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漁悅匯
-
2 # 漁人漁事漁樂圈
在選浮漂的時候,有一個基本原則:釣大魚用大漂,釣小魚用小漂,釣深水用長漂,釣淺水用短漂,釣大魚調高目,釣小魚調低目,吃口好調高目,吃口小調低目,深水魚慢用小漂調低目,淺水魚快用大漂調高目,生口用大漂,滑口用小漂。號大浮漂大,號小浮漂小,
1、按水的深淺,水深2米以上,用細長硬尾浮漂。水深在2米以下,既可以用細身軟尾浮漂,也可以用細身硬尾浮漂。
2、釣生口魚用硬尾浮漂,釣滑口魚用軟尾浮漂。
3、釣輕口魚用小號細身浮漂,視標越細越好。
4、釣底用的浮漂,其自身重心點不宜太偏下,否則風天易晃動,造成訊號不準。
5、釣小魚用小號浮漂,釣大魚用大號浮漂。
6、釣離底截口用細身硬尾浮漂,視標越細越長效果越好。
由於浮漂的漂型種類很多,每種漂型適應的魚情又有所不同。
1、軟尾漂:只有兩種情況下用,
a、冬天魚口輕時;b.魚口滑時。
2、細長身、短腳、硬尾1 1-1 3目漂:釣小鯽魚、釣底浮。
3、細長身、長腳、長硬尾漂:釣大鯽魚。
4、漂身胖些的漂:釣鯉魚。
5、棗核型的浮漂(個人比較習慣用這種漂,所以重點介紹)
a.長腳長尾漂身短,翻身較快,下沉緩慢穩定,介面底釣皆可。有魚吃口時,不管下頓上頂,出現的動作比較明顯。抗風浪效能好,在流水中使用時穩定性高於一般長身浮標。
b.短尾短目的小棗核漂,翻身快、盲點少,釣浮打水皮最佳選擇。
c.長尾長目的棗核漂在使用上更突出綜合性,進攻時,目數調得稍微高一點,配合好餌重利用其下沉穩定的特點從入水翻身之後一直到餌料到位全過程可逐層搜尋魚層。然後在定層施釣或者控魚上升或下降覓食。相比一般標型棗核型浮漂具有不可比擬的優勢。
d.使用棗核型浮漂垂釣生口魚和魚的密度比較大時採用進攻,防守時只需調的目數儘量低一些,就可以做到快速到位直達底部,一般糗魚或者滑口魚的時候配合餌料的狀態和適當的延長子線的長度則是最有效的防守型,再或者配合提鉛釣法會有更佳的表現。
-
3 # 行營二師兄
這位釣友提問是?冬釣鯽魚如何選漂,而且還是也河?在這樣的情況下,我們就要以魚的角度出發。
冬天釣鯽魚的浮漂,我們都會選用漂身橫截面儘量小的,其次浮漂的漂尾和漂腳都會盡量的選擇細一些的。傳統長身的浮漂,漂腳比較短,翻身速度非常快,而且下沉到位的速度也非常快。它應用在冬天釣鯽魚時,會在浮漂動作的穩定性方面有非常出色的表現。加之傳統長身的浮漂漂身比較細,在水中移動時所受到的阻力就會比較小,這對於冬天釣鯽魚是非常大的優勢。因為鯽魚的魚口很弱,即使吃餌時,浮漂也不會再出現很明顯的頓口動作了。所以這時我們可以選擇使用傳統長身的浮漂來釣鯽魚。
-
4 # 龐雲鶴風水師
謝邀。作為一個喜歡垂釣者,我經常在水深1.5米至3米左右區域垂釣,漂輕輕的上頂一個小黑線,再下頓,下頓的也是一個黑線的距離,提杆中魚,期間也有好幾次見漂動,但魚卻在水底經常脫鉤的情況。因為我用的主線是0.6,子線是0.3的,鉤是1號的鉤。這說明冬天用什麼漂對待這樣的魚情,很有必要。
俗話說,一把鑰匙開一把鎖。對於這個問題,我個人認為 ,分析一下氣候和冬季水溫及魚兒遊動的習性,先不要換浮標 。首先在調釣上想一下。 假如說調三釣三或者調的稍微高一點的話就把調目降得低一點 ,試驗一下調一釣一或者釣一黑線 ,主要思路就是在現有的浮標上儘量調到最零釣的時候,也是從零開始釣 。有口無魚+半目,有魚脫鉤+半目,現象改變不了提鉛或者加長子線 ,至於用線要是沒有大魚的話直接0.4+0.2就行了 。魚鉤0.6-0.8的袖足夠用了,要是專門釣輕口魚那就找一款細尾細長身非滑尾短目格的浮標就行。
總之,不論冬季漂子如何出現問題,我們只要從各個角度進行調整,就會在實踐中總結最佳的經驗,取得垂釣者靜候半日後,收穫一大筐的喜悅。
-
5 # 釣神
冬釣鯽魚時的釣具選用原則
1
釣竿選擇
根據鯽魚的個體和魚口頻率來選擇釣竿,通常選用短尺釣竿,魚口比較快時、鯽魚個體比較大時,選擇硬一些的釣竿;鯽魚的魚口頻率比較低時,選擇調性較軟的釣竿;
