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逸趣兒

    春秋時期秦國大夫百里奚,是先秦傑出的政治家和軍事家,他的人生歷程,品格才學,堪稱現代寒門學子之表率。百里奚是春秋時楚國宛邑人士,原本出身寒門,少年時期曾飽受貧窮疾困之苦,與妻子杜氏守著寒窯艱難度日。為了支援丈夫遠遊追尋夢想,妻子忍痛宰殺了家中唯一一隻下蛋母雞,準備了一桌飯食為丈夫踐行。離家數年間,百里奚先後輾轉於宋、齊等各國間,始終不被重用,飽嘗顛沛流離的戰亂之苦,甚至有過亡國淪為奴隸的慘痛經歷。歷經坎坷的百里奚心中依舊堅持著最初的夢想。據史料記載,之後他受秦穆公賞識,乃是潦倒於市井之中時,被久慕他賢名的秦穆公以五張黑羊皮救出,後發覺此人果真心懷天下,才華出眾,秦穆公才毅然封他為相,委以重任。有了百里奚這樣的賢臣輔助,秦穆公在治國方面更加得心應手,在君臣二人的共同商討和努力下,不久之後,秦國國力蒸蒸日上,百姓豐衣足食,天下萬民歸心,為秦國日後統一六國,奠定千秋基業打下了堅實的基礎。在這期間,百里奚更以他愛民如子的人格魅力與恬淡簡樸的生活作風受到了百姓的愛戴。

      雖然,百里奚的成功得益於秦穆公這位善於發現千里馬的伯樂,然而,生活中機會往往是傾向於有準備的人的,試想,如果百里奚本身無才無德,只是一名庸人,那不管其流落市井之中有什麼樣的奇遇,都不可能封侯拜相,功成名就,因而貴人帶來的機緣固然重要,但成功最大的因素,還是在於自身。“生於憂患,死於安樂”,那是怎樣的一種人生境界?儒學一代宗師孟子以生動的筆觸記述了一代名相百里奚賢名遠播,於市井之中獲秦穆公賞識,終於封侯拜相,為秦朝統一六國做出不可磨滅之貢獻的故事。裡奚自幼飽讀詩書,才華出眾,可惜出身寒門,家境清貧,再加上虞國宗法等級制度森嚴,人才選拔制度較為苛刻,基本上剝奪了布衣平民為官從政的可能性。然而百里奚的妻子杜氏則是一位頗有遠見卓識的女子,她十分好看丈夫的才學,認為他只要遇到肯賞識自己的人,必然會有一番大作為,因而竭盡全力資助丈夫出門遊歷。自遠行之日起,百里奚風餐露宿,寄身他鄉,歷經顛沛流離之苦,空負一身才華卻處處碰壁,不被重用,潦倒於市井。此時,久慕他賢名的秦穆公得知了百里奚的境況,立刻趕來,以五張黑公羊皮從販賣奴隸的集市上贖回他,這才有了後來“五羖大夫”百里奚輔佐秦王,主持國政,改變秦朝國運的故事。禮賢下士,不以貌取人的秦穆公固然是一位獨具慧眼的賢名君主,而身負曠世之才,胸懷凌雲之志的百里奚,則更無疑是一位大器晚成的亂世奇才!

    孟子云,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百里奚舉於市的故事深刻揭示了人生在世的無上真理:身處人生逆境,切不可妄自菲薄,無論時間早晚,只要你是金子,總會有拂去塵埃,展露璀璨光芒,驚豔世人的那一天。千百年來,具有正義感的人們都在義憤填膺指責《鍘美案》中一朝飛黃騰達就拋棄糟糠之妻,迎娶公主的陳世美。然而鮮為人知的是,在中國歷史上,還有這樣一位品格高尚的男人,貴為一國宰相,享受錦衣玉食,卻念念不忘失散多年的結髮妻子,日夜牽腸掛肚,長達三十餘載。

      當自己的妻子終於以一介布衣貧婦的身份出現在他面前時,已然皓首白髮的丈夫立刻跪倒塵埃,痛哭相認,終得夫妻團圓。這名痴情的男主,便是我們今天要講述的人物——戰國時期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秦國宰相百里奚。百里奚認妻的故事,在中國戲劇中廣為流傳,堪稱歌頌夫妻間至死不渝的愛情的一段經典傳奇。早在飢寒交迫的年月,夫妻二人守著寒窯,同甘共苦。年輕的妻子杜氏為成全丈夫的功名,拿出家裡僅有的食物,傾盡一切力量資助丈夫遠行。經了顛沛流離的種種苦難後,百里奚終於出人頭地,獲得了秦穆公的賞識,官拜大夫,主持國政,輔佐秦穆公教化萬民,終於使得秦朝國力日趨強盛,人民生活富足,為秦王朝的千秋功業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光陰似水,往事歷歷在目。這位年過七十而位列上卿的老人雖然過上了安逸富裕的生活,卻依然苦苦思念當年陪伴自己苦度貧寒之日的糟糠之妻。一日,家人找來一位貧窮的洗衣老婦為百里奚吟唱歌曲,舒緩心緒。聽著哀婉動人的歌曲,百里奚恍然認出面前的貧婦正是自己失散多年的妻子,當即下跪相認,夫妻抱頭痛哭。在人生的暮年,這對真心相愛的夫婦終於盼來了不離不棄的相守。古往今來,關於明君訪賢的故事層出不窮。周文王於渭水邊尋訪姜太公,劉王叔三顧茅廬求見諸葛亮,這些禮賢下士、獨具慧眼的君王在得賢臣輔助後,無一例外地成就了豐功偉業。

