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暢聊古今666
-
2 # 任哥論道
為什麼一天不足24小時,一年多出5小時?
小夥伴們,關於這個問題,實際上是天文曆法的問題。是的,每一天的日出日落都是不一樣的。比如,我們在夏季的時候,天亮的早,黑的晚;而在冬天,正好相反,天亮的晚,黑的早。各個維度也不一樣,低緯度的不太明顯,高緯度地區,比如到了哈爾濱,就特別的明顯了。
那麼為什麼這樣呢?我們從一洗幾個方面來看。
一.一年的來歷我們都知道,一年就是地球圍繞太陽轉了一週的時間。所以,人們就找到參照物,比如一塊大石頭。每年的同一時間,太Sunny就透過這個大石頭。這樣就定義了一年。
人們數著天數,365天左右。
後來人們把參照物變成了對準一顆恆星,結果發現一年不是365天。
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
在兩千多年前,人們就知道了這個規律。後來,人們終於弄明白了,原來每一天的時間不一樣的。
這是怎麼回事呢?
二.恆星年與迴歸年恆星年,是指地球繞太陽一週實際所需的時間間隔,也就是從地球上觀測,以太陽和某一個恆星在同一位置上為起點,當觀測到太陽再回到這個位置時所需的時間,只在天文學上使用。一個恆星年等於365.25636個平太陽日或365日6時9分10秒。
恆星年與迴歸年的不同特點就是恆星年採用鐘錶時而回歸年採用提前計算出來的真太陽時。公元2100年還沒到來可是那個年度的24節氣曆法已經提前計算出來。如;春分北京時;21時03分15秒、秋分北京時;06時00分03秒。
迴歸年是曆法年,其時間都是曆法時提前計算出來的時間。由於每個迴歸年的時間都不相等所以採用一個世紀的平均值長度為365.242199174日,即365日5時48分46秒,恆星年與迴歸年採用了兩種不同的時間體系。如左圖;迴歸年計時體系是提前計算出來的地球表面真太陽時。
三.24小時的來歷我們知道,我們的地球十個大題上的球型,所以就有一半被太陽照到,那就是白天,另一半就是黑天。白天和黑天是交替出現的。我們稱之為太陽日。
這裡需要提及的是在中國古代傳統文化中,又把一天的二十四個小時分為十二個時辰,也就是用民間的十二個屬相來代替。分別是子、醜、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來表示時辰,每個時辰兩個小時。
也有一種說法,24小時是古代埃及人首創的。這樣一天24小時就被保留了下來。
從這點上來看古中國和古埃及在古代文明同時創造出24小時的概念。中國稱為時辰,埃及稱為24小時。
也就是說古埃及人分的更細一點,分成了24等分為一天。
四.恆星日與太陽日恆星日,是指子午線兩次對向同一恆星的時間間隔,恆星日是以遙遠的恆星為參考系,是地球自轉360度的週期,為23小時56分4秒。簡單的說,恆星日是地球自轉週期。
從這上我們看到,由於地球圍繞太陽公轉抵消掉一個太陽日,於是平年有366個恆星日,365個太陽日。閏年有367個恆星日,有366個太陽日。
小結:一天為什麼不是24小時
因為地球公轉,即圍著太陽轉一次,需要365.242199174日,你就是怎麼算也算不出24小時
後來就規定一天24小時。那麼大約每隔4年左右就多出來一天,怎麼辦呢?這樣,就有了每隔4年左右2月就有29日的情況,我們也稱為閏年。
這就是為什麼實際上一天不足24小時,一年多出5個多小時的原因。由於我們習慣於每天24小時了,所以對每天少了幾分鐘就沒有察覺了。
-
3 # 趙日金141
真太陽日,每天的時間不等。平太陽日,取真太陽日的平均時間。一個太陽年365日5小時48分46秒。
中國古代用刻漏計時,平均一日一百刻,實測,有的一日超過一百刻,有的一日不足一百刻。見沈括《夢溪筆談》。
回覆列表
首先應該明確;
天跟年都是時間單位
天的確定是根據
地球自轉一圈就是一天,根據地球的自轉一圈所需要的時間是23時56分4.09秒。所以不足24小時。
年的確定是根據;地球圍繞太陽轉一圈就是一年。
那麼地球圍繞太陽轉一圈的時間是
365天5時58分56秒——太陽年(迴歸年),365天6時9分10秒——恆星年 。
為啥地球自轉一圈的時間是23時56分4.09秒?
