章知道大概的格式,無非就是說情況、析原因、提辦法,那這題就簡單了。對每個題型訓練,萬變不離其宗,掌握答題的套路,怎麼都不吃虧。

      第三階段,前面兩個階段主要是學習,雖然也進行了一些訓練,但是總覺得還是不夠,所以專門安排魔鬼訓練階段。以前學寫作文的時候,語文老師總是在講了基本的行文佈局和範文後就讓練,每週或每天一篇的寫,申論寫作其實也是一樣。魯迅談到提高寫作能力時曾說過:怎樣做好文章?自己除了多看和練習,並無別的心得或方法。練筆能夠把一個人的深厚的底蘊和豐富的學識都調動起來,遣上筆端、派上用途,並能夠激發寫作者的思辨力、表達力和創造力,使自己適應申論考試的能力在不知不覺中得到提升。魔鬼訓練了半個月寫了15套申論題,基本是一天就寫一套,作答完成後按照參考答案自行修改,後面覺得這個訓練方法還是不夠高效,其實最好的就是找到申論真題後就限時作答一次,然後找專業人士批改指正,不行的話就再重新寫,爭取把一套真題真正地消化吸收,不要浪費了自己的時間和真題。有條件的話最好跟高水平的老師和同學相互印證自己的答卷,這樣一方面可以節省備考時間,另一方面可以真正理解題目考察的初衷。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感覺,反正我是在複習2個月左右後就覺得自己的水平還可以了,拿到申論試卷都能想到怎麼答了。但是有時卻發現離自己想表達的或者題目要求有不少出入,有點鑽進了牛角尖的感覺。記得做了一套人口老齡化試卷,題目要求寫人口老齡化所衍生的社會問題及所帶來的機遇,材料中有涉及到老年養老保險的事情,所以我答完老齡化社會、經濟壓力等問題後,答機遇的時就想到以房養老了,結果把機遇答成了問題解決辦法了。幸好不是正式考試,不然就慘了,後面抓緊強化了審題,考的話題作文也不擔心審錯題了。

      第四個階段,申論一般考在當年被熱議的問題,這也是申論區別於語文考試的最重要地方,所以我留出了考前半個月重點複習這些,可算作練熱點階段吧。對我這種平時不怎麼關注國家社會大事的人來說,這些熱點可能眼熟但要我說出個條條框框來就不行了,有不少人說看新華網、《理論面對面》、《人民日報》什麼的,但是我一看就犯困,時間也浪費了,我還是比較喜歡直接做題,所以這半個月又做了5套題,都是之前沒有看過或者練過的熱點問題。

      為了檢驗這3個月複習成果,所以我都刻意計算了時間,而且是把材料和答題紙打印出來,一筆一劃的寫。也是提前進行模擬,3個小時的時間要坐下來還是很熬人的,考完以後看到不少人說憋尿難受什麼的,因為我有刻意進行訓練,加上考前注意少喝了點水,倒是沒有因為生理和心理情況影響考試。

      花了整整3個月把申論徹底複習了一遍,不敢說申論打遍天下無敵手,至少申論82分是我應得的,至少有膽氣說過一年再考我還是能考70+,因為整個申論都已經被我階段性都訓練深深印在我的腦子裡,就像從小背的那些古詩詞,雖然多年不用,但是還是能夠隨口背出來。最後祝大家都能考上理想的崗位。

  • 7 # 咸寧中公教育

    2017國考申論作文高分6步走

    國考這場戰役終極的衝刺號角已經吹響,所有考生已經進入最後的複習階段,而每個階段都應該做到有計劃有步驟的複習,才能讓自己在公務員考試中,取得驕人成績。然而,最好的複習方案應該是有的放矢的,具體來講應該是結合自身還存在的最致命的問題,一一進行解決。那麼,問題來了,對於急於上岸的各位考生來講,在答題中存在的最致命的問題是什麼呢?經過與眾多考生交流過之後,發現幾乎所有考生答完非作文題之後就忙著寫作文,卻在寫作文之前沒有想清楚命題人想讓我們寫一篇什麼樣的文章,也沒有想清楚自己要寫一篇什麼樣的文章,最終的結果就是,想一句寫一句,致使作文拼湊痕跡嚴重,乃至不知所云。

    中公教育專家分析各位考試寫作病症根源在於急於求成,而缺少合理和完整的寫作步驟。明確根源之後,接下來理順作文的寫作步驟即可。那我們應該按照怎樣的步驟和流程寫作文才能事半功倍呢?中公教育專家建議如下:

