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東嶺散人
-
2 # 爆侃製造圈
提高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是一線教師的重要任務之一。怎樣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呢?
一、培養學生閱讀的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它能推動學生去尋求知識,開闊眼界。對學習感興趣的學生,學習會更加主動,積極,產生愉快緊張的情緒和主動的意志努力狀態,從而提高自己學習活動的效率和效果。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採用以疑激趣的辦法來激發學生自學的興趣。 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遇到疑問時,教師因勢利導,激起他們自學的慾望和興趣,在指導學生閱讀課文時,強調學生要一邊讀一邊想,特別要在“想”字下工夫,學會設疑,釋疑。如先抓住主要的問題來設問,然後讓學生帶著問題讀課文,學生學習情緒極佳,很快便弄清課文的大概意思,並把握整篇文章的脈絡。
二、引導學生形成良好的閱讀習慣
葉聖陶先生曾經說過:“如果閱讀粗略,養成了不良的閱讀習慣,將成為‘終身之果’。可見,如果良好的閱讀習慣養成了,將會終身受益。所謂良好的閱讀習慣,包括三個意思:一是要養成每天閱讀和習慣,持之以恆,日積月累地吸取知識,發展智力,培養能力,陶冶性情;二是閱讀時,引導學生採取認真的閱讀態度和正確的閱讀方法,如認真檢索、勤查字典的習慣;做讀書筆記的習慣;能圈、點、勾、劃,做到不動筆墨不讀書的習慣;發表議論、思考問題、背誦摘錄的習慣。只有養成了良好的閱讀習慣,才能專心致志地讀,開動腦筋地讀,才能學有所得。
三、打破傳統閱讀教學模式,強化個性化閱讀
傳統的閱讀教學,就是教師把一大堆從教科書看到的對註解、分析滔滔不絕地灌輸給學生,教師的講解代替了學生的自學活動,學生處於一種被動接受的狀態,從而限制了學生的思維,影響了閱讀能力的提升。而個性化閱讀就不一樣了,它尊重學生個體差異,引導學生理解、鑑賞,讓學生對文字有或多或少、或深或淺的感悟,最大限度地發揮閱讀主動性,從而使學生在富於個性的閱讀活動中發展閱讀能力,提高閱讀理解能力。
1、快速瀏覽全文。為了提高學生閱讀速度,教師對每一篇要閱讀的文章,都限定一定的時間,要求學生在規定的時間內讀完全文,然後回答問題。學生在閱讀過程中,難免會遇到生詞、難句,但由於時間的限制,不容許他們查字典,他們只能根據上下文的關聯來猜測生詞、難句的含義和意思。透過這樣的培養,學生不僅閱讀速度加快了,而且根據上下文猜詞斷句的能力也大大的提高了。
2、快速回答問題。在學生快速掃讀完閱讀材料後教師會給出一些“是”或“不是”問題,要求學生快速回答,以加深對所讀文章的印象和理解。這些問題的設定都要淺顯易答。因此,教書常把這些問題留給基礎差的同學,以樹立他們的自信心,提高他們閱讀的興趣。
3、堅持複述文章內容。複述文章內容就是學生在閱讀之後,按照文章的順序,用自己的話來講述文章內容的一種閱讀理解能力訓練。在學生快速閱讀完之後,教師要求學生在規定時間內複述文章大意,鼓勵他們開口。具體來說有以下方式:①詳細複述。即要求學生按照文章的原意全面細緻地講述;②扼要複述。即要求學生用概括而簡潔的語言講述文章的主要內容。這些任務要給那些學習成績較好的學生,以此鍛鍊學生的記憶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
