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體育鑫觀念

    廣廈男籃胡金秋早已是隊核心心,球風穩定而且敢打又敢拼。曾經他也參與了中國男籃的集訓,但始終沒有得到教練芳心。

    對此問題我先直抒胸臆:胡金秋這名球員也是一位年少成名的年輕球員,在進入CBA廣廈隊的一隊之前,胡金秋曾代表中國男籃的國青隊出戰過各種洲際和國際賽事,而且每一屆賽事他都是中國隊表現最佳的一位,得分和籃板都能高居隊內第一,當時他就被認為是中國男籃的未來之星,而且那時的胡金秋還不滿20歲,還有大把的時間可以利用,所以胡金秋在進入CBA之前就已經有了不可估量的前途。不過現在胡金秋還沒有真正的成為中國男籃的球員,即便他在聯賽中的表現已經近乎完美,但還是沒有得到國家隊的教練組的青睞,這是為何呢?

    胡金秋在CBA聯賽的整體表現已十分不錯!

    胡金秋在2015-2016賽季進入了CBA的廣廈隊,並且進入球隊之後就成為了隊內主要的輪換球員,在2016-2017賽季,胡金秋已經成為了廣廈隊的內線主力,並且也是李春江最為信任的本土球員。從該賽季開始,胡金秋就進入了暴走的模式,他連續4個賽季場均得分超過了15分,而且籃板球的數目也接近兩位數。

    他目前的巔峰賽季是2018-2019賽季,場均能夠得到19.8分、8.9籃板、1.0助攻、0.8搶斷、1.2封蓋。本賽季胡金秋的表現與上個賽季相差不大,場均得到18.9分、10.1籃板、0.7助攻、0.9搶斷、1.3封蓋。他的得分和籃板都位居聯賽前列,可以說他已經是本土較為突出的幾名內線球員之一。由此可見胡金秋確實在聯賽中的資料表現很不錯,按理來說年輕又有實力的胡金秋應該會得到留在中國男籃的一個位置才對。

    (下圖:胡金秋進入CBA之後各賽季的資料表現。)

    胡金秋在聯賽中體現的優勢點。

    胡金秋之所以能夠在聯賽中能夠表現的如此搶眼,主要是因為他自身有著很突出的優勢點,能夠在CBA的賽場上得到發揮。他在攻防兩端的優勢如下!

    1、防守端——補防能力較強。

    胡金秋在防守端的優勢主要體現在補防的情況下。在一對一單防的情況下胡金秋在對位本土球員的時候還可以應付,但是在對位外援的時候就難以招架,因為他211釐米的身高只有90公斤的體重,對抗太弱。而胡金秋在防守端的優勢就是補防意識好,而且反應快,比如下圖這一幕就是一個例證,遼寧隊的巴斯都已經跑出了一個空無一人的突襲路徑,連廣廈隊的大外援都已經放棄了追防,而胡金秋機敏的補防了過來,並且完成了封蓋,這充分體現了他較強的籃下補防能力。

    2、進攻端——無解的中投。

    在防守端胡金秋是具備籃下的補防優勢,那麼在進攻端胡金秋又有哪些亮點呢?我認為最為突出的亮點就是他無解的中距離終結能力。雖然胡金秋的定位是中鋒,但是他在比賽中的進攻端往往扮演的是一位四號位的角色,胡金秋幾乎不會進行低位單打,他喜歡拉開空間接球之後完成中距離的終結,或者在轉換的時候跟進,完成快攻終結。也就是說投射和轉換,是胡金秋兩大進攻法寶。他的中投也確實具有很強的威脅,一旦讓他在左右兩側的底線附近拿到球,那麼十有八九都會命中,廣廈隊也專門為胡金秋制定過這樣的戰術,目的就是為了利用胡金秋的中投能力。