    步驟一:確定立意

    立意,即文章的文意,是文章寫作的方向及核心內容,可以簡單理解為這篇文章的總論點。

    在考生開始寫作之前,首先要確定的是文章的核心思想,這是文章的靈魂,也是文章得分的基礎。對於立意而言,我們確定的立意需要符合正確、準確兩個標準——正確即文章反映的觀點需站在政府角度,不能反黨反社會反人類,當然這個問題考生一般不會犯;準確即指我們確定的立意需要結合材料和題幹共同來確定,不可偏廢其一,不然則會出現偏題或跑題的現象。

    步驟二:確定分論點及最佳化

    分論點,即對總論點的拆分,是從屬於總論點、闡述論證總論點的具體的觀點。因為總論點直接論證對於很多考生來講難度較大,因此我們會建議將總論點拆分成幾個小的分論點,透過對分論點的論證,來使總論點得以論證。顯然,第二步確定分論點的較為合適的,原因在於總分論點之間的關係,另一層原因在於確定分論點之後會更加有利於確定文章框架。

    分論點的最佳化,即寫出段旨句。基於閱卷老師在閱卷中時間緊迫,為了讓閱卷老師較快的掌握我們文章的脈絡,以及避免自己寫作中出現不知道接下來要寫什麼的尷尬,建議大家分論點最好都寫上段旨句。在寫段旨句時,幾個分論點的段旨句可以選擇結構形式一致的句式,亦可靈活處之。

    步驟三:確定結構

    結構,即文章的佈局,排兵佈陣。在確定完分論之後,對於結構的選擇就很簡單了,可以選擇常規結構,也可以選擇靈活結構。

    步驟四:確定標題

    標題,即文章的文眼,簡單來講就是讓讀者能快速瞭解本篇文章主要內容的通道。確定標題在分論點和結構的確定之後會更加便捷,確定的標題也更能體現立意,因為在確定了分論點和框架之後,我們對整篇文章已經有了深入的認識和把握。

    步驟五:雕琢亮點

    雕琢亮點,即具體寫作之前認真想一下針對文章的立意和各個分論點,自己是否有名言、詩詞歌賦、領導人講話、政策理論、經典事例等相關積累;如果沒有,則需要考慮材料中的事例、經典詞彙等應該如何運用及用在文章的什麼位置比較恰當。

    這一步是很多考生會忽略的,公務員考試是選拔性考試,再加上閱卷老師每天閱卷量很大,在繁重的工作任務中,再看到千篇一律的文章,相比心情也不會太好。因此,建議各位考生,寫作之前考慮清楚有哪些亮點可用,並認真分析這些亮點可以用在文章的什麼位置,以避免雷同。

    步驟六:具體寫作

    具體寫作,即萬事俱備後,在答題紙上,按照自己之前的規劃,將全篇文章包括開頭、分論點、結尾,一一寫出。

    在前五個步驟做好的情況下,相當於一篇完整的文章已經瞭然於胸,現在只需要將所思所想化成文字,完美呈現於答題紙上即可。

    透過以上六個步驟,相比廣大考生朋友們已經可以順利的寫出一篇優秀的文章來。希望各位考生認真練習,在此次國考中,成功上岸。

  • 8 # 鐵嶺華圖

    2018國考申論高分作文可借鑑的三類開頭

    2018國家公務員考試將在11月底進行,各位考生已經投入到備考當中。常言道:“得申論者得公考,得作文者得申論。”一篇優秀的作文對於整個公考而言,重要性不言而喻。常言又道:“萬事開頭難。”一個好的開頭對於一篇優秀的作文而言,無疑點睛之筆,然而無數考生卻在如何下筆上費勁心思,但不得要領。中公教育專家在這裡帶領各位考生認識幾種常用開頭。

    1、 名言式

    無論是莎士比亞“日光是一視同仁”的言論,還是孔子“不患寡而患不均”的論斷,二位先哲均道出對社會公平正義的期盼。眼下的中國是最好的時代,但是社會民生領域的痼瘴頑疾仍不容忽視,比如看病難、看病貴;又如人口老齡化之下的養老困境。。。公平正義關乎每位國民人生出彩的權利,事關社會的安定和諧。由此可見,破解民生難題,促進公平正義是現實之需、發展之要。