      然而歷史上有位君王,卻以五張黑公羊皮從市井之上“買”回一位身負曠世奇才的賢臣良相,這樣的天下奇聞,恐怕古往今來再也找不出第二例。這位被稱為“五羚大夫”的寒門名相,便是後來被司馬遷記述於《史記》之上的著名政治家——百里奚,而買他的那位頗具“經濟頭腦”的君王,正是秦穆公。百里奚出身貧寒,在妻子的一力支援下游歷各國,卻因朝中無人,始終不得重用,輾轉各地間,盤纏用盡,飢寒交迫,只得沿街乞討。在困境中,他結識了志同道合的蹇叔,兩人一見如故,遂為知己。

  • 2 # 師說歷史

    1、百里傒是齊國沒落貴族宗室子弟,年輕時曾外出遊學求官,被困在齊國,向綍地的人討飯吃,蹇叔收留了他。

    2、想事奉齊國國君無知,蹇叔阻止了他,得以躲過了齊國發生政變的那場災難,於是到了周朝。

    注:公孫無知發動叛亂,殺死齊襄公,自立為君,後到雍林遊玩,被雍林人偷襲殺死。

    3、周王子穨喜愛牛,我憑著養牛的本領求取祿位,穨想任用我時,蹇叔勸阻我,我離開了穨,才沒有跟穨一起被殺;

    注:王子穨是周莊王姬佗庶子,周釐王姬胡齊的弟弟,周惠王姬閬的叔父。深得其父周莊王的寵愛。公元前675年,王子頹聯合蒍國等五位大夫發動叛亂,驅逐周惠王,自立為周天子。公元前673年,鄭、虢二國聯軍攻進周朝都城,殺死王子頹和五大夫,周惠王復位,史稱此次事件為王子頹之亂(亦稱子頹之亂)。

    4、事奉虞君時,蹇叔也勸阻過他。他雖知道虞君不能重用他,但實在是心裡喜歡利祿和爵位,就暫時留下了。結果晉獻公用假途滅虢之計,在回師的途中消滅了虞國,百里傒被俘,作為陪嫁臣送給秦繆公。

    5、百里傒不堪其辱,於是趁機逃跑到楚國,被當地人抓住,讓他放牛。秦繆公知道他賢能,就把他贖了回來,經過交流,發現百里傒真的很賢能,於是拜百里傒為大夫,授以國政,在君臣的共同努力下,秦國國力蒸蒸日上,成為強國,並最終稱霸西戎。

    點評:千里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人才難覓,好的老闆更是難找啊!

  • 3 # 文藏

    孔子說:秦國雖小,但志大。秦穆公能用五張羊皮換回一代名相百里奚,跟他暢談三天,就將國政交託給他。如此作為,稱王都可以,稱霸算什麼。

    啥?秦穆公只用了五張羊皮就換回一個宰相?這個叫百里奚的宰相,後來還帶領秦國脫貧致富,走上了稱霸之路?!

    胸懷大志,卻淪落成乞丐

    百里奚原本是虞華人,他自幼家貧,窮到什麼份上呢?日子過不下去了,他聽說齊國在廣招賢才,就去齊國碰碰運氣,但一直沒人賞識他。他又遊歷多地,處處碰壁,等他流落到宋國的時候,兜裡實在沒錢,竟然淪落成乞討要飯的叫花子。

    是金子總會發光的,在乞討過程中,百里奚總算遇到了他人生中的第一位伯樂——齊桓公的孫子蹇叔。蹇叔看百里奚雖然淪為乞丐,但談吐不凡,是個人才,便收留了他。兩人經常談論天下大事,惺惺相惜,結為知己。

    痴迷當官,但仕途坎坷

    雖然在蹇叔家住得很舒服,但百里奚不甘平庸,仍想當官發財。當時齊國的公子無知弒君自立,懸榜招賢納士。百里奚想去投奔,就諮詢蹇叔的意見。蹇叔身為齊桓公之孫,對政局形勢看得比較透徹,他勸阻了百里奚,認為齊國公子無知的君位來路不正,成不了大器。於是百里奚打消了應召的念頭,後來公子無知果然被殺。