2
線組搭配
根據鯽魚的大小和魚口頻率來選擇釣線,基本上冬天釣鯽魚的線組,比其它季節的都要細很多。鯽魚個體大、魚口快,可以用粗一些的線組,比如0.6主線配0.4子線;鯽魚魚口慢的話就一定要用細線組,比如0.4主線配0.2子線;
3
魚鉤選擇
根據魚口快慢來選擇魚鉤的大小和重量,魚口越快,用的魚鉤可以大一些、重一些,比如3#至4#袖鉤就足夠用了;魚口慢時則一定要用小鉤;
4
浮漂選擇
浮漂方面就比較有講究了,既要判斷鯽魚的大小、魚口密度,還要考慮鯽魚的活性、是否有起浮的情況、鯽魚的密度如何等等;
冬釣鯽魚浮漂的特性
和調整浮漂的思路
1
傳統長身的浮漂特徵
冬天釣鯽魚的浮漂,我們都會選用漂身橫截面儘量小的,其次浮漂的漂尾和漂腳都會盡量的選擇細一些的。傳統長身的浮漂,漂腳比較短,翻身速度非常快,而且下沉到位的速度也非常快。它應用在冬天釣鯽魚時,會在浮漂動作的穩定性方面有非常出色的表現。加之傳統長身的浮漂漂身比較細,在水中移動時所受到的阻力就會比較小,這對於冬天釣鯽魚是非常大的優勢。因為鯽魚的魚口很弱,即使吃餌時,浮漂也不會再出現很明顯的頓口動作了。所以這時我們可以選擇使用傳統長身的浮漂來釣鯽魚。
使用傳統長身的浮漂時,在調整浮漂方面,筆者建議大家踏踏實實的釣底,因為這款漂形就是在釣底時能比較有優勢,所以我們沒有必要去用傳統長身釣浮或是釣行程等等。在釣底時,傳統長身浮漂筆者建議調低目、釣低目,這樣調整浮漂是為了使線組的緊繃程度降低一些,給鯽魚的吃口創造出更好的條件,比如我們使用11目的傳統長身浮漂時,可以選擇調4目,釣4目一邊,這裡的一邊指的是浮漂漂尾上,彩色格目之間的那個小黑線。
使用傳統長身浮漂時,我們要主抓細微的頓口,其實很難看出頓感來。還有就是主抓浮漂的下滑、下挫、顫動的浮漂動作,這時中魚率比較高。
2
短身長腳長尾浮漂特徵
冬天釣鯽魚時,我們還可以選擇使用棗核型浮漂。這種浮漂也是非常有特點的,而且在冬天釣鯽魚中,在碰到某些特定的水情和魚情時,也是非常有優勢的。棗核型浮漂的漂身橫截面積比較大,在水中運動時會受到比較大的水阻,使得這種浮漂在由靜置到運動的過程中,會損失比較大的動能,但是一旦這種浮漂開始運動以後,頓感會體現的比較強。第二個特點也來自於漂身的橫截面積的,棗核型浮漂在餌料下降的過程中,浮漂向水下運動時,受到的阻力可以使得它下降的速度減慢,加之棗核型浮漂的超長漂尾,可以搜尋更多水層中的魚口,這對於我們釣特定魚情是非常有利的。
如果我們在冬天釣鯽魚時,遇到鯽魚密度比較大,個體也比較大,而且魚口頻率比較高,如果還發現鯽魚有起浮的現象時(通常鯽魚在冬天大棚中非常容易出現起浮的現象,因為大棚裡水錶的溫度通常會高一些)。這時我們使用棗核型浮漂,是最能體現它優勢的魚情和水情。因為這種魚情下,我們可以透過誘餌窩料的不斷霧化來誘魚,這時使用這種下降速度緩慢的浮漂時,鯽魚的介面和截口會體現的非常明顯。
當我們使用這種棗核型浮漂時,通常建議調整浮漂到比較高的目數,比如15目的長尾棗核型浮漂,我們可以調整到6、7目,釣目可以設定在2目到4目。相應的如果想要進一步減慢餌料的降落速度時,我們還可以將鉛皮座的位置向浮漂的位置移動,這就是所謂的飛鉛了。這種將配重提高的做法,可以有效的讓浮漂下降到位的速度變得更慢,配合著浮漂的長尾,可以更好的觀察魚口動作。這種靈活多變的玩法,在萬事追求精細化的臺釣技巧中體現的淋漓盡致。
-
6 # 恆古沙漏
冬季要想在向陽水裡找到鯽魚,理想的湖庫水深應該在1.5米以上,手杆別超過4.5米,用漂儘量要長可以釣行程,最好在45釐米以上,漂尾儘量長不要突變,會影響調整釣目。先徑1.5~2.1毫米,各角度光線下看訊號容易!吃鉛儘量不要超過2克,配輕鉛不擾魚窩,可惜,太難找這樣的漂呀!有的話請告訴我去買好不好?
回覆列表
看你用多長的魚竿了,4.5米的 用吃鉛1.5左右的棗核漂就行。當然冬釣鯽魚,魚漂靈敏度不能差,建議選蘆葦或者孔雀羽材質的魚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