    2、轉折遞進式

    從商鞅立木取信,到季布一諾千金,再到中學生撞寶馬留道歉信……誠信對於公民而言,是個人美德,無信則不立;對於家庭而言,是良好家風,無信則不睦;對於企業而言,是黃金資產,無信則不興;對於國家而言,是公序良俗,無信則不寧。

    這是最好的時代,但也是猜忌懷疑的時代,無論是困擾華人已久的“扶不扶”問題,還是最近一石激起千層浪的“羅爾事件”,無所不在的“信任危機”,考驗著華人脆弱的神經。“從善如登,從惡如崩”,可見,惟有以道德為約束,以法律為準繩,剛柔並濟,軟硬兼施,方能阻止“爆棚”的負能量侵蝕社會的善意,重塑社會信任的風骨。

    3、排比式

    當今時代,文化越來越成為民族凝聚力和創造力的重要源泉,越來越成為綜合國力競爭的重要因素。而文化產業是經濟結構調整的重要著力點;是城市可持續發展的戰略關鍵點;是提升國家文化軟實力的基本立足點。然而,文化產業的發展並非坦途,內容原創性稀缺、同質化嚴重有之,文化園區建設盲目跟風、泡沫顯現有之。。。由此可見,促進文化產業向好向快發展迫在眉睫、時不我待。

    2018國考申論寫作指導,作文如何快速確定分論點

    1、梳理材料提煉對策或意義的分論點

    分論點是在總論點之下進行尋找。根據文章結構,分論點的方向可以從分析或對策兩個方向論述主題。如:以向傳統文化致敬為題,寫一篇議論文。那麼這篇文章的寫作方向一是向傳統文化的意義;寫作方向二是如何向傳統文化,以對策為主。所以我們只需從材料中提煉出對策或者意義即可。

    2、透過前面小題內容確定分論點

    因為文章的分論點基本來自於材料的內容,而前面小題的出題內容往往也是來自於材料。因此從題乾的小題內容,我們也可以提煉出部分分論點。如2013年副省級,作文主題是文化遺產保護。根據前面第二小題,可以從各地特色文化的經驗中取得啟示中,得到對策的分論點,我們在文化遺產保護可以堅持因地制宜保護當地特色文化。

    2018國考申論大作文該如何寫

    議論文

    1、部分題目會明確要求寫議論文。比如:【以xxxxx為題,寫一篇議論文。】

    2、部分題目沒有明確指出寫議論文,但會暗示要寫議論文。比如:【以"xxxxxx"為題,寫一篇文章。要求:(1)自選角度,立意明確,有思想性;】這裡要求"立意明確",有的題目會用"觀點明確"的說法,用詞不同,本質一樣。立意、觀點等都是一個意思,就是文章的中心論點。

    什麼是議論文?

    提出一個觀點並論證其正確性的文章。看起來如此簡單的一句話,就是有很多人不明白。

    1、什麼是觀點?

    創新是發展的第一動力。----這是一個觀點這裡基本不會有人犯錯,但接下來什麼是論證就有很多人搞不清了。

    2、什麼是論證?

    論證就是講道理,就是向別人證明你的觀點是正確的。比如,下邊的例子就是很多人最喜歡的"論證"模式。【中心論點:創新是發展的第一動力。分論點①創新需要政府引導。分論點②創新需要全社會參與。分論點③創新需要每個人付出努力。】這真的不是論證,三個所謂的分論點說的是該如何創新,並沒有證明為什麼創新是發展的第一動力。再看這個例子【中心論點:創新是發展的第一動力。

    如何寫議論文?

    1、 明確中心論點 中心論點就是你所要表達的觀點,這個觀點一定是某種明確的判斷。 比如,傳統文化的保護和發展對於民族復興有重要意義。這是一個判斷,可以做一箇中心論點。 上下聯動、形成合力,大力保護和發展傳統文化。這不是一個判斷,而是一個具體做法。圍繞這個主題,你寫出來的一定對策的堆砌,而不是合格的議論文。

    2、確定分論點 中心論點確定之後,我們就要用分論點去證明他的正確性。依然以上邊提到的中心論點為例。 我們如何證明"傳統文化的保護和發展對於民族復興有重要意義"呢? 我們把民族復興這個事拆解開來看。民族復興是不是包括經濟發達,社會和諧,文化繁盛? 如果傳統文化的保護和發展對於經濟發展,社會建設,文化建設都有著重要的意義,那麼就可以得出結論。"傳統文化的保護和發展對於民族復興有重要意義"這個 觀點是正確的。 注意:這裡中心論點和分論點的邏輯關係就是一個包含的關係。中心論點等於三個分論點之和。 三個分論點之間是並列關係。經濟,社會,文化三大領域是並列的。