    不久,百里奚又聽說周釐(xī)王的弟弟王子頹喜歡鬥牛,給他養牛待遇優厚,所以百里奚非要跑去周都洛陽給王子頹養牛。後來,蹇叔發現王子頹志大才疏,且有不臣之心,就趕緊帶著百里奚離開了洛陽。不久之後,王子頹果然造反失敗,還好百里奚走得早沒被牽連。

    終於做官,又成亡國俘虜

    百里奚離家多年,輾轉齊國、宋國、周都洛陽,卻一直沒能出人頭地,便想回老家虞國發展。蹇叔看百里奚那麼熱衷於官爵利祿,作為朋友,只好再幫一把。正好當時蹇叔有個叫宮之奇的老朋友在虞國當官,所以他帶著百里奚一道回了虞國,把百里奚介紹給宮之奇。在宮之奇的引薦下,他們拜見了虞國國君。

    蹇叔私下勸百里奚,虞國國君愛貪小便宜,也不是有為之主,不值得輔佐。但百里奚實在過怕了要飯的窮日子,而依附蹇叔度日也不是長久之計,加上他年紀大了也不想再漂泊他鄉,就執意留在虞國做了大夫。

    然而,很快,局勢再度被料事如神的蹇叔說中——唇亡齒寒的故事剛好被百里奚趕上。晉國向虞國借道攻打虢國,派人給虞國君主送了一份厚禮。虞國君主貪財,不顧宮之奇和百里奚等人的阻攔,借道給晉軍。結果晉國滅掉虢國,回師途中順手又滅掉了虞國。百里奚與虞國君主被俘虜。百里奚成了亡國之臣,甚至淪為奴隸,簡直比當乞丐還慘。

    比俘虜更慘,成公主陪嫁“丫鬟”

    可事實證明,沒有最慘,只有更慘!當時晉獻公要把女兒嫁給秦穆公,在準備嫁妝的時候,順道把糟老頭子+俘虜百里奚塞到了公主的陪嫁隊伍裡。百里奚這次又成了“秦晉之好”的炮灰。

    從亡國之臣,到俘虜,再到陪嫁的媵人(媵yìng:隨嫁的人)。屈辱,太屈辱了!咱好歹也是個大夫啊,怎麼能做陪嫁丫鬟,不對,是怎麼能做媵人?於是,陪嫁“丫鬟”之百里奚,在出嫁隊伍去往秦國的半路上,開溜了。

    畢竟是跑路,又一大把年紀大了,百里奚沒提前規劃好路線,一下子跑到了楚國邊界。人要倒起黴來喝口涼水都塞牙,百里奚又被楚華人給逮住了。什麼前程,什麼富貴,什麼理想,啥也別想了。

    五張羊皮買回一代名相

    這邊老頭百里奚在楚國繼續當俘虜,那邊胸懷大志的好青年秦穆公,正在到處挖人。秦穆公聽說夫人的陪嫁隊伍裡有個非常有才的老頭百里奚,可惜他逃到楚國被人抓了。於是,秦穆公動起了歪腦筋,想把百里奚從楚國要回來。

    可堂堂秦國君主向楚國開口要人,這麼異常的舉動必然引起楚國懷疑,一旦楚國發現了百里奚的才能不放人,那就完了。

    為了避免楚國起疑心,秦穆公琢磨出一招妙計。他乾脆以緝拿逃奴的理由,向楚國索要百里奚,當然,也不白要,給五張黑羊皮作為交換條件(也就一普通奴隸的價)。楚國一看自己沒虧本,何況是秦穆公親自開口,那就換吧。就這樣,年逾七十的老頭百里奚又被押送秦國。

    在秦國,百里奚終於否極泰來。秦穆公親切接見了他,與他談論國家大事,對他非常賞識。百里奚成為秦國大夫,受到秦穆公重用,因此有了一個“五羖大夫”(羖,就是黑公羊皮)的外號,百里奚又把知己好友蹇叔推薦給了秦穆公。在百里奚的輔佐下,秦穆公內修國政,外圖霸業,開地千里,稱霸西戎,之後甚至榮登“春秋五霸”之一。

  • 4 # 鴻鵠高飛一舉萬里

    從前有一位老伯家境貧寒,妻子為了改善他的伙食親手殺了一隻小動物,從此他化悲憤為動力,四處應聘求職,卻屢屢碰壁。後來他遇到一個好領導,得到一份飼養動物的工作。他矜矜業業,和動物們同吃同住同睡。好了,就此打住,本文會變成一篇充斥著跨越種族的基情滿滿的文章。咱們言歸正傳後來另一位領導發現這位老伯是個人才,就讓他跳槽到自己門下,把他從管動物的員工升級為管人的,後來這位老伯一步步升職成為僅次於老闆的二把手。這位老伯就是秦穆公時期的秦國上大夫百里奚。