    胡金秋的資料表現已經分析完了,確實是有著很好的表現,最起碼在本土球員中胡金秋的資料已經連續三年位居前列。胡金秋的個人能力特點也進行了簡單的闡述,他在攻防兩端都有可取之處,為何中國男籃現在還沒有他一席之地呢?我認為原因有這麼幾個方面。

    第一:胡金秋的對抗差是最大的問題,在國際賽場胡金秋的優勢點幾乎無法發揮。

    在紅藍兩隊合體之後,就是中國男籃備戰2019男籃世界盃的集訓隊,胡金秋入選了集訓隊,但是沒有入選最後的大名單。當時男籃的教練是李楠,李楠之所以沒有選擇胡金秋也自然有他的道理。首先第一個影響因素就是胡金秋的對抗能力,國際賽場可不比國內的CBA聯賽,兩者在各個方面都有很大的差距,尤其是在競技對抗方面,差距不是一星半點。

    前文我已經簡單的提到過一次,胡金秋最大的問題就是對抗能力太弱了,雖然他有身高、有移動能力、有投射能力、有很好的比賽意識,但是籃球畢竟是一項以對抗為主的競技運動,如果沒有對抗,那麼再好的技術都是空的。這一點我們可以拿當年的姚明作為例子進行說明,姚明剛剛進入NBA的時候就是一個瘦弱的大個子,對抗能力極差,很難打出自己的真實水平,而後在增重增肌之後,姚明真正成為了一個籃下的巨人,這才有了他後面的統治力。胡金秋如果能夠更強壯一些,那麼他的發展前景將會更好,可是現在的問題就是他並不強壯,他根本沒有能力在國際賽場發揮自己的作用。

    第二:同位置的競爭異常激烈,胡金秋的競爭力並不突出。

    胡金秋的位置定位是中鋒,但是現在中國男籃五號位這個位置的競爭異常激烈。我們現在能夠想得到名字的有周琦、易建聯、王哲林、沈梓捷、韓德君、胡金秋,胡金秋在這些球員之中的競爭力突出嗎?顯然是不算突出的,易建聯和周琦還有王哲林這三人幾乎就已經預定了三個內線球員的位置,而胡金秋只能和韓德君、沈梓捷去競爭第四個內線球員的位置。

    但是尷尬的是在2019年的男籃世界盃,李楠沒有組建4內線的陣容,而是將重點放在了後衛這個位置上,在留下了易建聯和周琦還有王哲林之後,李楠壓根就沒有再選擇出第四個內線球員,所以胡金秋在2019年沒有得到機會也是正常的,因為他根本沒有辦法與周琦還有易建聯王哲林進行競爭,如果有第四個內線球員的人選,從當時的情況來看大機率也是沈梓捷,而不是胡金秋。

    第三:胡金秋的機會在未來,2019年不屬於他。

    其實所謂的胡金秋一直得不到中國男籃教練的青睞,也就是指2019年男籃世界盃這一屆賽事罷了,因為在2019年之前胡金秋並沒有參加過男籃一隊的集訓,僅僅是代表藍隊出戰過一些比賽。我認為2019年這一屆賽事不能說明胡金秋一直得不到中國男籃教練的青睞,因為當時中國隊是以取得成績為主,陣容上並不是以新人為主,周琦和王哲林還有易建聯本就是目前中國隊最強的內線三人組,胡金秋在這個體系之下根本沒有機會。所以2019年並不屬於胡金秋。

    胡金秋的機會將在未來,也就是2021年的東京奧運會落選賽之後,而且我認為在2021年胡金秋就將是中國男籃內線的主要人選之一,男籃也該進入了一個新的體系輪換。並且現在男籃的主教練是杜峰,杜峰在藍隊執教的時候曾執教過胡金秋,他對胡金秋的特點和打法相對來說更加熟悉,而且杜峰現在主要以打節奏籃球為主,喜歡強調轉換快攻,而這就可以利用上胡金秋的優勢,讓胡金秋有用武之地。所以我認為胡金秋的機會將在2021年開始出現,他是男籃的未來,而未來就在明年。

