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做生意除了控制成本,還有哪些方式可以把生意做得更有起色?
8
回覆列表
  • 1 # 春意萌生

    在我家對面有個小型的農貿市場,主要經營一些農副產品和小吃,比如說米、面、油和一些日常生活中做飯用到的調料,以及幾家涼皮店。在市場的中部位置有八家菜店,這些菜店才是這個市場的中流砥柱,也是最大看點。經營者多為一些河南的外籍人口,這些人基本都是親戚關係,整個市場裡的菜價被他們長期壟斷,長此以往這裡的蔬菜就被堪稱整個城市的最“貴”區。

    我記得市場剛開業的時候人頭攢動,熱鬧的局面非同一般。尤其是每天下班高峰期,買菜幾乎要排隊,這些小老闆們個個賺的不亦樂乎。之所以這麼火,包括後來出名成為最貴蔬菜市場的稱號,跟輻射的範圍和人流量有很大關係。從我統計的結果看,這個市場周圍有三個大型居民小區,覆蓋的總人口數接近1萬人。加上方圓1公里內沒有賣菜的市場,而居住者大多是一些剛剛結婚的年輕人。這些人不會像退休的大叔大媽一樣沒事情可做,坐個公交車可以跑遠點買便宜的蔬菜。對年輕人來說,途的方便和就近。這樣的話這些人就沒有別的選擇,下班只能去這8家菜店買菜。

    長此以往,賣菜的小老闆們似乎也發現了這種壟斷的契機。這1萬人你沒有別的選擇,只能在我這裡買。於是,漲價就成了市場開立一年之後的主旋律,這個漲價如果比其他的地方稍微貴點大家都能接受,可是有時候貴的離譜,一公斤蒜薹別的地方8元多,這個市場裡賣12元,幾乎整整高出50%。一般情況下,蔬菜和水果都比城市的其他區域要高出30%的價格。

    假如這種局面持續短時間倒也沒啥,在大家收入都比較穩定的前提下,我估計年輕人也不會過多在乎。但是從2014年開始,經濟開始不景氣的時候,工資水平沒有增長,反而有下降趨勢時,一些人的日子開始緊張起來,人就是這樣,手上有錢的時候不會在乎,當手上錢少之時可能就會精打細算。

    這個市場的熱鬧局面也就從這個時候開始慢慢淡化,現在蕭條到什麼程度?我說了各位幾乎都不相信,白天在上班時間,一個市場裡看不到10個人,下班的時候人也很少,現在8家菜店裡有4家貼出對外轉讓公告,可惜的是幾乎無人問津。

    今天我要說的是其中的一家菜店,別人在乾瞪眼面臨生存困境的時候,這家菜店的生意卻變得很火。我敢肯定的是,即便現在市場裡有沒有人流動,對她的生意影響都不大,而且每天的出貨量要遠遠比剛開業的時候火的多,這是為什麼呢?

    我總結了有一下幾點:

    第一:問題終究還是出在對價格上。這個菜店和別的菜店有所區別的是,她從之前的蔬菜和水果齊賣轉為了用低價格水果作為突破口。為什麼不從降低蔬菜價格的根源上解決問題呢?很簡單,在賣高價菜期間已經給客戶留下了不好的印象,現在即便重新降價也未必會引來回頭客,這裡麵包含著一個再信任的問題,如果一個生意人讓客戶吃一次虧,買東西多花一次錢,後面即便花費10倍的補償也未必會換來顧客的芳心,這不僅是人之常情,也是人們生活習慣的問題。

    所以,這個菜店的聰明之處就在於避開了從蔬菜降價,而是從低價水果上下功夫,迴避了經營上的痛處。這裡所說的低價,是水果的價格和城市其他地方相差的不多,或者說幾乎一樣,並不是如批發市場很便宜的那種,但是對於就近生活的人來說,價格和別的地方別差不多的情況下就會就近買。

    第二:用中國電信翼支付“優惠”作為突破口。這個是中國電信移動支付產品,我們平時在買東西的時候透過這個方式付款,可以獲得適當的優惠,比如說週六、週日刷一次翼支付會有5元左右不等的減免,每個人每月的優惠金額最高可以達到50元。這個方式對一些顧客也是具有吸引力。

    第三:利用微信群建立團購的方式。在一件水果60元的情況下,團購價格是50元,等於省去了10元,這個優惠幅度也不小。菜店的老闆很會算賬,如果這個水果進價是40元,60元一天賣2件的話,每件賺20元,那麼兩件的合計盈利是40元。假如團購每天賣出10件,利潤則是100元,要比不團購賣的多,而且還會產生客戶的粘性,就是說有了第一次還會有第二次,這是生意好的主要原因。

    第四:經營者的人源好。把這點說的好聽一點就是會做生意,情商極其的高,即便在沒有改變經營方式之前,在整個市場裡這家店的生意也是最好的,老闆經常對顧客笑哈哈的,經常會給顧客一些小恩小惠,所以很多人要買菜會率先選擇他們家。

