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親子成長系列報道
-
2 # 瑩瑩聊侃
好!媽媽像孩子一樣,對於孩子來講是件很高興的事。這樣孩子的心裡就不會有壓力,不管是在家裡還是在外面,孩子心裡想什麼就會跟你說什麼。不會顧及到怕媽媽不允許這樣那樣的,孩子自己有什麼想法和做法都會一個一個表達出來的。這也幫助了孩子,今後在生活中無論遇到什麼事都會經過自己認真思考後,最後自己做出決定!
不好!媽媽像孩子一樣,對於家裡的其他成員來講是麻煩的事。為什麼會這樣說呢?
因為我親身感受過,我表哥的老婆就是這個型別的。家裡不管大事還是小事,她是從來不會操心的。一家人都忙的不可開交了,她還是那樣瀟灑的自娛自樂的沉浸在她自己的圈子裡。不想她幫我們分擔一些責任了,她連自己的兒子都不想帶。孩子問她什麼事,她每次都是這樣;“看不見我正忙著呢,你自己去找吧!”像這樣的媽媽不但我們不能接受,可能孩子也不能接受!你們覺得呢?
所以,我個人認為,在孩子面前有個像孩子一樣的媽媽;那是無比快樂的,也是一個充滿歡聲笑語地幸福之家!
-
3 # 日有所學伴成長
像孩子一樣的媽媽,如果這位媽媽凡事都是以孩子的眼光看待問題,尊重孩子的選擇,陪伴孩子一起探索,呵護孩子的天賦異稟,那麼無疑孩子將會收穫幸福、快樂。
如果,這位媽媽僅僅是心智上表現像孩子一樣,那孩子將會缺乏正確的引導,對成長不利。
網路圖片
-
4 # 悠然瑜伽
做一位像孩子一樣的媽媽,這個是我一直在努力的目標。
1.忽略掉自己的年齡,排除工作和生活帶來的負面情緒。用最單純的心靈對待孩子,用孩子的視角來看待和處理問題,非常不容易。也就是我們常提到的——共情心。
朋友伊人就做的非常棒,孩子教育方面非常輕鬆,跟孩子在一起,感覺就像是兩姐妹一樣,讓人羨慕。
孩子培訓班結束,有兩節課都沒有受到老師的表揚。孩子無意間就唸叨給了朋友。
如果是我們,可能就會說讓孩子再努力一下,再優秀點。
或者批評孩子表現不出色。
再或者安慰孩子,老師也要表揚一下其他同學,不要太計較,等等。
這些可能孩子會聽,但是並沒有找到根源,不太觸動孩子。
朋友是這樣做的。
她假裝看起來很吃驚的樣子。還比較生氣地說:"怎麼可以這樣呢?寶寶表現這麼好都沒有表揚,我很生氣,我要去找老師,真想打她呢。"
結果孩子就緊張了,說自己上課時走神,沒注意聽講。
朋友趁機就說,如果老師在沒表揚就找老師開戰了,孩子馬上安慰朋友說:"媽媽,你消消氣,別激動。我會努力的。"
後來,孩子就沒在課堂上走神,也得到了老師的表揚。
個人覺得,用幼稚的口吻和做法去跟孩子溝通,效果真的挺不錯。
2.像孩子一樣的媽媽,能夠拉進跟孩子的距離,跟孩子有更好的共鳴。孩子們有獨特的觀點,有時候,就是隱藏在生活裡的大智慧。只是大人們沒有發現罷了。
3.像孩子一樣的媽媽,更能鍛鍊孩子的獨立性,做家務的能力。
談一下我的經驗吧。
我家有兩個寶貝。家務我會分配給他們做一些,偶爾也會有分配不均的現象。孩子們如果某天心情不好,就會計較,吵架。這時候我就開始撒嬌賣萌了。
然後成功轉移他們的注意力,趁熱打鐵說誰願意幫助我完成家務。結果孩子們都爭著去做。
4.當然,做孩子一樣的媽媽,是要用大人的智慧,孩子們的做法去處理。而不是思想也停留在孩子階段。
有時候,反而孩子是大人們的老師。
我覺得像孩子一樣的媽媽,是很享受的。
回覆列表
我女兒就是擁有了這樣的一個媽媽。
但是能擁用有這樣的媽媽,能肯定的一點,就是擁有了快樂。
我像朋友一樣陪伴她,和她相處,有時候我還會聽取我女兒的意見,聽她的話。
在生活中,我女兒能做的,儘量讓她做,我緊隨其後,有時候我會笑言:“小媽媽!”而我就是“大女兒!”
有的父母最害怕孩子早戀,可我有時候會問:“你們班誰最帥?誰對你最好?”我女兒說,對任何人都不感興趣,你怎麼和別的父母不一樣呢?我會回她:“那麼我來看看,你們班誰最適合我女兒,能做我最稱心的女婿!”
在外面,走在大街上,過馬路,我女兒總是拉著我,帶我過馬路。我是一個小迷糊。我女兒小時候,有次在超市和一個大人要撞上了,我就立馬伸出手臂擋在那人面前。但是現在,我是被保護的角色。
有時候我女兒不如我意,我還會對我女兒發嗲,我女兒總會無可奈何的答應我的要求,回:“好!好!好!”
無論我們身在何處,總能聽到我們的歡聲笑語!
對待生活中的坎坷,我們要堅強,我們要勇於面對,對待孩子,我們要永遠保持一顆童心!孩子快樂,我們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