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親子成長手冊
-
2 # 臭帥媽咪
很多有孩子家庭都會遇到這種事情,孩子吃飯時最好不要去批評孩子或者是逗孩子玩耍。有的父母上班忙,吃飯時才會和孩子坐在一起,這時候吃飯就變成了會議廳或快樂堡,這兩種最終都會導致孩子鬧情緒,甚至大哭。
吃飯哭泣會影響消化系統引起消化不良,岔氣,嚴重的可能會有嘔吐現象。所以吃飯時最好是在相對安靜的環境中進行。吃飯時間就是吃飯,當然吃飯時有喜歡聊天的家庭也需要輕聲聊些愉快的話題。
如果出現不明原因的哭,有表達能力的孩子家長要去詢問,然後給予孩子幫助,鼓勵孩子,再用力的抱抱孩子,(抱抱孩子是有有力的安慰方式,我們家會經常用到),月齡小的寶寶排除因生病不舒服哭,就要安慰,轉移注意力來分散孩子的哭鬧。一定要等孩子平息了再吃飯。千萬不要再用暴力來停止孩子的哭泣。
-
3 # 職媽育筱娃
孩子鬧情緒,吃飯時哭泣,我寶寶最近就處於這個階段,我總結自己觀察與研究科普知識,總結了幾個做法:
1、注意觀察,分析原因,我總結最近幾次前後孩子的表現,分析他為什麼鬧脾氣,孩子很多時候都不會無理取鬧的,基本分為幾個原因,第一,老人家擔心孩子餓,覺得孩子在長身體,所以吃飯前還會給他吃水果、自制饅頭,導致孩子到了飯點,不餓,就不想吃飯,哭著要下去玩;第二,撒嬌,因為我跟他爸爸都是早上出門上班,晚上七點多才到家,所以,當你到家,孩子就要你抱抱,跟你玩,時刻黏在你身上,等你吃飯了,孩子還是想跟媽在一起,自己不吃,也不讓媽媽吃,要媽媽陪,抱著吃飯,要媽媽餵飯,不乖乖做餐椅,鬧情緒,其實就是跟你撒嬌,要你多關注,第三,就是飯菜不喜歡,每個孩子都有自己喜歡的東西,有的挑食,有的都好,很多時候我們煮了覺得很有營養的東西,孩子就是不買賬了,或者他想要跟大人吃一樣的,鬧情緒不吃,第四就是孩子想自己餵飯,大人覺得他不會,弄髒地板,所以不讓他喂,激起孩子哭泣抗議……每個孩子情況不一樣,以自己孩子出發分析。
2、總結原因,全家統一,制定做法,吃飯差不多每個家庭都是固定的一日三餐,營造良好吃飯氛圍,強化孩子三餐觀念,但是不強迫,如果孩子不吃,不要擔心孩子餓,追著餵食,控制飯前零食,如果老人家意見不統一,也沒關係,自己餵食孩子,不吃就收起來,幾次沒吃,老人家心疼,就不會飯前喂太多零食了,以自己行動帶動身邊人,尊重孩子,如果他要自己吃就自己吃,不過記得自己收拾,挑食孩子,只能變換花樣做飯,先讓孩子冷靜下來,但是要讓他知道不能以哭泣來要挾不吃飯,讓大家讓步,該吃飯的就得吃飯,各類方法很多,因人而異,最好的辦法,就是從孩子角度出發,懂他,安撫情緒,讓他覺得吃飯是一個享受的事情。
-
4 # 老牛媽的婆媳攻略
我們家永遠都是秉持一個原則就是不吃拉倒!
孩子鬧情緒首先解讀一下他鬧情緒背後的原因,或許不喜歡你喂?或許是困?
尤其中午那一頓,緊挨著午覺,像我孩子就試過幾次滿情緒,原來他是在鬧困,那肯定就哭泣什麼都不肯吃了。
其次,6個月後新增輔食開始,就可以培養寶寶獨立進食的能力了。吃多少怎麼吃,用手抓吃得天一半地一半都不管他。少得時候可以先讓他自己搗鼓半場,下半場你再介入喂他。讓他保持進餐的樂趣。
等他大點,1歲半後,我就完全由他決定自己吃多少了。只要他表現不願再進食的資訊,我就收起東西,讓他離開餐桌。結束就餐,絕不強迫。
每次結束都問他是不是不想吃,飽飽了?
