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心女排
-
2 # 曾敏敏老師
其實我覺得完全沒必要如此。
嚴格意義上說,男女生學業能力陰盛陽衰的現象是由男女發展特有的規律決定的。大資料顯示:剛出生的嬰兒,女孩學步快,牙牙學語快;小學初中階段,男生能容易被外部事物所幹擾,女生相對乖巧聽話。小學時期,女孩注意力更集中,思維更成熟縝密,課堂成績更好。但是從高中開始,這種明顯的差距就逐漸縮小,男孩逐漸在理工科表現更優於女孩,運動能力,邏輯思維能力,空間想象能力都比女孩更勝一籌。
大家都知道,學習成績的好壞與投入的時間不完全成正比,而主要由課堂上吸收的學習方法和學習效率決定。像美國的中小學課堂,他們主要倡導孩子玩中學,發散性思維,批判性思維,課堂時間與課外活動時間安排差不多,這樣就能多方位拓展男女孩各自的潛力,發揮他們各自的特長。大學時期的通識教育更能讓男女在自己的特長上發揮自己的獨特優勢。
-
3 # 快樂庭院
我堅決不同意此觀點。
男女生學業能力出現陰盛陽衰現象,我們不能就現象解決問題,而是應該查詢根源。
那女生陰盛陽衰的根源在於社會和家庭對於孩子的養育方式的改變。因為現在各方面原因導致養育孩子的壓力過大,又由意識和現實的改變,所以現在每個家庭都一般一個或者兩個孩子,所以孩子就成了父母家庭的寶,社會的寶,如果是寶貝級別,人之常情,都會珍惜,輕易不會放手,總怕寶貝受到委屈或者欺負,加之社會和家庭生活的富足,不足以讓一個人小小年紀就經歷一些挫折或者勞動,這就是過分呵護導致了孩子缺少生活必須的鍛鍊,而一個人的堅強或者很多的能力是在生活中自我鍛煉出來的,而不是關在家裡,在父母的說教或者包辦中養成的 。
如果一個男孩子比女孩子晚入學,那麼他有可能這一年還要在家庭的安樂窩中被過分呵護一年,而六歲左右是一個孩子多種能力綜合快速發展的一個敏感階段,在這個階段,如果不能適當放手適當引導孩子,那麼錯過了這個年齡,他的很多方面的能力的發展可能以後需要他付出更多倍的努力才能補上來。學校儘管不可能顧及到每一個人,可學校是一個童年孩子共同成長的環境,這是家庭無法代替的,而學校的老師分科也是有不同側重的,所以男孩子到了六歲儘管比小女孩表現稍弱,可他還是需要和同齡的孩子一起成長學習的,這樣也比較容易培養男孩子的男性性格和氣質。
-
4 # 浮生餘燼
我找到了這份調研報告,題目是《特區小學生積極心理品質的調查研究》,刊登在今年第23期《基礎教育參考》上,作者是深圳市鹽田區教育科學研究中心陳尚寶。
陳尚寶的調研報告指出,從當前教育的現狀來看,女生的學業優勢不斷擴充套件和延伸,幾乎在所有學科領域、在各級教育水平上女生的學業表現都趕上或者超過了男生。男生危機並非中國獨有,它已成為一種國際性的現象。
沒有細讀這份報告,不過,以我多年的觀察,在基礎教育階段,甚至在高等院校的文科院系,確實出現了男不如女的情況。如果這一情況真的具有統計學上的意義,我倒覺得應該高興才是。
首先,女性超過男性有什麼不好?父權社會統治人類數千年,女性長期處於受奴役受壓迫受摧殘的地位,而女權運動的歷史也不過一二百年(如果從大詩人雪萊的岳父岳母算起,中國可能更早,從武則天或者潘金蓮算起,只是不成規模而已)。我心儀的社會形態是兩性平權,男女真正平等,而不是一方壓迫另一方。不但是兩性平權,同性之內也應平權。讀一讀《紅樓夢》或《簡愛》,同性之內的權力之爭更為殘酷,這是我並不樂意見到的。然而遺憾的是,如果再讀一讀《杜拉拉昇職記》,在現代化的高樓大廈的寫字樓裡,同性之間的戰爭有過之而不及,只是看不見硝煙而已。
