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宛在生活
-
2 # Skyworld2
電視劇大秦帝國傳遞蘇秦一生為滅齊,以訛傳訛吧,又哪來的給秦國做嫁衣?現在電視劇靠著各種播放渠道扭曲太多歷史道理!簡單分析幾點。1.蘇秦出發點高,合縱六國是減少諸侯國內戰,避免百姓生靈塗炭,民心為上,這一點相比給官宦們拍馬屁的孔仲尼,簡直天壤之別!2.蘇秦初衷沒有滅齊打算,龐涓準備用強之弱之的方法藉助魏國削弱齊國;3.六國合縱,初衷是制衡秦國,達到相對平衡的目的,並沒有誰滅掉誰的打算!如果抱著西瓜的群眾站在蘇秦這種為公的立場來看,蘇秦一個出生卑微的人有如此胸襟,我們還好意思問值不值?!
-
3 # 譚伯牛
蘇秦的終極目標不是滅齊,而是存燕,甚至興燕。接下來細說他的一生到底值不值。
先轉個段子。
話說某甲做官遠遊,在家鄉的妻子耐不住寂寞,與人有了私情。當某甲調動工作即將回鄉的時候,姦夫眼見“好事”不再,乃鬱鬱不樂,姦婦卻勸他“勿憂”,說:“吾已作藥酒待之矣”(“藥酒”即毒酒)。某甲歸來,姦婦辦了一桌酒菜,款待老公,並命某甲之妾敬酒。其妾早已察覺主母的陰謀,她端起這杯毒酒,做了權衡:明說這是毒酒吧,良人必將驅逐主母;不說吧,則良人將喪了性命。面對兩難之局,她用行動做了解答,“於是乎,詳僵而棄酒”(假裝摔倒,順便將酒潑掉)。某甲大怒,賞了她一頓鞭子。
這個故事是蘇秦說給燕王聽的。君臣之間不談國家大事,竟談風月,為何?原來,蘇秦擔心燕王懷疑他的忠信,借這個故事來陳明心跡。小妾“上存主父,下存主母,然而不免於笞”,蘇秦就是這個地位尷尬的小妾。若依譬喻,故事裡的“妾”是蘇秦,“主父”指燕王,“主母”則是何人呢?誰是“主母”,與戰國形勢有關,請略作說明。
概乎大勢而言,戰國中後期是“兩極世界”,一極在東,為齊國,一極在西,為秦國。另有楚、魏、趙、韓、燕五國,實力超乎其他諸侯。此即所謂“戰國七雄”。凡以齊國為首聯合五國抗擊秦國的外交計劃,稱為“縱”;秦國率領他國去攻打齊國,其名為“衡”。為前者而奔走的政治家,稱“縱人”,為後者而計慮的,則是“衡人”。蘇秦正是“縱人”的代表。《史記》說他取得六位國君的信用(“六國大封相”),率眾抵抗虎狼之秦,便是稱讚他對“合縱”的貢獻。然而,需要澄清的是,《史記》所說有誤,其實,蘇秦僅擔任過齊、趙、燕三國的宰相。但是,在這三國中,蘇秦為之殫精竭慮並最終獻出生命的是燕國,齊與趙不過是蘇秦的棋子。他與燕王商訂,自己去齊國作“臥底”,以達到削弱齊國儲存燕國的目的。正是在此期間,燕王流露了不信任蘇秦的意思,怕他在齊國待久了,盡享榮華富貴,忘了燕國。蘇秦一時激動,便講了前面那個故事,並慨嘆:誰說忠信之人無罪呢?看這忠信的小妾,就因忠信換來一頓鞭子。我因忠信而得罪,不正就像這可憐的小妾麼!燕王聽他一番話,感慨久之,自此堅定了對蘇秦的信心。
至此可知,故事裡的“主母”,指齊王。按,“主母”企圖謀害“主父”,而齊與燕俱受強秦的威脅,是“縱”盟之國,齊之於燕又有什麼不良的企圖呢?且從頭說起。
燕國並非蘇秦的祖國(他是洛陽人,在周天子王畿之內),也不是他最初想效力的國家。初出道時,他先後向周天子、趙王和秦王自薦,遺憾的是,周、趙、秦皆“不用其言”。最終,他放棄了為強力諸侯(秦與趙皆是強國)服務的志願,轉投實力最弱的燕國。這就好似一個有野心而又志氣絕人的女子,若不能嫁與王子,那就選一個合適的男子,助他成為國王。西諺所謂Everything or Nothing,或即蘇秦的寫照;換作中文,就含蓄多了,曰:士為知己者死。而且,燕王一貫信用蘇秦(偶有狐疑,一語則消,如前述),俾以大任。他遂立志,拼死也要保住燕國的名號不在地圖上被人抹去。