引導他用語言表達自己的需求。
另外,用餐的環境也很重要哦。最好從新增輔食開始,就培養他就餐就必須在餐桌上進行。
這樣以後你會很多麻煩,也不會出現追著孩子跑餵飯的場景。
-
5 # 凹凸曼談育兒
很多家長不能面對孩子的哭鬧,因為哭泣的傳統意義是負向的,那可能在傳遞資訊是:家長對處理孩子情緒上的失誤;孩子對家長的挑戰等。所以當孩子哭的時候,成年人的第一反應是想辦法來阻止這一切,或者是威脅的,或者是好言相勸的,或者是用好吃的來誘惑的,軟硬兼施的。但當我們知道了孩子為什麼會鬧情緒,無論是吃飯時,還是遊戲中都是一樣的,情緒背後在講述孩子什麼樣的心理訴求時,那處理的方式就會很不一樣。
一鬧情緒其實是孩子表達自我訴求的一種方式。孩子在遇到讓自己不開心的事情時第一時間用哭來表達他的情緒,這其實是最正常不過的事情,但有的家長就會說你都多大了,三歲了,五歲了或者你已經八歲了,不要再哭了,能不能有事說事啊?這種態度明顯是把對孩子提出一個高要求,期待他能像一個成年人一樣冷靜面對他的情緒,但對於一個孩子來說,用哭的方式來表達情緒才是他最本能的方式,也是最真實的符合未成年人心智發育的規律。
二傾聽孩子的情緒是緩解情緒的最好辦法。當孩子鬧情緒時,放下家長的嚴厲去詢問他,你怎麼了,你很難過嗎?你很憤怒嗎?你心疼你的玩具被弄壞了嗎?看見孩子的情緒,會讓孩子感覺到被關注了。然後,他可能又會因為被懂得而更大聲的哭。接下來可以繼續去問情緒背後的原因,你是因為某某說的那樣的話,或者某某那樣對待你,而難過嗎?如果家長可以看見孩子情緒背後的原因,那也就可以理解他哭鬧的行為了。可能有的孩子會在比較激動時候,或者年紀比較小的時候,不能表達清楚自己的感受,可以試著抱抱他,撫摸他的後背,陪伴他在情緒裡待一會。傾聽和陪伴對孩子是一種療愈,比起那些嚴厲的呵斥和阻止孩子釋放情緒的行為更能滋養孩子。
三陪孩子一起練習去處理自己的情緒。當孩子的情緒被看見,被理解,他也會慢慢地從情緒中平靜下來。這時候就可以來一起回顧前面發生的哭鬧,問他你剛才的感受怎麼樣?你覺得哭會讓你好受一點嗎?如果再遇到別人弄壞你的玩具的事情,你想怎麼辦呢?可能一次兩次這樣的溝通,並不能讓孩子找到解決問題的辦法,家長可以適當地給出自己的建議,讓孩子來參考。但要記住給出一個好問題遠比給出一個好答案能更幫助孩子。而這個過程中,尊重他信任他自己解決問題的能力,帶著愛的陪伴和傾聽才會幫助他一次次度過情緒的低谷,摸索出自己處理情緒的方法。
-
6 # 玥愛玥甜
吃飯問題永遠是中國無數媽媽的心結。
有人擔心娃吃太多長太胖,以至於影響美觀和健康;另有人則擔心,娃這不吃那不吃,變成了一根小豆芽,弱不經風的樣子,恐怕若是颱風來了真會跟著一起飛上天。
很不幸,我家大娃就屬於後者。
她從出生就一直是小貓般的胃口,每次吃飯只吃一點點,而且還總會發脾氣鬧情緒,感覺吃個飯簡直跟要了她的命似的。
每當在飯桌上遇到此類熊孩子,當媽的真是使勁渾身解數求娃多吃幾口。唯恐她營養不良導致易生病長不高。
所以,當媽九年,也與娃的吃飯問題鬥爭了九年,
所幸,在摸索實踐中頗有成效,故把策略拿出來與大家分享一二。
首先,需要確認的是:是否身體不適?我家孩子每次生病發燒時,確實蔫蔫的,啥都不想吃也啥都不想幹。
這時,若有人叫她吃飯,絕對迅速厲聲回絕,還會變本加厲地鬧情緒。
有時候體溫在38度以下不易察覺,這時一定需要大家有一雙善於察覺的火眼精睛。
還有一種生病的可能是缺鋅。鋅是人體必需的微量元素,如果缺少它,會食慾不振,缺乏胃口,導致種種問題。
所以,最好的辦法是先去醫院做個微量元素測試,以便判斷這是身體問題還是心理問題。
在排除了身體問題之後,接下來就是心理問題了。我們必須重點“對症下藥”才能“藥到病除”!(比如我家大娃哈)
其次,與孩子耐心溝通,瞭解他/ 她每次發脾氣的原因。父母首先需要接納孩子的負面情緒。“情緒只有正負,沒有對錯。任何情緒背後都是有原因的!”而負面情緒更是揭露了,整個孩子行為背後的錯誤目的。例如,孩子今天不想吃飯,在吃飯時哭泣,我會先仔細觀察,看看到底是什麼原因引起的?
