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孩子在成長的各個階段都有應該發展的“心理任務”,這樣成年後才會有健康的人格,外界環境是否可以滿足這樣的條件至關重要。
12
回覆列表
  • 1 # 心理相先生

    根據埃裡克森人格發展階段的觀點,人發展的每一個過程都有要發展完成的任務。⑴嬰兒期(0~1.5歲):基本信任和不信任的衝突

    這期間孩子開始認識人了,當孩子哭或餓時,父母是否出現則是建立信任感的重要問題。信任在人格中形成了"希望"這一品質,它起著增強自我的力量。在這一時期孩子開始出現了基本的心理需求,有著簡單的心理活動渴望著認識這個世界,又要避免這個世界對他的傷害。他在尋求依靠,靠自己能夠用手抓、咬感受到的實物。它信任能給他生的希望的人,基本信任基本不信任處理的就是生與死的衝突,感知運動僅僅只是一個手段。出現了想要的心理特徵。

    ⑵兒童期(1.5~3歲):自主與害羞和懷疑的衝突

    這一時期,兒童掌握了大量的技能,如,爬、走、說話等。在這一時期孩子生理自我開始成熟,在孩子第一次說出“我”這個字的時候,他開始將自己與環境區分開來,更重要的是他們學會了怎樣堅持或放棄,也就是說兒童開始"有意志"地決定做什麼或不做什麼。這個時期的孩子有著很強的獨立傾向,自立的意思就是分清自己的事情獨立去做!

    這時孩子會反覆應用"我"、"我們"、"不"來反抗外界控制,而父母決不能聽之任之、放任自流,這將不利於兒童的社會化。反之,若過分嚴厲,又會傷害兒童自主感和自我控制能力。出現了我想要的心理特徵。

    ⑶學齡初期(3~5歲):主動對內疚的衝突

    在這一時期,兒童能更多地進行各種具體的運動神經活動,更精確地運用語言和更生動地運用想象力。這些技能使兒童萌發出各種思想,行為和幻想,以及規劃未來的前景。這一時期他們處於前運算階段,充滿著自我中心。

    在這裡我們必須要區分開,自主與主動的區別,自主是能夠自己獨立的想做,想做什麼他們還不清楚,主動這個階段他們才會有明顯的一個區分,明確自己的目的。在前兩個階段,兒童已懂得他們是人。現在他們開始探究他們能成為哪一類人。在這個階段,兒童檢驗了各種各樣的限制,以便找到哪些是屬於許可的範圍,而哪些又是不許可的。這個階段孩子透過從他人,父母、老師、同伴的評價中認識自己的目標。出現了我想要...的心理特徵。

    ⑷學齡期(6~12歲),勤奮對自卑的衝突

    這一時期孩子的各項生理機能都已不斷的成熟,不斷成熟的肌肉、骨骼、注意力、記憶等在驅動著孩子去達成他自己6歲以前渴望達到而又缺少達到條件的事情。這一階段的兒童都應在學校接受教育。學校是訓練兒童適應社會、掌握今後生活所必需的知識和技能的地方。如果他們能順利地完成學習

    課程

    ,他們就會獲得勤奮感,這使他們在今後的獨立生活和承擔工作任務中充滿信心。反之,就會產生自卑。

    他們渴望去展現他們自己的能力,去實際探索自己生活著的世界,離開父母的懷抱去真正的呼吸自由的空氣,勤奮的他們要向父母證明自己能行,如果父母給了負性評價他們就會覺得自己一無發做成任何一件事從而產生自卑。行為出現了分化,他們能夠認清楚想要得到自己想要的東西必須自己動手去實踐,出現了我想去做的心理特徵。

  • 2 # 葉媽育兒

      家庭環境對孩子是否愛學習、是否能成才,具有決定性的作用。家庭生活的點點滴滴,父母的一言一行,無不對孩子的學習和未來的人生,產生潛移默化的影響。  

    古人說得好: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對於很多不愛學習或學習吃力的孩子來說,家庭環境的影響是非常關鍵的因素。父母在教育孩子熱愛學習的同時,一定別忘了審視自己,反思家庭環境對孩子的影響。 

