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問題我來談談。旋轉炮塔可謂近代艦艇發展史上影響最大的發明之一,它的出現可以讓軍艦將重炮安裝在露天甲板以上,而不必像風帆戰艦那樣置於露天甲板以下的火炮甲板上,而且旋轉炮塔賦予火炮更寬廣的射界,可以更加靈活地捕捉目標。旋轉炮塔、蒸汽機、鋼鐵船體的出現共同塑造了現代戰艦的基本形態。
美國內戰中的鐵甲艦大戰,聯邦軍的“莫尼特”號鐵甲艦是使用旋轉炮塔的先驅。
在前無畏艦時代,戰列艦普遍安裝兩座主炮塔,分置於艦首和艦尾,區分比較簡單,前主炮、後主炮就行了。隨著無畏艦的問世,戰列艦的主炮塔數量增加到4~5座,甚至更多,這樣就出現了炮塔命名的問題,便於在戰鬥中進行火力指揮和目標分配。其實在大多數國家的海軍中,戰列艦主炮塔的命名都很簡單,就是自艦首向艦尾以數字順序命名,如美國海軍戰列艦由前至後為1號主炮塔、2號主炮塔、3號主炮塔、4號主炮塔等等,日本海軍戰列艦則為一番主炮塔、二番主炮塔、三番主炮塔、四番主炮塔等等。但是,有兩個國家比較特殊,那就是英國和德國。
美國衣阿華級戰列艦的舷側主炮齊射,由前至後依次為1號、2號和3號主炮塔。
日本海軍“大和”號戰列艦的主炮塔為一番、二番、三番主炮塔。
自從風帆時代起,英國海軍坐擁最強海軍王座數百年,一直是各國海軍仿效追趕的物件,同時也是無畏艦時代的開創者,簡單的數字命名法顯然逼格不夠高,不符合海軍大佬的身份,因此皇家海軍自創了一套高階大氣上檔次的字母命名法:戰列艦艦橋之前的主炮塔按照字母表順序由前至後用A、B、C等依次命名(實際上僅用到A、B而已),位於艦體後部的主炮塔按照字母表末尾字母由前至後命名為X、Y。值得注意的是,戰列艦最靠近艦尾的主炮塔始終是Y炮塔,沒有Z炮塔的說法。此外,位於艦體中部的炮塔使用P、Q、R命名(常用的只有P、Q炮塔),如果兩座中部炮塔分置於左右兩舷,則左舷為P炮塔,右舷為Q炮塔。比如無畏艦的鼻祖“無畏”號戰列艦有5座主炮塔,位於艦體中線的三座主炮塔從前至後依次為A、X、Y炮塔,位於左舷的主炮塔為P炮塔、位於右舷的主炮塔為Q炮塔。一戰時期的鐵公爵級的5座主炮塔全部佈置在艦體中線上,依次為A、B、Q、X、Y炮塔,而獅級戰列巡洋艦的4座主炮塔依次為A、B、Q、Y炮塔。上述命名法不僅用於戰列艦,也適用於其他戰艦。
英國海軍“無畏”號戰列艦的主炮塔為A、P、Q、X、Y炮塔。
鐵公爵級的5座主炮塔依次為A、B、Q、X、Y炮塔。
獅級戰列巡洋艦的4座主炮塔依次為A、B、Q、Y炮塔。
英國海軍這套高逼格的炮塔命名法也有特例,比如全部主炮塔前置的納爾遜級,按照規則應該依次命名為A、B、C炮塔,可是它的第三座主炮塔卻被命名為X炮塔,此外,防空巡洋艦狄多級在艦橋之前呈階梯狀佈置了3座主炮塔,似乎也應該以A、B、C命名,可是英華人就是看不上C炮塔,楞把第三座主炮塔命名為Q炮塔!所以說英國佬其實最不講規矩,自己定的規矩都不遵守。在所有例外中最特殊的就是擁有最多主炮塔記錄的“阿金庫爾”號戰列艦,那華麗麗的7座主炮塔直接讓英國海軍抓瞎了,乾脆放棄了字母命名法,直接以數字由前至後命名為1~7號炮塔,不過艦上的水兵們腦洞大開,用一週七天按順序命名7座主炮塔,成就了該艦“一星期戰列艦”的名聲,這種非官方的命名反而更為出名。不過,小夥伴們要注意,它的1號炮塔是“星期日”,而不是“星期一”,7號炮塔是“星期六”,不要搞錯哦!
