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終南山靜德

    年是一個週期,是地球繞太陽一週的時間。古人依此確定曆法。延續到今天被我們所熟知的就是農曆年,陰曆年,以及現在世界通用的陽曆年。

    最初的“年”的含義來自農業,人們把谷的生長週期稱為“年”。在夏商時代產生了夏曆,人們根據月亮圓缺的週期來判斷月,後來將一年劃分為十二個月。“年”的名稱是從周朝開始的,到西漢才正式固定下來,然後延續至今。

    從陰陽角度來看年。

    陰陽交替時,天地元機現。

    在每個事物的運動週期中,都有一個特殊的時間點,它是不動的。我們叫它元機。不動意味著安全,穩定,吉祥。

    比如鐘擺,擺到勁頭,他會出現一個不動的時刻,也是出現轉機的時刻。

    古人很重視這個出現元機的時刻。

    一天的元機是子午,所以自古修道人在子午時,有練子午功的習慣;

    一月的元機是初一和十五,所以我們中國有初一十五去廟裡上香祈福的習俗,佛教更有在初一,十五時授戒懺悔的規矩;

    一年的元機是正月初一(年)以及七月十五(中元節),佛道兩家所以都有隆重的慶祝活動。

    陰陽交替時,萬物回覆本源。

    一元復始,百像更新。

    人若能利用好這個機會,確是時來運轉之良機。要做的,就是空心安靜,伺候一陽初動的佳機。抓住了,則迎來一個吉祥如意的週期。

    通達了這個道理,再看守年夜等等習俗,你就明白了古聖先賢訂曆法及節日禮法習俗的良苦用心。

    所謂年災月晦(倒黴時運),年年防儉,夜夜防賊(隨時要想到意外與不利)。

    附(參考)

    年的由來:

    最初的“年”的含義來自農業,人們把谷的生長週期稱為“年”。在夏商時代產生了夏曆,人們根據月亮圓缺的週期來判斷月,後來將一年劃分為十二個月。“年”的名稱是從周朝開始的,到西漢才正式固定下來,然後延續至今。

    中元節:

    農曆七月十五日是道教的中元節,佛教稱為盂蘭節,現民間俗稱為鬼節。七月十五的複雜履歷導致它的文化內涵比別的節日更加豐富。完顏紹元認為,七月十五最重要的文化核心是報本反始,也就是祖先崇拜。

    太初曆:

    西漢的《太初曆》是中國古代第一部比較完整的漢族曆法,也是當時世界上最先進的歷法。其法規定一回歸年為一年,一朔望月為一月,所以又稱八十一分律歷。以夏曆的正月為歲首。三統曆第一次把二十四節氣編入曆法,以沒有中氣的月份為閏月。它還首次記錄了五星執行的週期。太初曆共使用了188年。 曆法是長時間的紀時系統。具體地說,就是對年、月、日、時的安排。因為農事活動和四季變化密切相關,所以曆法最初是由農業生產的需要而創制的。中國的農業生產歷史悠久,古代曾制定過許多曆法。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四大名著哪一部最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