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男人就得戰鬥

    首先謝邀,我個人的觀點是當然夫差消滅越國是非常輕鬆的事情,但當時越國相對其他國家來也不是太大,而且吳國已經把它佔領,而且還把越王勾踐捉住。一方面從吳王夫差性格來說,根本就瞧不起越王勾踐,要不然就不會出現對勾踐那麼多侮辱,當時伍子胥多次提出要殺了勾踐,而夫差都不聽,也證明了夫差的狂妄自大。而另一方面,也是為了做給別的諸侯國看,越王勾踐都被我拿下,而且用來做僕人,你其他諸侯國要是敢和我作對,這就是你們的下場,這和殺雞儆猴同一道理。所以感覺有時一個人太自負,不聽取別人的建議,會吃虧的,最後可能身敗名裂;但一直都要別人的話,也不行,最終也要失敗;只有一切從實際出發,用一分為二的觀點看問題,理論聯絡實際,自己綜合把握,最終憂患得失都取決於自己。

  • 2 # 大福農

    拿當今局勢例析。美蘇爭霸,蘇聯垮臺,此時美國可以攜天下遏制中國,但它沒有,為什麼?進入九十年代,美國完全達到號令天下,橫掃中東歐。本可以攜餘威再次遏制中國,但它沒有,為什麼?進入二十一世紀初突然發生“911”事件,美國把更多精力放在反恐戰爭上,圍堵中國已顯力不從心,何況遏制?

    當美國的反恐戰爭無果而無法自拔時,時間又過去十年。豁然回首,中國已發展得無法遏制,而且在逐個突破美國設定的一.二..三島鏈;同時亮劍“一帶一路”戰略,直指美國霸權核心!如同吳越歷史重演。

    可見,美國心知肚明中國將是它的勁敵,但每次戰略選擇都無法集中在中國身上。為什麼?

    夫差的遺憾與美國一樣,都有客觀的歷史條件限制。想搞清楚,去讀歷史。

  • 3 # 歷史酒館

    因為膨脹!

    當一個國家的君王為你屈膝嘗糞,彎腰牽馬三年時,你是絕對想不到他還能站起來的。特別是他還給你進獻了一位絕世美女。那個時候,夫差的眼裡已經沒有越國了,他在縱情享樂之餘,想的就是去和楚國,齊國掰掰手腕,偏偏這對這兩個大國還不一定輸。

    這下就給了越王勾踐臥薪嚐膽的機會了。給我給我十年,我還你一個強大的越國。這正應了那句,君子報仇,十年不晚吧。

  • 4 # 歷史有知社

    當初吳王夫差將越王勾踐困於會稽山上,滅越已是唾手之事,結果卻因一念之差,接受了越國的請降。誰知二十年後,越王勾踐實現了驚天逆轉大翻盤,吳王夫差卻身死國滅了。這就不得不讓人深思玩味了!

    我曾經多次思考當初夫差為何不徹底消滅越國?在對待存越與滅越上,伍子胥已經陳述利弊,條條在理,按理說吳王夫差不可能不明白其中利害。伯嚭雖然受賄,但吳王夫差又不可能被直接行賄,但最終夫差卻聽信了伯嚭的話,決定接受了越國的請降。所以只有仔細分析伯嚭的話,才能找到夫差接受越國請降的真正原因所在。

    伯嚭說“古之伐國,服之而已,今越已服,又復何求?",夫差之所以能被這句話說服,說明這句話符合當時吳國的現實情況,也與夫差的整體戰略意圖相符合。春秋時的戰爭多為討伐性的戰爭,規模相對較小,點到為止,雖然也有攻滅人國的事,但被滅的國家通常都比較小,易於被同化掉。而那些稍大點國家,如陳、蔡這等處於晉楚兩強爭霸之間的稍具實力與影響的中小等國家,被晉楚兩國多番來回拉鋸,多番被楚國所滅,卻也能多番復國。

    可見在那時要徹底同化掉一個稍具實力國家是多麼不容易的事。即便到戰國那種更白熱化的戰爭時代,也如荀子在其“議兵”一篇中所言:“兼併易能也,唯堅凝之難焉。齊能並宋,而不能凝也,故魏奪之。燕能並齊,而不能凝也,故田單奪之。韓之上地,方數百里,完全富足而趨趙,趙不能凝也,故秦奪之。故能並之,而不能凝,則必奪;不能並之,又不能凝其有,則必亡。” 。這也就是在戰國時代,我們仍然可以看到像中山國這樣多次被魏國、趙國所滅,卻也能多次復國的原因所在。