然而,形勢詭譎。歷史上的蘇秦被定位為“縱人”,本應指揮燕國跟隨齊國去抗拒秦國;但是,他的初衷乃至遺願,卻是希望看到齊國被消滅,那怕由秦國帶頭也在所不惜。一般來說,人與人,國與國,在鬥爭哲學上都遵循同樣的道理:朋友的敵人是敵人,敵人的敵人是朋友。他在秦國自薦不獲售,遭受羞辱,從人性來說,殺個回馬槍,對秦國還以顏色才是正解,為何他不用此計,反去禍害秦國的大敵呢?只有一個解釋,那就是,蘇秦不以敵人(個人層面)為敵,反以敵人的敵人(國家層面)為敵,乃是公義戰勝私情的抉擇。
如此抉擇,也有戰略地理上的重要原因。其時,“七雄”中以燕國最弱。而燕國的切膚之害是齊國(燕北齊南,為緊鄰),時刻擔心被齊國吞併。對燕國來說,秦國的威脅遠不如齊國大。因為,即算因為削弱乃至滅亡齊國,為秦國擴張鋪平了道路,但是,到時秦國發動東征,或將威脅甚至滅亡燕國,那也是多年以後的事。當務之急,須遏制齊國的吞併。這便是蘇秦表面合縱抗秦、暗裡連衡滅齊之策的根本動機。
至於蘇秦的具體操作,主要在說服各國聯合抗秦,大論長篇,載諸史籍,茲不具述。舉兩個例子,聊見一斑。一是內政。蘇秦甫任齊相,教導齊王的竟是“高宮室,大苑囿,以明得意”。齊王一度有稱“帝”的企圖——當時諸侯皆稱王,無稱帝者;帝的級別比王高,齊若稱帝,顯然會刺激其他諸侯。後來,雖然放棄稱帝,齊王自恃國力強大可以小視諸侯的態度卻不曾改變。因此,蘇秦提議大興樓堂館所(“高宮室,大苑囿”),正是順著齊王的意思給他上套(“以明得意”)。一是外交。本來,作為軍事強國的趙,既與齊聯合抗秦,兩國應緊密合作才是,蘇秦卻在齊王前說趙的壞話,同時秘授燕王以聯秦、趙而攻齊之策。恰又風雲際會,不久,智勇雙全的樂毅出任燕、趙二國的“共相”,併兼任聯軍的統帥,於是,三國進攻,將齊國打的一蹋糊塗。對外,損害邦交;在內,削弱國力。這就是蘇秦的“敝齊”之策。其策收效甚佳,齊國因此被削弱。同時,燕國的近鄰威脅也被解除。
然而,拿人錢財卻不替人消災,終逃不過報應。齊國大夫有識破蘇秦之計者,收買刺客殺他,蘇秦受了重創,奄奄一息。齊王仍在彀中,毫未醒悟,在國中通緝刺客和主謀,並去慰問蘇秦的傷勢。蘇秦對齊王說,我的傷太重,終不免一死,但可利用我這具將死之軀查出兇手。齊王問什麼辦法,蘇秦說,請用“車裂之刑”將我公開處死,並宣明罪狀,說“蘇秦為燕作亂於齊”。齊王依計而行。果然,不久便有人出頭承認刺殺了蘇秦,齊王“因而誅之”。
蘇秦死無全屍,很慘。身後名聲也極可悲,所謂“被反間以死,天下共笑之”(司馬遷語)。但是,用古代兵家的標準衡量,他生的偉大,死的光榮。《孫子兵法》有“死間”之說,謂“明君賢將能以上智為間者,必成大功”;其人受國主之託,潛入敵國,不令敵國敗亡誓不歸國,哪怕被執就死亦絕不後悔。蘇秦無疑是“上智”,故能敝齊保燕,成就大功。然僅有“上智”並不足貴,蘇秦生平之真可寶貴,究在一個“信”字。當他離開燕國,曾對燕王許下“信如尾生”的承諾;尾生與情人相約在橋下見面,情人未至,而突發洪水,尾生守約不去,終於淹死,這是戰國時代流行甚廣的故事。最終,蘇秦踐諾而死,“信如尾生”。
對齊國來說,他萬死不足惜。但對後人(不僅對燕國)來說,他“以百誕成一誠”——千言萬語的欺騙,只為實現精忠報國的初衷——的行為,可敬可佩,彌足寶貴。稍覺遺憾的是,他的事業終於失敗。燕國當不住秦國的侵略,終被滅亡。不過,這是他死後九十四年的事;次年,齊亡於秦。以最弱之燕,在險惡環境中延續近百年,幾與最強之齊同日而亡,任何謀國者似俱應笑對此一結局。將項羽的遺言略作改動,可說:“天亡我,非謀之不蔵也”。若再為蘇秦添一語,則可借用諸葛亮的話,說:“至於成敗利鈍,非臣之明所能逆睹也”。
回覆列表
南懷瑾先生的言論可解你心中疑惑!
