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老周說三農
-
2 # 老農民20192020
散養土雞土豬土鴨生長在廣闊的農村田野,閒雜人員不能涉足,不愛染病,其飼料是草和蟲子,也喂些原糧如玉米甜菜等。不用打藥,原生態養殖,沒有激素,不是催肥。其肉質有咬頭,營養豐富,建議政府放開養殖環保政策,全民養殖。
-
3 # 董光武
散養是這些個小生命需要什麼它們就選擇什麼東西為食物,加上自由自在的生活,沒有拔苗助長,吃的心裡踏實,吃的心情舒暢!
-
4 # 車仔佬42104839
哈哈:其它我就不說了,我就說土雞吧,在超市裡的光雞我是不會買的,說得難聽點白送我都不要,因為超市裡的雞都是養殖場的雞都是吃飼料長大的,而且養的時間只有45天到50天,吃這種雞一點雞味都沒有。我去農村買的土雞就完全不一樣,農村的土雞很少吃飼料,而且在林地裡放養,能吃到林地的各種蟲蟻,飼養時間都超過半年,做白切雞選這種雞最隹!如果你認為農戶散養的雞不規範,有病毒那你就去買雞場的雞吧。另外我可以跟你說:廣州的酒樓飯店是絕對不會用大型養雞場的雞,你和朋友去飯店吃飯記住不要點雞啊。
-
5 # 鄉居小菜
農村裡散養土雞土豬土鴨不奇怪,農戶養殖出來,賣的話,價格是比專門養殖場用飼料養殖出來的高些,若不是為了賣出去得一筆收入供家庭開支用,一般是留著自家平時及節日吃,或者是給家裡人帶去城裡吃,這樣就可以少花錢少買肉攤上規範化養殖場產出來的雞鴨等肉類了,這也算是從側面高度認可了散養的土雞土豬土鴨肉類的好。
一、散養的土雞土豬土鴨餵養
農村裡農戶散養的土雞土豬土鴨餵養上是沒有專門的養殖場那麼規劃化,平時可以放養出去自己覓食蟲子野草吃的儘量放養,這樣可以節省出部分的糧食、蔬菜來養多些雞鴨,而早上、傍晚需要餵食時,一般是凡是雞鴨豬可以吃的食物,都可以充分利用拿來喂。
比如現在是冬季裡,剛經過秋收,農戶家裡一般都囤有糧食的,顆粒不夠大顆飽滿稍次些的稻穀、玉米可以直接拿來餵雞鴨,打成粉的話可以拌來餵豬;此外,地裡種植的各種蔬菜,吃不完的菜葉、老葉,遭些蟲害的葉,都可以採收回來餵給它們吃;而像紅薯的話也可以剁碎小些喂;黃豆稍微炒香一下粉碎了拿來拌著喂,促進長肉等等;此外,還給雞鴨豬喂一定的水,好消化吸收。
給雞鴨豬喂的這些食物都是農村裡農戶種植產生的,本身農戶也在吃,只不過相對來說,把稍次的拿來餵雞鴨豬,農戶喂得放心;當然了,或許是吃得比較隨便,攝入的養分不夠全,加上活動多,散養的土雞土豬土鴨長大比較慢,長得肉實、不夠肥大,這不奇怪,但肉質口感好,農戶也不追求重量了,還是喜滋滋的愛吃自家養出來的土雞土豬土鴨,沒必要都不捨得賣呢。
二、散養的土雞土豬土鴨其他管理
除了餵食上比較粗放,其他方面的管理也是不嚴格的,相對於專門養殖場的做法,甚至可以說是忽略掉了,比如說打雞鴨疫苗這方面,農戶就沒有打,雞鴨生長得怎麼樣就是順其自然,生死有命;還有像家禽住的房舍這方面,農村裡農戶搭的也比較隨便,用些木板或者塑膠網圍著,能擋一定的暴曬,家禽不能跑出來就可以了,有些農戶甚至不搭簡易的房舍,由著那些家禽下雨、晚上時窩在屋簷下或者是柴房邊。
什麼消毒殺菌這方面就更不用說了,簡直不當回事、沒搞,用農戶的話講就是,像我們這樣的鄉下地方,距離遠,而且又不是養很多的,也就幾隻、十來只的,哪那麼容易有什麼病害傳染影響到呢,平時撒次具有殺菌消毒作用的草木灰,還是因為貪草木灰可以吸溼減少異味,草木灰覆蓋在雞鴨豬產生的糞便上,變得比較乾燥些,減少蚊蠅等停留,看著更乾淨,可以遲點再清理掉雞鴨豬的排洩物。
三、散養的過程中,土雞土豬土鴨有出現死亡的,農戶怎麼做?
