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斷臂的維納斯3

    為什麼是曾強?要知道在三月份的時候,曾經是樂視網第二大股東的鑫根資本,已經退出了樂視網十大股東名單,而賈躍亭也曾公開表態“鑫根資本只是二級市場的一個股東而已,樂視持股非常散,不存在二股東,三股東”,公開表達不屑之意。

    如今賈躍亭陷入困境,曾強振臂一呼,難道是“真愛”?在這兩個成熟男人之間,存在更多的恐怕還是利益關係吧。

    1、鑫根資本的商業模式

    大部分人提起鑫根資本,印象大都停留在2015年10月29日那晚,鑫根資本旗下基金擬以32元/股合計32億元的成本,受讓賈躍亭持有的1億股樂視網股份,約佔總股本的5.39%。但是鑫根資本自己的宣傳中,“上市公司債權融資20億元,買老股32億元,加上上市公司併購基金48億元。”曾強稱,再加上鑫根資本在樂視手機、樂視電影、樂視雲和樂視美國等樂視其他生態的投資,包括參與樂視收購酷派和TCL的投資,總共投融資額超160億元。

    左:曾強 右:賈躍亭

    其實,32億樂視網股票,只是鑫根的“敲門磚”。憑藉這個入股,鑫根成為了樂視的一個主要融資夥伴。2015-2016年私募股權市場火爆之時,所謂“股權投資散戶化”喧囂一時,在一些財富管理機構的嘴裡,“搶到入股份額就是搶到錢”。鑫根憑藉與樂視的特殊關係,當然就可以發出大量的基金,反正投資的回報最終是由樂視給出,還有賈躍亭的個人擔保,不愁(在當時)賣不出去。鑫根作為這些私募基金的管理者,可以坐收管理費。

    這些管理費有多高呢?根據一般市場上的股權私募基金的收費,每年2%的管理費+收益的20%。我們不考慮收益的20%,單單2%的管理費,如果按照前文的數字(總投融資額160億元-上市公司投資32億元=128億元)來算,一年的管理費收益就是2.56億元。這筆收益不錯吧,所以鑫根和市場上大部分的私募股權基金的套路是一樣的,從管理費賺錢,至於那32億投資在上市公司的錢,就當做沉沒成本了。當然,鑫根從去年開始就在不斷減持,最後藉助融創入股的機會一舉脫身,這32億元其實也沒虧,還小賺了一點。

    2、鑫根為什麼要回來?

    這個問題當然最好要曾強自己來答,其實答案也不難猜。鑫根雖然賣了這麼多基金,理論上投資風險自擔,但是畢竟有客戶關係。如果完全撒手不管,這幾個基金的錢賺完了,就別想在市場上混了。

    但是更重要的是,曾強有其他的利益在裡面。由於深度參與融資業務,他對樂視系的資金情況應該很瞭解。樂視目前已經切割成上市體系(樂視網,樂視致新,樂視影業),非上市體系(樂視體育,樂視移動,樂視雲等等)和汽車體系。上市體系孫宏斌強勢把控,他插不了手,汽車也風險太大而且遠在美國,反而非上市體系有業務機會。

    什麼業務機會呢?根據公開資料推算,非上市體系目前不但資不抵債,而且現金流枯竭,賈躍亭持有的各種股權被輪番凍結。這種情況下,只有兩個選擇:要麼立即破產,要麼債務重組。所謂債務重組就是找到所有的債權人,大家商定一個減免債務或延遲歸還的計劃,避免破產程序,這樣就能保留公司恢復的機會。

    3、一個著名的債務重組案例

    這種債務重組在國內國外都非常常見,一個經典的例子是黑石(Blackstone)收購希爾頓酒店的案例。為了節省時間,我把整個案例簡化再簡化如下:

    全球最大的私募股權集團黑石,於2007年6月宣佈以260億美元私有化希爾頓酒店,黑石運用槓桿收購,共動用60億美元基金和200億美元貸款。

    但雙方都意想不到的是,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商務活動的大量減少,使得酒店生意陷入低谷,希爾頓酒店市值已經蒸發60億美元,相當於黑石初始投入的全部資金打了水漂。

    這筆私有化交易一度令其主導者格雷顏面盡失,而為了力挽狂瀾,黑石充分運用自身財務運作的智慧,在接下來的幾年中解決了超過40億美元的債務,這些措施包括動用10億美元進行債券回購並進行重組、將部分債務轉換成優先股等

    在黑石的努力下,希爾頓經營和財務狀況持續改善。2013年,希爾頓以每股20美元的價格在紐約證券交易所成功上市,按此計算,黑石的投資回報率超過2.5倍

    4、回到樂視的狀況

    樂視最大的問題就是整個體系過於複雜,需要一個又熟悉樂視體系,又對資本市場瞭解的人,所以曾強就開始以賈躍亭代言人的身份加入進來了。

    如果仔細研究曾強最近的言論,就能看出他希望債務重組的態度。他曾經不惜和賈躍亭翻臉也要求樂視“有所為有所不為”,現在為什麼又“7個孩子一個都不能少”了呢?答案就是,他現在不是投資人身份了,他是賈躍亭的債務重組代言人了。