    而吳、越兩國的基本盤原本就差不多大,吳王夫差也是透過一番勵志才能夠打敗越王勾踐的,而且吳、越兩國是世仇、雙方民間與官方的仇怨都極深。越國的實力顯然也要遠強於陳、蔡,所以消滅越國固然容易,但徹底同化掉越國卻很難。即便直接滅越,其成本也極大。首先,被困會稽山的五千越軍將作困獸之鬥,這會先消耗掉一批吳軍。其次,佔領越國後也需要在越國險要各地駐紮一部分吳軍。吳國原本就是個小國,軍隊人數本來就不多,三除兩除,就所剩無幾了。 這樣的話,吳國將長期被越國束縛住了,而從夫差後來一系列舉措來看,夫差的意圖是北上爭霸。所以這對一心想北上爭霸的夫差來說,顯然是不願接受的。即便不選擇北上爭霸,面對楚國的再度復國,吳國也需要保持足夠的靈活兵力用以防範楚國的復仇。

    最主要的是吳滅越,沒有內在動力。吳華人口本來就不多,最近幾十年領土擴張又過快,向北、向西佔領了一大片土地,使得吳國對越國的土地並無太大的興趣了。相反,如果接受越國請降,不但可以節省兵力,降低統治成本,還能從越國得到些兵力與資源相助。所以,爭霸圖強才是夫差接受越國投降的內在原因。

    伍子胥對吳國來說,雖然也算至忠,但這也是要以能報其血海深仇為前提的,倘若當初吳國不能助自己滅楚復仇,而越國可以的話,當初伍子胥也就完全可能投奔到越國去了。所以伍子胥雖對夫差口口聲聲說越國才是吳國的腹心之疾。但在吳王夫差想來,你當初還不是一直攛掇吳王闔閭伐楚而棄腹心之疾的越國於不顧,如果當初先滅越再伐楚的話,或許伍子胥這一輩子的復仇機會也渺茫了。而楚國疆域與人口都是越國的好幾倍,文明程度也更高。滅楚比滅越的可行性顯然還要更低,這也許是伍子胥沒有勸服夫差的一個原因吧。

    夫差北上爭霸,多次敗齊,在黃池會盟上與晉國幾乎拔刀相向。想當初齊桓公爭霸時,兵力之盛都未敢與楚國輕易動手;晉文公爭霸時也是迫不得已才與楚國的非主力軍隊打了場遭遇戰,而且打的還是非主力的偏師部隊。後來晉楚迭霸,多次也是遇而不戰,儘量避免衝突。而吳國以區區小國,幾十年間,攻楚國、遇秦國、戰越國、伐齊國、黃池會盟上還想劫盟打晉國,連老家姑蘇城都被端了,需要回去急救時,在回師途中上還打宋國的主意,宋國雖然較弱但在春秋歷史上也是有名的一塊硬骨頭。

    吳國把當時所有大國都得罪了遍。對中下國家也極其刻薄,侵吞宋國領土、向魯國索取百牢。試想,這樣的國家還能不亡國還有可能嗎?倘若不圖名爭強、窮兵黷武,務實一點點,即便是接受了越國的請降,即便是犯錯、放回了勾踐、使得越國的國力得到一定程度上的生聚恢復,那越國又能拿吳國怎樣呢?所以吳國最終滅亡不在於存不存越,而在於吳王夫差圖名爭霸、窮兵黷武。所以,即便當初吳國即便滅了越國,以夫差那作死的性格也遲早會是楚國的囊中之物。

    而越王勾踐就比吳王夫差務實的多了,越國與楚國一直是長期的盟友關係,越王勾踐又把女兒嫁給了楚昭王以鞏固兩國關係。在徐州會盟之後,越王勾踐又把自己無力控制的淮河流域送給楚國,把吳國侵佔宋國的土地歸還給宋國,把泗水以東方圓百里的土地給了魯國,以交好領國。從越王勾踐稱霸一直到越國滅亡,越國都幾乎再沒有對外擴張過,而把主意精力都放在吳、越之地上。是以吳國才沒有機會再度復國。