其次,女性領導企業,做政治家、科學家、學者教授沒有什麼不好。我們不覺得居里夫人、阿倫特、西蒙娜·薇依、波伏娃、撒切爾夫人、默克爾很偉大嗎?中國的屠呦呦、董明珠難道不是女性的驕傲嗎?我希望有越來越多的女性超過男性,當然,以女權主義為名,行壓迫男性之實是要不得的,那就是走上了另一個極端。
第三,建議男孩子晚些入學看似有些道理,然而如果真的實行起來可能預想不到的麻煩會更多。設想一下,同齡的女孩子已經讀了大學,而男孩子還在上高中,這樣的錯齡教育有必要嗎?況且男孩子小學貪玩影響成績,但進了中學可能會後起直追,也就是許多中學老師和家長所說的男孩子“有後勁”,因此大可不必對小學階段女孩子超過男孩子而感到擔憂。
-
5 # vip肥仔
以前女孩很多沒機會上學,所有資源都是優先保障男孩,所以男孩容易在學業上出頭。
現在大多數都是獨生子女,男孩擁有的教育資源女孩一樣得到了充分保障,在這種情況下女孩的細心會幫助她們在考試時比男生少丟上0.5分,在學業上出頭的機率會比男孩高一點。
-
6 # 自由心6666
作為兩個男孩的媽媽,同時也是一個有十五年教齡的小學老師的筆者,還是有點發言權的。在這裡,筆者比較男孩不要太早入學。
在國內,很多家長為了能讓孩子提前入學,千方百計想在8月30日前出生。而國外的父母卻喜歡讓寶寶"撐"到相應的開學日期之後出生,為的就是能夠晚一年入學。歐美國家有大資料表明,小學階段初期,晚一年入學的孩子比年紀小的孩子成績好百分之十左右。而且這個差距隨著孩子年齡的增長,還會加大。
作為媽媽我們都知道,幼兒在每個月,甚至每一天都會有新的成長變化。這種變化有時是身體上的成長,有時是能力上的提高,有時是我們難以發現的心理上的日漸成熟。從生理角度來看,男孩天生比女孩"開竅"晚。據說,5歲男孩的大腦發育程度,在某種程度上只相當於3.5歲的女孩的大腦。從心理層面上看,男孩就更是晚熟了。
作為老師在教學中我們發現,男孩在讀寫等學習能力方面確實比女孩發育慢一些。而在低年級孩子的年齡差距導致的學習能力的差距也更明顯。這就是為什麼,在小學階段女生乖巧伶俐,成績優異,更受老師偏愛,而男生一般調皮好動,注意力不夠集中的原因。本身就比較晚熟的男孩如果再人為地提前上學,那就容易造成輸在起跑線上的狀況,孩子的自信心也容易受挫。 綜上所述,筆者認為人為地讓孩子提前入學大可不必,如果是男孩就更不應該讓他提前入學。如果人生有所謂的起跑線,不要急著讓我們的男孩起跑,多給他一點時間,讓孩子更加強壯,準備得更充分些再起跑吧。男孩的媽媽們,我們更需要靜待花開,共勉!
回覆列表
①如果說,有這樣的“研究成果”,也是吃飽撐的,無聊至極,譁眾取寵,博取眼球,唯恐天下不亂。
②研究成果,是科研工作者的心血結晶,是嚴肅的,需要調研、分析、對比等等。是需要有公信力的部門,來嚴肅釋出。
而媒體,是追求影響力,博取關注,製造轟動。在嚴肅的科研成果上,往往是斷章取義,甚至自我杜撰。
至於說,是男孩女孩學習接受度高,接受快,是有一定小差距,是性別個性決定的學習認知能力的小差異,但是,不影響對孩子的教育。
絲毫影響也沒有。故意誇大這一點,是杞人憂天,是媒體無聊的表現。
④至於建議,要錯開入學年齡,那更是無稽之談,猶如井底之蛙看天一樣的狹隘和可笑。
各家各戶,管好自家娃,教育好自己的孩子,因人而異,讓孩子快樂自由的成長,成為有一定能力的社會公民,是對社會,最大的貢獻。
生活在謠言中的人,是最悲哀的。
擦亮眼睛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