然後,當我發現是因為她正在入迷地畫畫,所以“倆耳不聞窗外事了。"我會好好與孩子溝通。
我會告知孩子:“媽媽很理解你的惱怒,但也擔心你的身體因為營養不均衡而瘦小。那你看,今天外婆做了一桌子的菜,是不是應該給你最親愛的外婆鼓鼓勁?你的大口吃飯就是對她的最佳回報。”
若孩子還是不答應,我們可以試著這樣溝通:“寶貝,媽媽知道你的畫還沒畫完,所以很不願意來吃飯。那這樣,我給你時間再繼續去畫。你說五分鐘還是十分鐘呢?我們大家都在餐桌上等你哦~”
孩子聽到上面這兩段話,就會感到很溫暖。原來媽媽同樣理解孩子,願給孩子提供幫助。
而面對孩子的歇斯底里,家長儘量避免高壓獨裁下的訓話。
例如:“為什麼老是這麼不懂事?”其實,這樣說等於否認了孩子的不良情緒。這樣做非但不會使孩子負面情緒消失, 反而會助長孩子的壓抑和否認,會對孩子產生傷害。
因為,面對憤怒的父母,孩子不僅要承受自己的負面情緒,還要面對父母的負面情緒,這樣的雙重負擔對於一個 孩子來說,更加難以解脫。
所以,接納孩子的負面情緒,就要允許孩子自由表達。
教會孩子合理釋放、轉化負能量。凡事往積極方面想,用正面的態度做積極引導。
例如,孩子今天不想吃飯,在吃飯時哭泣,我會告訴孩子:“媽媽覺得一吃飯就哭的小孩子,不好?你覺得呢?我想如果你下次不想吃飯時,可以用嘴巴悄悄地告訴我不想吃,而不是扯著嗓子大哭。好嗎?” 這時,孩子肯定會積極響應,
之後,我會請孩子來幫忙,讓她自己告訴我怎樣她才願意吃或者有可能喜歡吃飯?孩子也會滔滔不絕地和你聊好久。
再次,與孩子一起頭腦風暴,挖掘愛上吃飯的種種可能性。在這裡,我有兩個小tips建議大家收了可以仿照去做:
請孩子一起參與進來,和孩子一起享受燒飯做菜的樂趣。(當然她主要用玩具廚房過家家)。這樣孩子自己有既享受到了有意思的過程又打開了思維,有了全新的思考能力。
我記得以前孩子不愛各吃土豆,我就說:“媽媽記得[米奇妙妙屋]裡有一句臺詞就是“哦,土豆哦~”咱們來和他們做一樣的土豆好嗎?你看連米奇米妮都愛吃,等下你肯定也會愛上你自己做的小土豆。”
於是,娃變得興致勃勃地和我一起做土豆,等快吃飯的時候明顯特別期待。
之後,她還吃一個土豆就喊一句臺詞“哦,土豆哦~”特別逗!於是乎,她吃了一塊又一塊。
2. 少吃或不吃零食。控制好整體攝入量,特別是餐前,有助於大口吃飯。
娃的幼兒園三點半就放了,到晚上六點多中間勢必會變。
中間吃個小麵包或者小點心墊下無可厚非。但絕不能將垃圾食品大快朵頤,否則晚餐必嚎。
用好吃的水果或酸奶等其它小零食來代替垃圾食品,既略填飽了肚子又對身體有益。何樂而不為?