  • 5 # 司馬路的歷史會客廳

    因為當時有兩種國際規則,第一種是弱肉強食模式規則,譬如楚國就是遵循這一規則,他曾吞併四十五個較弱小的諸侯方國。還有晉國,晉獻公時期“並國十七,服國三十八”。包括齊桓公,也滅了譚、遂、鄣等小國。

    大魚吃小魚,小魚吃蝦米。大國兼併小國,在當時貌似是很正常的現象。但如果是一個大國要吞併一箇中等國家或是地理位置比較重要的小國,那就會引起某種國際干涉。其中道理,類似於印度兼併錫金,國際不會干涉。而伊拉克吞併科威特,國際就出手了。俄羅斯兼併克里米亞,國際不干涉,而蘇聯入侵阿富汗,就遭到了國際社會的一片譴責之聲。

    同樣道理,也適用於春秋時期的中國。春秋早期和中期,一般情形之下,A國攻打B國,如果B國不是太小太弱,A國都不會將其吞併,而只要求其臣服便可。

    吳國和越國的戰爭便是如此。當夫差打敗勾踐之際,越國並沒有到衰弱到不可收拾的地步,當時夫差接受勾踐的求和,完全是合乎情理,談不上是判斷失誤。

    同樣的情形,也發生在後來越國反攻,打敗吳國之際,越國同樣接受了夫差的求和,並不是一次性將其滅亡。

    關鍵,在於勾踐求和之後,一面向吳國示弱稱臣,另一面則是振興越國、富國強兵,而後夫差求和之後,既沒有足夠的示弱姿態,也沒有積極的革新政治、重新整頓——所以,越國在戰敗之後,能逐漸走出迷局,而吳國吃了虧,便不能振作。而不能振作的吳國,只會一步步遭致再三侵略,最終滅亡。

  • 6 # Star117h

    縱觀整個春秋時期,除了第一位霸主齊國齊桓公外,後面基本上晉國和楚國爭霸,兩國爭霸綿延數百年,但是在春秋後期,東南的吳國和越國相繼崛起,加入到逐鹿中原的序列中。值得注意的是,吳王夫差曾經率領軍隊直入越國,全殲越國軍隊,並將越國首腦機關都圍困在會稽山上了。 換而言之,只要夫差的一句話,越國就可以成為自己國家的一部分。可是,吳國為什麼要放虎歸山,促使越王勾踐得以臥薪嚐膽、東山再起呢?

    我認為有以下幾個原因,首先當時還沒有進入戰國,春秋時期有個特點,就是非常講究“滅國不滅祀”,也就是說,吳國可以佔領越國,但是,需要給越國的王室保留一塊祭祀祖先的地方。當時雖然已經到了春秋末年,宗法制和周禮等相繼崩潰,但是傳統觀念還是深入人心的,可能是基於此,吳王夫差沒有對勾踐趕盡殺絕。

    其次,可能是與吳王夫差的野心膨脹有關,在經歷伍子胥與孫武的練兵後,吳國的軍隊可謂是近乎無敵於天下,當時各方勢力角逐中心是中原,北進中原,獲得周王室的認可,進而成春秋霸主,自然成為吳王夫差當時的主要目標。在此背景下,越國還入不了其法眼,可能感覺打贏了越國也不光彩,沒啥意思!後續吳國大軍在中原所向披靡,打敗齊國,逼盟晉國,小國就更不要說了。越國本身也不敢硬抗,而是乘吳國大軍不在偷襲吳國,從而一舉成功。

    再次是耳根較軟,信奉奸臣。吳王手下兩大謀士,吳太宰嚭受了越國很多賄賂,拼命給越國說好話,而另一邊伍子胥卻是直言進諫,說話不注意分寸,一副你不聽我的就是昏君,國家將會滅亡,讓吳王很不爽,最後卒赦越,罷兵而歸。

    最後可能考慮了佔領之後導致的問題,一個是要留駐軍,北上稱霸會受影響,一個是需要將土地分給功臣,可能導致公卿勢力坐大,一個是認為已經臣服了越國,越國已經輸的心服口服了,不可能反叛,還有一個是越國南邊有很多少數民族,需要勞心守衛,還不如留一個附庸國擋著!