因為;
地球自轉一週所用的時間叫做一天。地球自轉一週耗時23小時56分,約為一天24小時。
地球自轉是地球的一種重要運動形式,自轉的平均角速度為 4.167×10-3度/秒,在地球赤道上的自轉線速度為465米/秒。
真正週期
地球自轉的週期是一個恆星日,目前其值為23時56分2.1秒。但是近年來地球自轉週期在緩慢增加(即轉速緩慢減小),導致需要對全球計時器進行調整,例如2005年12月31日全球鐘錶統一加一秒。這樣的調整稱為閏秒。
轉動速度
地球自轉的角速度大約是每小時15度;而表面每點的線速度隨緯度而變化,是赤道的線速度乘以緯度的餘弦。因此赤道的線速度是最大的,兩極的線速度最小,而赤道線的速度約465.1 m/s。
恆星日與太陽日
地球相對於太陽的轉動一週的時間(從正午至正午)稱為真太陽日或視太陽日,由於地球橢圓軌道的離心率和自轉軸的傾斜,導致均時差的形成。這兩者都以數千年的尺度變化,所以真太陽日也有周年性的變化。通常,每年有兩段時期比平太陽日長,另外兩段時期比平均太陽日短[n 1]。當真太陽日在越接近近日點時越長,這是因為這時的太陽看起來在黃道上移動的角度比平常大,朝向近日點接近時,每一天增長的時間大約在10秒鐘;反過來,當地球朝向遠日點接近時,每一天的時間大約會縮短約10秒鐘。當接近至點時,太陽的視運動從黃道上投影至天球赤道上的移動量會增加,導致每一天可以增長約20秒鐘;但反過來,在接近分點時,天球赤道和黃道幾乎重合,因此沒有什麼差別。通常,近日點和至點的效果結合,在接近12月22日時,真太陽日每一天可以增長30秒鐘;但是至點的效應在遠日點時會被抵銷一部分,所以約在6月19日,只會增長13秒鐘。相對來說,分點的效應,在3月26日(接近春分)大約比平太陽日短18秒鐘,在9月16日(接近秋分)大約短21秒鐘。
在一年中的真太陽日的平均長度稱為平太陽日,它包含了86,400平太陽秒。目前,平太陽秒比SI的秒稍稍長了一點點,這是因為地球的平太陽日由於潮汐摩擦已經比在19世紀定義當時長了一些。在1750年至1892年之間的平太陽秒是西蒙·紐康於1895年在製作他的太陽表時制定的獨立時間單位。這個表在1900年至1983年被用來計算世界的天體歷,所以這種秒也稱為曆書秒。SI秒在1967年與曆書秒是相等的。
地球相對於恆星轉動一週(360度)稱為恆星日,依據國際地球自轉服務(IERS)的定義是86,164.098 903 691秒的平太陽時(UT1,等於23h 56m 4.098 903 691s,或0.997 269 663 237 16平太陽日)。地球相對於歲差或平春分點的轉動週期,常被誤稱為恆星日,是86,164.090 530 832 88秒的平太陽時(UT1,等於23h 56m 4.090 530 832 88s,0.997 269 566 329 08 平均太陽日),因此天文學上用的恆星日比真實的恆星日短了大約8.4 ms。
無論是真實的恆星日或是天文學上用的恆星日都比平太陽日短了大約3分 56秒,平太陽日在SI是運用IERS從1623–2005和1962–2005的週期。
最近(1999年–2010年) 平太陽日的長度是86,400SI秒,變化率在0.25 ms和1 ms,必須將這些變化也新增在真實的恆星日和天文的恆星日的長度,以SI秒呈現它們的平太陽時。
地球在慣性空間中的轉動速率是每SI秒(7.2921150 ± 0.0000001)×10−5弧度乘上(180°/π弧度)×(86,400秒/平太陽日),得到每平太陽日360.9856°,表明了在一個太陽日的地球轉動超過相對於恆星的360°。這是因為地球在接近圓形的繞日軌道上的運動,使得地球必須在轉到對向恆星之後還得再多轉一點才能再度對向平太陽,使平太陽再度出現在同一個地點的同一方向上,即使相對於平太陽只是旋轉了一圈(360°)。將地球每秒在赤道上旋轉的弧度乘上地球的半徑6,378,137 m(WGS84橢球,2π弧度的因素在兩個專案中都被刪除)得到的速度是465.1 m/s、1,674.4 km/h或1,040.4 mi/h。有些資料來源指出地球的赤道速度較低,或是隻有1,669.8 km/h,這是以地球的赤道周長除以24小時獲得的結果。但是,這只是不自覺的意味著只在慣性空間中旋轉了一圈,因此相對應的時間應該是恆星時。經由乘平太陽日的恆星日對應數值,1.002 737 909 350 795,可以證實這一點,因為這會獲得前述赤道在平太陽時的速度1,674.4 km/h。
對地球自轉的長期監測需要甚長基線干涉儀的座標配合全球定位系統、衛星鐳射測距和其它衛星技術配合著使用。這些提供了對世界時、進動和章動等的絕對參考
過去的數百萬年,地球的旋轉受到月球引力的互動作用影響減緩了許多:參見潮汐加速。但是有些大型的事件,像是2004年印度洋地震,就使地球的轉動加速了大約3微秒。在冰河期後期的後冰河期反彈,是因為地球質量的分佈改變影響了地球的慣量,經由角動量守恆,改變了轉動速率
地球圍繞太陽轉一圈的時間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