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8
回覆列表
  • 1 # 小小的墨辰

    不好說,如果外星人來了,他們不可能是壞人吧,他們也許能與地球人交朋友,建立新聯盟,我們不能不能用負面眼光看待外星人,凡事都有正和負,所以,外星人來了,人類不一定會與外星人為敵!

  • 2 # 螞蟻科學

    文字有點多,不過回答很全面。

    這個問題實在不是偶然。自從1898年英國作家赫伯特·威爾斯出版了小說《世界大戰》(The War of the Worlds),“外星人入侵”(Alien Invasion)這個科幻主題已經流行了100多年,上世紀中葉美蘇爭霸掀起的太空競賽,本世紀初幻想電影迎來了黃金時代,都讓“外星人”深入人心,形象越來越豐富,長盛不衰。

    《世界大戰》小說封面《世界大戰》小說封面

    ?21世紀的外星人很像19世紀的精怪故事,都是不羈想象的載體,但又有一點根本的不同:精怪的背後是被現代科學瓦解的傳統神話,本來就建立在荒誕之上,任何藝術構思只要自洽即可;但是外星人的背後就是現代科學自己,是人類探索地外生命的終極問題,在文學敘事的自洽之外,還不可避免地接受“是否科學”這種外部審查。

    所以當數不清科幻電影用宏大的戰爭場面渲染人類與外星人激烈交戰,多年苦心經營毀於一旦的時候,除了“有沒有外星人這個基本問題”,觀眾接著就會問:“外星人真的會來入侵地球嗎?”

    這的確是一個見仁見智的問題,不同的人從不同的角度出發會有不同的答案,大多數人面對這個問題都會開始思考外星文明的技術水平該是多麼高超,我們面對他們該是多麼愚昧落後,接著就浮想起當初的殖民者是如何在新大陸上大開殺戒,讓美洲的古老文明毀於一旦。

    印加帝國國王阿塔瓦爾帕(Atawallpa)被西班牙人俘虜印加帝國國王阿塔瓦爾帕(Atawallpa)被西班牙人俘虜

    ?當然地,我們要約束討論的範圍:生命是一種運動形式,可能由任何物質載體實現,在這裡,我們僅討論宏觀物質在電磁相互作用下表現出來的生命活動,以及由此衍生出來的智慧活動。這樣的生命將與我們佔據大致相當的時空尺度,並服從接近的統計規律。如果我們硬要構思一種完全超越一切人類經驗的外星人,比如在光年尺度上由引力維持的星雲生物,那麼我們對它的一切想象,無論是侵略還是不侵略,就都變得沒有意義了。

    第一部分:和平

    在思考所及的範圍之內,從我們已經接觸到的世界來看,我的意見是:如果外星人有能力抵達地球,那麼他們最可能建立了溫順而和平的文明,不可能像許多科幻電影,比如《獨立日》那樣出於對暴力的熱衷而侵略地球。我們不應該想象一個文明在技術上高度發達,在倫理上卻遲滯落後,或者說:我們首先應該思考的不是外星文明有多麼發達的技術,而是什麼樣的外星文明才能有發達的技術。

    1.1自我馴化

    文明與個體的關係非常複雜,不止是個體締造文明,文明也同樣重塑個體。對這個問題最重要的一點,是文明的發展,尤其是現代科學的成熟,將使整個社會變得溫和非暴力——也就是經歷了馴化。

    我們應該意識到任何發達技術都建立在複雜知識的積累上,這必然要求個體之前密切的交換資訊:任何個體無論以何種手段獲取知識,都不可避免地帶有主觀偏見,只有在個體之間大範圍地交換資訊,才能抹平這種誤差,更加真實地再現客觀世界的原貌——這就是為什麼現代科學如此有效,因為它建立了一個制度嚴謹的共同體,任何具體的研究者不能決定認知的方向,即使生物學家崇拜上帝,物理學家篤信佛經,都不影響科學知識最終的純潔。