    成功的人往往是天時、地利、人和,做生意也一樣。即便是一個小小的菜店也有優勝劣汰,從中我們可以發現做生意除了講求的是誠信,價格為上,要以顧客的滿意為宗旨外,還需要透過一些技巧,只要客戶圍著你轉,你的生意就不怕維持不下去,如果顧客跑光了,你的東西再好沒有了銷售來源,一切也是白搭。

  • 2 # 北斗七星2017

    生意之道,看似容易,其實經營起如同大家帶養小孩一樣,叫"辛酸苦辡”必須都嘗過,古代人學習做生意,必須從事三年學徒,一開始必須學會,笑:叫滿面春風迎顧客,顧客進店時必須笑臉相迎⺁,而且要打招呼,詢問大叔大媽今個兒買點啥,然後前方引路,介紹自己的產品,然後吹通一番,顧客買完貨物出門時,還必須送至大門口,並招呼走好,下次再來;學:要求自己必須學會打珠算,記賬,要做到算寫一熱熟,,大家知道,一個生意之人如果不會算數,經常弄錯顧客錢財⺁,數目不清楚,是生意之人的大忌,這樣很容易得罪顧客,至於說到記賬,那就是你要把價格記清楚,不能亂買,今天一個價,明天又一個價,你一價,我又是一價,這樣絕對不行,很容易與顧客之間發生"口舌之爭",所以,如果一開始你對貨物價格不清楚,大可以用記事本記下來,心記不如黙記,再然後學會記賬,記錄客戶欠賬,記錄今天進貨多少,賣出多少,以便做到自己心中有底,切忌盲目經營,不知盈虧;位置:選擇店面位置相當重要⺁,而且要選擇交通便利,人員密集之所,如果你店鋪人氣不旺,那財氣更不用說旺了;勤:必須經常勤快打掃衛生,"掃抹檢淨"是缺不可少的,必須做到店內貨物擺放乾淨整齊,給顧客一種舒服的感覺;誠信:生意之人必須要做到以誠信為本,不短秤少兩,不亂抬高物價,不摻假摻雜,不賣假售假,不以次充好,矇騙顧客,如果你做到了上述幾點,那你就是一位真正的好商人了,想不發財都不行了!

  • 3 # 歐陽大拙

    生意經,生意經,生意也需要取經。天下三百六十行,哪一行都需要專業化,都必須要經過學習,入理,深造。如《詩》雲: "如切如磋,如琢如磨。"然後方能入門。 記得昔日在營銷書上看到這樣一段話,曾經我把它奉為經商秘籍 :"人無我有,人有我精,人精我賤 !” 幾年的歷練使我明白,這幾句"名言"充其量只能算是從商入門課而已。記得有一位智者長輩曾對我說過這樣一句話: "做買賣,不實在的人做不了,實在的人也做不了。”這句話我把味了多年,但從未當面問他答案,千人千面,有些事或許需要自己去考證,去尋求一種最貼切的答案。

  • 4 # 亞北農產品

    剛好題主提這個問題的時候,配的是小超市生意的圖,那我就舉一個潮汕老鄉開小超市的例子,幫您分享一下他們做生意的成功經營之道。

    他們的超市選的地方很重要,就選擇當地一個很多小區比較密集的地方,這裡又被當地人稱為富人區,但是大家也知道,通常這種路段的鋪面租金比較貴,所以他們選了一個相對又偏一點的,又能當做倉庫又做門面的地方,這樣下來又省下了倉庫的錢。

    他們很善於走動,比價格,幾乎每天都會微調產品價格,他們的超市不大,在附近還有兩家品牌相對大一點的超市,還有一個菜市場,他們老闆每天都會親自去走一趟,看看自己超市裡有的東西,那些地方都賣多少錢,比較說一樣的水果,人家賣5塊,他就馬上改為4.88元,不要小看這點錢,很多老人家很精明的,經常一對比之後,發現就還是這裡便宜,所以經常來買。

    還有一點就是經常搞促銷活動,遇到週末或者節假日的時候,就開展買滿多少錢送價值多少錢的東西,例如說送滿一百元就送價格20元的紅酒,實際上標是20元,但是真正進貨價則更加低,但是人往往都有這種心理。包括到過傳統節日時,還會在門口擺和現場賣一些食品,讓人免費試食,這一招也能吸引不少人。

    此外,就是注重服務,有的顧客是老人家,行為不太方便,買的東西比較多的時候,他們超市不收錢,直接幫老人家送到家裡去,口碑就很好,一些小細節讓顧客特別滿意。還有進貨也要貨比三家,只有進貨便宜,賣的時候也不用標得太高價格,才能雙贏。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大家覺得,設計師是怎樣的一種人?設計師又是怎樣的一種職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