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使用者57162472133
-
2 # 坐照入神
其實,這已經不是能不能的自問,而是必須發展的星際航行能力。很多研究天文學的包括霍金都可能知道一些內幕,他們不斷提醒人類要想辦法飛出地球。我們笨方法想一下,只要太陽出了點問題就足夠人類驚懼的,再就近說,很隨便一顆小行星撞擊地球都可能導致生物大絕滅。有了星際遠航能力,即使地球沒有問題長存於世,人類也可能到處旅行在宇宙星際尋找新能源,考察新星球,尋找世外桃源等還是大有可為的。
就是往長遠了想,就是不為了旅行,單單為地球做一個備份,人類也要想辦法走出去。
-
3 # 科普集結號
星際旅行具有令人大開腦洞的暢想,雖然在近期實現的可能性微乎其微,但是並不代表以後沒有機會。
人類經過數十年的努力,終於將自己送到了38.4萬公里遠的月球,從此便止步不前,不得不很悲哀地承認,我們如今依舊被禁錮在半徑為38.4萬公里的三維尺度的球體中不得解脫。如果在航天器的速度方面沒有重大突破,星際旅行永遠不會實現。
然而,航天器的飛行速度與採用的能源型別密切相關,在採用化學能的基礎上,人類製造的飛行器最大飛行速度也不過剛剛滿足第二宇宙速度11.2km/s,距離星際旅行乘坐的光速飛船,還有巨大的差距。即使研發成功光速飛船,我們去往距離地球最近的恆星系半人馬座,單程也需要4.2年時間,而銀河系的直徑是10萬光年,這就意味著可能直到整個人類種族滅絕,我們也飛不出銀河系。
飛船的速度是人類進行星際旅行的最大障礙,光速是我們所在宇宙的終極速度,即使飛船達到光速,也依然無法滿足要求,只能另闢蹊徑,想方設法突破交通技術的第三重外殼,來一次徹底的交通革命,讓人類從三維尺度,飛躍到多維尺度,去實現征服太空之旅。那麼可以採取哪些方法呢?
備選方案之一:曲率引擎飛船(企業號飛船)
《星際迷航》中的企業號飛船和《星球大戰》中的“獵隼號”飛船,安裝的都是曲率發動機,這種發動機可以扭曲和拉伸飛船附近的時空,從而實現星際穿越。時空可以伸展和收縮,並且不受光速限制,意味著時空的膨脹或者收縮可以超光速。曲率引擎飛船拉伸飛船身後的空間,並且與飛船前面的空間相接觸,此時,乘客們根本就不需要長途跋涉,由於空間已經發生變化,飛船瞬間便來到另外一個新世界,實現了時空穿越。
備選方案之二:量子傳輸技術這種技術可以將人和物瞬間從一個時空傳送到另一個時空,其原理依賴於某種神秘的物理現象——量子糾纏。“量子糾纏”描述了兩個粒子即使相距遙遠距離,一個粒子的行為將會影響另一個的狀態。譬如當其中一個粒子被測量而狀態發生變化,另一個即使相距百萬裡之遙,也會即刻發生相應的狀態變化 。
量子糾纏和量子傳輸目前是資訊傳送和加密領域的熱門研究課題,但是要想如科幻電影裡描述的那樣,用來傳送人和物,難度之大超出了想象。根據英國萊斯特大學物理學家們的計算,如果我們透過技術手段將一個單位的人完全變成資料,那麼整個物理結構將達到2.6×10 42 的數量級。這意味著,要用量子傳輸技術傳送一個人,需要花去4500萬億年。這是一個極為可怕的數字,因為窮盡宇宙的壽命,我們也無法完成這個壯舉。當然,現在不能,並不意味著未來不能。這種備選技術,讓人充滿了遐思。
備選方案之三:撕裂時空從時空上面撕裂一個洞,讓飛船穿過去,這是多麼振奮人心的高科技。其實,所謂撕裂時空並沒有多稀奇,就是我們耳熟能詳的製造“蟲洞”。這個概念最早來源於奧地利物理學家路德維希·弗萊姆,而在1935年,愛因斯坦與他的助手納森·羅森研究引力方程之時,發現引力方程的一個解,預言了蟲洞這種特殊的時空結構存在,稱之為“愛因斯坦—羅森橋”。
但是由於蟲洞的出現都是在極微小的量子世界裡,且出現的時間很短,用來穿越時空勉為其難。到了1988年,加州理工學院物理學家基普·索恩和同事一起發現了可穿越的蟲洞,不過,要想保持蟲洞穩定,需要耗費差不多一個恆星的能量,對於人類而言,這是可望而不可求的神仙級別的技術。
-
4 # 東方長嘯
人類發展越慢越好,不要期待科技迅猛,軍備競賽,核武器訛詐,,,天災通常都以人禍為前提!通常,不拙不死,,順應天地,隨遇而安為上策!
