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火星女孩Lynn
-
2 # mori99
廣西壯族自治區是壯鄉人的聚居地,這裡也有著濃郁的壯鄉特色。壯族是個好客的民族,過去到壯族村寨任何一家做客的客人都被認為是全寨的客人,往往幾家輪流請吃飯,有時一餐飯吃五、六家。平時即有相互做客的習慣,比如一家殺豬,必定請全村各戶每家來一人,共吃一餐。招待客人的餐桌上務必備酒,方顯隆重。敬酒的習俗為“喝交杯”,其實並不用杯,而是用白瓷湯匙勺起一羹,雙以最好的食宿,對客人忠。壯族人民能歌善唱,右江一帶稱為“歡”,左江一帶稱為“詩”,桂北一帶稱為“比”和“歡”,都是唱山歌的意思。有定期舉行的唱山歌會,稱為歌圩。歌圩日期各地不同,以農曆三月初三為最隆重。大山歌圩有萬人以上參加。內容有請歌、求歌、激歌、對歌、客氣歌、推歌、盤歌、點更歌、離別歌、情歌、送歌等。被譽為“歌仙”的劉三姐就是歌手的典型代表。歌圩期間,還舉行男女間的拋繡球、“碰蛋”等娛樂活動。歌圩這期間,各家各戶吃五色糯米飯。過去,壯族一年種一造(即一季)水稻,三月初三是備耕時間,歌圩就是為春耕農忙做物質的和精神的準備。吃五色飯、五色蛋,是預祝五穀豐登的意思。
每個壯族部落都有他們的歌節,而且都是在春季,有的是農曆三月三,有的是四月三,時間不同。歌節在比較開闊的山坡舉行,稱“bo”,是壯語“坡”的意思----不是指一個地方,而是指一種節日。許多地方,一年開兩次或更多次歌節,稱為“頭bo”“二bo”“三bo”。。。。。等。“bo”是青年人談戀愛的節日和場所。
再有,就是“吃廟” 每年的農曆二月初二,每村每寨的各家各戶都集中到村頭的土地廟前,一起做飯吃飯,商議寨事,唱歌娛樂。又有,年初一“撿財” 每年初一,一大早,男丁們去土地廟上供,婦女則在廟旁折樹枝樹葉回家,一部分插在門口,一部分放在堂上供桌前。所折的樹技樹葉,只許平時做柴用的樹枝葉,意為“財”。葉大者,為財大;葉密者,為財多。
另有,祭“呆花”,“呆”是壯語“姥姥”的音譯與直譯,“呆花”是“花姥姥”“花婆婆”之意。女人生孩子後,要在臥室裡供“呆花”,每過年過節就得燒香,並供之素食;直到不再生育,且孩子都成人之後才將“呆花”撒了。
@火星女Lyn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