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琉璃影音
-
2 # 隨心所欲YF
還行吧,拍的不錯,至於那些專業的問題不要過於吹毛求疵,不能要求太高了這只是部電視劇而已,是在敘述故事只不過故事發生在急診室裡,戲裡的幾個醫生護士都很乾練敬業醫德高尚,充滿了正能量這就夠了,很多情節還是挺真實的,總之前幾集拍的很好對鄭曉龍的作品期望值還是很高的。
-
3 # 手機使用者14307568755
一直認為鄭曉龍很了不起,甄嬛傳,羋月傳特別會選擇演員,可是近期上映的急診科實在是看不進去,感覺每個人都彆扭,吸引不了人,已棄劇
-
4 # 當貝影視君
鄭曉龍直言,“其實,很多醫生不願意呆在急診科,願意去外科等其他科室,因為急診科醫生很累但又很難成為大師,病人治好了是其他醫生的功勞,沒有治好是他們的責任,但急診科對老百姓的關照又是很直接的。以前我們國家的急診科都是各科室的醫生輪崗,也沒有急診醫學,現在有了,但是還沒有普及。”如果你家裡有智慧電視或者網路機頂盒,可以用當貝影視快搜大屏觀看,智慧電視用當貝影視快搜,全網影視一搜即看。
除了一些瑣碎的專業細節,據導演之一劉雪松透露,張暉在劇情走向上曾給出過關鍵性的意見,“劇中我們有一個病例,這個病例是寫蘇小明老師演的角色患有一種叫‘肝豆狀核變性’的病,開車的時候手腳突然不聽使喚,向一群放學的孩子撞過去,老師為了救孩子被撞死了,王珞丹在救治的時候發現她瞳孔裡有黃圈,如果她有這個病就可以不負法律責任,孩子家長就認為這是要替蘇小明免責,引發了一系列的衝突……”張暉大夫在現場解釋了原因,“因為這個病是銅代謝障礙的先天性遺傳病,病人要從小吃驅銅藥,如果他壓根兒不知道自己得這種病的話肯定活不了太久,但之前的劇情又沒有這樣的暗示。”
一部好劇,要有好故事好演員以及精良的服化道;一部好的行業劇,是“一部好劇+行業戲份的專業”,《急診科醫生》的目的顯然是行業劇新標杆,那就意味著要在好劇的基礎之上在專業上不被指摘和吐槽。
-
5 # 韓浩月
在與《永不放棄》時隔16年之後,鄭曉龍再次觸碰醫療劇,把羅點點作品《人命關天》,改編為《急診科醫生》。《甄嬛傳》與《羋月傳》中間的時間差是兩年,而《永不放棄》與《急診科醫生》的時間差是16年,對於不輕易重複自己的鄭曉龍而言,是何緣故促使他重歸醫療題材,是個值得追問的問題。
在觀眾印象裡,鄭曉龍可以把不同型別的電視劇拍到一個極致,拍室內劇,拍出了《渴望》、《編輯部的故事》,拍域外題材,拍出了《北京人在紐約》,拍家庭劇,有《金婚》……這些都是不同時代的經典,影響過無數人。但就在《甄嬛傳》和《羋月傳》幾乎鎖定了鄭曉龍古裝劇導演身份的時候,他主動“轉型”了。
鄭曉龍透過媒體傳達出來的資訊顯示,以上都不是。他在面對記者採訪時數度提到“精神層面”這個說法,大體的意思是,現在人們基本上都在考慮生存層面的問題,想著怎麼滿足物慾以及怎麼享受物質,但在“精神層面”上卻缺乏很多東西,甚至沒有探討的慾望與勇氣。所以,《急診科醫生》可以算鄭曉龍的“傳神”——傳遞精神的作品。
那麼鄭曉龍所說的“精神層面”和《急診科醫生》又有什麼關聯?我想這可能是今年65歲的他,內心湧起了想要更多參與社會生活和公眾精神生活的衝動。作為一名導演,表達立場、發表觀點的最好載體,自然是他的作品。在當下影視創作面臨著種種束縛的狀況下,選擇一部醫療行業劇,來敘述一下他眼中的這個國家,來講述一下他總結髮現的一些價值觀,雖然不是最好的選擇,但也是退而求其次的穩重選擇。
-
6 # 曾念群