蘇秦與張儀,是中國史上的兩個名人,過去稱他們為說士或說客,所謂遊說之士,意思是說他專門玩嘴巴的。我們今天提出這一篇來研究,是非常有意義的。像現在美國的基辛格(美國國務卿,以“穿梭外交”,遊說國際間),我們華人就稱他為遊說之士,是蘇秦、張儀之流。一個書生用他的嘴巴,憑他的腦筋,擺佈整個世界的局勢,在我們過去的歷史卜,最知名的就有蘇秦、張儀兩同學,這是我們都知道的故事。現在我們迴轉來再研究蘇秦、張儀的傳記資料,對我們這個時代有很深的啟發,許多道理,都可以在這裡看出來。
這裡就牽涉到歷史哲學問題。講歷史哲學,有兩個重要觀點,一個觀點認為人類歷史是重演的;一個觀點認為人類歷史是進化的,不會反覆重演的。但這兩個觀點是可以融會貫通的。歷史的現象,事物的變化,並不一定重演。譬如我們現在穿的西裝,同古代衣服的式樣就不同了;但是大原則,人要穿衣服,則是一樣的。我們知道了歷史的原則是一樣的,所以看到蘇秦這一篇,就可以找出很多很多的重點來。
我們如果是作學術的研究,當然,只靠這一篇是不夠的。《戰國策》是漢代劉向編的,根據歷史的資料,集中起來,編輯成書,名為《戰國策》。古代所指的“策士”就是專講謀略學的人。譬如現在我們因為某一事件,向上面提出一個建議,這建議就是“策”。專門以這種計策起家的,就叫“策士”。另外,像宋代因時勢的需要,改變了考試製度,應考的文章中,必須增加寫一篇策論。這就是看應考人對政治和時事的見解,對國家大事的認識。到清朝末年,提倡廢除“八股”的時候,一度又主張考試策論。我們知道宋代蘇東坡考中科名的那篇著名的文章,《刑賞忠厚之至論》,討論司法上判罪的問題,也即是與政治有關的司法問題。現在我們要看的這篇文章摘自《戰國策》,就是屬於策論這一類的--也可說明《戰國策》一書的完成,是劉向當時把戰國時代的許多謀略問題,集中起來,編為一書。
從前讀書人對於這本書,有兩種主張:一種是限制年輕人,不許讀這本書。古代的觀念,認為讀了這本書,容易學壞。所以要先讀四書、五經,等讀好了以後再讀,由正經而懂得如何權變。但是另一個觀點,每逢時代亂的時候,便有許多人主張應該多讀《戰國策》,因為時代亂的時候,需要有頭腦的人才,所以讀了《戰國策》,對事物的觀點會不同。但是,研究謀略這一類東西,僅僅是讀《戰國策》還是不夠的,譬如研究蘇秦,就得再讀司馬遷所著《史記》中蘇秦等人的傳記。但那樣還是不夠,最好再能瞭解戰國時候,蘇秦當時所有的歷史情勢。
現在,我們僅就《戰國策》中“蘇秦始將連橫”這一篇來研究。所謂“合縱”等於組織一個聯合國。當時秦國是一個新興起來,有強大力量的國家,蘇秦就把弱小的國家,聯合起來抗秦,用歷史的觀點來看,蘇秦的“合縱”計,也就是這個組織的建議,是很不錯的,應該的。但是有一點,我們看了全篇以後,首先要認識一個人的動機,因為蘇秦當時的用心,並不是為了天下國家,而是為了個人出風頭,這是首先我們必須瞭解的。