    與其它任何權威都不相同,科研機構的權威源自它們的中立客觀與其它任何權威都不相同,科研機構的權威源自它們的中立客觀

    ?為了抹除主觀偏見,社會中的個體必須足夠多樣,所以思想自由對一個文明來說無比重要——僅就我們已知的情形來看,一個文明最包容,最多元的時代,總是它最繁榮的時代。這排除了《安德的遊戲》、《星河艦隊》和《星際爭霸》裡“蟲群文明”的可能:真社會生物的本質,就是全部個體放棄自覺,達到高度的同質化,它們的群落無論多麼巨大,都只相當於一個體,它們的交流無論多麼密切順暢,都不能排除主觀偏見——或者更明白地說,高度集權的政治是反智的政治。

    僅蟻科就有16000個真社會性物種,然而它們在1.3億年的時間裡都沒有進化出“知識”僅蟻科就有16000個真社會性物種,然而它們在1.3億年的時間裡都沒有進化出“知識”

    ?進一步的,無論探索知識還是研發技術,都是投入巨量而收效緩慢的長期任務,從事這些工作的個體無暇從事一般的生產,必須由其它個體供養。所以僅僅讓個體組織起來還遠遠不夠,還必須包含相當穩定的職業和階級分化,即所謂國家。這就是為什麼科學能在工業革命之後的發達國家高速發展:政府用豐厚的稅收承擔了高額的教育投資,還能給基礎科研提供大量的經費。而強大國家必然執行的一項社會功能,就是用公權力的暴力取代私權力的暴力。就以我們這個國家為例,就算一個人殺了你的至親,你也無權殺他報仇,甚至無權毆打他,你所能作的一切就是配合公檢法,等待法律的裁決。甚至在遇到非法暴力侵害時,你的反抗權力也由法律賦予,超出法律規定限度的自衛仍然是違法行為。

    集全歐洲之力研發可控核聚變“歐洲聯合環狀反應堆”(JET)集全歐洲之力研發可控核聚變“歐洲聯合環狀反應堆”(JET)

    ?個體之間密切交流並消除偏見,社會結構複雜穩定使部門配合,政府權力強大公正以維護正常秩序,最終帶來了科學和技術的繁榮,這都必將反應在倫理上——倫理不因為居於意識形態的頂層而變得虛幻,也不是人類這個物種特有的裝飾,它是生物在群體生活中展現出的普遍行為,服從最客觀的進化規律,不以三體星人的祖先經歷了多麼嚴苛的自然環境而轉移:極端利己是獨居者的慣例,但群體生活必須有利他行為才能持續存在。資源越充沛,群體越龐大,交流越密切,個體就越溫順,越能容忍其它個體,才能正反饋地使群體生活更加舒適,有效。

    * 靈長目中黑猩猩和倭黑猩猩是最常見的比較物件:它們的共同祖先被剛果河分割成南北兩個群體,北方群體與大猩猩高度重疊,激烈的競爭使它們暴力好戰,極富攻擊性,成為現在的黑猩猩;南方是一片水草豐美的伊甸園,悠閒的生活讓它們終日交配為樂,成為現在的倭黑猩猩。

    倭黑猩猩(Bonobo)、黑猩猩(Chimpanzee)和大猩猩(Gorilla)在非洲的分佈倭黑猩猩(Bonobo)、黑猩猩(Chimpanzee)和大猩猩(Gorilla)在非洲的分佈

    ?所以和平既是文明發展的前提,也是文明發展的結果,這現代社會表現得尤其顯著:技術的進步使人的物質生活豐裕而穩定,整個世界數十億人都被產業熔鑄成一個整體,任何兩個人都被通訊工具連線在一起。人與人的競爭高度抽象,失去了一切直接對抗,建立了最普遍的互利與合作。在我們崇尚“文明”的時候,“野蠻”在最大程度上指的就是“暴力”——短短500年之內,在西班牙殖民者眼中理所當然的種族滅絕,在現代人看來就已經是不可饒恕的獸行,如果我們要想象外星文明在技術上領先於人類成上萬年,為什麼要想象他們在剋制暴力這樣重大的社會事宜上落後我們半個千年?

