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朵朵話財經
-
2 # 我就是鼎爺啊
商業銀行的負債業務,說透徹了就是拉存款業務。拉回來存款,客戶存到你這兒,你就欠客戶的錢,所以就是負債業務。
說到這兒,我給說一下銀行的業務哈,銀行做的活兒是資金融通的活兒,說白了就是一箇中介,經營的產品是資金貨幣。主要有3類業務吧,資產業務,負債業務和中間業務。
資產業務就是放貸款,放出去之後借款人欠鼎爺所在銀行的錢,銀行形成了“應收賬款”,放在財務報表中,就是資產科目;
負債業務,就是鼎爺拉回來存款到銀行,欠下客戶的錢了,銀行資產負債表上就形成了“應付賬款”,記在財務報表上就是負債科目;
中間業務,說白了就是不記在銀行資產負債表上的業務,比如發債,銀行幫客戶包裝一下,在銀行間市場註冊發行了債券,市場裡的其他機構一看,呀,可以買,就把債券買走了,買走之後銀行收點承銷費,把錢給到客戶,買賣資金的雙方透過銀行直接交流,就是中間業務。
下面回答題主問題:
非金融企業的負債業務,也就是能記錄在資產負債表上負債科目的業務,在財務報表上來說,跟銀行的負債業務,沒區別。
區別在哪兒呢?就是非金融企業是經營實物/服務/商品的,不是經營貨幣資金的,他的負債科目上記錄的一般是“短期借款”、“長期借款”、“應付賬款”、“應付賬款”、“預收賬款”、“應付職工薪酬”等等,屬於這些科目的業務都是負債業務。
舉幾個個例子:
銀行開回來存款,是負債業務,
非金融企業賣出貨物回來貨款,是資產業務,
銀行發放貸款,是資產業務,
非金融企業預售貨款、賒銷原材料,是負債業務。
-
3 # 常航學士
商業銀行:商業銀行是透過存款、貸款、匯兌、儲蓄等業務,承擔信用中介的金融機構。
非銀行金融機構:非銀行金融機構 non-bank financial intermediaries以發行股票和債券、接受信用委託、提供保險等形式籌集資金,並將所籌資金運用於長期性投資的金融機構。
兩者在負債業務的不同之處有:
1、商業銀行可以透過以下負債方式從外部籌措資金:
(1)向人民銀行借款。主要有直接借款和票據再貼現兩種形式。
(2)發行金融債券。金融債券是銀行為了籌集社會閒散資金所發行的一種有價證券,持券人有權按期取得固定利息和到期收回本金。
(3)同業拆借。這是指商業銀行因臨時資金不足向其他銀行及金融機構的臨時借款。
(4)發行短期融資債券。在國家計劃債券發行額度內,中國銀監會可以批准企業發行用於彌補臨時性、季節性流動資金不足的期限為3個月、6個月和9個月的短期融資債券。
(5)發行大額可轉讓定期存單,經中國銀監會批准,商業銀行可發行大額可轉讓定期存單。該存單的期限最長不得超過12個月。
2、非銀行金融機構負債業務:
非銀行金融機構吸引無數債權人債務人從事大規模借貸活動 ,可以用優惠貸款條件的形式分到債務人身上,可以用利息支付和其他利息形式分到債權人身上,也可以用優厚紅利的形式分到股東身上以吸引更多的資本。
-
4 # 淡然1704253
商業銀行負債業務與非金融企業負債的共同點是同屬於負債資金。不同點是負債資金來源和用途,商業銀行的負債資金,主要來源於依法合規吸收不特定的公眾存款和向人民銀行貸入的信貸資金;非金融企業是向商業銀行貸款或特定企業間往來應付款而形成的負債資金。商業銀行負債資金除繳存人民銀行存款準備金或用於發放貸款;非金融企業負債資金用於生產建設所需。
-
5 # 觀行者
無論是商業銀行還是非金融企業所揹負的負債都是透過股權融資以外的方式獲得資金或者資產,通常來說就是債務融資。
商業銀行的負債業務主要包括吸收存款、同業拆借、債券融資等方式獲得的資金。銀行透過不同是方式獲得的資金用途自然也就有所區別。吸收存款是銀行的基本業務之一,透過吸收散戶的資金來給有資金需求的企業發放貸款,存貸款之間的利差就是銀行的毛利潤。同業拆借、債券融資都是有固定的用途,目的都是為了緩解銀行的流動性。
非金融機構的負債主要就是債務融資,包括從銀行、類金融機構借款,發行債券融資等。企業獲得資金用途就是滿足企業流行性和發展需要。但是不能違規進行轉貸或者挪用專款他用。
兩者有聯絡的地方就是,非金融企業從銀行貸款所形成的的負債卻是銀行的資產。
回覆列表
你好!
商業銀行的負債業務主要是吸儲。
存貸差是主要盈利模式之一。
未來當然迴歸資管能力的競爭。
您問的是非金融機構的負債業務和銀行區別嗎?
非金融機構負債動機何在?
一般來說非金融機構吸引債權是業務融資的需要,資金流向方面不能拿去做投資或者金融用途。
哪怕是金融公司在資金管理都要受到嚴格的業務限制和監管。
您的問題在兩者的盈利邏輯上沒有可比性。因為不同的公司主體,其業務性質完全不同。
金融是合法地使用別人的錢去賺別人的錢,這是金融的本質。非金融負債是借別人的錢,只能用於約定的生產經營,用生產的利潤在未來把借的錢還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