總之,當孩子鬧情緒,吃飯哭泣時,家長一定要仔細觀察,找出問題所在。無論是情緒方面的問題也好,還是吃飯方面的問題也好,我們一定保持和善而堅定的態度,多多與孩子進行溝通。
只要我們用心交流,用正面的、積極的方法加以引導,
假以時日,我相信大口吃飯的“天使寶寶”,一定也會出現在你的家中。:)
-
7 # 海綿媽媽育兒
我家大寶和小寶吃飯的時候,也會遇到這樣的情況,鬧情緒,不吃飯或者吃飯哭泣,我一般都是這樣做的:
控制自己的情緒,耐心詢問原因。遇到孩子哭鬧,特別是吃飯時間,我的心裡其實特別的煩躁,心中的怒火隨時都有可能爆發。但是,這時的我還是要控制好情緒,讓孩子先哭一會兒,然後問孩子為什麼不吃飯。孩子說出原因後,對症處理。 孩子仍然想玩玩具或看電視。這種情況要堅決說NO。可以跟孩子說:你看爸爸媽媽吃飯的時候都沒有玩玩具或者看電視,等我們吃完飯了,我們大家一起玩。這個時候如果孩子還是不聽,可不予理會,讓孩子釋放一下情緒,當孩子看到大家都在安靜的吃飯時,自己就會慢慢穩定下來。身體不舒服。這時候孩子最需要的就是爸爸媽媽的擁抱,仔細詢問孩子哪裡不舒服,看是否需要看醫生或者自行在家裡吃藥。如果問題不嚴重,爸爸媽媽就抱一會兒孩子,讓孩子平靜下來。需要餵飯。如果孩子已經到了該自己吃飯的年齡,那麼堅決不餵飯。讓孩子養成自己動手吃飯的習慣,對培養孩子獨立自主的性格很有幫助。千萬不要因為孩子的哭泣而心軟,一次的心軟會讓孩子以為:原來哭泣是可以讓人餵飯的,從此養成依賴的心理。孩子沒有原因的無理取鬧。這時候可以先試圖安慰孩子,如果不成,可以將孩子放在一邊進行冷處理,讓孩子自己哭一會兒,時間久了就會慢慢停止哭泣。總之,孩子的哭泣總是有原因的,作為父母的我們就要善於觀察孩子的情緒,並進行適當的安撫,對症處理,相信孩子會變得越來越好。
-
8 # 遇見夏天DE冬天
我家老大也經常會在吃飯的時候不好好吃,而她姥姥也就是我媽媽,最多做的就是哄,哄不行就直接餵飯,對於一個已經是五歲的孩子,一些基本自理能力還是具備的,所以完全可以自己吃飯,但因為從小吃飯習慣養壞了,所以糾正起來還是很困難的。以下是我的小方法。
1、安撫情緒
如果是已經在鬧情緒在哭泣,先不要多責怪或是說教,這時候孩子是聽不進去的,你應該做的是先抱抱她,一般來說,這時候會有兩種情況出現,要麼立馬停止哭泣,要麼哭泣的更厲害,後者可能是因為你之前情緒不好說教過他,他覺得委屈,沒關係,哭只是發洩情緒,如果你懂共情,那麼輕撫他的後背就好。
2、尋找原因
等孩子情緒平復,可以直接詢問原因,記住一定輕聲細語。其實孩子們鬧情緒可能因為剛睡醒沒胃口,有時候是因為剛玩的興頭被你強行打斷,又或是下午零食吃多了真的吃不下飯,或真的只是身體不舒服甚至只是因為你急切的吃催一句話說重了。孩子不會無緣無故鬧脾氣,一定是有原因、找出原因,針對性的解決問題。
3、處理方法
除去有原因而導致孩子拒絕進食的情況,我們怎麼解決孩子吃飯難問題那?