    無法想象《火星人玩轉地球》裡那種殘暴的外星人能構建一個繁榮的文明社會無法想象《火星人玩轉地球》裡那種殘暴的外星人能構建一個繁榮的文明社會

    ?

    1.2 黨同伐異

    當然這也有一些值得反駁的反對意見。第一個反駁是生物的利他行為僅限於群體內部。蟻群內部的成員可以互相幫助同生共死,但是面對另一個蟻群的成員就一定要拼個你死我活,這在人類身上更加複雜而極端,倫理和政治的全部內容除了互惠互利,幾乎就是黨同伐異:一個男人喜歡穿女裝,這是他的個人行為,不會侵犯任何他人利益,但已經足以讓大多數人將他劃為異類,不再給予他通常地友愛,而開始苛刻地對待他,甚至懲罰他,折磨他——在人類漫長的歷史中,不同的人種、政權、族群、信仰之間展開了無數血腥殘酷的戰爭,那麼有什麼理由認為,外星人不會把地球人視為異己,前來討伐呢?

    是的,我們的確有理由,有理由照亮《三體》構想出來的黑暗森林。

    中文版的封面太醜了中文版的封面太醜了

    ?為黨同伐異作為一種進化產生的行為,它的選擇優勢是在群體的層面上展開了更有效的競爭,如果對方與自己不存在可能的競爭關係,那麼黨同伐異就成了浪費精力,無論雙方差異多大都不是異己:在原始的狩獵採集階段,狼和野豬與人的生態位高度重疊,有激烈的競爭關係,原住民就會將這兩種動物看作“異己”,用對待外族勇士的態度對待他們。但是農耕文明一旦建立,這些勇士變成了寄人籬下的豬狗,我們就只會用“豬狗不如”這樣的蔑稱罵人,而絕不用“非我族類”這樣的視角對待它們了——外星人與我們的關係必將是一種更加徹底非競爭關係:我們和外星人在整個時空上都沒有可爭奪的資源,但詳細的討論暫時留在下一部分。

    《幽靈公主》裡,人、狼、野豬,就是異己和自己的關係《幽靈公主》裡,人、狼、野豬,就是異己和自己的關係

    ?尤其那些技術超級進步,有資本視我們為豬狗的外星文明,非但不會視我們為異己,反而極可能用普遍的利他行為保護我們,因為智慧的第一要義就是屬性從物件身上剝離下來,抽象為概念:暴力被視為野蠻是因為暴力的動機,這不受暴力的具體形式影響。針對人類的暴力是野蠻,針對動物的暴力同樣是野蠻。西方日漸臃腫的《動物保護法》和《動物福利法》絕不是在為動物著想,而是在更徹底地壓制人性中的暴力,更普遍地培養人們的善良——這類實踐相當成功,乃至今天許多歐洲人善良得瘋了心,把難民視如己出。對於一個更加成熟的外星文明,我們也有很大的理由相信他們的利他行為有著更加廣闊的外延。

    憐憫動物是人類長期生活在安寧環境中的一大特質憐憫動物是人類長期生活在安寧環境中的一大特質

    ?我們“似乎”還應該考慮利他行為的另一種侷限:如果抵達地球的外星人是一群“流放者”,他們就會比文明中的多數成員更加殘暴,就像大英帝國派往殖民地的開拓者有一大部分都是危害本土社會安全的罪犯——這就關係到外星文明將以怎樣的態度對待地球:是像澳洲一樣毫無價值的不毛之地,只堪做囚禁罪犯的惡魔島,最後毀了那裡獨特的生態,滅絕了袋狼;還是像歐羅巴上的冰下海洋一樣等待探索的處女地,需要小心觀察悉心保護——為了防止地球生命汙染它,造價11億美元的朱諾號探測器將在完成使命後投入木星自焚。