    總結:

    胡金秋出生於1997年,現在還十分年輕,2019年沒有留在國家隊的陣容中並不算什麼,因為他在當時確實沒有競爭優勢。而且在所有的中國籃球教練的口中對於胡金秋的評價都很好,這就足以說明他是一個有可取之處的球員。因此胡金秋必然會進入男籃的大名單,過去說明不了什麼,現在和未來才是最重要的,胡金秋或許輸在了過去,但是他一定能夠贏在未來。

  • 2 # 籃球燃燒歲月

    胡金秋,被稱為CBA餅皇,吃餅能力非常強!是浙江廣廈的主力內線,也是李春江的得意弟子,在CBA聯賽,胡金秋髮揮非常高效,與隊友福特森的配合天衣無縫,多次接到福特森傳球打出精彩進攻。

    儘管胡金秋之前的個人資料非常不錯,但他並能沒有證明自己的個人實力。並且在國際賽場的話,胡金秋在中鋒這個位置上都無法佔到任何的便宜,他更依賴於外線球員的助攻。所以在個人能力跟打法方面,胡金秋都還阿布都沙拉木更出色。

    之前入選國家隊,首戰敘利亞隊,胡金秋拿到9分7籃板,第二場對陣黎巴嫩,胡金秋僅僅上場3分鐘,0分1籃板,與聯賽裡呼風喚雨的餅皇形成了巨大反差。

    這主要還是因為兩點:首先,胡金秋防守能力不足!男籃現在對於比賽防守的要求非常高,進攻打不進,防守一定要防好,但是胡金秋在防守強悍的國際球員時候,身體太單薄,防不住,胡金秋相對單薄的身體素質制約了低位防守能力,在聯賽裡,依賴於體系,廣廈有大外援,有蘇若禹等人,但是在國家隊,你的短板將會被無限放大。

    其次,國家隊不同於廣廈的體系廣廈隊,李春江打造了自己球隊的體系,在小外援福特森的帶領下,胡金秋打的風生水起,他只需要跟好了福特森,專注吃餅和做好中投即可,球隊體系戰術並沒有他地位硬鑿或者外線三分,低位有其他球員,外線有林志傑和李京龍等人,但是作為4號位球員,沒有三分是不行的,就連五號位的周琦都有精準的三分,4號位的胡金秋卻沒有這一技能,防守端身體素質跟不上,進攻端缺乏射程和強攻能力,現在的國家隊沒有趙繼偉這樣的組織高手,胡金秋的吃餅能力也施展不出來,無攻無防,國家大賽上,你的任何一個缺點,都會被對手針對並放大,這種情況下,聯賽餅皇胡金秋,自然難有發揮!

    因此李楠最終也就選擇了放棄胡金秋。

    當然在我看來,胡金秋之所以沒能入選的原因就在於他之前的違紀行為讓李楠難以接受,畢竟一個球員要是連自己都的行為都控制不住的話,那你怎麼讓別人相信你能夠在大賽中打出出色發揮呢?所以胡金秋也一直進不了國家隊!

  • 3 # 我想打籃球了

    儘管胡金秋之前的個人資料非常不錯,但他並能沒有證明自己的個人實力。並且在國際賽場的話,胡金秋在中鋒這個位置上都無法佔到任何的便宜,他更依賴於外線球員的助攻。所以在個人能力跟打法方面,胡金秋都還阿布都沙拉木更出色。

    之前入選國家隊,首戰敘利亞隊,胡金秋拿到9分7籃板,第二場對陣黎巴嫩,胡金秋僅僅上場3分鐘,0分1籃板,與聯賽裡呼風喚雨的餅皇形成了巨大反差。

    這主要還是因為兩點:首先,胡金秋防守能力不足!男籃現在對於比賽防守的要求非常高,進攻打不進,防守一定要防好,但是胡金秋在防守強悍的國際球員時候,身體太單薄,防不住,胡金秋相對單薄的身體素質制約了低位防守能力,在聯賽裡,依賴於體系,廣廈有大外援,有蘇若禹等人,但是在國家隊,你的短板將會被無限放大。