第二點,根據歷史的記載研究,蘇秦當時是一個讀書的年輕人,後世人稱他是鬼谷子的學生。關於鬼谷子,又是一個可以用來作專題研究的題材了。歷史上究竟有沒有鬼谷子這個人,另外待考,如在河南有“鬼谷”這樣一個地方,不過古代又稱“歸谷”,意思是歸隱在這個山谷。據說這是道家的人物,有如張良所遇到的黃石公一樣,是不是確實有這個人;不知道。就是真有這樣一個人,無疑的,學問一定非常好,據說蘇秦便是他的學生。今天講謀略學,所謂撥亂反正的這一套學問,乃至於用在壞的這一方面,搗亂造反的學問,都是出於他--鬼谷子。蘇秦當時出來,拿鬼谷子的這套學問,遊說諸侯晉見每個國家的領袖,希望取得功名富貴,實行他自己的思想。
第三點要注意的,遊說在當時是一種普遍的風氣,那個時候還沒有建立考試製度,知識分子都靠遊說出來做事的。譬如盂子,一天到晚見這個諸侯,見那個諸侯,也是遊說。各個諸侯雖然尊重他的學問,可是卻不用他。同樣的,後來蘇秦第一次出來遊說,也是完全失敗了,沒有人聽他的。我們看他遊說的內容對不對?完全講的是正道,但是正道當中有歪道。以現代的觀念來說,蘇泰是偏重在軍國主義的思想,主張富國強兵,他舉出歷史上的例項,只有戰爭才有辦法,才能夠強盛,才能夠安定。可是秦國並沒有接受,這又是什麼原因?這就是我們讀書要注意的地方。當時的秦國,是秦始皇的祖父輩,天天想統一,想消滅其他大國,可是蘇泰主張用兵,又為什麼不聽從他的意見?這同我們今天的情形一樣,為什麼基辛格提倡以和談代替戰爭,大家都明知道是毒藥而還是吃下去?為什麼不肯言戰?我們讀歷史,就要懂得這些。懂得歷史就懂得現在,懂得現代也就懂得古代。歷史並不一定重演,但原則是一樣。
第四點,再講到蘇秦個人,第一個遊說失敗,弄到回家的路費都沒有,穿雙破囗鞋,拿只破箱子,回到家裡來,嫂嫂不給他飯吃,家裡的人都看不起他,那種難受,是到了萬分。因此蘇泰重新發憤讀書。所謂懸樑刺股,把頭髮用繩子捆起來,掛在樑上,身旁放一把錐子,等到夜晚讀書打瞌睡時,頭一低,頭髮一扯,醒了。再不行就自己用錐子刺自己的肉,如此鞭策自己用功。據說讀的是《太公兵法》,把太公兵法讀通了,於是再度出來遊說諸侯。這次不再跑到秦國去主張打仗,反而跑到弱小的國家,等於今日世局中,受人侵略、受人宰割的國家,由燕國、趙國開始,組織聯合陣線抗秦,不主張打仗,主要目的在使秦國不敢出兵。他把天下大事、人的心理、政治的心理,戰爭的心理,都摸透了,果然成功了。這一下身佩六國相印,同時當起六個國家的行政院長,印都掛在身上走,隨時拿來蓋就行了。當時這位聯合國的秘書長,還不比現在的聯合國秘書長,他是有實權的,只要他說一句話就行了,國與國局勢就受這樣一個書生的擺佈,安定了二十多年,這又是一個什麼道理?為什麼他後來主張合縱,大家會團結?這是矛盾的團結,利害關係的團結,不是道義的團結。為什麼會這樣,也是值得我們研究的,這和現代的情形又是一樣。
第五點,到了他個人成功以後,就看出這一班人是隻講手段的,只求如何達到目的。所以中國文化中講正統文化的,素來對於這些人不大重視,因為他們只以個人為出發點,而孔孟思想是不以個人為出發點。蘇秦成功以後,自己知道這套手法只是玩弄玩弄而已,各國君王的頭腦不一定都是豆腐渣做的,不會一直聽他的擺佈,只不過是所拿出來的辦法,正投合了時代的需要,都只是手段。他也知道這個手段不會長久,他的另外一招就很厲害了。當有一個強大的敵人存在,大家需要團結起來與它抗衡,這時是做得到。但對秦國封鎖了以後,秦國的軍國主義不能擴張了,結果蘇秦的戲就不能唱了。沒有了敵人,怎麼還能夠玩?