4、強化精讀訓練。閱讀能力的提高非一日之功,單靠快速閱讀是很難提高閱讀理解能力的。語言知識是閱讀的物質基礎,反覆朗讀理解是閱讀的必經之路。對讀過的課文應選擇其代表性的文章,讓學生進行精讀,不但要求他們弄懂每個句子中詞與詞、分句與分句之間的修飾關係,而且要把難句解說清楚,反覆推敲,深悟其意,深入到文章內部的語言點和語篇結構。此外,精讀完之後還要找出文章的主題句,並講出文章的構思層次、上下文的邏輯關係及作者的觀點,以此來培養學生的綜合分析、歸納和推理的能力。在教學中,語文教師們應保證學生每週有1個小時的精讀時間,做到邊讀邊理解。同時要求他們把精讀課文中的名句、好段抄在小本上,利用空閒時間進行背記。
5、老師講課節奏稍慢。小學習畢竟理解能力較差,對於疑難點、易混淆的知識點教師應向學生交待清楚,直到學生弄懂為止,不要急於求成。文章中出現的新知識要教會給學生,不要一帶而過。
6、重視引導學生的重複朗讀。朗讀需要重複,重複朗讀的目的就是為了快速提高流利程度,這是培養學生的語感,讓學生更好地理解文章的意義的必然之路。
四、堅持課外閱讀,拓展學生的知識視野
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的提高,光靠一本教材和課堂上的時間是遠遠不夠的,需要學生加大課外閱讀量,理解能力就增強了。我們老師要鼓勵學生課外廣泛閱讀。閱讀的內容應該切合學生的實際水平、興趣愛好,是課堂所學的延伸。在現今這個多元、開放的資訊環境裡,學生獲取閱讀資源的渠道有很多,教師要儘量多的向學生推薦一些中外優美的文學名著,讓學生在自我閱讀中,感受到文章所創設的情境的美及語言的魅力,讓學生覺得閱讀是一種美的享受。
只要明確閱讀教學目標要求,培養學生的閱讀興趣,引導形成良好的閱讀習慣,積極開發一切可利用的教學資源,注重培養個性化閱讀模式,持之以恆,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就得到最大限度的提高。
-
3 # 五湖四海
1.掌握基本文體知識,比如記敘文、議論文、說明文等。
2.讀懂文章所要表達的是啥。
3.文章是怎麼表達的。即用了哪些寫作方法。
4.作者在表達過程中用了哪些字詞句和修辭方法。能在教師引導下或藉助工具書,把它們理解到位。
上述4條做到了,學生就具備了較強的閱讀能力。
-
4 # 希望84675155
如果你是老師,學生讀完可以讓他們複述一下,考察的是學生的概括能力,思維敏捷能力和組織詞彙的能力,做到這幾點,閱讀就不難了,再一個就是興趣,很重要。如果你是學生,從簡單的,你最感興趣的書籍去閱讀,然後用裡面你覺得好的詞或者成語,歇後語,或者一句你最喜歡的句子等,寫一個小練筆,持之以恆,會有收穫。
-
5 # 速讀G先生
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可以從兩方面著手去鍛鍊。
第一是用做“閱讀理解”的方式來鍛鍊,最好是每天至少練習一篇閱讀。
做完閱讀之後,可以與參考答案作比較,想想有哪些點是你沒想到的?又有哪些點是回答得不夠準確的?不要看了答案之後只是“哦,原來是這樣”就過了,一定要學會分析你為什麼沒答上來,比如審錯題意、閱讀抓取關鍵資訊能力差等方面。
第二是堅持課內外閱讀,閱讀水平、能力較好的學生,大多得益於課外閱讀。
要提高自身的閱讀技巧和能力,只依靠課內的閱讀是不夠的,還需要透過有計劃的、大量的閱讀,以及進行多種閱讀方式的訓練。課外閱讀的內容是比較寬泛的,可以讓老師給你推薦,也可以根據課內閱讀進行延伸,因為文章,包括閱讀理解都會有來源說明。人選書不好選,但書選書就容易多了,你讀的書越多,你就越知道怎麼選。
補充:對於學生來講,平時課業也較多,想要大量的課外閱讀相對也是有難度的。所以對於課外閱讀,建議學生學習掌握快速閱讀的技能,提高一下自己的閱讀效率和能力,比如我練習過的“精英特快速閱讀”,掌握到一兩千字每分鐘的閱讀速度是非常容易的。
回覆列表
注意技巧!先看問題,帶著問題去閱讀,往往事半功倍
再就是平時的詞彙語法積累,如果是英語,語法多掌握一下,比如一些特殊的被動式。
嘗試練習 結合文章 自己組織語言去寫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