這樣粗放散養的土雞土豬土鴨,總的來說就是簡單、省事、省錢,養殖環境看著不是那麼好,長的土雞土豬土鴨看著也不是那麼幹淨,但在吃之前還得經過宰殺拔毛清洗煮熟處理,不用擔心吃到嘴裡不乾淨的,農戶自己當然不會嫌棄了。
有些農戶懷疑、擔心雞可能放養出去遭病導致的,那就先暫時關養些天看看,此外,根據經驗判斷去買些藥來給剩下的雞服用,預防萬一,而觀察見雞沒事之後,就不再多餵了;擔心天氣影響的話,就給雞舍弄塑膠圍四邊減少冷風吹襲;鴨啊豬啊,基本上也是類似這樣,簡單的做些防護措施。
總結:散養的土雞土豬土鴨,相對來說生長過程比較粗放、順其自然,餵養等管理沒那麼多刻意,農戶養殖自身都認可這樣養出來的土雞土豬土鴨,拿去賣的話,比飼料養出來的貴,是不是比規範化養殖場生產的健康安全營養,吃的人應該心裡有答案了。
-
6 # 生態潮人
我是一名“三農”創業者,我散養土雞,而且堅持了12年。我認為真正意義上的土雞肯定是健康安全營養的。我的理由是:
第一,基因的傳承。我認為正宗的土雞應該是土生土長的,而不是外來引進的或者是雜交出來的品種。這樣純本土繁殖下來的雞已經非常的難找。在我們這樣的地方,除非住深山老林裡面、與外界交流很少、能夠鍾情於土雞養殖的人家,才能保持這種種群的基因。
我就是12年前進山請工人時,發現並且獲贈土雞種。主人說這是他們那一帶地方一直傳承下來品種。我引養之後,的確感受到那種土雞與眾不同之處。小項雞肉煮的時候,清泉水只放適量的鹽,少許薑片,只無需新增任何調味品,味道就會鮮美無比。說實在話,自從養了那個品種的土雞以後,我也走過很多地方,但是就沒有喝過如此地道的雞湯。在我們這裡的農村還保留下來了畜牧品種,但已少之又少。
第二,生長的方式。在土雞飼養過程中,適者生存、優勝劣汰,這種現象伴隨其整個生命過程。
從產蛋開始,母雞會引來公雞交配,如果一個雞群同時出現兩隻公雞,會發生爭鬥,直到分出輸贏,勝者為王,獲得交配權;母雞健壯的,蛋體個大飽滿,小雞成活率高。有一年我的土雞群放養的10多隻母雞,蛋窩準備不足,有一隻母雞突然失蹤找不到了。大約一個月以後,它帶了11只小雞回來了,小雞一個個活蹦亂跳的,我想把它們逮進籠子裡保護起來,追了半天都逮不完,野性十足,十分健康。
散養的土雞與養殖場飼養的雞,其生長環境有天壤之別。飼養的雞生長籠子裡,甚至是可調控氣溫的大棚裡面,無憂無慮地生活。而散養的雞,春夏秋冬,需要適應氣候的變化,這是對其健康程度和適應能力考驗,適應者生存下來,不適者自然被淘汰。我散養的土地,有的一年四季都是棲息在龍眼樹上,白天下地覓食,夜晚上樹居住,從不進圈舍。
散養的土雞,從雛雞開始,就要接受各種病蟲害挑戰,在野外生存,避免不了蚊叮蟲咬,鷹擊鼠襲,弱肉強食,就是枝麻一樣大小的小咬,也能把小雞折騰得無可奈何。小雞還沒長翅膀的時候,自我保護能力很弱,眼睛、鼻子部位裸露,要是被小咬、蚊子叮咬而感染髮炎,腫脹得看不見食物,出不了氣,餓死病死。那麼散養的小雞是怎麼存活下來呢?母雞的呵護、出生在蚊蟲少的季節以及自身活動能力,能生存下來的,都是優質的。
再就是食物的結構與來源,飼料養大的雞,一切營養全靠人工供給,管理到位的,品質會有保障,管理不好就會有不足或者缺欠。散養土雞除了人工供給食物,還有活動自由,自主覓食,尋求生長所需要的食物。同時,因為覓食而大量運動,有益於增強體質,最佳化肉質。因此,往往土雞肉的味道更鮮美,口感更佳。