    3、對分論點進行論證。 我們在對分論點進行論證的過程中,一定是要講道理,而不是去羅列對策。 比如,傳統文化的保護和發展對於經濟發展有促進作用。我們要談的是為什麼,而不是怎麼辦。 例如:

    1、傳統文化本身有巨大的經濟潛力,是新的經濟增長點。(傳統藝術,故事,IP)

    2、傳統文化與其他產業結合(城市建設,旅遊規劃),迸發巨大的生命力,傳統文化有助於形成良好的市場秩序(誠信為本,童叟無欺)。分論點內可不可有對策?當然可以有,但是這個對策一定不是主體,而且一定是服務於論證的。

    可不可以寫策論文?

    (我知道這是無數考生糾結的一個問題)回答:當然可以。請注意,議論文與策論文並不是並列關係,二者是包含關係。策論文是一種特殊的議論文。當你的議論文的觀點是一個對策,並論證該對策的必要性、可行性。那麼這個議論文就是策論文了。絕大部分同學寫的那個所謂的"策論文",根本就不是策論文,只能算是對策的堆砌。因為他們只管提出各種對策,而不去做論證、講道理。

  • 9 # 邢臺中公教育

    2018年國家公務員公告已釋出,報名時間已經確定,從10月30日開始,12月10日進行筆試,對於許多考生來說,行測確實有很多方法和技巧去複習,並拿到行測較高的分數,但是在申論這個科目中,想要獲取較高的分數,可以說是很難的,要想從國考大軍中脫穎而出,行測分要高,申論的分也要高,只有這樣,才不會被輕易的刷下去。那麼如何在有限時間內高效的備考申論呢?下面給大家一些建議:

    首先要了解申論是什麼?

    申論是測查從事機關工作應當具備的基本能力的考試科目。申論試卷由注意事項、給定資料和作答要求三部分組成。

    1.字跡工整是加分項:印象分很重要,很多人提筆忘字甚至錯字連篇,字跡潦草,假如你是閱卷老師,閱卷上百份,看到字跡潦草的試卷,你會會怎樣的感受?建議大家在備考期間多寫字,不要求寫的特別漂亮,但是一定要乾淨工整。

    2.先看教材和考試大綱:備考的第一步是準備一本經典教材和一份考試大綱,透過這兩個,來了解試卷結構題型評分標準,考試內容等,知道申論為什麼考、考什麼、怎樣考、怎樣答,透過這些研究考察,在這個基礎上制定計劃和複習內容。

    3.申論素材重在積累、合理利用碎片時間:在複習申論時,要合理利用碎片時間,看一些新聞聯播,新聞時政,週刊等,積累素材和觀點,把“出發點”、“立足點”、“著力點”、“根本保證”、“基本原則”變成思維習慣。對於一些名言名句和經典語錄一定要多記,多寫,多思考,在寫申論的時候可以用到。

    4.站在公務員角度思考問題:公務員考試是招錄國家機關工作人員的選拔性考試,其題目設定和閱卷的評分標準,都需要公務員思維,要站在政府的角度思考問題,堅定的政治立場體現在你的立場必須站在 國家管理者的角度 ,所有的態度和觀點都必須維護國家和黨的利益,當然這並不意味著你要說假話,而只是意味著你看待問題必須理性,態度更應該是傾向於黨和國家。鍛鍊自己能夠從法律、制度、政策、經濟等各種角度全盤考慮問題。思考問題切忌理想化、片面化、情緒化。 

    5.時政熱點多瞭解:歷年來申論考試的命題圍繞著社會熱點問題進行,熱點素材的積累與理解不能突擊進行,必須從準備公考的那一刻開始,大家需要記住3點:(1)瞭解近一年來國家政治領域和社會上發生的熱點問題,熟悉政府的總體方向(2)掌握熱點背後的現狀對社會產生的影響,並思考解決方法 (3)好記性不如爛筆頭,做好筆記,用自己的記憶方法把問題記錄下來,寫出自己的見解,後對比答案和類似問題,不斷完善自己的思辨力、表達力和創造力。 

    6、多寫,多思考:申論要想獲得高分,就要多寫,透過多寫,多思考,不斷訓練自己的思維能力,不斷修正自己的答題思路。

    中公教育祝大家成功上岸!

