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五天行
-
2 # 亦路514
這算啥。
我看過一本小說,是西幻。
雖然也是練功升級,但豬腳升到頂級,去尋找時間長河的盡頭。
他發現時間長河有很多分支,如果沒有絕對厲害的人物,你可以看做超能事件,這條分支則是虛幻的,並不能真的存在於時間長河中。
他見過一些智慧生物,有的化成了宇宙,這是它們的使命,類似盤古。有點生命並不喜歡自己化成宇宙,於是不斷流浪。
他在時間長河中見過很多時間碎片,保留著一些超能人物的影像,都是一些支離破碎的映像。他們之間也能交流,那人告訴他,因為時間碎片的特殊性,交流完那人也會忘記。
最終他也沒能找到時間長河的開始,阻力太大,這裡我們可以看做回溯時間需要耗費能量是巨大的,他也無法支援這種能量。他只能望河嘆息。
不過,在另一本書,這人現在在一個宇宙隱藏自己,最後瘋了。
這是這書大概的路線,作者叫萬里雲煙,好像是這個名字。
小說嗎,裡面打打殺殺的,情節的事。
-
3 # 木雞說電影
劉晉康的與吾同在看完感覺無法和大劉的三體比較。
三體的世界觀比與吾同在要龐大很多。與吾同在我感覺更像是作者將自己想表達的東西以科幻的手法表達出來,更像是為了講故事而寫的科幻,不過閱讀起來,與吾同在要比三體更適合閱讀,也更加容易讀懂。
另外,與吾同在有的狗尾的感覺,應該可以再寫個續作或者第二部,三體三本書,我看了五六遍了。可讀性很高,每次看都能多讀出一點東西。
與吾同在這本書,寫的很好,當然個人認為無法和三體比較,因人而異嘍。與吾同在閱讀門檻低,讀起來通俗易懂。
-
4 # 北京-愛民
做為一個科幻作品的忠實讀者,告訴你一個看完三體後真實的感受, 那就是“不要看三體”!因為,當你看完三體後,視野就已經擴大到了無窮的宇宙;思想就跨過了億萬年。從此再也看不下去其他的科幻作品了,因為那些作品的格局太狹隘了。
其實我從初中開始訂閱《科幻世界》,那都20多年前的事情了,王晉康和劉慈欣都是科幻世界的老牌作家,但一直更喜歡王晉康一些,因為他的作品探討的科幻大部分都有跡可循,是在目前科研前沿或趨勢的判斷下做的想象,同時對人性的挖掘更為深刻也比較符合情理。
把《與吾同在》與《三體》連在一起,是有一定道理的,也確實是這些年中國科幻界最牛逼的兩部作品,因為兩書的大框架都是寫的地球人與另一個文明程度更高的外星球人的對決,都是寫的懷著毀滅地球人惡意的外星人在地球人頑強抵抗下失敗的故事。
從科學幻想的設計看,劉慈欣的《三體》中充滿了科學,到處都是大段的科學原理,極為深奧,讀起來較為生澀,要想徹底讀透,需要更多的知識儲備。
而王晉康的《與吾同在》中的科學,大部分是從現有前沿科學已取得的成就生髮出幻想的。《與吾同在》中無處不在的隱形飛球,那個“肉身上帝”乘坐的神秘飛行物,便是他從2006年發表了一篇論文中得到的啟示而生髮出來的。“20年前,即2006年十月,美國杜克大學、加州聖迭戈市塞索麥垂克公司及倫敦帝國學院宣佈,他們的聯合小組研究出一種‘隱形鬥蓬’。是用超材料――金屬和電路板、陶瓷、特氟隆、纖維合成物等――製成的,它們能使光波光滑地繞過去,既不反射又不阻斷,觀察者因而無法靠反射光看到該物體,但能看到它後面,就好像物體變成全透明瞭。從理論上說,這是真正的、徹底的隱形,與目前用於飛機軍艦的隱形技術有質的不同。當然,當時的成就很有限,只能對二維物體隱形,隱形也不算徹底。若想把這種技術用到軍用飛行器上,應當不是幾十年內能實現的。你們想嘛,如果美英軍方認為它能在二三十年內轉變成軍事用途,怎麼捨得讓論文公開呢,絕不會的。此後20年中我一直對那個研究小組保持著關注,他們一直在進步,比如說後來實現了三維隱形,但遠遠達不到實用層面的突破。但話說回來,不管它有多難,既然理論突破已經有了,它也不是遙不可及。說得形象一點,這不是蹦一蹦就能摘到的蟠桃,而是蹦三蹦才能摘到的人參果。”(王晉康,《與吾同在》40頁
這兩部達到世界水準的長篇科幻小說中,各具特色,劉慈欣的《三體》,氣勢宏偉、想象絢麗;王晉康的《與吾同在》好讀好看,富涵哲理,耐人尋味。
大劉自己評論《與吾同在》時說:“翻開這本書的人將擁有造物主的眼睛,從一個任何時間和任何人都難以企及的高度鳥瞰世界,對文明的真相發出深邃的終極追問,歷史和未來的壯麗畫卷以一種從未有過的大氣和壯闊徐徐展開,大地和太空中激盪著血與火的旋律,在生存與滅亡的考驗中重新認識人類。一部厚重的核心科幻,一本上帝之書。”
文學評論家、茅盾文學獎評委、魯迅文學獎評委雷達說:“科幻作家王晉康在他一系列作品中,對人類的命運進行了深刻的思考;在這部《與吾同在》中,他同樣直麵人性的醜惡和複雜,其筆墨帶有一種痛苦的鋒利感。在他看來,人類要想完成自己的成人禮,就必須面對本性中的醜惡甚至瘋狂--好在大惡的泥淖之上已經艱難地長出了一株嬌嫩而剛健的善之花,這是多麼難得。正因如此,這不僅是一本馳騁想象力之作,更是一部清醒之書,值得一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