    木衛二的冰下海洋是太陽系內最可能有生命的地方木衛二的冰下海洋是太陽系內最可能有生命的地方

    1.3 宗教

    除了這類利他行為的侷限,宗教是另外一個特別值得注意的問題——這裡的“宗教”不僅包括人類社會中曾經出現過的任何一種或者幾種宗教,還泛指一切獲得世俗權力的非經驗的認知,包括歷史上的各種極權主義、個人崇拜的集體主義、輿論家煽動起來的暴民政治,等等。

    宗教對任何文明都意義重大,從人類歷史上看,社會凝聚、階級分化、政權建立、倫理標定,都由宗教啟動,我們也由十足的理由相信外星文明也經歷過同樣的階段。但宗教並不追求客觀認知和有效實踐,而將一切訴諸權威和經典,這首先使得權威的主觀偏見無法被抹除,並且在漫長的歲月裡越積越多;同時也不可避免的招致了各種意義上的權力鬥爭,集中表現為專制和教條,進一步壓制了個體之間排除主觀偏見的能力——現代文明的歷史就是科學發展的歷史,同時也是教權沒落的歷史。

    而且也不像一般人誤解的那樣,宗教具有“教人向善”的社會功能,更加真實的情況是宗教把符合自身利益的行為定義為善,並且用教條維護它們,包括看似溫和的次大陸宗教在內,宗教一旦掌握了實際的權力,與階級和族群勾結起來,就能讓任何殘暴、愚昧和短視變成美德和正義,大範圍地合法化。

    西藏密宗是最殘暴的一支佛教,教權沒落之後又披上了“聖潔”的外衣,用來“淨化靈魂”西藏密宗是最殘暴的一支佛教,教權沒落之後又披上了“聖潔”的外衣,用來“淨化靈魂”

    ?所以宗教對於文明就如同胎盤對於人:文明需要由宗教啟動,但必須脫離宗教才能發展成熟——我們不應該想象一個社會盤踞著教權階級還能贏得高度發的技術文明。今天的地球上大約有200個政權,宗教對世俗的干涉程度與社會的文明程度展現出了不可小視的負相關。

    世界各國宗教重要程度的統計世界各國宗教重要程度的統計

    ?

    像《鐵血戰士》這樣嗜血殘暴,而且宗教色彩濃厚的外星文明不應該研發出隱身衣像《鐵血戰士》這樣嗜血殘暴,而且宗教色彩濃厚的外星文明不應該研發出隱身衣

    ?到這裡,我們簡單陳述了“一個在技術上取得了偉大成就的文明應該是一個理性而和平的文明”——但這隻回答了問題的前半部分,很多人擔心“外星人會為了掠奪資源”而殖民地球,畢竟當初的殖民者是為了追求財富才那樣瘋狂。所以這個問題更重要的是要回答“地球上最有價值的東西是什麼,值不值得外星人掠奪?”

    第二部分:價值

    這是一個對於我們自己也無比重要的問題:地球上最寶貴的資源是什麼?

    宇宙大尺度纖維結構,逐級放大展示了一個星系團,其中每個亮點都是銀河系般巨大的星系宇宙大尺度纖維結構,逐級放大展示了一個星系團,其中每個亮點都是銀河系般巨大的星系

    ?