首先,請做到定時定點定量,培養孩子進食有規律子,定量,在保證孩營養攝入充足的情況下,進餐不要過飽,這也是會影響下一次進食的,所以要定量。其次,少給或是不給零食,不要讓孩子飯產生飽腹感影響下一次進食。再次,孩子不想吃可以不吃(餓一頓不會有什麼影響),但前提是在下一頓之前什麼也不能吃除了喝水,不允許吃零食來填肚子(你及其他家人不要在他面前進食)。你一定有餓過以後狼吞虎嚥的經歷,孩子也是一樣,不要強迫孩子孩子吃飯,人在不想吃的時候被強迫進食,時候對進食就是條件反射的產生厭惡,覺得這是不開心的事情,尤其是孩子,所以吃飯這件事情也要遵循孩子的意願,另外對於食慾不佳孩子媽媽們應該多花心思準備一些有趣的實物,吸引孩子進食。最後,一定要貴在堅持,好的習慣都是需要長時間建立培養的。
其實,好的進食習慣是需要從小培養的,在孩子很小的還不能自主進食的時候就可以開始培養,從最早的手抓食物開始,媽媽們要多一些耐心,多給孩子自主進食的機會,讓孩子們愛上吃飯,只有覺得進食是件快樂的事情,孩子才能更好的配合媽媽完成每一次的進餐。所以每個孩子都是一張白紙,重點是媽媽們在這張白紙上畫上什麼,你們說那?
-
9 # 倫媽育倫兒
我先表明一個觀點。吃飯是一件很私人的事情,吃多吃少真的是由孩子自己做主。
對孩子吃飯總是橫加干涉,主要是家長擔心孩子吃少了影響生長髮育。但還有一部分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家長潛意識裡並沒有把孩子當作是跟自己平等的個體來對待。試想一個成年人不想吃飯了,我們會強硬地把他按在餐桌上規定必須吃完這碗飯才能離開嗎?當然不會。那為什麼非要強迫孩子吃飯呢?家長要學會換位思考。
對於吃飯鬧情緒和哭泣的孩子,我們只要做到以下幾點:
一、養成良好的就餐習慣。
坐在餐椅上吃飯,不能隨意跑動著吃。就餐時間固定,不要隨意拉長或者縮短就餐間隙。保持孩子正常的飢餓感。二、給孩子多種花樣多種選擇。不要總是單一的飯菜種類,這樣成年人也會沒有食慾。最好列一個一週菜譜,把每天的飯菜營養搭配好。給孩子選擇的種類多一點,一種不喜歡吃,還有另外的。不要只煮個麵條或者一種菜,那麼當孩子不喜歡的時候就沒的吃了。每頓飯菜的選擇要保證至少有一到兩種是孩子一定會喜歡吃的東西,再搭配其他有營養的食物,這樣比較合理。
三、訓練自主吃飯。很多時候孩子不想吃飯只是不想被家長餵飯,如果一直被餵飯,那麼吃飯對於他們來說就只是一件填飽肚子的事情,而不能從吃飯這件事情本身得到樂趣。有些家長怕孩子弄髒衣服、餐桌、地板,有的家長怕麻煩,覺得一口口餵飯既方便又幹淨。但殊不知這樣既耽誤孩子的手指精細運動,又剝奪了孩子吃飯的樂趣。對孩子來說,自己拿起勺子舀了飯艱難放進嘴巴里是多大的成就感啊
四、不強迫。吃多少算多少,不想吃了隨時可以從餐桌離開。孩子是很聰明的,他們不會餓到自己。如果不想吃了說明並不餓。
五、不妥協。如果這一餐沒有認真吃,要跟孩子講明到下一餐吃飯之間是沒有任何東西可以吃的。等到孩子中間餓的時候,家長是不可以妥協給他吃加餐或者零食的。這樣時間久了孩子知道自己如果不認真吃飯,是需要承受飢餓的感覺,那麼他就自然會選擇認真吃飯。
如果這些家長都能做到的話,要承認孩子的胃口就是有大有小,不需要非得像隔壁老王的孩子一樣一頓飯吃十個雞蛋才行,也許你的孩子就是吃的少,我們要學會接受個體差異。拒絕做焦慮的家長,我們要快樂地育兒。
回覆列表
一般孩子吃飯前和孩子吃飯的時候我們是不批評,不指正的,因為這樣不利於孩子的消化,也影響其他家庭人員的就餐心情。
如果是因為吃飯鬧情緒,我的態度是孩子可以不吃,一頓飯不吃也餓不壞,主要是讓孩子意識到吃飯是自己的事情,不要拿吃飯來要挾大人做什麼事情,如果孩子不吃堅決不喂,不妥協。
如果是因為其他的事情,先安撫孩子的情緒,最好不要先吃飯,一邊吃飯一邊哭是不好的,所以針對不同的情況不同對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