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實用心理學
-
2 # 雲裡有根草
年少夫妻老來伴,回想自己的父輩們,自己父母的父輩們,當人老了真的需要一個伴來相輔相成,很多人很慶幸自己的父母沒有離異,年代的不同促使8090後越來越多的離婚,大家的想法理由也許多種多樣,不過離婚的原因無非就是受的(夠夠的了)逃婚是今天的主題,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老傳統的家庭還是有很多,老一輩的家長,還是固有思想,傳統的方式,安排好你的一切,不按照老人的思路走,就會被說成不孝。年輕人都是嚮往自由的一代人,遇到沒感覺的,父母又強行給你婚配,你會選擇逃婚,還是選擇不孝的罵名?
一樁婚姻,摻雜了太多的東西。
有經濟,有感情,有責任,還有說不出道不明沒辦法衡量的對家庭的付出以及長達數年中錯失的機會成本。
在現行社會里,無論願不願意承認,女人在結婚之後,喪失的機會成本以及負擔的家庭義務,還是多於男性的。
一個女人可以選擇依附男人,但是不能完全放棄自己,不能放棄經濟的獨立和精神的獨立,畢竟獨立才是給自己最大的保障,獨立才能有勇氣離開,才有底氣選擇老孃不跟你過了,老孃不要再受你的折磨和屈辱。
婚姻變故無分男女唯一所能爭取的是經濟補償和保障。至於感情和已經付出的機會,婚姻,經濟,時間,只能止損,不能追討。
唯一可能確定的是,在付出之前(甚至是婚姻之前)想清楚自己為此付出的度。
多愛自己,多投資自己!也許是生活讓人變得現實,我越來越覺得婚姻不是愛情的歸宿,也不是愛情的墳墓,更是兩性關係在歷史長河中經過優勝略汰後被人們認同和肯定的一種生存方式。
寫在最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