  • 10 # 河池中公教育啊

    國考這場戰役終極的衝刺號角已經吹響,所有考生已經進入最後的複習階段,而每個階段都應該做到有計劃有步驟的複習,才能讓自己在公務員考試中,取得驕人成績。然而,最好的複習方案應該是有的放矢的,具體來講應該是結合自身還存在的最致命的問題。各位考試寫作病症根源在於急於求成,而缺少合理和完整的寫作步驟。明確根源之後,接下來理順作文的寫作步驟即可。那我們應該按照怎樣的步驟和流程寫作文才能事半功倍呢?小編的建議如下:

    步驟一:確定立意

    立意,即文章的文意,是文章寫作的方向及核心內容,可以簡單理解為這篇文章的總論點。

    在考生開始寫作之前,首先要確定的是文章的核心思想,這是文章的靈魂,也是文章得分的基礎。對於立意而言,我們確定的立意需要符合正確、準確兩個標準——正確即文章反映的觀點需站在政府角度,不能反黨反社會反人類,當然這個問題考生一般不會犯;準確即指我們確定的立意需要結合材料和題幹共同來確定,不可偏廢其一,不然則會出現偏題或跑題的現象。

    步驟二:確定分論點及最佳化

    分論點,即對總論點的拆分,是從屬於總論點、闡述論證總論點的具體的觀點。因為總論點直接論證對於很多考生來講難度較大,因此我們會建議將總論點拆分成幾個小的分論點,透過對分論點的論證,來使總論點得以論證。顯然,第二步確定分論點的較為合適的,原因在於總分論點之間的關係,另一層原因在於確定分論點之後會更加有利於確定文章框架。

    分論點的最佳化,即寫出段旨句。基於閱卷老師在閱卷中時間緊迫,為了讓閱卷老師較快的掌握我們文章的脈絡,以及避免自己寫作中出現不知道接下來要寫什麼的尷尬,建議大家分論點最好都寫上段旨句。在寫段旨句時,幾個分論點的段旨句可以選擇結構形式一致的句式,亦可靈活處之。

    步驟三:確定結構

    結構,即文章的佈局,排兵佈陣。在確定完分論之後,對於結構的選擇就很簡單了,可以選擇常規結構,也可以選擇靈活結構。

    步驟四:確定標題

    標題,即文章的文眼,簡單來講就是讓讀者能快速瞭解本篇文章主要內容的通道。確定標題在分論點和結構的確定之後會更加便捷,確定的標題也更能體現立意,因為在確定了分論點和框架之後,我們對整篇文章已經有了深入的認識和把握。

    步驟五:雕琢亮點

    雕琢亮點,即具體寫作之前認真想一下針對文章的立意和各個分論點,自己是否有名言、詩詞歌賦、領導人講話、政策理論、經典事例等相關積累;如果沒有,則需要考慮材料中的事例、經典詞彙等應該如何運用及用在文章的什麼位置比較恰當。

    這一步是很多考生會忽略的,公務員考試是選拔性考試,再加上閱卷老師每天閱卷量很大,在繁重的工作任務中,再看到千篇一律的文章,相比心情也不會太好。因此,建議各位考生,寫作之前考慮清楚有哪些亮點可用,並認真分析這些亮點可以用在文章的什麼位置,以避免雷同。

    步驟六:具體寫作

    具體寫作,即萬事俱備後,在答題紙上,按照自己之前的規劃,將全篇文章包括開頭、分論點、結尾,一一寫出。

    在前五個步驟做好的情況下,相當於一篇完整的文章已經瞭然於胸,現在只需要將所思所想化成文字,完美呈現於答題紙上即可。

    常見的寫作手法在申論中也可以適當運用。在此介紹三種“拿高分”的創新寫作方法,

    一、運用排比,增強氣勢,提升作文新高度

    開啟微信“朋友圈”,就能看到一個完整的文化微縮景觀:既有“小清新”,也有“情懷黨”;既有痛心質問“傳統文化怎麼了”,也有娓娓道來“告訴你一個真實的美國”;既能看到古典樂迷的“高大上”,也能看到各種“非主流”、“腦殘體”……,文化其實已經寫進了每一個人的生活裡。