  • 7 # 使用者94738516596

    臥薪嚐膽這個成語我想基本上都知道這個成語的由來,越王勾踐被夫差打敗了以後,三年的臥薪嚐膽之後滅了吳國。很多人就不理解了,當時吳國的兵力是可以滅掉越國的,在夫差之前的吳王闔閭就已經打敗了當時不可一世的楚國。直接攻進了楚國的都成,還把楚王的墳墓都挖開了。當時吳國有伍子胥,孫武兩個人都是歷史上非常厲害的軍事家。所以吳國能夠戰無不勝是有道理的。那麼滅越不是很簡單嗎?這其中的原因也是有很多的。

    其一就是當時春秋來說還不流行滅國,滅國是在戰國才有的,春秋來說只要把人家打敗了讓別國服了自己就可以了,當時都以稱霸為主,而不是說要統一,因為當時的周天子還是有一定的影響力的,但是到了戰國就不一樣了,都想著滅國,然後統一。

    其二,當時來說吳國不想再步後塵,因為在吳王闔閭的時候,楚國就是一心想要滅掉楚國,前面說了當時來說滅國其實還不是很流行的,滅一國之後會引起其他國家的不滿甚至聯合來攻打的。當時吳國打敗了楚國撤出去之後然後讓楚國割地賠款肯定是可以的,但是吳國不答應楚國的求和,結果楚國向秦國求救,秦國楚國就一起把吳國打了回去。如果這個時候夫差一心滅掉越國的話,那麼是不是又要步自己父王的後塵了呢?所以這個時候夫差對於自己是否能夠徹底滅掉越國也是很懷疑的。

    其三,夫差的過度自信,剛愎自用可以看到夫差打敗了越國之後,就想著北上稱霸,開始和齊國打,雖然前期佔據了優勢,但是當時齊國畢竟是大國,想要徹底打贏齊國還是很難的。吳國年年打仗,也使得吳國的國力迅速下降。

    最後應該還要就是有西施的功勞吧,這個就不多說了,因為對於這個理論我自己是不太認同的。畢竟夫差作為一個君主,如果真的能夠滅掉越國的話,僅僅因為一個女子就放棄的話顯然是不太可能的。

  • 8 # 林屋公子

    傳世文獻的說法, 在《國語》《史記》等文獻說得很清楚,大概就是說夫差本來要滅亡勾踐,但卻接受了勾踐的賄賂,最後同意勾踐作為臣屬。然後勾踐就讓子女去做人質,甚至自己也去做人質,還為夫差嘗糞便表示忠誠。最後夫差因為信任勾踐而放歸越國。然後孔子弟子子貢又慫恿夫差進攻齊國、稱霸中原。吳國的實力就這樣被一層層削弱,最後被越王勾踐反殺。

    不過,新出清華簡《越公其事》提供了新資料,原來當時勾踐的實力還不算弱,而夫差沒有必勝的把握,出於這個考慮才不敢滅亡越國。根據清華大學李守奎教授觀點,《越公其事》應該是介於《左傳》和《史記》之間的版本,其中夫差和伍子胥雙方矛盾也不劇烈。所以李守奎教授認為其真實性相對於《史記》更高,很可能才是反映當時的真實情況,後世不少記載則更像是小說家言。

  • 9 # 歷史倪說

    千百年來,吳越兩國作為鄰國經常發生戰爭,兩國臣民已經習以為常。但是這一次吳王闔閭被越國給射死了,似乎有所不同。

    一、越王勾踐先發制人終獲辱

    自吳越戰爭之後的三年間,越王勾踐經常收到來自吳國的軍事情報,基本上是吳王夫差整日練兵備戰,以圖為老吳王闔閭報仇雪恨。越王勾踐每每收到這樣的情報都感覺到心情說不出的沉重。

    有一天,越王勾踐找來了謀臣范蠡,向范蠡表達了一個初步想法,即趁著吳王夫差羽翼還未豐滿,出兵滅了吳國,將其扼殺在萌芽之中。

    范蠡一聽,連忙發表意見,他說:“大王,卑臣以為,我們不能這麼做。戰爭是兇器,是不得已才採取的解決辦法。況且,好戰者是有悖於公德的。這也不是解決問題的長久之道。希望大王還是趁早斷了這個念頭。”