-
5 # 自然196039680
依目前的化學火箭引擎,似乎不可能星際旅行的。除非以後發明了更優質的能源比如反物質等,能使飛船速度達到50%光速以上,還有點可能。但是要面臨的問題是時空效應。比如飛船以極其接近光速到另外一個星系再回來,對飛船來說沒花多少時間。但地球卻過去了幾十上百萬年。這樣的星際旅行是不和諧不完美的。
所以只能等人類物理學基礎理論再上一個或者幾個臺階才行。就好像有了愛因斯坦的相對論和質能方程式,就發明了核武器。而在那之前誰能想到只要一小丟丟物質,竟能產生那麼大威力?只要蟲洞理論,曲速引擎理論論證成熟了,人類總有一天會做到星際旅行。
-
6 # 飛的更高我要實現夢想
等量明白嗎,矛盾永遠存在,就是陰陽,一半對一半,有的人不知道多了好。做好你自己這一世,不去撲捉靈魂。懂嗎,我不會告訴你。
-
7 # 漫遊奇妙世界
“旅行者1號”是人類第一個進入柯伊伯帶的飛行器,而且還是花了35年的時間,按照這個速度到離太陽最近的恆星比鄰星,要16700年……
人類要想進行星際旅行,首先要解決就是提高飛船速度,或者尋找宇宙空間中的“捷徑”,許多科學家和科幻作品中都提出過許多方法,除開那些特別“玄”的方式(比如說滅霸的空間寶石),理論上存在方式有下面幾種:
可控核聚變
這應該現在人類提高星際旅行速度最為現實和靠譜的一個方法,當兩個氘原子聚變成一個氦原子,其靜止質量的百分一會轉化成能量,假設這些能量全部轉化為氦原子的動能,這個氦原子就能達到光速的1/10。如果我們能把氘燃油的聚變能量轉換成飛船的有序運動,我們就能以接近星際旅行的速度提高到光速的1/10。如果我們更聰明點,速度還能更快點。在《三體》中人類太空艦隊的無工質核聚變飛船就能達到光速的1/4.
反物質引擎
反物質引擎本質上和可控核聚變沒什麼區別,但正反物質湮滅所釋放的能量卻比核聚變或者核裂變大了幾個數量級。1g反物質和1g正物質發生湮滅所釋放的能量相當於4.28萬噸TNT當量!而帶有64KG鈾的廣島小男孩TNT當量還不足兩萬噸!
核彈激波推進
可控核聚變遲遲不能實現,也有一些人想出了比較粗暴和簡單的手法,比如說物理學家弗里曼戴森提出的“核彈激波推進”,他樂觀的估計下,如果在飛船的底部裝上一個直徑20KM的半球型激波吸收器,核彈產生的激波能將飛船加速到光速1/30。
同樣是《三體》中的“階梯計劃”靈感就來自於此,裡面不斷的在光帆飛船後引爆核彈,最終將載有云天明大腦的飛船加速到了光速的1/10。
鐳射束和光帆技術
說到光帆,另一位物理學家羅伯特福沃德還提出了一種:鐳射束和光帆推進系統。在太空或者月球建立一個太陽能鐳射陣列,能產生功率高達7.2萬億瓦的鐳射(大概是全美一年用電量的兩倍),這束鐳射會在一個直徑1000KM的菲涅爾透鏡聚焦到一片直徑100km光帆上,鐳射的光亞會推動光帆和非常向前加速,透過他的計算,可以在80年內達到最近的恆星(太陽除外)比鄰星,而在達到一般路程的時候,飛船的速度能達到光速的1/5。福沃德猜想這種方案在22世紀能實現。
前幾年霍金提出的“突破攝行計劃”就跟這個方式非常類似,不過計劃中的“奈米飛船”都質量為克級的自動化太空探測器。
蟲洞
蟲洞,有被稱為愛因斯坦羅森橋,簡單地說,我們的宇宙不是平坦的,就像一張紙上AB兩點,如果在二維就是直線最近,如果變成三維摺疊一下,這個距離就非常近了。
“蟲洞”就是連線宇宙遙遠區域間的時空細管,就像《星際穿越》中所講述的,也許我們能夠發現和開啟空間中的第四維度,也許就能發現宇宙中可能存在的“捷徑”了!