    2.1 貧瘠的地球

    “寶貴”就是“稀缺且有價值”。從最直接的物質意義上講,稀缺首先來自元素丰度差異:黃金寶貴,首先就因為它是一種相當重的元素,宇宙中只有中子星合併這樣的高能過程才能製造這類元素,所以它們在宇宙中的丰度極低——人類已知的金礦已經開採了75%,可就算把這些黃金全部湊在一起,也只能熔鑄成一個邊長20米的小方塊,連一間別墅都裝不滿。重元素稀缺也就罷了,還總有各種豐富的用途,這給它們帶來了天然的寶貴屬性,越是先進的文明越需要品種齊全的重元素——這就是為什麼很多科幻小說都描寫外星人為了地球的資源前來劫掠。

    各種元素的產生途徑,褐色由其它元素衰變產生各種元素的產生途徑,褐色由其它元素衰變產生

    ?地球作為一個岩石行星,重元素丰度的確相對較高,但遠沒有達到“奇貨可居”的地步:地球質量並不大,重元素丰度雖高一點兒也仍然很少,還隨著活躍的地質運動下沉分散在整個星球深處,外星人降落到地球上採礦遠不如隨便找一個星周盤打撈小行星來的痛快。千百光年外的外星人覬覦地球的礦藏,就像我們蓋房子缺一袋水泥,擺著滿大街的建材鋪子不逛,偏偏起了歹心要去坦尚尼亞發動戰爭,從每個部落的篝火下面搜刮2兩草木灰。

    年輕恆星的星周盤蘊含豐富的礦藏,而且比地殼富集得多年輕恆星的星周盤蘊含豐富的礦藏,而且比地殼富集得多

    ?而且退一步講,認為一個能量充裕到可以飛躍浩瀚星海抵達地球的外星文明還高度依賴從岩石中採礦,本身就是“太空人用高壓等離子扁擔挑糞”。至於擔心外星人掠奪地球上的水、空氣、有機物、地熱資源,甚至跑來地球上吃人,要人類做奴隸去搬磚……我不想回答這樣的問題。

    哪怕認為人肉對外星人有營養都是非常愚蠢的事情哪怕認為人肉對外星人有營養都是非常愚蠢的事情

    ?在宇宙的尺度上,地球上的物質資源平庸而匱乏,無可掠奪,但這並不意味著地球上沒有寶貴的東西,恰恰相反,我們坐擁整個宇宙最寶貴的資源:生命。

    2.2 寶貴的生命

    像生命這樣複雜有序的低熵體在熱力學第二定律支配的宇宙中是非常罕見的存在。我們已經觀測了恆河沙數的星辰,發現了無數個飽含重元素的超新星遺蹟,岩石恆星也像雨後春筍一樣頻頻露面,但直到今日都沒有發現第二個生命世界——這就算不足以證明生命在宇宙中稀有,也證明了像我們這樣的生命在宇宙中稀有。

    像這樣令人心動的超新星遺蹟漫天都是像這樣令人心動的超新星遺蹟漫天都是

    ?生命不僅稀有,還擁有不可估量的價值,這不在於提供任何有形的物質資產,而在於它們提供了突破邏輯邊界的策略。

    對於任何一個文明,技術進步的重要意義怎樣強調都不過分。技術進步必然地依賴理論進步,但理論進步又絕非易事。我們已經申明瞭科學作為認知的重要意義,它的可靠性建立在兩塊基石上:系統客觀的觀察和嚴密有效的推論——我們通常把後者稱為“邏輯”。

    邏輯必須嚴密無效,這讓科學的語言不可避免地走向了形式化,表現為數學工具在諸學科中的廣泛應用。同時也讓邏輯成為連續的鏈條,無論怎樣演繹都不能有一處中斷。面對未知世界所有的問題,這就像用分形填滿空間一樣,是不可能的任務。特別是在應用最廣泛的謂詞邏輯中,哥德爾不完備還勾勒出了一個無法跨越的邏輯邊界:任何包含了自然數的謂詞邏輯體系,要麼有不知道真假的命題,要麼有自相矛盾的命題。

    只憑從已知出發的邏輯推演探索未知,就像用一棵樹的枝丫遮蔽整個天空只憑從已知出發的邏輯推演探索未知,就像用一棵樹的枝丫遮蔽整個天空

    理論發展當然不會因此走上絕路,我們不斷跳出已有的邏輯鏈條,探索從未觸及過的可能,讓我們有機會另闢蹊徑,柳暗花明,豁然開朗,這就是為什麼科學家不能被機器取代:人的行為並不總被邏輯約束,隨時出現的非理性常能幫助我們掙脫邊界的束縛——我們把這種現象稱為“靈感”,這也是人類思維最獨特最有魅力的部分,它們就像思維的種子,不斷髮展為新的體系。

