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廟小童律師

    我是一個孩子的媽媽,屬於晚婚晚育型,33歲才生下第一個寶寶,因為是大齡產婦,得了妊娠綜合症,所以在8個多月的時候就提前剖腹,我沒有體會到自然生產的陣痛,寶寶生下來的時候才4.7斤,很瘦小的女寶寶,剛生下來就被抱進了暖箱,因為病房緊缺,我跟另外兩個產婦同住一個病房,生完孩子後,別的寶媽都是一家人忙前忙後,照顧產婦照顧寶寶,而我們家,媽媽婆婆還有老公三個人照顧我一個,大部分時間我們都是面面相覷,顯得過於清閒,看著別人忙前忙後的照顧孩子,我心裡很不是滋味,加上傷口的疼痛,很想借故大哭一場,可是媽媽婆婆都在跟前,為了不讓他們難過,我一直強忍著,直到寶寶進暖房的第十天,經過一再的央求,醫生才允許我去暖箱房去看她,醫生讓我穿上防護服,戴上口罩,包了個嚴嚴實實才能進去,只看了不到一分鐘,就被醫生勸出去了,說孩子太小太脆弱,不要感染了,那一分鐘我永遠難忘,寶寶很瘦小,戴著眼罩,照著藍光,身上插滿了管子,在輸著液,小腳丫在藍光的照射下竟然像透明的一樣,我再也無法控制,眼淚不自覺的流下來,心裡不停的自責,後悔沒有早點要孩子,讓寶寶受罪。

    再見寶寶就是十幾天以後,寶寶出院了,因為在坐月子,所以,我沒有去接她,是婆婆去接的,抑制不住內心的激動,在屋裡一直等著,兩三個小時以後,終於把她接回來了,依然又黑又瘦,抱在懷裡,猶如抱著寶貝一樣,開心又激動,接下來的日子裡,寶寶每天都有變化,她一天睡幾乎20多個小時,一般是吃完就睡,很快,滿月的時候已經長到8斤多了,滿三個月的時候,已經長成白白胖胖的小可愛,寶寶的眼睛很大,遺傳了老公回民的基因,大眼睛雙眼皮,睫毛長長的,說實話,我心裡是有一些小得瑟的,儘管很多親戚朋友調侃我,寶寶是你偷的吧,怎麼跟你一點都不像,我自我安慰的理解為他們在嫉妒我生了個那麼可愛的寶寶,有了寶寶之後,我覺得任何事情,都沒有寶寶重要,心裡全是寶寶,已容不下任何別人。。。。。。。。

    在寶寶剛滿一歲的時候,我最親愛的哥哥突然英年早逝,我無法接受這個殘酷的事實,甚至有了輕生的念頭,一直想不通,為什麼是我那善良,Sunny,孝順。。。。。,幾近完美的哥哥,為什麼會選擇他,一直無法釋懷,只有跟寶寶在一起的時候,才能讓我舒暢點,如果沒有她,我真的沒有活下去的念頭了,如今,寶寶已經快滿三歲了,哥哥離開我們也馬上滿兩年,雖然,這是我心裡永遠的痛,但因為有寶寶,我必須好好的活下去,她就像我的天使一樣,不是我照顧她陪著她,反而她是我的精神支柱,是我活著的意義,她現在會跟我開玩笑了,會跟我吵架了,我們在一起的日子總是舒心的,寶寶很乖,很懂事,讓我很省心,我一直很感謝,感謝上天給我送來了一個這麼可愛的天使,每當她奶聲奶氣的說,媽媽我愛你時,心裡都會一陣溫暖,感動於生命的神奇,望著天空給哥哥說,哥你放心吧,我們都很好,你最疼愛的外甥女很可愛,等她滿三歲以後,我會把她帶到你的墓前,告訴她,這是她的大舅,最疼愛她的大舅,是她媽媽最愛的哥哥。。。。。。