曲率引擎
在很多科幻電影和小說中最常見的星際旅行方式,大劉的小說《三體》,電影《星際迷航》,上面我們說到我們的宇宙不是平坦的,存在著曲率。“用某種方式把它後面的一部分空間熨平,減小其曲率,那麼飛船就會被前方曲率更大的空間拉過去,這就是曲率驅動。”曲率驅動不僅可以接近光速,而且還沒有過載,可以說一種非常理想的星際旅行方式了。
當然,解決了“速度”的問題還是遠遠不夠的,生物科學、人工智慧方面等等方面的重大突破也是不可或缺的!
也許星際旅行真的很遙遠,但是人類總歸是要走出地球的搖籃,向更廣闊的星辰大海出發!畢竟地球資源有限,死在地球或者死者探索的路上,我會選擇後者!
-
8 # 皮蛋肉圓粥
謝邀。蟲洞目前只存在於廣義相對論預言中,現實並沒有任何探測證據表明蟲洞的存在。但是相對論的其他預言皆都一一證實存在,如引力波,黑洞,鐘慢尺縮,引力時間膨脹等等等等。如果三維空間可以彎曲則必然可以摺疊,宇宙中一定存在某處出現這種極端物理現象有待人類發現。
但是如果蟲洞不存在的話那將是人類乃至整個宇宙的悲哀,對於整個宇宙的尺度,光速限制就像囚禁文明發展的牢籠,永不可破。
-
9 # 火星一號
只要科技足夠先進,從目前已知的理論來看,未來星際旅行是很有可能會實現的。
宇宙很大,光速又是一種限制,想要去往其他恆星系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如果以光速的10%飛到25光年之外的織女星,所需的時間為250年,這個時間已經超過了人類的壽命。為了達到織女星,有兩種選擇,一種是在飛船上建造巨型的生態系統,人類可以在上面繁衍生息,直至幾代人之後抵達織女星,但這與星際旅行似乎不符合。還有一種是通過冬眠技術,使人類在低溫下儲存,當到達目的地時,再進行解凍,這樣一個人就能在有生之年實現星際之旅。
如果科技進一步發展,使得飛船的速度接近光速,那麼,利用相對論效應將能實現星際旅行。根據狹義相對論,如果飛船的速度為光速的99.92%,對於飛船上的太空旅客來說,從地球飛到織女星只需1年的時間,但地球上的人會認為時間過去了25年,這就是時間膨脹效應。
還有一種星際旅行的方法是利用蟲洞。根據廣義相對論,如果利用負質量製造出一個連線地球和織女星的蟲洞,那麼,只要進入這個蟲洞中,很快就能到達織女星,這是理論上最高效的星際旅行的方法。
-
10 # 中和先生326
為什麼?『 騎著 “毛驢” 望 “高鐵”——“此時” 非 “彼時” 』。
宇宙之星際間的距離 遙遙 到 光年,既便是(人類)飛行器以光速飛行 ( 那,需要非常大非常大之能量 ),也要飛行幾年幾十年,甚至幾百上千(地球)年,人們的衣食貯備,傳宗接代,都是非常大的問題。人類智慧,星際旅行必須 [轉化] [存蓄] 足夠 [強大] 之【能量】。
有人說可以經過“蟲洞”穿行,或者把宇宙彎曲摺疊,要知道 那將需要更加強大的【能量】。
其次,人類智慧,其 [意識形態] 須達到 [至高至純] 的【境界】。 我們(人類)從那裡來?要到那裡去?【為什麼?】 為什麼要 [克服艱難險阻、重重困難] 去星際旅行?【境界】不到,必生禍亂。
[中和悟道]:和合自然,容溶萬物,進化生命,昇華靈魂,存蓄能量,提高境界,天時到,地門開,宇域清澈,星-星 可達。2018-07-29 (網路圖片)
-
11 # 時空通訊
有可能,但目前還不可能,還有許多難以攻克的難點。