納爾遜級戰列艦的主炮塔依次為A、B、X炮塔。
狄多級輕巡洋艦的前主炮群依次為A、B、Q炮塔。
“阿金庫爾”號戰列艦擁有獨一無二的“一星期炮塔”。
此外,英國海軍戰列艦的副炮塔採用字母P、S加數字序號的命名方法,P對應左舷(Port),S對應右舷(Starboard),數字按照從艦首向艦尾排序,如P1副炮塔就是左舷最靠近艦首的第一座副炮塔。
德國海軍“俾斯麥”號戰列艦的炮塔為A、B、C、D炮塔。
德國海軍從德皇時代起就是英國海軍最大的模仿者和追趕者,戰列艦炮塔的字母命名法也被德華人學去了,只是不像英國海軍那樣複雜,就是按照字母順序由前至後依次命名為A炮塔、B炮塔、C炮塔、D炮塔,比較有特色的是,德國海軍的炮塔字母還對應著特定的名字,比如A對應Anton(安東)、B對應Bruno(布魯諾)或Berta(貝爾塔)、C對應Caesar(凱撒)、D對應Dora(多拉),在二戰之前,德國海軍還會賦予主炮塔特定的名稱,多取自名人、一戰時期的著名戰艦或海戰,比如“德意志”號裝甲艦的A炮塔被命名為“希特勒”、B炮塔被命名為“興登堡”。“科隆”號輕巡洋艦的三座主炮塔分別被命名為“赫爾戈蘭”、“多格爾沙洲”和“斯卡格拉克”,但這種做法並沒有普及到所有戰艦上。
德國海軍“德意志”號裝甲艦的A、B炮塔被命名為“希特勒”和“興登堡”炮塔。
這個問題我來談談。旋轉炮塔可謂近代艦艇發展史上影響最大的發明之一,它的出現可以讓軍艦將重炮安裝在露天甲板以上,而不必像風帆戰艦那樣置於露天甲板以下的火炮甲板上,而且旋轉炮塔賦予火炮更寬廣的射界,可以更加靈活地捕捉目標。旋轉炮塔、蒸汽機、鋼鐵船體的出現共同塑造了現代戰艦的基本形態。
美國內戰中的鐵甲艦大戰,聯邦軍的“莫尼特”號鐵甲艦是使用旋轉炮塔的先驅。
在前無畏艦時代,戰列艦普遍安裝兩座主炮塔,分置於艦首和艦尾,區分比較簡單,前主炮、後主炮就行了。隨著無畏艦的問世,戰列艦的主炮塔數量增加到4~5座,甚至更多,這樣就出現了炮塔命名的問題,便於在戰鬥中進行火力指揮和目標分配。其實在大多數國家的海軍中,戰列艦主炮塔的命名都很簡單,就是自艦首向艦尾以數字順序命名,如美國海軍戰列艦由前至後為1號主炮塔、2號主炮塔、3號主炮塔、4號主炮塔等等,日本海軍戰列艦則為一番主炮塔、二番主炮塔、三番主炮塔、四番主炮塔等等。但是,有兩個國家比較特殊,那就是英國和德國。
美國衣阿華級戰列艦的舷側主炮齊射,由前至後依次為1號、2號和3號主炮塔。
日本海軍“大和”號戰列艦的主炮塔為一番、二番、三番主炮塔。
自從風帆時代起,英國海軍坐擁最強海軍王座數百年,一直是各國海軍仿效追趕的物件,同時也是無畏艦時代的開創者,簡單的數字命名法顯然逼格不夠高,不符合海軍大佬的身份,因此皇家海軍自創了一套高階大氣上檔次的字母命名法:戰列艦艦橋之前的主炮塔按照字母表順序由前至後用A、B、C等依次命名(實際上僅用到A、B而已),位於艦體後部的主炮塔按照字母表末尾字母由前至後命名為X、Y。值得注意的是,戰列艦最靠近艦尾的主炮塔始終是Y炮塔,沒有Z炮塔的說法。