    此時的越王勾踐,已經今非昔比,大權在握,而且初登大位就取得了抵抗吳國的勝利,更有甚者,還弄死了不可一世的吳國霸王吳王闔閭,他哪裡還聽得進去任何人的意見。

    越王勾踐對范蠡的看法非常不滿意。礙於情面,只是淡淡地說了一句:“寡人已經瞭解了你的意思。再者,今天找你來,就是告訴你一下寡人的決定,寡人主意已定,擇日大舉討伐吳國。”

    戰爭的勝利不但取決於國力,還在於形勢是否對自己有利。越王勾踐沒有認真聽取下屬的意見,還真的錯判了此時的吳越兩國形勢。當初越國之所以能夠一舉打敗吳國,多半的原因是越國那是剛剛遭逢大喪,舉國上下處於悲痛之中。正在這個時候,吳國大軍來犯,個個義憤填膺,瞬間激起了越國軍民的戰鬥熱情,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反觀現在形勢,越王勾踐在兩國相安無事的情況下,準備派大軍去侵犯吳國。是非反轉,可想而知。所以越國謀臣范蠡斷定這是不義戰爭。結果,吳越兩國在夫椒相遇,吳國不費吹灰之力就粉碎了越國的進攻,越王勾踐帶領著僅剩的五千人馬四處逃竄,最後逃到了會稽山,也被尾隨而至的吳國大軍包圍了。

    越王勾踐悔恨當初沒有聽從范蠡的勸誡。面對如此危難,越王勾踐只好派出大夫文種帶著厚禮在吳國上下活動,最終才換來越王勾踐向吳王稱臣,勾踐的老婆為妾。正因為吳越雙方達成的這個共識才有了後來的越王勾踐“臥薪嚐膽”。

    二、越王勾踐絕處逢生

    越王勾踐初登大位即弄死了吳國霸王闔閭,取得了對吳國的絕對性勝利。這次勝利令他迷失了方向,再加上三年來他獲得的吳國情報全部是吳王夫差正在積極練兵備戰。

    從越王勾踐角度來講,他想一次性解決吳國,將初出茅驢的吳王夫差掐死在萌芽狀態,這也無可厚非。但是,他的錯就在於沒有認真思考一下謀臣范蠡的意見才落得個臣服吳國為奴的結局。

    我們再說一下吳國的情況,吳國方面之所以答應接受越王勾踐臣服,多虧了越國大夫文種積極遊說,尤其是打通了吳國太宰嚭。還是這個太宰嚭帶著文種面見了吳王夫差,獲得了吳王夫差的諒解,同意接受越王勾踐的臣服。

    但是吳國的另一位實力派人物伍子胥,對吳王夫差的這個決定,持反對意見。伍子胥說:“大王呀!這是老天賜給我們滅掉越國的天大良機,我們吳國決不能放過。一旦放過,後悔莫及。”然後他又接著說:“大王,您是否考慮過,勾踐也不是個等閒之輩,在越國威望是相當高的。再加上,他的兩個謀臣范蠡、文種。如果我們給他們喘息之機,恐怕將來有麻煩的是我們吳國。”

    反觀初登大位首獲勝利的越王勾踐,再看看今日的勝利者吳王夫差,是不是有幾分相似。估計,那個時候的吳、越之地對中原文化的吸收、學習還欠點火候,類似的事情連續不斷上演。此時的中原各國,總能從他國的失敗中,總結出營養成分,避免類似的災難殃及自身。

    對於伍子胥的告誡,吳王夫差,不以為然。結果,越王勾踐雖然逃過了死罪,但是活罪難逃,在吳王夫差身邊受盡了屈辱。越國也不含糊,不但給吳國送來了國家寶器,還給吳國送來了絕世美女西施。

    您還別說,吳王夫差還真是一個心地善良的人,他環顧吳國宮廷吃的、用的都是人家越國送來的,就連日夜服侍自己的美女也都是越國的,最讓他滿意的就是西施。吳王夫差漸漸被越國的一片“誠心”給打動了,也逐漸放鬆了對越國的管制。後來竟然將勾踐釋放回國。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賽爾號布萊克身邊的那條小龍現在進化到什麼樣了?你怎麼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