11月電視劇江湖上旬,小鮮肉們迎來了遠日點,兩部現實題材行業劇凜冬走火,醫療行業劇《急診科醫生》和海上救援行業劇《碧海雄心》CSM52城收視率霸屏三甲,胡歌領銜的《獵場》和陳思城率隊的《碧海雄心》相對焦灼,而林永健《凡人的品格》、郭京飛《青戀》等穩穩居後。
鄭曉龍執導《急診科醫生》由張嘉譯、王珞丹、江珊、柯藍等領銜主演,號稱是一部不怕專業挑刺的醫療劇,到目前來看,果然沒有出現太多醫療專業上的瑕疵。該劇10月30日在東方衛視開播以來,除了11月1日、2日和5日位居CSM52城收視率第二名,其他都雄踞冠軍寶座,而這三天的收視頭牌定沒有旁落,由該劇另一大播出平臺北京衛視佔據。就目前的勢頭,《急診科醫生》將打破《心術》、《青年醫生》創下的醫療行業劇收視業績,成為醫療行業劇收視率頭牌。
這已經是鄭曉龍第三次涉足療行業劇了。2014年是《產科醫生》,十幾年前其實還有一部。
之前看過有人總結醫療行業劇,說徐慶東2005年執導的《無限生機》是中國醫療行業劇的鼻祖,有道理但不完全對。在歐美劇中,警匪、醫療和律政,是三大劇作要塞,律政類因為涉及到司法,這類創作多一道審查門檻,比如人民的名義涉及到檢察機關得有檢察院坐檯,加上我們的律政在民間起步較晚,僅有《離婚律師》《金牌律師》等少數行業劇涉足,我們的觀眾喜歡警匪題材曾經火爆一時,可惜在2004年有關部門下文禁止黃金檔播出,涉案劇進入冰河紀,《重案六組》導演徐慶東只好轉戰其他題材。
根據《重案六組》主創王茜曾跟我說,警匪劇禁入黃金檔以後,他們只好另謀出路,並看好了兩個新行業,一是美食,二是醫療, 2005年原班人馬拍攝了美食劇《美味關係》和醫療劇《無限生機》。然而《美味關係》並不成功,《無限生機》也能再現《重案六組》的熱度,他們沒再拍攝美食劇,播出反應更好的醫療行業劇得以繼續,後來拍攝了口碑上乘的《急診室故事》。可惜,《急診室故事》成為徐慶東導演的遺作,沒等到次年播出就病逝了。
其實比徐慶東領著《重案六組》團隊探索醫療劇更早,《北京人在紐約》的導演鄭曉龍就當過中國醫療劇的償蟹人。歷史可以在往前推四年,鄭曉龍2001年執導過一部以急診室為陣地,醫生為視角的電視劇《永不放棄》。《永不放棄》編劇點點本來就是醫生,有喜好影視,受到美劇《急診室的故事》的啟發寫下這個了故事。
但是鄭曉龍和她當時並不像翻拍美劇《急診室的故事》,他們更像探索此中的人和事,所以只是把急診室當做介質,然後把諸多對現象的探索裝了進去。故事拍出來後,故事在職業和情感兩線跳躍,有時被導演鏡頭下的醫療線帶入,看的是醫療劇,有時又被情感吸引,而忘掉人物的醫生職業。這部劇的醫療行業特徵已經很明顯了,所以我們在追索我們的醫療行業劇脈絡時,不可忽視這部由鄭曉龍早年拍攝的《永不放棄》。
2001年的《永不放棄》榮獲22屆飛天獎長篇電視劇二等獎,江珊也曾憑藉該劇獲得這屆飛天獎最佳女主角。2004年的《產科醫生》也獲得國劇盛典十佳劇。
-
7 # 星光邦
是部好劇!這幾年醫患矛盾還是沒有得到改善,描寫醫生工作狀態的電視劇也多了起來。《外科風雲》、《愛的婦產科》、《兒科醫生》等相繼推出,換著花樣的告訴你:醫生真的很不容易。總體來說,這部劇是好劇,好在你能理解醫生的辛苦與使命感,你也能理解患者的苦與不理解的原因在哪。有的醫療劇就是描述醫生是怎麼做手術,醫生怎麼生活,醫生怎麼談戀愛,沒有反映出更深層次的問題,但是《急診科醫生》是做到了。