此外,位於艦體中部的炮塔使用P、Q、R命名(常用的只有P、Q炮塔),如果兩座中部炮塔分置於左右兩舷,則左舷為P炮塔,右舷為Q炮塔。比如無畏艦的鼻祖“無畏”號戰列艦有5座主炮塔,位於艦體中線的三座主炮塔從前至後依次為A、X、Y炮塔,位於左舷的主炮塔為P炮塔、位於右舷的主炮塔為Q炮塔。一戰時期的鐵公爵級的5座主炮塔全部佈置在艦體中線上,依次為A、B、Q、X、Y炮塔,而獅級戰列巡洋艦的4座主炮塔依次為A、B、Q、Y炮塔。上述命名法不僅用於戰列艦,也適用於其他戰艦。
英國海軍“無畏”號戰列艦的主炮塔為A、P、Q、X、Y炮塔。
鐵公爵級的5座主炮塔依次為A、B、Q、X、Y炮塔。
獅級戰列巡洋艦的4座主炮塔依次為A、B、Q、Y炮塔。
英國海軍這套高逼格的炮塔命名法也有特例,比如全部主炮塔前置的納爾遜級,按照規則應該依次命名為A、B、C炮塔,可是它的第三座主炮塔卻被命名為X炮塔,此外,防空巡洋艦狄多級在艦橋之前呈階梯狀佈置了3座主炮塔,似乎也應該以A、B、C命名,可是英華人就是看不上C炮塔,楞把第三座主炮塔命名為Q炮塔!所以說英國佬其實最不講規矩,自己定的規矩都不遵守。在所有例外中最特殊的就是擁有最多主炮塔記錄的“阿金庫爾”號戰列艦,那華麗麗的7座主炮塔直接讓英國海軍抓瞎了,乾脆放棄了字母命名法,直接以數字由前至後命名為1~7號炮塔,不過艦上的水兵們腦洞大開,用一週七天按順序命名7座主炮塔,成就了該艦“一星期戰列艦”的名聲,這種非官方的命名反而更為出名。不過,小夥伴們要注意,它的1號炮塔是“星期日”,而不是“星期一”,7號炮塔是“星期六”,不要搞錯哦!
納爾遜級戰列艦的主炮塔依次為A、B、X炮塔。
狄多級輕巡洋艦的前主炮群依次為A、B、Q炮塔。
“阿金庫爾”號戰列艦擁有獨一無二的“一星期炮塔”。
此外,英國海軍戰列艦的副炮塔採用字母P、S加數字序號的命名方法,P對應左舷(Port),S對應右舷(Starboard),數字按照從艦首向艦尾排序,如P1副炮塔就是左舷最靠近艦首的第一座副炮塔。
德國海軍“俾斯麥”號戰列艦的炮塔為A、B、C、D炮塔。
德國海軍從德皇時代起就是英國海軍最大的模仿者和追趕者,戰列艦炮塔的字母命名法也被德華人學去了,只是不像英國海軍那樣複雜,就是按照字母順序由前至後依次命名為A炮塔、B炮塔、C炮塔、D炮塔,比較有特色的是,德國海軍的炮塔字母還對應著特定的名字,比如A對應Anton(安東)、B對應Bruno(布魯諾)或Berta(貝爾塔)、C對應Caesar(凱撒)、D對應Dora(多拉),在二戰之前,德國海軍還會賦予主炮塔特定的名稱,多取自名人、一戰時期的著名戰艦或海戰,比如“德意志”號裝甲艦的A炮塔被命名為“希特勒”、B炮塔被命名為“興登堡”。“科隆”號輕巡洋艦的三座主炮塔分別被命名為“赫爾戈蘭”、“多格爾沙洲”和“斯卡格拉克”,但這種做法並沒有普及到所有戰艦上。
德國海軍“德意志”號裝甲艦的A、B炮塔被命名為“希特勒”和“興登堡”炮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