簡單的說,目前最主要的要解決三個問題:一是速度,二是生存保障,三是人的壽命。
速度:
目前人類的飛行器飛得最遠的是旅行者一號,距離地球已經約215億公里了,飛行速度為每秒17公里,根據這個速度,要到距離太陽系最近的恆星比鄰星需要17000多年。
而且這顆紅矮星系統並不一定有人類需要的東西,如果飛的更遠,10光年、100光年,甚至1000光年,飛到天荒地老也無法達到。
上個月美國NASA發射了一艘太陽探測器叫帕克號,到了太陽附近會受到太陽巨大引力彈弓效應助推提速,成為人類有史以來最快的飛行器,速度達到每秒200公里。即使這個速度,飛到比鄰星也需要6000多年,這種星際旅行是不現實的。
現在科學界在研究幾種方式的星際旅行引擎,比如核聚變引擎、曲速引擎、光帆驅動等等,甚至有反物質、星際衝壓、電磁力等,這些飛船常規的可以達到十分之一乃至五分之一光速,扭曲時空的跨越可以達到幾倍甚至很多倍光速。但這些都還在實驗中,有些甚至還只是一個科幻式的設想。我們還要耐心等待。
生命保障:
星際旅行是長距離長時間旅行,乘員在飛船上的吃喝拉撒生老病死怎麼解決?目前還沒有一個好的辦法。
現在宇航員在國際空間站上工作生活最長的時間也才400多天,又是在近地軌道,一些生活必需品可以用貨運飛船補充保障。
人類還沒有太空長距離飛行的經驗,最遠的就是飛行到了月球,這個生命支援系統相對星際航行就簡單多了。美國NASA已經啟動重返月球計劃,準備2020年載人在月背登陸,同時開展環月飛行1年以上的訓練,就是為了在2033年左右飛往火星旅途體驗,實戰演練解決太空旅行可能存在的問題。
但這才一年多,而星際旅行動輒十幾年上百年甚至千年,這就不是補充給養的問題了,而是如何在飛船內形成一個生態系統,能夠形成自我迴圈的生命支援系統,乘員的生活需求可以取之不盡用之不竭。
解決這項問題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人的壽命:
目前人的壽命平均還只有七八十歲,星際旅行所需時間動輒百年千年,一個船長如果出發時30歲,也無法到達目的地或者返回,這中間生老病死交接延續非常複雜。這種壽命狀態很難符合星際旅行需要。
怎麼來解決這個問題呢?目前有幾個前瞻方案。
一是在星際旅行中的冷凍休眠。
這在很多科幻電影中常常出現,在到達目的星球前,乘員可以採用裝置設施進入休眠狀態,不吃不喝,也不會變老。這很可能是今後星際旅行採用的一般性手段。這項技術還只是在探討和實驗中,尚沒有大的進展。而且這種方法也有一定的侷限性,比如可能錯過旅途的一些重要資訊。
還有就是延長人的壽命。
現在科學界在進行兩項研究,一項是基因工程。透過基因改造和修飾,能夠從根本上解決人類的疑難病症遺傳疾患,從而提升人類幸福指數延長生存時間;還能透過修復和轉入長壽基因使人類壽命大大提高。
但這種提升是及其有限的,整體細胞的衰老使人類的最高平均壽命只能限制在120歲-150之間,這個壽命依然無法滿足星際旅行的需要。
還有一種研究是意識的轉移和儲存,這項研究在許多國家正在深入進行。
如果人類的意識能夠得以儲存和轉移,就能夠使人類從精神層面上得到永生。人的身體可以死去,但意識從舊有的身體裡分離出來,透過植入克隆體或者人工智慧,就能把人的記憶、經驗、情感、思維能力留存下來。