    二、巧用設問,切入主題,最佳化作文舊模式

    修辭手法有很多,設問也是常見的一種。很多考生常常提出一個設問就草草了事,沒有案例支撐,這樣的設問比較單薄,其實結合一個反面案例,就會達到不一樣的效果。以今年比較火的電影《小時代》為例:

    去年以來,《小時代》系列電影持續掀起話題,拋開其內容不論,這票房和輿論的“雙重風暴”也讓人思考:電影創新該如何傳遞正能量、講述好故事?電影產業如何營造一種正面的文化氛圍?文化的發展應該是社會中每一個人,肩負起來的責任,其中媒體人要樹立起弘揚中華文化的意識。

    這個案例中的電影只是一個切入點,估計《小時代》很多人都看過,但是能否透過電影,發出一種設問,上升一定高度,看到事件後面的本質,其實也是體現考生能否深入論證的能力。

    三、活用白描,承接地氣,凸顯作文個性化

    白描的寫法其實在我們的高中時代就很常見,在散文中的使用尤為突出。白描就是對於某一行為或者細節進行突出的描寫,這種方法能夠凸顯考生文采,但是在議論文中,最好使用在開頭和結尾,不要用在論述部分,因為會影響文章的論證效果,以如今的書店為例:

    暮春,子夜,北京一角。毗鄰王府井大街、24小時營業的三聯韜奮書店內,依然燈火通明。幾張書桌,數盞燈光,秒針滴答有聲,手指劃過書頁,頗有“夜深還照讀書窗”的意境。一些學者感慨:“找到閱讀的價值,才有文化的迴歸。”

    這樣的寫法儘量是引出總論點的時候使用,讀起來能夠讓人心中沉靜,“接地氣”,也是個性化表達的較好方式之一。

    考生對於如何獲得好的作文分數一直較為困擾,中公教育專家建議:考生應該在平時要關心身邊每一個人、每一件事,從簡單的寫法開始,加強練習,不斷增加亮點,凸顯個性,論證深入,凸顯新寫法、新思路、新內容,高分其實已經在慢慢向你靠近!

  • 11 # 導氮公考教育

    申論不是高中的作文,也不是散文,而是按“是什麼、為什麼、怎麼辦”為主要框架的議論文。所以申論首先就是要不帶任何個人感情色彩。其次,申論無論大題還是小題,都需要來源於材料,重點的是作文需要來源於材料並高於材料。任何的材料都不是白給的,如果給的材料中做法偏多,那整篇作文就是側重於對策,如果給的材料中意義偏多,那整篇作文就是偏重於意義。不是我們隨意想怎麼寫就怎麼寫,要契合整個材料的方向,至此做到不跑題不偏題。在此基礎之上用豐富的論據去論證我們找到的關鍵詞,就能得到不錯的分數。

    導氮公考,只幹申論、面試~

  • 12 # 中山中公教育

    ,你好,謝謝邀請!2019國考戰役即將打響,作為上班族,複習時間短、學習時間不固定、無法系統學習理論知識是必須直面的競爭劣勢。在如此形勢下,有重點、有針對地進行復習,一篇文章反覆修改、運用多種方式進行呈現會使申論的複習效率顯著提升。下面,中公教育專家就為各位考生介紹一種相對簡單,但邏輯性相對較強的文章型別——起承轉合。

    一、何為起承轉合式

    起承轉合式的文章不同於常規型五段三分式,常規型文章的分論點多呈現並列或遞進關係,但“起承轉合式”文章的分論點往往呈現“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形式,且在文章的分析部分,一般應呈現出層次感,由淺入深進行分析。

    二、起承轉合式的利弊

    對於文章結構的選擇,考生最為關心的問題實則為:起承轉合式夠不夠新穎?能不能得高分?其實對於文章而言,結構更多的是形式上的一種呈現,而真正決定分數的,是文章的立意以及考生的語言表述。無論哪一種結構,好的文章始終是少數,而多數文章落於平庸。因此在備考過程中,應以立意的選擇、總分論點的最佳化以及文章亮點內容的打造為主要方向,切忌在文章結構上多花心思,無論何種結構還是按照材料的特點來決定為宜。