除了上述這些方面之外,土雞對其生長的環境也有講究,只要出現過病菌感染的地方,不能直接續養,環境嚴重汙染的地方,土雞也出現生存極限,健康受到影響,生長會被抑制。
-
7 # 鄉里美
散養的土雞土豬土鴨,營養來說都差不多,這也是專家所說的道理,只是散養的土雞土豬土鴨,經過散養之後,它的肉質要比沒有散養的動物緊實,吃起來要香一些,不論是蒸煮做加工臘製品,都要比散養的要好吃一些,動物經過散養增加了動物的活動力,它的肌肉變得結實,脂肪變得少了,吃起來更加筋道。
沒有散養的土雞土豬土鴨,脂肪積屯的也就比較多,肌肉沒有得到鍛鍊,都是成鬆弛狀態,無論怎樣做著吃都沒有散養的好吃。營養來說都差不多的。再一個散養的土雞土豬土鴨在用藥和預防針這些藥效來說,散養的在用藥之後,由於動物活動量大,藥的殘留量要更易消耗掉,整天不活動的動物對這個用藥殘留更易沉積。
動物只要活動量大,吃得也多消耗的能量也多,還會吃一些野生的營養和微量元素,這些對肉質也是有很大的改變。在生長來說,散養的生長期要比不散養的動物要長一點。這一點也改變了肉質的口感。用的藥物也能更好的消除掉,所以散養的土雞土豬土鴨要比不散養的要好吃一些也是健康一些。營養來說都是差不多,藥物殘留肯定要少一些。
-
8 # 瘋狂的漁夫
現在我們說的土雞土豬土鴨,其實都是未使用飼料餵養的家禽。迴圈漸進的自然長成的,肯定健康安全有營養。
如果你使用飼料餵養,不管你是圈養,還是散養,都比不上沒有餵養過飼料的家禽更健康,更安全,更有營養。問題全在飼料上,跟養殖關係不太大。當然,如果家禽經常散樣肯定會運動,這一點比圈養的家禽肉質上更有韌勁!
烤雞
嚴格按要求飼養的畜牧產品,飼料的配方、環境的消毒殺菌、成品的宰殺包裝,均有嚴格的要求,而農戶散養,在各方面均沒有規範,更容易受到汙染與細菌病毒感染,為什麼很多人更願意散養的,是習慣性的偏見嗎
回覆列表
散養的土雞土豬土鴨,真的比規範化養殖場生產的健康安全營養嗎?
散養的土雞土豬土鴨生長期長,食用味道要比養殖場的好,是目前消費者追求的食品,有的甚至是綠色食品,最簡單的是沒有喂抗生素,是健康安全的。
養殖場養殖密度大,為了儘可能提供養殖利潤,採用的是全價配合飼料,畜禽生長快,過去飼料中加入有抗生素,現在嚴格控制抗生素的使用,同時,養殖場生產 肉、蛋、乳等產品是要經過檢驗的,農村散養的土雞土豬土鴨是沒有經過檢驗的。
散養的土雞土豬土鴨不一定是安全的,因為農民也購買飼料新增劑餵豬,飼料新增劑中就有抗生素,而且農民在新增時不一定能夠拌均勻,飼餵是沒有養殖場的科學。有的農民說,我養的畜禽沒有喂飼料,只是喂糧食,言下之意就是沒有喂抗生素,農貿市場在每個場期要賣出去多少飼料新增劑,因為我也趕過集,主要是賣豬的飼料新增劑。農民噴灑農藥後沒有按照規定的時間後收割喂畜禽,而是隨時收割,這也就增加畜產品中農藥殘留量。
散養的土雞土豬土鴨的營養與養殖場的差不多,也就是說養殖場的畜禽生長快,產品中的水分含量比散養的高。由於散養的品種是本地品種,生長緩慢,吃味就要比養殖場養殖的好,比如肉雞,養殖場的肉雞一般40天就可以出欄,而散養的土雞需要10個月才能出欄,並且每隻雞體重才3斤左右,肉質鮮嫩柔滑、細膩緊湊,湯香味美,深受消費者的青睞。散養的畜禽絕大多數是沒有使用飼料新增劑,因此,散養的土雞土豬土鴨比較健康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