    只有種下無數的種子,才有機會遍歷未知的天空只有種下無數的種子,才有機會遍歷未知的天空

    這是我在春節期間寫的一個超短篇小說的一部分這是我在春節期間寫的一個超短篇小說的一部分

    ?但科學家的靈感遠不是突破這些侷限的唯一途徑,甚至不是最佳途徑。靈感可遇而不可求,而且人類不可能想象沒有見過的事物,靈感不能突破人類認知的侷限。我們需要更充沛更持續的種子來源——這就是觀察:無論多麼智慧的思維,都不可能比整個客觀世界蘊含更多的可能,所以從現象中提煉理論,將永遠是認知的第一步和最關鍵的一步。

    凱庫勒要想夢見苯環,也得先知道銜尾蛇凱庫勒要想夢見苯環,也得先知道銜尾蛇

    ?在所有可觀察的客觀事物中,包括人類文明在內的生命現象又是最值得觀察的一類。

    生命是進化的產物,進化的動力是隨機突變和自然選擇。任何一種形式的生命,都遇到鉅細靡遺的種種挑戰,小到維持細胞內的某種分子濃度平衡,大到應對捕食者複雜的獵食策略。但進化本身不受意志干預,生命唯一的辦法就是不斷湧現出巨量的突變,這些突變在反饋中推廣或者排除,最後令每一個物種都高度精確地適應具體的環境。

    換句話說,生命的生存,就是提出可能的理論(隨機突變),實踐它們(自然選擇),直至找到合適的策略(形成性狀),卻又要比任何文明的認知實踐都來得更加宏大,豐富多樣的生命是宇宙中最複雜的存在,每個個體都是自然科學的大型綜合實驗,這是一種永恆的超越價值。仍顯稚拙的“仿生學”只是滄海一粟,每年受生物啟發研製的新藥物和新材料也只是九牛一毛,細緻入微地觀察生命就像聆聽宇宙的教誨,是可遇而不可求的寶貴機會。

    驅動蛋白是一種奈米尺度的步行發動機,我們還從未有過類似的設計(GIF)驅動蛋白是一種奈米尺度的步行發動機,我們還從未有過類似的設計(GIF)

    ?所以在另一個技術昌明的文明世界,外星人會以怎樣一種態度審視這個陌生而生機勃勃的藍色星球呢?我想他們只會派出阿滕伯勒爵士,以充滿好奇的目光,小心翼翼地觀察這些生命和文明奇蹟,而不是哥倫布船長,以野蠻的暴行把這裡搞得一塌糊塗。

    爵士與蛤蟆爵士與蛤蟆

    這裡需要特別指出的是,許多人認為人類是地球的破壞者,是“癌細胞”,所以還有一大批科幻作品描繪了外星人為了保護地球的生態系統而消滅人類。我們姑且不去討論這個比喻是否恰當,但是我們要明白,在另外一雙旁觀的眼睛中,人類文明不管如何作為,都是地球生命最客觀的組成部分,而且是最複雜的那一部分,觀察一個文明如何發展,如何遭遇他們的挑戰,如何應對他們的挑戰,將是比觀察一般生命形式更加寶貴的經驗——如果一個文明內部之間的交流都能促進知識進步,如果地球上的文化多樣性都值得保護,那麼跨天體的文明多樣性該是何其珍貴的資源?

