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8
回覆列表
  • 1 # 記錄本色

    最近都看《白鹿原》了吧?有沒有記得白嘉軒造塔鎮壓田小娥的情節?——後面再說這個,先說梁祝化蝶!

    為何化為蝶呢?而不是鳥?

    雖然比翼鳥也可象徵愛情,然而這樣愛你不符合場景!

    梁祝化蝶是在祝英臺跳入梁山伯墳墓之後的情節!

    化蝶具有一定合理性!

    比翼鳥,在天願為比翼鳥,在地願為連理枝!

    如果從墳墓飛出一對比翼鳥,就顯得不合理了!也沒有那種自由自在的意味了!

    而化蝶則比較合理!

    蝴蝶是由蛹變成的,破繭成蝶象徵著衝破桎梏,有突破釋放的意思!

    符合梁祝中祝英臺願突破理教,奔向自由的理想~

    同時蝴蝶又輕盈而脆弱,對於傳統理教而言,顯然,自由談何容易~

    接著開篇說的,造塔鎮壓田小娥~

    白嘉軒讓人往塔基扔白灰,無數白色蛾子撲騰而出,讓村民紛紛跪倒,驚恐不已~

    雖然《白鹿原》原著並無此段,改編作者也不是隨性而來~

    潮溼陰暗的地方,往往會有蛾子~

    而且,人們觀念中,蛾子往往象徵死人的靈魂~

    若梁祝化蝶果有其事,或許,墳墓裡飛出的也是蛾子,而藝術化為燦爛的蝴蝶吧~

    一家之言,並無對證~博眾一笑~~

  • 2 # 茶館閒聊

    梁祝為何化蝶,實際的原因恐怕只有創作這個故事的人才知道。後人的種種說法,其實都只是在聯絡一些事蹟、史實記載而做出的分析猜測。

    既然如此,茶館不妨也來猜測一番。

    據相關考證,梁山伯與祝英臺在歷史上確有其人,也確有其事,但化蝶一說顯然是後人增加上去。其實,梁祝可以化作比翼鳥,也可以化作連理枝,還可以化作很多其他的東西,那後世之人為什麼要讓他們化作蝴蝶呢?

    這可以先從故事產生的時代背景進行分析。據唐初梁載言《十道四番志》記載:“義婦祝英臺與梁山伯同冢,即其事也”,這時所記載的梁祝故事還是很正常的;而到了晚唐張讀《宣室志》記載:“英臺,上虞祝氏女,偽為男裝遊學,與會稽梁山伯者同肄業,山伯,字處仁。……問知山伯墓,祝登號慟,地忍自裂陷,祝氏遂並埋焉。晉丞相謝安表其墓曰‘義婦冢’”,就可以明顯看到梁祝故事已經成為了神話。

    但從這個記載也可以推測,梁祝故事應該發生在東晉。

    東晉是一個什麼樣的朝代?政治上是門閥士族掌控,選才是九品中正制,內部爭權奪利、外部五胡十六國虎視眈眈,反正是社會潛藏著太多動亂因素。東晉最為人所詬病的,就是九品中正制,門閥士族完全把控著選人用人的權力。

    這導致的是,選才時才德標準逐漸被忽視,家世則越來越重要,甚至成為唯一的標準,形成“上品無寒門,下品無士族”的局面。

    在梁祝的故事裡,梁山伯便是出身寒門,無權無勢也不可能有前途,而祝英臺為士族之後。按照當時的婚俗習慣,士族為了維護他們特殊的政治和社會地位,將婚姻嚴格限制在士族範圍之內,極力排除非士族人士進入婚姻圈,在門閥等級內婚制的影響下,有的庶族即使資產 豐殷,士族也不會與之通婚,而士族如果不嚴守士庶不婚的限制,便被社會視為“婚姻失類”,受到排斥和詆譭,如梁朝的王源將女嫁給了“士庶莫辨”的富陽滿氏,引起滿朝軒然大波,並導致了彈劾。

    這也就是說,在當時的社會環境,梁祝絕不可能結合,無論生死。

    在這樣的背景下,梁祝化蝶就有了兩層特殊的意義,這種意義是比翼鳥、連理枝這些所不具備的。

    第一層是象徵著衝破桎梏、反抗封建禮教的自由精神和意志。生不能同衾,死要能同穴。

    而第二層含義,純屬茶館個人理解,這就是梁祝化蝶衝破桎梏,終究只是暫時的,最後仍舊逃不出封建禮教的牢籠。因為蝴蝶的生命是短暫的,化蝶也就意味著兩人的結合也就僅僅只是在這短暫的時間裡,而不像比翼鳥那樣能夠“死而復生,必在一處”(見《博物志》:“南方有比翼鳥,飛止飲啄,不相分離……死而復生,必在一處”)。

    正是因為第二層含義,梁祝化蝶才會被稱為“悲劇”;也才是不化作比翼鳥的真正原因。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我很看不起我爸,怎麼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