    三、什麼情況下使用起承轉合式

    近年來,無論是省考還是國考,材料的深度上都有一定的提升。材料不再單純以簡單案例或直白的理論型材料構成,而是加強了每一篇材料之間的聯絡,甚至在材料分佈上都會以由淺入深的層次排列。這使得有一些考生能夠精準找到文章的立意,但在分論點的選取上容易陷入糾結,往往把握不準分論點之間是否呈現並列或遞進關係,從而使分論點邏輯混亂。對此,使用起承轉合式是一種在必要時刻規避此類問題的有效方式。另外,有一些考生邏輯性較強,能夠準確把握材料之間的層層深入的邏輯脈絡,用起承轉合式的呈現方式可能會使行文邏輯更直觀清楚一些。

    四、考生誤區

    部分考生選擇起承轉合式的原因很簡單:常規結構寫作中,不會最佳化分論點的句子,所以選擇另闢蹊徑使用起承轉合式。在此也要提醒各位考生:好的起承轉合式文章同樣也需要精煉出段旨句,甚至優秀的起承轉合文章對段旨句精煉程度要求更高、提煉的難度更大。故此建議備考的同學們不要逃避問題,在備考前期打好基本功,所謂“人間正道是滄桑”,與君共勉。

    五、範文

    以“保持簡單,比複雜更難”這一主題為例,以下是按照起承轉合的結構所書寫的文章。希望各位考生在備考時廣泛學習,臨場根據自身特點及具體材料的呈現形式,選擇最適合自己的文章結構,從而取得理想成績。

    刪繁就簡 簡而後得

    “刪繁就簡三秋樹,領異標新二月花”。如何處理好“簡單”“複雜”的關係是人類發展歷程中時常討論的經典話題。簡單,看似輕易,為之卻不易。喬布斯曾提到:“保持簡單,比複雜更難”,“因為你一旦做到簡單,你就能搬動大山”。簡單,並不意味著武斷、粗魯,而是有所選擇、有所捨棄,刪繁就簡,能夠收穫更多“獲得感”。

    複雜,為生活徒增煩憂。放眼當下,現代生活中充斥著物慾與浮躁,人們在滿足基礎需求之後,將對“美好生活”的定義上升到更高的物質享受層面,華而不實的消費理念逐步抬頭,過渡包裝、炫耀性消費等做法,其背後折射出的是一種扭曲的財富觀。而轉觀政府工作方面,行政效率低下、審批事項繁多、各類奇葩證明讓百姓哭笑不得……種種被人詬病的問題無不反映了“複雜”帶來煩惱與阻礙。在現代社會發展中,“複雜”成為了一種無序、浮躁的桎梏,不但令百姓徒增疲憊,也白白消耗資源,束縛發展的腳步。

    簡單,讓社會收穫更多。簡單是一種有選擇的放棄,放棄不必要的,才有空餘獲得更多。生活上,只有讓消費化簡,才能獲得資源的有效配置,實現物盡其用;只有讓出行化簡,才能獲得節能減排的紅利,維護綠色生態。工作上,只有讓社交化簡,才能免去不必要的應酬與寒暄,從而將更多精力傾注在鑽研事物本身,才能發揮到極致,彰顯“工匠精神”。而在政府工作方面,也只有選擇讓“管”與“服”同時化簡,讓服務更優、流程更簡,才能讓民眾獲得實惠,政府獲得口碑。化繁為簡,才能創造更多“獲得感”。

    重拾簡單,需要自上而下,形成合力。面對複雜的生活,需要喚醒“極簡”的靈魂,秉持“極簡”的生活理念,綠色出行,適度消費,重視體驗,理性開支,讓“斷舍離”常駐心間;面對複雜的工作,需要重拾“極簡”的方式,簡化社交,專注作品,追求卓越,用技術彰顯“簡單”的力量。而在政府工作方面,應如李克強總理所言,“大道至簡,有權不可任性”。提升服務意識,推動簡政放權,實現政府職能的高效化。為政府機構進行“瘦身”,精簡審批流程,提升政府行政審批效率。

    “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保持簡單,是保持一種寧靜而淡泊的境界,冷眼判斷利弊,做出理智取捨。在社會上普遍存在“加法”而日益難以看到“減法”的背景下,讓生活歸於簡單、讓人生重拾簡約才是實現人生價值,破除發展桎梏的必經之路。身為軍轉幹部,更應將“極簡”理念貫穿一生,在生活中一切從簡,工作上以減促加,繁簡取捨之間為百姓創造更多“獲得感”。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畢業三年,“高富帥”一般出自哪些行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