    所以我的意見是:即便存在一個強大的星際文明,能輕易抵達宇宙的每個角落,建立了一個銀河帝國,地球最可能的地位也將是“文明保護區”,以其獨特的研究價值和標本價值受到保護,置於隱蔽的監視之下,排除外來生命,尤其是外來文明干擾。恰如我們在叢林中劃分自然保護區,限制一切開發,埋伏攝像頭,悄悄觀察靈長動物最自然的樣子。

    黑紋捲尾猴學習用石錘敲打堅果是人類學和行為學的寶貴素材黑紋捲尾猴學習用石錘敲打堅果是人類學和行為學的寶貴素材

    ?

    2.3 無盡的挑戰

    即便姑且不考慮生命和文明身上蘊含的無限價值,回到“黑暗森林”中來,它的核心假設是宇宙中資源有限,宇宙中的文明必須先下手為強剷除異己,否則後進文明一旦技術爆炸就可能率先佔據有限的資源。但在現實中,這整個鏈條都難說成立:

    在我們這個宇宙中,生命遠比資源稀缺,文明又是所有生命形式中最稀缺的那一類,這令可利用的物質資源在宇宙尺度上表現為富足而非稀缺。即便相信了“宇宙中物質資源有限”這個假設,我們也沒有理由認為這會給具體的文明帶來多大的困擾:文明在漫長的歲月中會遇到來自內部和外部的無數挑戰,這些挑戰中的任何一個都比“耗盡宇宙中的物質資源而滅絕”更現實,更迫在眉睫,這不以文明的發達程度而改變。

    就在今天,巴黎這座美麗的城市又面臨著多少危機?就在今天,巴黎這座美麗的城市又面臨著多少危機?

    ?與此同時,文明是一個群體,群體中的每個個體都有各自的利益,他們必將因此結成不同的群體、組織、階級,解決各自的困難,爭取各自的訴求。我們不應該把一個文明想象成一個人,認為它能統一自身的一切行動,像積攢養老費一樣,將末日訴求排上日程表的首位。

    核能是最安全清潔高效的能源,但輿論家掀起的暴民政治就能重創這一未來利益核能是最安全清潔高效的能源,但輿論家掀起的暴民政治就能重創這一未來利益

    在宇宙尺度下將其它文明視為物質資源的競爭者,視為異己,這意味著單方面無限制的軍備競賽,這將比冷戰時的蘇聯更加泥足深陷,無窮無盡的維持成本就足以將這個瘋狂的文明置於死地。相反,在旗鼓相當的文明之間建立良好的溝通,將使生命和文明的潛力得以充分發揮——文明要經歷漫長的光陰,我們不應該想象它們會受扼於單次博弈的囚徒困境。

    一個球狀星團就有數百萬顆恆星,哪個文明要用貪婪吞下茫茫星海,只怕是自尋死路一個球狀星團就有數百萬顆恆星,哪個文明要用貪婪吞下茫茫星海,只怕是自尋死路

    ?同劉慈欣本人的意見一致的是,“黑暗森林法則”是一個專為小說服務的概念設定,我們沒有理由認為這代表了宇宙中的普遍情形。但是在一本出色小說的支援下,黑暗森林在很多人心目中成功的模糊了現實和虛幻——這倒是“宗教”體現出的那種情形。

    2.4 宇宙的難民

    科幻作品還經常構思一種“星際流亡”,即出於某種原因,一個文明的母性不再適宜居住,他們被迫成為宇宙難民,因此試圖征服地球人,取而代之。

    這幅《星際迷航》的圖用來烘托氣氛這幅《星際迷航》的圖用來烘托氣氛

    對於這種情況,我的意見是,一個有能力在星際之間長期維繫的文明,必然是一個高度發達的文明,對即將到來的災變不會毫無準備,為了應對不可預期的未來,他們只會更加行事審慎,組織嚴密,像守護火種一樣維持文明,我們不應該將它想象成毫無組織的盲流難民,像蝗災一樣。