    家庭環境對孩子的學習興趣、學習習慣、學習成績的影響,往往會透過家庭中的道德價值觀、人際關係狀態、父母是否尊重孩子和是否對孩子有過高期望等具體內容而表現出來。  

    應當說,一個和睦、和諧、溫暖、快樂的家庭環境,有益於孩子熱愛學習、健康成長,併為孩子的未來成長打下一個良好的培養基礎。而不良的家庭環境則恰恰相反,不僅會讓孩子過早地告別歡樂時光,還會使他們經常處在緊張、憂慮、困惑等心理狀態中,甚至會導致他們厭煩學習、學習困難、成績下降,繼而引發孩子價值觀、人生觀等方面產生一系列的問題。大量家庭教育實踐表明:不良的家庭環境容易使孩子在學習和人生髮展中產生種種偏差。

    家庭教育專家指出,孩子在家庭中受到父母的關心、指導越多,就越有利於良好個性的形成與發展,也越有益於學習興趣和學習能力的提高。有了良好的家庭環境,孩子的學習、生活都會向好的方面發展。所以,身為父母,不能一味地只關心孩子的成績,還要關心為孩子的學習創造一個良好的家庭環境,並以科學的教育方法及自身的示範榜樣來培養孩子願意學習、樂於學習的好習慣。這樣做可以讓孩子從小就熱愛學習,自覺主動地學習,為未來成才奠定充分的知識基礎。

    家教專家指出:孩子在家庭這個人生“第一環境”中接受教育,家庭對他往往具有難以磨滅的影響,在孩子獨立走向社會之前,孩子有一多半的時間是同家長一起生活的,父母是子女天然的、不可選擇、不可任意更換的第一任教師。家長的言傳身教、一言一行,對孩子有耳濡目染的薰陶作用,這種潛移默化的影響是家庭教育的基本方式,它比學習教育、社會教育要強烈、深刻得多。幫助孩子健康成長,父母是責無旁貸的。因此家長應努力形成良好的有利於孩子學習和成長的家庭環境,有助於孩子養成追求理想、積極向上、勤奮好學等良好習慣,為孩子未來成才發揮積極的更大效能

  • 3 # 三毛的教育視界

    俗話說龍生龍,鳳生鳳,老鼠的孩子天生會打洞。父母是一面照耀孩子的鏡子,家長思想對孩子的影響在孩子沒有成熟之前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試想一個整體手不離卷的家長,孩子怎麼能不愛上讀書,而一個整天手不離麻將的家長,孩子又怎麼不熱愛上無聊的娛樂。

    認識一個鄰居的小朋友,小時候聰慧開朗,他的父母工作清閒,整天沉迷於聚會和各種娛樂遊戲中,他們的孩子逐漸從聰慧演變成了也沉迷於不適合幼兒的各種娛樂,打扮的妖豔過度,不喜歡讀書,認為他的父母生活的很快樂,她以後也要過這樣的生活,可想這樣一個頭腦空空的孩子長大以後會是種什麼樣子。

    如果他的父母帶他出入的是各種文化學習場所,他的人生軌跡又將是何等模樣?

  • 4 # 大願菩提

    太重要了。可以說,重中之重。

    父母親之間的關係,是孩子早期安全感建立的保障。

    另外,孩子是父母的影印件。父母是原件。想要孩子在什麼方面有提升。自己必須在這方面有提升。所以,孩子天生就是來修父母的。

    當然有人會說,有些孩子出生家庭貧寒,孩子未來比父母強一千倍、一萬倍。我想說這些情況叫天賦異稟。可以說少之又少。所以,按照大多情況來看,良好的家庭成長環境,對孩子心理健康至關重要。

  • 5 # 親子陪伴蘭怡C

    通常會聽到這樣的話,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也就是家庭環境其實比學校環境還要重要,良好的家庭成長環境對一個孩子的心理健康起到決定情的作用。

    記得有人說過他是在他父母爭吵的環境下長大的,他的性格比較的孤僻不愛說話,而且比較的自卑,他說小時候父母的爭吵讓他覺得比較的難堪,在人前抬不起頭。

    所說說良好的家庭環境對孩子來說影響實在是太大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鼬殺死他爸之後,為什麼不移植他的寫輪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