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庚心
-
2 # 使用者3487007996
可是很多人買雙離合,很多車都在賣搭配雙離合變速箱,那麼多車都在賣,說明應該問題不大,除非趕上故障車。好不好可能只有實踐過後才知道。
-
3 # 似曾相識886
乾式雙離合結構上的硬傷 以往口碑也差,幾年後過保出問題維修太貴,不要相信那些剛買車不久的說沒問題之類的,因為根本沒經過時間驗證,但因為價格便宜,還是不少廠商在用,溼式相對靠譜些,現在使用幹離合的大部分屬黑心車企不建議購買。
-
4 # 視知車學院
要解釋這個問題,首先得從雙離合的構造說起:
雙離合變速箱有很多問題,
今天主要說說抖動和發熱。
雙離合變速箱經常抖,尤其是在起步和低速剎車時。
原因嘛,又是祖傳的。
所以又要說回雙離合的爺爺——手動變速箱。
手動變速箱是靠離合器來分開或接駁與發動機的動力。
踩下去是分開,抬起來是齧合。
那踩一半呢?
這時兩個離合片剛剛接觸,
但齒輪又沒完全齧合,
所以這個狀態叫半聯動。
半聯動的狀態下,
動力只能傳輸一部分到變速箱,
剩下的,都消耗在打滑上了。
結果,車不僅會抖,
變速箱還會因為摩擦大量發熱
雙離合變速箱的問題就在這裡。
因為發動機的轉速過低就會熄火,
而雙離合變速箱無法像經驗豐富的老司機那樣精確的控制離合器,
隨時踩下離合器斷開動力連線。
在低速行駛中,
雙離合變速箱又要讓車走得慢,
又要保證發動機不熄火,
咋辦?半聯動唄。
踩剎車的時候又是另一種狀態了。
踩下剎車後,
輪胎的轉速迅速降低,
然後從輪胎到變速箱到離合器到發動機...
但是發動機表示,轉速太低我會熄火的,
這時,老司機們一般會踩下離合器,
或者選擇空擋,
斷開發動機與變速箱的動力連線。
但是雙離合變速箱不會完全斷開離合器,
如果發動機轉速降到最低還不夠,
怠速時咋辦...
那就...再半聯動吧!
所以堵車時頻繁的起步剎車會讓雙離合變速箱長期處於半聯動狀態。
不僅抖,而且熱。
為了緩解這個問題,
就有了溼式雙離合變速箱。
為啥叫溼式?
那是因為變速箱內部充滿了油液。
不僅能緩解換擋的衝擊,
還能有效散熱,
比干式雙離合變速器散熱靠吹風靠譜多了
不過啊,這也只能緩解一下。
雙離合變速箱低速頓挫抖動發熱是結構帶來的,
想解決沒那麼容易。
現在的解決辦法大多是升級換擋邏輯,
讓電腦經驗更豐富,換擋更像老司機。
-
5 # 汽車很聽話
雙離合變速箱,顧名思義就變速箱裡有2套離合器。在換擋時候可以交替工作,從而達到無縫連線的效果,其最大的特點是換擋速度快、平順性突出,同時還能降油耗。由於當年大眾的存在,讓DSG雙離合變速箱名聲大噪,曾經在國內也是神一樣的存在,甚至很多人買車時只認雙離合變速箱。
不過,雙離合變速箱也分為乾式和溼式兩種,通俗說來,溼式指的是離合器浸泡在自動變速器油裡面的,透過變速箱油來散熱,而乾式的離合器跟手動擋的離合一樣,得靠空氣來散熱。然而在中國大城市中,乾式的雙離合變速箱非常的不佔便宜,頻繁起步,長時間低速行駛或走走停停的狀態,特別容易出現離合器過熱的情況,嚴重的將會導致故障。而且如果變速箱過熱的話,必須停車等待它降溫才行,這也是它最為尷尬的地方。
相比之下,溼式的雙離合變速箱在國內更受歡迎。由於有變速箱油包裹,雖然動力傳遞率比干式稍微低一些,但它的離合片磨損程度低,耐熱性高。如果發動機的扭矩過大,雙離合變速箱是其最好的選擇,在面對激烈駕駛的時候也更為迅速。不過,由於溼式的雙離合變速箱結構較為複雜,並且每次保養的費用比較高,所以一般都會應用在高階車型上。
大家都知道,雙離合變速箱在國內也有過非常大的“公關危機”,不過,現在雙離合變速箱的技術已經有了質的飛躍,可能人們對於乾式的印象還停留在以前,所以才導致現在很多人買車不考慮乾式雙離合變速箱。
-
6 # 心平氣和36786861
雙離合不適合城市擁堵情況,不管溼式還是乾式,擁堵路段會加速離合片磨損,導致起步剎車頓挫感,這個問題先天不足,只有重新修改變速齒模數以及電腦引數,減少對離合片的作用力,雙離合的離合片要求比較高,比普通片子貴,所以成本也高,成本高,壽命短,無法彌補的缺陷,要的人自然就少了
-
7 # 憑什麼61328992
技術在進步,不要總用幾年前的東西看待現在的,現在好多中國產車都是乾式雙離合,沒聽說有出問題的,每一項新技術都要經歷百萬公里的檢測,才會應用,沒你說的那麼不堪。
回覆列表
乾式雙離合與溼式雙離合變速器並沒有本質上的差別,不同之處在於雙離合器摩擦片的冷卻方式:溼式離合器的兩組離合器片在一個密封的油槽中,透過浸泡著離合器片的變速器油吸收熱量,而乾式離合器的摩擦片則沒有密封油槽,需要透過風冷散熱。新技術帶來的口碑,讓大家望而卻步,頓挫,故障率較高,平順性很差,搞的大家都不敢買,怕入坑,可是各大汽車廠商都在推雙離合,讓你沒得選,新技術是需要時間慢慢來驗證的,新的東西肯定要淘汰老的東西,長江後浪推前浪,前浪死在沙灘上。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領風騷數百年。誇張了!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