從感知意義上來講,人覺得自己活著,是因為意識,意識死了就是腦死亡,即使人體還“活著”,實際上這個人也死了。相反,如果人的意識猶在,只是身體“死了”,這個人也還是覺得自己“活著”,如果輔之以身體等感官機能,就能夠繼續各種活動。
這與佛教中說的“涅槃”很相似,這種涅槃就是丟棄“臭皮囊(身體)”,精神重生。
現在Google正在研究將人的自我意識轉入到計算機,俄羅斯、日本、歐洲等很多國家機構都在進行類似的研究,科學家們認為到2050年,這項研究將會有重大突破,人或動物的意識將能夠實現初步的轉移。
谷歌負責這項研究的工程部主管格雷格指出,人的腦部是一臺高速運作萬分精密的儀器,神經元就有800多億個,其中還有上百萬億的連線構造,要實現意識的轉移,就要解密人腦極其複雜的生理機制和運作機制,製造出類似人腦的儲存裝置。要量化每一個生理機制,充分模擬人腦,這種在分子和細胞水平上的研究,難度之大可想而知。
上面星際旅行需要解決的幾個主要問題,除了這些,還有很多問題需要解決。
所以人類要真正的實現恆星際旅行的夢想,還有一個相當長的準備時間,我想至少需要幾百到上千年左右,人類能夠達到一型行星級文明以上時,才能開始走向深空。
-
12 # j菸嘴
星際旅行首要條件是如現代汽車一樣人人都擁有私人飛船!哪怕是二手的也行!目前擺在人類面前最大的問題在於如何才可以開發出不使用反作用力的飛行器引擎動力系統!這是最為關鍵的一步,如果永遠踏不出這一步人類永遠都會鎖死在太陽系範圍內部!現在對於全人類最最重要的事是全面停止一切的戰爭與爭端,說的不好聽一點人類不停打仗以超過一萬年了,其實都沒有遇到過真正意義上的對手,一旦遇上就算世界頂尖的國度加在一起都是渣而已!軍事幾乎幹掉了所有資源的過半!其實以人類目前對科學的瞭解“給我一個世紀的世界和平,我還你整個銀河系”絕不是吹吹牛逼的事!現在我希望擁有自我意識的光腦級人工智慧快點出現,讓這樣人類創造出來的智慧反過來告訴我們我們的未來應該如何如何!
-
13 # 林間靜
未來是充滿不確定性的一個詞我們不知道未來會發生什麼樣的事,但是我們可以從星際旅行的技術需求和現在科學技術進步的狀態來推測一波。一、首先來說說星際旅行的技術需求。最重要一個領域:動力技術
俯仰君在之前很多問答中都提到過:我們現在的航天事業中所用的動力系統(火箭)都太落後了。在星際航行的巨大尺度上,火箭的效率太低,每次發射都必須耗費巨大的載荷來搭載燃料和氧化劑。
一個矗立在發射塔旁邊的巨大火箭系統,其體積的絕大部分都是各級發動機和燃料,飛船或衛星等有效載荷只是整流罩內的一小部分。
人類依靠體積巨大的火箭最遠只去過月球,連火星都沒有去過。未來想要靠火箭系統向光年之外的太陽系外探索是絕對做不到的。
那麼什麼樣的動力技術能夠實現較遠的星際航行呢?
最有可能在不遠的未來實現的技術就是可控核聚變,可控核聚變飛船的引擎是將核反應產生的高能粒子向某個方向噴射從而獲得極高的加速度。少量高效率的核燃料就可以讓巨大的飛船走遍太陽系,而且宇宙中到處都是水,核燃料補給方便。
更遠的未來可能有反物質引擎,這是一個全新的領域,是我們現時科學尚未企及的高度。
新材料科學太空中環境惡劣,現有材料到了太空中很有可能會失去原有的特性。遠征飛船在太空中的航行時間可能長達幾百年或者上千年。一般材料的使用時間上限難以達到這樣的極端要求。
飛船在太空中高速航行,船體材料應該能夠經受得住猛烈撞擊。飛船高速航行狀態下,一顆米粒大小的隕石撞擊都會爆發巨大的能量......