    債務重組的必要條件就是債權人同意妥協商量,並且不強行推進破產程序。如果有債權人不願意在冗長的重組談判過程中消耗,也可以由“困境基金”折價接手債權,從而脫身。所以這就是曾強所說KKR或者橡樹資本的看家本領。

    當然,如果一下子講得太明白,債務重組就是為了折價接手債權,會引起利益衝突的懷疑。所以雖然在整個債務重組過程中,只有建立困境基金才有可能賺大錢,但是在對外宣傳上,他必須小心翼翼。所以新聞一出,他就忙不迭的出來闢謠了。

    5、樂視非上市公司體系的債務重組能成功嗎?

    不管曾強是否最終想靠困境基金賺錢,整個債務重組過程還是很複雜的。如果鑫根資本真的能夠做成這件事,讓樂視非上市體系的公司可以有一個喘氣的機會,曾強將成為中國金融史上的一位重要人物,而鑫根資本也在中國資本市場上真正揚名立萬。

    在我看來,目前的債權人結構,是有利於債務重組的。這是因為僅僅在兩天前,有一位匿名的“樂視投資人”向媒體放風,稱目前非上市體系截至目前,樂視貸款餘額為138.5億元,涉及的3家銀行分別為中信銀行(17.5億元)、平安銀行(20億元)、招商銀行(12億元),共計貸款餘額49.5億元。信託共涉及25億元,其中,中航信託為(15億元)。其他中小金融機構為:城商行貸款(10億元)、中泰創展(14億元),總計24億元。最後,還要加上賈躍亭股票質押獲得的40億元借款

    樂視欠金融機構貸款總計138.5億元,這個資料精確到0.5億,應該是來自於知情方(個人猜測,其實這個“樂視投資人”很大機率就是曾強)。雖然這個數字應該明顯低估了樂視非上市體系的負債(至少還有供應商欠債,市場估計80億元左右,以及之前提過的那些明股實債的私募基金,例如樂視鑫根自己發的那些),但是一個好訊息是銀行佔的比例較低

    銀行一向是比較嚴謹的貸款方,出手凍結賈躍亭手中資產的也是以銀行為首,曾強和賈躍亭在銀行身上很難討得了好。但是其他的非銀行機構,在追債過程中一般是會處於弱勢地位,因為他們沒有正規的追討部門,容易在追討過程中吃虧,例如被以比較低的比例結算,或被逼債轉股等等。所以,在整個債權人結構中,銀行佔比小是一個對樂視體系較為有利的結構。

    回到上面的話題,曾強此次的回馬槍,可能是另一個波瀾壯闊的資本運作的開端。雖然從資本運作的角度來看,我很願意祝福他能做成這單大生意,但是從各位債權人(包括躺在樂視大樓下面的供應商代表人)的角度來說,還是希望賈躍亭能夠把所有資產亮出來,直面自己的負債。

  • 2 # 評論之聲

    賈躍亭的所有持股全部被凍結,這是繼爆出凍結訊息後,又來了一個“全部”。曾強這次態度和話術的轉變可能是要為樂視迴光返照,否則賈躍亭的生態就真的進行不下去了,對於投資人來說那是賠定了。如果幫賈躍亭進行下去,是資產保全的最後一根稻草,開始(呼籲=忽悠)入套者,這樣自己才能解套,儘可能的保全自己的利益。

  • 3 # time舊夏天

    兩個可能,賈先生以前融資時也玩過坐莊炒作的手法,A資本帶頭而起,帶動其他資本紛紛跟進,在最後實際融資中,卻並沒有A的身影。現在的賈先生需要這麼一個帶頭人,至少也要多少扭轉一下輿論。曾強作為曾經的樂視二股東,也沒有賠錢,賺的不少,誰知道當初是不是玩的雙簧。在輿論紛紛揚揚之時,賈需要一個有點分量的人替他說話。第二個可能就是曾強想債務重組樂視的非上市體系。如果樂視的非上市體系全部破產清算,那是方方面面都不願意看到的事,債務重組的可能性非常大,而來主導這事,自然有利益需求在裡面。這兩個可能是同時存在的,賈和曾是各有所求。

  • 4 # AAA車滴

    生意場上的利益事誰也說不準,無論做出什麼決定一定有利有弊。也許他又和賈有什麼交易,也許只是出於於心不忍。本人認為既為生意人那麼前者的可能性很大。至於是什麼,時間會說明一切的。你覺得呢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怎樣把握漲停板複製法?股民如何精準抓漲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