在看的時候我就經常會想,如果我是這個患者我會不會也不能理解醫生。13集中,24歲的患者沈巖因為車禍被送急診,診斷結果腿骨折,手術之後在住院後的幾天,突然覺得肚子疼,醫生診斷消化系統出現了問題,需要手術,否則危及生命。患者姨媽在家非常有話語權,質疑醫生就是為了多賺錢,小小的骨折怎麼現在變得這麼嚴重。雖然家屬怨言很多,但還是在解釋之後做了手術,何建一和江曉琪在手術中因為患者還年輕保留了小腸,但是在觀察後需要再次手術切除。醫患矛盾達到峰值,家屬認為進醫院前就是一個骨折,怎麼現在做了三次手術,越來越嚴重了,醫生就是胡鬧;醫生認為我們就是為了你的健康考慮,盡職盡著,我們還覺得累呢!仔細想想確實是這樣,我們的親人住院了之後,手術多次,我們也會質疑醫生的專業程度,會有不理解。不得不說描寫的很寫實,正確與否全憑觀眾評說。
還有一個例子就是,江曉琪的養母鄭嵐因為身體原因撞了正在放學的小學生們,一個老師為了救孩子,被撞身亡。老師的兒子在得知江曉琪與鄭嵐關係之後,打了醫生。在現實中如果我們知道醫生和肇事者有這樣的關係,我們也不能理智,甚至社會輿論都會偏向老師兒子這一方,但是江曉琪的確盡力了。
從劇情層面來看是值得看的,但是作為鄭曉龍的作品,我認為他沒有發揮高水平。
鄭曉龍是誰?1952年出生,現今66歲。他在電視劇導演裡算得上大師級人物。
這些被框起來的可以說是電視劇中的經典之作了,都出自他手。在當時收視爆表,現在也是經典回憶。光《北京人在紐約》獲得的獎項就有這麼多:
《金婚》也是很多人的回憶。獲的獎更多,一頁都快看不完了:
近幾年最火的最值得回看的電視劇非《甄嬛傳》莫屬了,也是鄭曉龍老師執導。還入圍了艾美獎,簡直為國長臉了。孫儷也憑藉這部戲坐穩了電視劇一姐的位置。
-
8 # 老凌老大
最近一口氣把《急診科醫生》給看完了,覺得這部戲拍的很好。一,解剖了人與人之間的關係,有兒女情長,有母子情深,有朋友之感,有師徒之誼,有有同事相助,有兄妹之幫。這些透過劇中人物表現得淋漓盡致。二,警民關係也是非常近人意的。三,醫患關係。有兩點可說,何主任的徒弟幫患者做手術,紗布掉人家肚子裡了,這個患者很理解醫生的難處。江主任盡力搶救因車禍受傷的老師,盡了全力,但沒搶救過來,再過去搶救前男友的母親,卻讓患者的兒子不理解而遭了一頓打。其實這樣的事在醫院時有發生,醫生被打死的都有。但最後都得到了良好的解決,死者兒子主動道歉。整部戲情節跌宕起伏,引人深思。真的是一部反映醫療題材的好戲。
-
9 # 野馬瘦身
《急診科醫生》這部電視劇是鄭曉龍的新劇,講述的是留美歸來的江曉琪因為在急診室和醫生何建一發生醫學意見爭議,兩個人從此開始了相互的暗暗較量。在急診室這個生死攸關、千鈞一髮的地方,每個人的工作都是戰戰兢兢,可是醫院也是個大群體,利益關係直接影響個人收益,所以,江曉琪的到來讓對主任位置 一直都勢在必得的劉慧敏產生了巨大的心理壓力。而江曉琪和何建一在治病救人中,都從對方看到了彼此沒有的閃光點,相互進步並暗生情愫。
這部劇呢在小編看來,總體程度一般,劇情一般,情節一般,立意也一般,沒有什麼可以很吸引到小編的地方。這可能是因為《外科醫生》上映在前吧,難免會有些視覺疲勞。而且從演員配置上來講,王珞丹的角色特點不夠鮮明,不能很好的抓住觀眾的心。再加上,張嘉譯前有《心術》,現在的《急診室醫生》難免不會有對比,所以,這部劇的水花並沒有很大。
回覆列表
一張張過度美膚柔光的臉,畫面上沒有增加美感,看不到演員的臉部表情,像極了港臺早期的音樂MV,急診室醫生的臉,缺少了疲憊敬業的職業特點,乍一看以為到了美容院。
雖然只看了兩集,為什麼所有的情緒都是直接給,人設無新意,所有的反應都似曾相識,不必要的解釋臺詞怎麼那麼多,分分鐘讓人齣戲。
大導演,大演員,依然跳不出老套的橋段和手法,為什麼?因為編劇太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