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羽林輕騎

    五子良將說法的來源

    曹操打天下時,手下五位最厲害的將領,他們是于禁,張郃、樂進、張遼和徐晃,這五人被陳壽尊稱“五子”,這“五子”在曹操軍中的地位,相當於《三國演義》劉備手下的“五虎大將”。

    曹操手下這五子各有特點,于禁毅重,張郃巧變,樂進驍果,張遼武勇,而徐晃則“儉約畏慎”,即徐晃不鋪張奢華,做事謹慎。

    徐晃其人

    徐晃是山西洪洞人,最初是一名郡吏,也就是一名普通公務員,後來隨車騎將軍楊奉鎮壓黃巾軍,以軍功被封騎都尉,後來又被封都亭侯,楊奉被曹操所敗,他就歸了曹操,隨後一直在曹操身邊,隨曹操東征西討南征北戰,立下汗馬功勞。

    徐晃作戰有他自己的一套,追擊逃敵時乾脆果斷,絕不貽誤戰機,但作戰前卻十分謹慎,先遠遠的派出斥候,不打無把握之仗,既是陳壽所說的“畏慎”。

    建安二十四年即219年,蜀將關羽包圍襄樊,曹操派于禁和龐德增援,結果全軍覆滅,後徐晃帶新兵前往,他並不和關羽交鋒,而是穩紮穩打,等待援軍來到以聲東擊西之計完成救援任務。

    徐晃的忠心也很突出,他和關羽私交很好,但是在襄陽戰場兩人敘完交情之後,立刻宣佈斬關羽首級者賞千金,可見在徐晃心中,君臣之交為先,朋友之交為次。

    徐晃常嘆:“古人患不遭明君,今幸遇之,當以功自效,何用私譽為?”可見他對曹魏的忠心。

    徐晃對曹操又有看法,他本來勸楊奉投奔曹操,是希望曹操復興漢室,卻沒想到曹操有篡漢野心,這讓徐晃對曹操有不滿。而且徐晃做為降將,並不完全受到曹操的信任,因此他在曹操面前表現得非常低調。

    徐晃的戰場謀略

    打下易陽時,徐晃對曹操建議:“袁紹還沒有破,現在大家都在觀望,現在打易陽,會讓大家死守,不如以招降為主,這樣可以感化大家。”

    曹操和馬超作戰時,擔心過不去潼關,徐晃說:“現在馬超不守蒲阪,看來他也沒有什麼謀略,給我一支精兵,穿插到蒲阪,截斷他的歸路,可以生擒。”後來,果然如徐晃之計。

    徐晃有勇有謀又有情商,自然就歸於“五子”之列。

  • 2 # 誰伴我闖史

    一件非常諷刺的事情是,曹操的“五子良將”中,自己親手提拔起來的于禁和樂進,從真正的軍事能力上反而並不比後來的降將徐晃、張郃以及張遼高到哪裡去,而曹操卻始終對於身為降將的三人心懷芥蒂。相比於幸運值和情商高出自己一個檔次的張遼以及適可而止混日子為上的張郃,徐晃的身份和位置則顯得很尷尬,一方面他對於曹操有著極高的忠誠和感激,但另一方面曹操對徐晃卻總有一種說不出來的排斥感。儘管這也沒有能影響到徐晃才能的發揮,但是在後來人眼裡,多多少少會有些許的唏噓和感嘆。

    一、河東將才

    徐晃字公明,河東郡人,這個名字是不是多少有點眼熟?沒錯,徐晃跟關羽是老鄉,當然河東郡這麼大,兩人恐怕也是後來關羽不得已投身曹操手下後才認識的。但是不可否認的是,意氣相投的兩人在很多事情上都有著相似的默契,比如講義氣,重情分,同樣也有文武雙全這點。徐晃最早是作為軍閥楊奉的屬下登上歷史舞臺的,根據記載最早徐晃還做過郡吏,郡吏在漢代是那種在一個郡中負責抓抓強盜,審審犯人,並且整理一下文書這種事務類的崗位,從這裡我們就能看出來徐晃實在是一個多面手,而且是那種幹啥都行的,上手很快的多面手。

    後來董卓在遷都到長安被司徒王允所殺,而他的部屬李傕郭汜卻調轉槍頭殺回長安開始大肆屠戮,在這種情況下身為李郭二人部屬的楊奉不知如何是好。此時徐晃展示出了他文武雙全的一面,他向楊奉提議說為什麼不把獻帝迎接到洛陽呢?畢竟洛陽身為東漢王朝的舊都,擁有很強的政治號召力,將獻帝迎接到洛陽也是一種忠於漢室的表現,由此可見徐晃不僅是一名單純的武人,更加具備相當富有眼光的遠見卓識。就在獻帝回到洛陽後,曹操也幾乎在同一時間確定了自己“迎奉天子”的基本戰略,徐晃得知了這點後,又勸說楊奉歸附曹操,儘管此後楊奉又臨陣變卦,但徐晃卻因此成功的投奔到了曹操麾下,自此開始為曹操南征北戰。