於是他利用機會培養和他學問差不多的好同學張儀,他這培養方法就很高明瞭。他怎樣培養張儀的?他和張儀的感情原來好得很,而且兩人約定在先,誰先有辦法,誰就幫忙另一人站起來。這時蘇秦佩了六國的相印,張儀還窮得很,去找蘇秦,心想求取一個秘書、科長的位置,還會有什麼問題?蘇秦正在辦公室接見各國大使,忙碌得很,知道張儀來了,教他在外面小工友的小房子裡等候,自己威風得很。到了吃飯的時候,也留張儀吃飯,可是隨便打發他在一個角落裡吃,自己卻和各國貴賓周旋。故意使張儀看見,使張儀難受,用種種方法刺激他,最後告訴張儀目前沒有機會,囑到旅館等候,也不送點錢去,使他受盡冷落淒涼之苦,然後教一個人對張儀說:你是找蘇秦的?同學有什麼用?他已經功成名就,不理你了,你的學問也很好,又何必求他呢?用種種方法挑撥,使張儀恨死了蘇秦,決心非打倒蘇秦不可。到秦國去,你蘇秦搞合縱,我就弄一個專門破合縱的計劃。實際上,蘇秦正需要像張儀這樣的人到秦國去,但是他為什麼不告訴張儀合作唱對臺戲?因為他知道張儀如果不受這樣大的刺激,就發不起狠來,如果說明了,反而搞不好,必須要培養出他如此怨恨的氣憤,硬是要立志做破壞的計劃,兩人才有戲唱。所以後來張儀連橫的計劃成功了,蘇秦派去挑撥張儀到秦國去,始終“臥底”的人,這時才把真相說出來。實際上張儀到秦國的路費還是蘇秦奉送的,一切都是蘇泰安排的。所以張儀說,我還是沒有跳出這位老同學的手心。並且決定蘇秦還在的一天,秦國就一天不出兵,等蘇秦死了再打。戰國末期,就被這樣兩個書生擺來擺去,擺佈了相當長一個時期。現在我們用人才,除了有才具,有學問,有思想,還非要有道德做基礎不可,沒有真正的道德做基礎,則好頭腦是很可怕的。這是第五個重點。
第六個重點,附帶談到有名的故事,當蘇秦第一度遊說失敗,窮了回家的時候,嫂嫂都不給他吃飯,冷飯都不剩一點,父母兄弟都看不起他。到後來身佩六國相印,要到楚國去的時候,經過自己家鄉,他的嫂嫂以及全家人都跪下來迎接,那種恭維真是不得了的,這時蘇秦問他的嫂嫂:“何前倔而後卑也?”這個話也只有蘇秦才說得出口。老實說,在中國講究道德修養的人,不會講這樣的話,他卻會爽直痛快當面問他嫂嫂。人性本來也就是這樣,可說他問得很直爽,還不算頂壞的,還沒有故意整她。而嫂嫂答覆的話也很簡單明瞭,她說:“以季子之位尊而多金也。”這是人情之常。古今中外,人類社會,就是這麼一回事。那個時代,哪個時代不講現實?從這裡又可認識人情世故。
第七點,蘇秦是怎樣死的?善有善報,惡有惡報,他不得好死,最後到了齊國的時候,有人行刺,把他殺死了。他所以到齊國去,是因為在燕國出了私生活方面的緋色故事,和燕王的皇太后發生了關係,被燕王知道了,蘇秦知道靠不住了,很危險。於是說動燕王,要到齊國去才對燕國有利,燕王明知道是怎麼一回事,但也只有這個辦法送他走最妥當,就讓他去了。結果,齊國的大臣找人行刺他,蘇秦身負重傷,沒有立即死去。而齊王賞識他,大為震怒,下令全國抓兇手,可是抓不到。蘇秦在臨死以前,告訴齊王,只要宣佈一下蘇秦是個壞蛋,是為燕國來做間諜的,被殺死以後,齊國可以安定,這樣宣佈就可抓到兇手。蘇秦說完這些話就死了。齊王果然照蘇秦的話宣佈,而行刺的兇手出來了,於是齊王把兇手抓來殺了。蘇泰臨死了,還會動腦筋,借人家的手替自己報仇,這就是搞謀略的人頭腦的厲害。
這是隨便舉出來的七個重點,事實上我們要看的第一篇當中,並不止這七點,還有很多重點,仔細去研究起來,對於古代戰爭地理的觀念、社會發展的觀念、經濟問題的觀念、軍事問題的觀念等等,都足以發人深省。這就是讀書不要被書騙去了,僅瞭解文字,就不是真讀書,我們讀書是要吸收歷史所告訴我們的經驗,由這經驗瞭解很多很多的事,尤其對於今日我們國家所處的這個世界局面,會有更深人的瞭解。所以我上幾次都建議大家,多讀《戰國策》、《國語》,不要以為這些是老東西沒有用,實際上這些書非常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