    我們還應該意識到,是生命適應環境,而非環境迎合生命,企鵝不會覺得南極冷,駱駝不會覺得沙漠熱。許多人歌頌地球有著適宜的溫度、分明的四季、穩定的磁場、成分合理的大氣、比例適當的海陸分、足夠活躍的地質運動,還有一顆好月亮穩定自轉,帶來潮汐——這統統都是生命對環境的適應。即便假設星際流亡者的母星是一顆岩石行星,我們也沒有理由認為那顆行星就與地球精確相同,他們適應母星上的生活就不會同時適應地球上的生活。

    如果我們生活在侏羅紀,就會讚頌地球上沒有冰了如果我們生活在侏羅紀,就會讚頌地球上沒有冰了

    但是另一方面,生命又有改造環境的能力,這在文明身上尤其強大,那麼對於一個有能力星際迷航的文明來說,任何一顆岩石天體,只要軌道穩定,表面溫度不過於極端,就足以建立永久的基地——對於地球這樣一個不起眼的天體來說,我們有極大的期望它們在發現地球之前就結束了迷航,重新返回了常態。

    就算假設一個不可能的事件:來自地球複製品的流亡文明第一站就抵達了太陽系,那麼它們的定居首選仍然不是地球。火星和木星的幾個大衛星都是更好的選擇,那裡引力更小,靠近小行星帶豐富的礦藏,又瀕臨外太陽系充沛的水資源與核燃料。

    左邊是木衛二和木衛二上的液態水,右邊是地球和地球上的液態水左邊是木衛二和木衛二上的液態水,右邊是地球和地球上的液態水

    ?而地球則恰恰相反。如我們已經討論過的,就物質資源而言,地球是一個相當平庸甚至可稱貧瘠的天體,而地球上的生命對於外星人來說也只有研究價值而沒有實用價值,因為外星人和我們擁有完全不同的物質組成和代謝需求,就算它們要呼吸,我們的大氣成分也不可能那麼湊巧就適合他們。到頭來,它們還是要建立一個常規的封閉式基地——除非它們願意捨棄地球生命寶貴的研究價值,不惜賭上風險與我們一決死戰,揹負巨大的開發成本和倫理負擔,重塑整個地球的生態系統——這又是何苦呢?如果對地球做這一切都不費吹灰之力,那麼他們又有什麼理由偏偏相中了地球呢?

    所以我的意見是:星際流亡者更加審慎的策略是在太陽系內其它天體上建立永久基地,然後小心地觀察地球文明,在必要時與地球文明取得溝通,以瞭解這個星球的原著文明是如何適應了這裡的環境。

    第三部分:結語

    我知道對於這樣一個複雜的問題,這區區9000字仍然不堪大計,也不可能無懈可擊,所以我一反往常使用了許多“我的意見”表達自己的看法。

    人不能想象自己沒有見過的事物,面對無限的宇宙、浩瀚的星海、紛紜的生命,每個人都會發出不同的感慨,這在極大程度上影響著他對這個問題的看法。

    自然在科學麵前揭開面紗自然在科學麵前揭開面紗

    於我自己而言,對科學和藝術的雙重愛好讓我看到了萬物最美的一面,文明在這個時代的進步讓我對人類的未來充滿了樂觀的態度,我以對生命的摯愛看待這個世界,以文明的審慎思考這個問題.

  • 3 # 手機使用者60280533790

    外星人早就來過地球你看看高度文明的古代遺蹟有的外星人為能源而來有的為黃金而來有的為白石灰而來它們星球沒有白石灰用它作化狀品月球的內心就是太空外星人基地還有百慕大三角日本的龍三角的海底還有中國的黑竹溝都是外星人基地外星人早就來地球了…

  • 4 # 193916024

    不一定吧!據說我們人類也是從外星上來的o據佛經記載人類的壽命最高的時候有八萬四千歲,最低的時候是十歲,假如外星人來了,人類也不會滅亡;或許外星人來了還能和我們人類成為朋友o人類如果有一天真的要滅亡,那也是人類自已造的業引起的,我想與外星人無關o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牧羊犬後腳有血泡流血,不癒合,經常流血,是什麼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