    二、屢立戰功

    徐晃對於曹操毫無疑問是非常忠誠的,甚至在某種程度上,他對曹操大有一種知己加恩主的感覺,認為自己能得到曹操的賞識實屬不易。而此後他在曹操麾下所表現出的軍事才能也證明了自己的潛力和價值。尤其是在整個官渡之戰以及此後曹操平定袁紹的一個過程裡,徐晃所做出的努力和展示的出色才能,即使連軍事才能已經非常出眾的曹操也不得不為之讚歎。最關鍵的是,徐晃不僅在行軍作戰上嚴守法度,同時還具備非常優秀的策略能力,經常設定伏兵對敵軍造成包圍的態勢,而且擅長突襲和判斷出敵軍的弱點所在,並且施加打擊,這種特殊的能力,可以說是曹營諸將中少見的指揮全能型人才。

    而在赤壁之戰結束後,徐晃更是伴隨著曹操轉戰南北,在西北對抗馬超韓遂,前往漢中進攻張魯,幾乎在曹操後期的所有大戰中你都可以找到徐晃的身影。實際上這段時間內,可能連曹操自己都沒有意識到的是,他已經開始把徐晃看做自己軍事生涯中的另一個重要的戰術核心,儘管受限於身份,徐晃本身並非諸曹夏侯出身的名將,也沒有什麼世家豪族的底盤來為他進行背書。但是他依然憑藉自己的奮鬥加天賦贏得了尊重,儘管可能沒有相應的信任。

    三、荊州抗羽

    公元219年,關羽開始發動襄樊戰役,試圖一舉實現諸葛亮在《隆中對》中為劉備所做的規劃,而曹操在荊州地區的守將曹仁儘管擅長打防禦作戰,卻也只能做到抵抗關羽的進攻,而不能夠做到驅逐關羽。此前前往支援的于禁則更加不堪,被關羽“水淹七軍”後直接丟盔棄甲,當場投降。就在這種情況下,徐晃被臨危受命派遣來抵抗關羽,此時徐晃利用曹操與孫權聯合起來背刺關羽的情報來洩露給關羽,使得關羽軍隊大亂,進退失據,而徐晃則趁此機會大舉掩殺,一舉解圍,並且將關羽的軍隊驅逐離開襄陽樊城一地。這場戰役,幾乎穩固了曹魏此後在南線的領土,使得三國鼎立在荊州的局面徹底成型,尤其是徐晃在這場戰役中所展示出的軍事才能以及出色的表現,幾乎能夠穩穩地列入三國一流名將的行列。

    值得唏噓的是,面對曾經的朋友關羽,徐晃一方面嘴中說的是國事為先,不會顧及關羽的姓名,但另一方面卻又始終沒有派兵追殺關羽。也許在徐晃的心中,還是掛念著當年的那份友情,而無法徹底下手。至於洩露情報給關羽,首要原因自然是擾亂關羽的軍心,但是另一方面,未嘗沒有幾分希望關羽撤軍,能夠逃過一劫的幻想。然而天不遂人願,關羽最終兵敗荊州,結束了自己輝煌的人生,而徐晃也在關羽死後數年病逝。

    徐晃的人生,可以說是幾近完美,有傑出的才能,方正的品格,也有著值得託付人生的主公,也許沒有獲得曹操同等的信任,卻也不負自己的才幹,更可能的是徐晃並不是一個追求多少回報之人,在他眼裡去做對的事,遠遠比做對事更重要,也正是這樣的人才有關羽這種朋友。而對於曹操來說,也許五子良將中的最強者,也同時是最為優秀的德才兼備之人,或許就是徐晃,只是到他臨死時,也許他都不能夠體會到這點,對於曹操來說,這未嘗不是一個巨大的遺憾。唯一值得慶幸的也許只有在人生的最後階段,徐晃終於有機會展示出了自己過人的才能,為三國時期數一數二的精彩會戰留下了屬於自己的色彩。

  • 3 # 東風閣紫門休武

    徐晃之所以能成為五子良將,我認為有以下幾點:

    1具有統率力

    徐晃每次統率軍隊之時,總是依靠偵察,先做好不能打勝仗的準備,然後才開始作戰。

    2.治軍嚴謹

    曹操有一次曾巡視各營,大部分士兵都離開陣營去曹操,唯有徐晃的軍營整齊,將士駐守營地不動。曹操也因此感嘆徐晃有周亞夫之風。

    3.品格優秀

    徐晃常常感嘆:“古人常常擔心遇不上英明的君主,現在幸而讓我遇上了,應當建功效力,何必要談什麼個人榮譽。

    透過這一段話,也證明了徐晃認為國家榮譽大於自身榮譽。

    徐晃一生,小心謹慎,生活簡撲,一生都不廣交朋黨,攀緣權貴。多次隨曹操征戰,立下不少功勞。在他去世後,諡號為壯候,其子徐蓋繼承爵位。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iphone6升級到ios11卡不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