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金犍為馬哥
-
2 # Andy527
掛苦繡球,虎耳草科繡球屬植物。產四川各地、貴州(雷山、水城)、雲南(綠春、麗江、永善)
生於山腰密林或疏林中或山頂灌叢中,海拔1600-2900米。灌木至小喬木,高1-7米;當年生小枝黑褐色或灰黃褐色,無毛或疏被柔毛,二年生小枝色較淡,常具明顯的淺色皮孔,有時一年生小枝亦具皮孔,樹皮稍厚,不易脫落或呈小塊狀剝落。葉紙質至厚紙質,橢圓形、長橢圓形、長卵形或倒長卵形,長8-18釐米,寬3-10釐米,先端短漸尖或急尖,基部闊楔形或近圓形,邊緣有密而銳尖的鋸齒,上面綠色,葉脈淡黃色,無毛,僅中脈和側脈上被小糙伏毛,下面淡綠色,面上常無毛,脈上被稍密的灰白色短柔毛,極少近無毛,脈腋間常有髯毛;側脈7-8對,直,斜舉,近邊緣稍彎拱,向上延伸,彼此以上橫脈相連,並有支脈直達齒端,三級脈通常明顯,橫出,與小脈在下面微凸,網眼小而密集,明顯;葉柄長1.5-5釐米,新鮮時紫紅色,幹後黑褐色,被疏毛。
這植物叫“臘蓮繡球”。臘蓮繡球,虎耳草科繡球屬。落葉灌木,高1~2.5米,樹皮片狀剝落;葉對生,邊緣有帶角質突尖的細鋸齒;傘房狀聚傘花序,直徑10~20釐米;放射花直徑2~4釐米,萼片白色或帶淡紅色;孕性花萼裂片短三角形,花瓣粉藍色或藍紫色,稀白色,擴充套件或連合成冠蓋;蒴果半球形,頂端平截,直徑2.5~3毫米。花期6~8月,果期9~11月。可作藥用,為中藥土常山來源之一,有清熱解毒之效。生長於低山區的溪溝邊及樹林邊。分佈四川、貴州、湖北、廣西、浙江、安徽等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