  • 2 # 樺姐談養育

    我個人認為,孩子對父母來說,是一個生命的延續,同時,也見證了一個生命的成長。

    我想每個初為人父母者都想著要把最好的留給孩子,希望孩子將來有所成就,能夠幸福快樂!可是,如何做到或者做好,卻是每個父母都需要去思考或是修的一個課題。

    現在的孩子已經變了,如果,父母不改變,就沒法和孩子“相容”,因為,老的那一套,孩子不吃,新的這一套,我們又不懂。

    所以,父母是需要學習的。因為,為人父母是一種責任。只有父母瞭解了孩子成長的規律是什麼,知道了我們該如何正確的去愛孩子,明白瞭如何有智慧的去跟孩子溝通。這樣,孩子才能得到有效且科學的教育,才能健康的成長。

    都說,為了父母是一場修行。孩子來到我們身邊是來成就我們的,孩子的到來,是讓父母重新認識了自己。

  • 3 # 淨土lgq

    孩子,是兩個陌生的男女,組建新家庭的精神紐帶,是夫妻開啟幸福生活的潤滑劑,是一個家庭走向未來的新希望!孩子,自出生之日起,是父母抱在懷裡,背在背上,騎在頭上的心肝寶貝!孩子,是父母最願意付錢,買吃買穿的人,是最怕孩子在幼兒園,在小學被同學欺負,怕被老師看不起的人!孩子,是在他成長的歲月裡,給父母帶來歡樂,帶來憂慮的人!隨著孩子的成長,看著自己的孩子,父母都不約而同的希望,自己的孩子,完成自己以前的缺憾!希望她將來過的比他們自己好!歲月的流逝,父母一點點的窮其所有,為了孩子!也一天天的讓自己明白了,自己父母的不易!讓自己對自己父母的愛,有了一次次的昇華!惺惺相惜,世代相傳!愛,有許多種!父母對孩子的愛,是最無私的!願天下的孩子都知道,你是你父母的所有,你父母靈魂的昇華!所有孩子,都應祝福自己的父母,身體健康!願自己的父母夢想成真!

  • 4 # 家庭教育心法

    孩子對於父母來講意味著什麼?初為人父母者有何感想呢?

    孩子從精神生命來講,他屬於一個獨立的個體,他和父母本沒有什麼關係,他借有父母這個肉身而誕生,但他不屬於父母。但是孩子從肉體這個物質生命來講,他是父母所造,身體髮膚受之父母,他是父母生命的傳遞。但是普通的父母都會過多的看重孩子的物質生命,認為孩子是為己所有,而忽略了孩子是一個獨立的精神生命,忽略了孩子的主體意願,忽略了孩子原本的使命,忽略了孩子獨立的思想,獨立的意識,孩子成為自己的私有財產,把自己的意願強加給孩子,把自己人生的缺憾讓孩子來完成,把自己喜歡的要求孩子去做,把自己不喜歡的拒絕孩子去做,所以作為一個獨立生命的孩子,最終卻成了父母的複製品,成為父母的一個傀儡,成為初為人父母的,面對新生的孩子,要尊重孩子獨立的存在,獨立的精神生命,還要擔負起養育孩子的責任,在孩子年幼的時候,保護他,陪伴他,給他安全感,培養他的自理能力,適應社會的能力,讓他有朝一日離開自己能夠獨立的生存下去。所以從小要培養孩子的獨立自主的意識,要跟孩子心理上劃清界限,情感上加深連結,行為上指導規範。這樣在精神上培養獨立的個體,在情感上讓孩子擁有豐富的情感體驗,在行為上孩子自己做主,獨立自主。

  • 5 # 甜甜的甜甜

    從自然科學來說,孩子對於父母來說是血脈的傳承,是生命的延續。只有這樣人類才能繼續繁衍生息。從感情上來說,孩子身上流著兩個家庭的血液,自然也就聯絡著兩個家庭,是兩個家庭的紐帶,同時也是夫妻關係的昇華。從中國傳統思想中,有了孩子這個家才完整。從我個人來說,孩子就是老天給你一個體驗重生的機會。透過她你可以瞭解,小時候的孩子都會做什麼,你也可以把她按照你設想的目標去塑造。在養育的過程中出現的任何問題或者你的任何表現都會影響她,所以我也把這當成反省自己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不我要和孩子共同學習和成長。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減肥的同時,可以進行增肌訓練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