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9
回覆列表
  • 1 # 西樓掌燈

    目前國內中醫學院教育的弊病是脫離了中醫存在的文化基礎,以西式思維在教導中醫,甚至將一些現在科學沒有辦法解釋的東西當成糟粕,不要了。但是那真的是糟粕嗎? 中醫講的是天人合一,講陰陽五行,講五運六氣,而這些理念用西方的思維模式是完全講不通的,那它是糟粕嗎?顯然不是,脫離了陰陽來談中醫都是空談。 中醫界內有一句話可說明其重要性:不通五運六氣,遍讀方書何濟?我們學習中醫需要回歸傳統,去學習和理解中醫的理念基礎和辯證方式,去認識古老的東方智慧。 【學習經典,尊崇經方】 研讀經典,是將自己的心與古人進行交流,體悟古人診病治病的思想。 經方經過千年的沉澱,歷史各大家名醫都極為推崇。 曹田梅老師如是說“我給病人開藥,一般都沿用經方,因為經方是經過千年的傳承,經過千錘百煉,經過上億個臨床案例對其有效性的驗證,而我如果自己配製方劑,那每用一次都只是第一例臨床實驗,而我更相信古人的智慧。” 【博採眾長,循序漸進】 學百家之長,循序漸進,由淺入深,學習中醫沒有捷徑可走。再看歷代的大醫哪個不是一步一個腳印的學下來的? 其中中醫學習的一大特點是“師帶徒”的學習方式,講究的是“師承”,注重臨床實踐,注重案例學習,這也是當代中醫學校教育與傳統中醫教育脫節的一個地方。很多名醫高人在民間各地,理想的方法是我們能在生活的地方找到老師。 但是好的老師並不容易碰到。在沒有好的老師帶領的時候,可以多研習醫案。在不同的名醫醫案中學習他們診病的思路,用藥的特點。 另外由於現在不少想學中醫的朋友年紀也不小了,學習的能力已經有所下降。所以學習的時候要懂得搭建和最佳化知識結構,不是零零散散的學,而是有框架有體系地學。 建議可以從解決實際問題出發,如感冒,先了解中醫是如何看待感冒的,它的病因病機又是什麼?再看有哪些方子可以用,每個方子的優缺點又是什麼?最後分析方子中每味藥的作用、功效是什麼? 【學醫不精,不若不學】 中醫最忌一知半解,莽撞用藥。 不是所有人感冒都適用桂枝湯的,根據感冒的不同症狀使用也有其禁忌;也不是所有女性都有服用四物湯調經調身的需要,要看個人體質是否合適;固元膏並不是萬能,服用之人不可一概而論。 日本的小柴胡湯事件便是一個大大教訓。在20世紀70-90年代,日本脫離了中醫辨證論治的指導理論,醫藥分離,只承認中藥的效果而不認可中醫的理論指導。濫用、錯用小柴胡湯治療慢性肝炎,導致多人死亡。 學中醫,無論是從零開始,還是想更深入學習,有明師引路很重要。

  • 2 # 老男崑崙

    1.學習,什麼時候都不晚!2.中醫光不是學習經典理論作品,最重要的要實踐!3.半路學習可以學到知識,但是國家有限制,考資格證比較困難,條件也多!4.多學習知識,自己可以保健養生,可以貫徹養生觀念!

  • 3 # 身心健康尹通

    當然可以!半路出家學中醫是完全可以行的。不僅可行,甚至還可能有大成就。

    歷史上,所有留名的中醫,很少有科班出身專門學中醫的,大多數是半路出家,隨便挑一箇中醫大家來說,都無非如此。

    例如,黃元御,眼睛被庸醫治瞎,被逼無奈,中年學醫,終有大成。一代大家,朱丹溪,母親病重,40多歲才開始學中醫,然後成為了一派之祖。

    當代著名的中醫大家,嶽美中老先生,他最初只是一名鄉村教師,因為自己患有肺結核,為了治癒自己翻看醫書,自己去民間找來草藥服用,把自己的病給治好了。最後開始慢慢的學醫,給別人看病。

    當然因為自己的醫術高明,建國初期被中央領導人請到北京去做御醫。

    其實歷史上有名的中醫大家,大多數都是半路出家的,而那些科班的所謂的御醫,反而消失在了歷史的塵埃中。

    所以半路出家完全可行,因為中醫完全可以透過自學,或者是找一個師傅來學,什麼時候都不晚。

    半路學中醫,首先是看自己的興趣愛好,還有源動力足不足,如果原動力不足,興趣不夠,或者並沒有那麼喜歡中醫,那就算了。

    但是相反,如果你足夠的喜歡,有足夠的源動力,自己或者家人身體不好,一門心思扎進去,開始學中醫,什麼時候學都不晚,並且,終身受益!

  • 4 # 暖春風

    哈哈哈哈,中醫這玩意,你就算九十歲都可以學,只要你還能說話!

    教你幾個詞,陰陽,六淫,五臟六腑,表裡,通,五行,解,清。記住這幾個詞,你就可以說自己懂一點皮毛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mm400和he400s還有1adac、msr7選哪一個比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