    其次,國家隊不同於廣廈的體系廣廈隊,李春江打造了自己球隊的體系,在小外援福特森的帶領下,胡金秋打的風生水起,他只需要跟好了福特森,專注吃餅和做好中投即可,球隊體系戰術並沒有他地位硬鑿或者外線三分,低位有其他球員,外線有林志傑和李京龍等人,但是作為4號位球員,沒有三分是不行的,就連五號位的周琦都有精準的三分,4號位的胡金秋卻沒有這一技能,防守端身體素質跟不上,進攻端缺乏射程和強攻能力,現在的國家隊沒有趙繼偉這樣的組織高手,胡金秋的吃餅能力也施展不出來,無攻無防,國家大賽上,你的任何一個缺點,都會被對手針對並放大,這種情況下,聯賽餅皇胡金秋,自然難有發揮!

    胡金秋之所以在國家隊不受待見,肯定是因為他的身體對抗能力太差了,面對歐美球隊根本發揮不了什麼作用。這肯定是他難入杜鋒和李楠法眼的一大原因,但上賽季胡金秋可是在常規賽本土MVP評選中名列第4,他和其他入選球員相比到底差在哪裡呢?

    第1點,打5號位,競爭劣勢太明顯。胡金秋在聯賽大部分時間打的是5號位,憑藉著2米10的身高倒是夠用。但在國家隊,易建聯、周琦和王哲林都是2米15以上的身高,再加上對抗方面的短板,胡金秋完全沒有競爭優勢。第2點,打4號位,競爭優勢不明顯。胡金秋在聯賽是知名“餅王”,這也就意味著他的得分方式需要靠近籃下,進攻手段較為單一。相比任駿飛、阿不都等擁有持球進攻能力的球員,胡金秋只會吃餅、缺乏三分遠投的不足又被無限放大。兩邊都沒有優勢的他,當然難逃被淘汰的命運。

    本賽季胡金秋的對抗能力進步不明顯,但他正在嘗試把三分球開發成常規進攻手段,希望他能突破自己的進步瓶頸期,早日邁入真正的巨星行列!

  • 4 # 半身已入杏林

    胡金秋是個非常有靈性的球員,雖然半路出家,但是成長非常快。胡金秋是2016-17賽季開始站穩腳跟,年僅19歲的他逐漸坐穩廣廈首發,賽季場均15.6分7.9籃板。2017-18賽季場均18.9分8.4籃板;2018-19賽季場均19.8分8.9籃板,可以看出,小夥子一直在進步。

    但是到了國家隊,胡金秋感覺硬是發揮不出來,打的非常掙扎,什麼原因呢?

    一、身體太單薄,扛不住歐美的大外援

    到了國家隊,因為易建聯是進攻絕對的核心,所以防守端必須其他4號位來堵槍眼,幹一些髒活累活。胡金秋的身體素質跟沈梓捷王哲林比起來毫無優勢,頂不住大外援,這就造成他的作用比較尷尬,國家隊需要一個優秀的藍領內線,胡金秋不是。

    二、沒有持球單打能力,不能作為戰術起點

    看過胡金秋打球都知道,胡金秋是一個優秀的戰術終結者,但是不是一個戰術發起者,圍繞他制定戰術是行不通的。胡金秋沒有單打能力,他的強項是中投,或者籃下打錯位,這都需要戰術執行很完美后他來收官,讓他成為戰術起點是不可能的。

    三、中國缺少好的後衛

    為什麼胡金秋能在廣廈打的風聲水起,因為廣廈的小外援辮子哥是個絕對強點,能投能突能傳,小外援跟胡金秋打擋拆很容易出機會,所以胡金秋總是能得到很好的終結機會。但是到了國家隊,一切化為泡影。看看國家隊主力控衛:

    郭艾倫,能突不能傳,打亞洲球隊還可以,遇到歐美大內線基本就是找冒。

    趙繼偉,突破沒威脅,對面後衛單防基本上就可以,打不出戰術。

    方碩,基本上沒突破,比較穩定的是中投,他比較習慣成為戰術終結者。

    所以國家隊主力控衛一個能和胡金秋配合的都沒有。

    中國隊只有一個可以稱為強點的就是易建聯,所以中國隊一般喜歡讓易建聯拉開單打。

    隨著易建聯的年紀增大可能告別國家隊,還有本賽季複賽後本土後衛集體爆發,我相信在以後的國家隊裡,胡金秋一定能坐穩國家隊主力的位置。國家隊的戰術也會更加豐富,沒有絕對的強點,那就化有招為無招,說不定能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

  • 5 # 高人一等的賬號

    不是得不到青睞 而是之前國家隊內線已有足夠的球員可用 易建聯 王哲林 周琦 國家隊內線基本三人轉 外加一個小四號位沙拉木 但隨著易建聯可能退出國家隊 胡金秋很可能會補上這位置 尤其新任國家隊主教練杜峰對胡金秋頗為器重 之前在藍隊很給胡金秋機會

  • 6 # 喜歡籃球的老鞋狗

    胡金秋在CBA吃的很開的原因有,CBA聯賽中的球員水平還是很一般的,有身體的胡可以中投,有技術的胡可以靠身高,胡的身體➕技術整體比大多數球員強的多,別說歐美對於,現在亞洲個別球隊歸化的外援,有身體有技術,胡金秋就不好發揮優勢了。

    並且➕小外援配合,基本被戲稱為胡餅王,基本都是小外援突破吸引防守,一半的得分都是靠吃餅,並不是靠自己個人能力,並且在廣廈隊也屬於對核心心,所以在聯賽中也算頂級內線,國家隊其實有阿聯這樣的強力鋒線,基本需要一個幹髒活累活得一個藍領,一下限制了胡金秋所以發揮不出來。國家隊也沒有一個攻擊力能跟外援相比的後衛來喂餅,基本發揮不出來。

    世界大賽都是頂級球員,無論技術身體都是一流的,所以胡金秋身體還是太單薄,一個對抗技術都變形了。

  • 7 # 藍天白雲crc

    我們都知道,一支球隊才12名球員,而每一個位置也只不過是三名球員,但CBA卻有相當多的優秀球員,中國男籃不可能將所有的優秀球員都招入隊中。

    中國男籃每一次招募國手都充滿著爭議,一些球迷總是不解、甚至質疑,為什麼一些很優秀的球員總是不能入選國家隊?

    比如韓德君,被譽為中國第一中鋒,卻很難進入教練的法眼,又如胡金秋,不但有身高優勢,而且腳步靈活,技術全面,是一位可以勝任4、5號位的球員,但總是落選中國男籃最後的大名單。

    其實,落選的球員不代表他不優秀,關鍵是,除了位置名額限制之外,還要看教練的偏愛,比如有些教練在中鋒的選擇上要有速度,還要有豐富的得分能力,比如,能籃下背攻單打,又有中投、三分能力,更重要的是有出色的防守。

    近幾年中國男籃幾任教練都是同一個思路,都是要出色而全面的球員,中國男籃就三名中鋒,易建聯、周琦和王哲林,都是目前最出色的內線球員,這樣,胡金秋肯定競爭不過他們了。

    當然,胡金秋可以打4號位,而且,在4號位這個位置上可以說是佼佼者。但可惜的是,這幾屆的中國教練,沒有一個在大前鋒的位置上看上胡金秋的。

    事實上,教練選擇球員必然各個位置全面考量,需要怎樣的球員,怎麼樣的搭配才能符合自己的戰術打法,這樣下來,胡金秋總是落選中國男籃名單就順理成章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北華航天工業學院怎麼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