人體休眠技術茫茫星海中,廣袤荒涼的宇宙裡。飛船的航行時間遠大於一個人的壽命。星際旅行不是為了讓船員在飛船上孤寂地度過一生,而是為了將有生力量送到新世界去探索拓荒。
所以數量巨大的船員絕大多數都要進行休眠來度過孤寂的航程,而且這樣有助於減少船員生活物資的消耗。
生態迴圈技術船員有時不會全部休眠,在任務需要的時候,可能全部船員都需要保持生活狀態。這時,為了保證全部船員的正常生活,生態迴圈系統就需要造的無比精巧。
人工智慧只靠人類親力親為不可能處理一艘巨大飛船各個部分的執行問題。而且在絕大多數船員都休眠的狀態下,飛船需要有一定的自主能力來處理突發事件,像隕石撞擊、路線規劃、配件更換、船員生命體徵監測與治療等等。這就需要賦予飛船極高的智慧。
但是現在的計算機晶片還沒有足夠的處理能力來實現這種智慧程度帶來的巨量的資料處理。人類未來或許可以發明出代替單晶矽的材料來作積體電路的載體,或者採用量子計算機甚至生物計算機。
二、現在要說的是未來人類社會對星際遠航的認可。星際時代必定意味著新的道德準則和社會形態。
船員一旦出航就意味著與親人永別,在沒有方向、沒有陸地的茫茫太空中,船員的心理問題可能會導致艦毀人亡的結果。
遠隔數光年或者數十光年的殖民地與地球的聯絡問題還有新世界的政治地位都是不得不考慮的因素。
星際遠航所帶來的一切都衝擊著人類社會的道德底線。毋庸置疑的是屆時人類必須承受這一劇變,無論是好的還是壞的。
中國預計在30年代登月,登陸火星則遙遙無期。按照如今的科技進步速度,人類在火星建立較大規模的殖民地最起碼在100年以後。星際時代更加遙遠。
但有一點可以肯定:只要人類社會健康蓬勃地發展,人類文明不因某個因素而中斷,星際時代必然會到來的。星際探索會花很多錢,會死很多人,但只要條件成熟,人們一定會往外飛。 -
14 # 口藝人vlog
先放結論,在物理學實現下一個突破,工程學實現下N個突破以前,按照常規方法,只能走短途,超過10光年(甚至僅僅是去天狼星(8.7光年)),是不現實的
為什麼這麼說
輕核聚變反應式:
6D→2He(7.1MeV)+2P(17.7MeV)+2n(16.55MeV)+1.8MeV
考慮到產生的兩個快中子將迅速從反應體系中散逸或被周圍殼體吸收
6個氘核實際將產生26.6MeV的能量,這些能量將產物噴出,假設100%轉換為動能
射流的速度為2.2*10^7m/s,僅相當於7%的光速
這是按照目前的科技樹,我們所能達到的最高速度
這個速度意味著什麼,如果要達到0.6c的情況下
將其代入齊奧爾科夫斯基公式(十分不嚴謹,高速狀況下將產生巨大誤差)
始終質量比m1/m2=exp(0.6/0.07)=5278
考慮相對論,使用阿克萊公式進行計算
m1/m2=((1+0.6)/(1-0.6))^(c/(2*0.07c))=19972
這意味著,如果你需要加速到0.6倍光速的話,你的始終質量比接近2w
兩萬噸的全質量,只能拉一噸東西上天
這還完全沒有考慮到核聚變發動機的效率問題
只要效率降低,那麼質量比將以天量增長
而且更嚴重的問題是,0.6倍光速能幹什麼?
到100光年外的旅行,需要走多久?
P.S. 之所以選擇0.6倍光速,純粹是因為好算而已~
但是加速到0.2倍光速,我們還是比較有信心的
因此,比鄰星,我們還是可以走走的
但是我們需要工程學的奇蹟,與第一批吃螃蟹的人們的勇氣
在物理學實現下一個突破的時候,與工程學實現下N個突破的時候
我們註定只能在周圍打轉
回答完畢
文中計算方法與相關資料均來自《星際航行概論》 錢學森 著
回覆列表
低階生命可以,如千年不壞的蓮子,還有低階動物性單細胞,只要滿足旅行過程中生命種子不死,且目的地適合進化,在可預見的未未,單程票可買,目前人類本身還遠不夠進化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