    百里奚是虞國一個有文化的窮屌絲,說起來他家祖上也曾闊過,不然在那個年代平民子弟根本不可能受教育。只不過按當時的分封制度非嫡長子一系的貴族子弟會被分封到外地建立自己的宗族家庭,然後在這個新分封的宗族家庭中又會有嫡長子和非嫡長子的區別,非嫡長子的後代經過若干代人的演變後逐漸變得和平民百姓相差無幾,他們失去了祖上曾有的特權、封地和財富。百里奚就是這麼一個倒黴蛋,他們家往前倒N代都是非嫡長子,到他這兒早已是一介布衣(類似於劉備劉皇叔,祖上雖有皇族血統,自己乾的卻是織蓆販履的活)。自古以來國窮捱打,家窮捱餓,因為窮百里奚和他的妻子、孩子們日子過得異常艱苦。雖然金錢不是萬能,但沒錢是萬萬不能的,沒錢的百里奚想盡了一切辦法掙錢,在妻子杜氏的鼓勵下他決定外出打工。

    百里奚出門那天杜氏一大清早就起床了,殺了家裡唯一一隻會下蛋的母雞,做了一頓雞肉飯給夫君踐行。百里奚一路周遊宋、齊等國,可在當時的世卿世祿體制下在朝中沒有半毛錢背景關係的百里奚一再碰壁。在下在讀這段歷史時一直疑惑一個問題:對一個家裡都快揭不開鍋的人而言只要有活就得幹吧?幹嘛非得和官府打交道走仕途呢?估計百里奚的前半生都在學習治國安天下之道,真要讓他種地做生意還真比不上農民、商人。這樣以來他能施展拳腳的舞臺就很小了,只能一條道走到黑——那就是繼續走仕途。所以對一個求職者而言藝多不壓身,如果圈子小了,能供自己選擇的選項就少了。不過百里奚堅持一條道走到黑,最終他的鍥而不捨到底還是感動了上天,時來運轉了。如果當年他半途放棄,去當一個農民或商人,也許中國歷史上就會少一位名垂青史的偉人了。所以對一個追夢者而言也許再多堅持一下下夢想就實現了,追夢者和普通人最大的區別是普通人乾的是工作是職業,是為了填飽自己和家人的肚子;而追夢者追求的是夢想是事業,當然前提是他得先填飽肚子,因為從來沒聽說有那個死人是有夢想有事業的。求職者努力使自己和家人生活得更好,追夢者為心中的夢想而奮鬥,正是一代代求職者和追夢者的共同努力構成了我們這個民族的歷史,這只是兩種不同的生活模式,並無高低貴賤之別。

    百里奚好不容易才在虢國謀到一官半職,結果又趕上晉獻公來了一出假道伐虢,倒黴蛋百里奚淪為晉國的俘虜。當時諸侯國的公主出嫁孃家會置辦大量嫁妝,這些嫁妝中不僅有各種財貨,還有陪嫁的奴隸。晉華人並不重視百里奚,直接讓他做了公主的陪嫁奴隸,結果百里奚趁機在半路上逃亡了。百里奚一路逃亡到楚國,被楚國的邊防士兵當奸細抓了起來,審問來審問去終於確定百里奚並非奸細,於是就問他會幹啥,百里奚回答:會養牛。那感情好啊,楚華人真就安排他去養牛了。

    古今中外凡是有特殊才能的人乍看之下就像瘋子,連拿破崙都說:“瘋子和天才只有一步之遙。”百里奚在當時的人看來也像是一個瘋子,他居然在養牛的過程中領悟出一套“心牛合一”的心得,曾聽說過練劍的最高境界是人劍合一,百里奚來了個心牛合一,也算是一位牛人了。憑藉高昂的工作熱情,他把楚國的牛養得膘肥體壯,居然成功引起了楚成王熊惲的關注。熊惲認為既然百里奚能養牛,是不是也能養馬呢?於是又讓他當了馬伕。照這個節奏發展下去楚國可能把全國的雞、鴨、貓、狗(甚至還有喜羊羊)全交給百里奚打理,百里奚就成了楚國的國家動物園園長。百里奚好不介意成天和動物打交道,也許他在心裡暗想:秦國嬴姓家族的開山鼻祖非子也是馬伕出身,如今他的子孫不是成功躋身諸侯行列嗎?本著幹一行愛一行的理念,百里奚把楚國的馬養得越來越壯。

    時間就這樣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平淡無奇地過去,直到秦穆公不知打哪兒聽說百里奚是個人才,想要重金贖回百里奚。實話實說在下真心不知秦穆公憑啥就斷定百里奚是人才,莫非他看中的是百里奚飼養動物的能力,結果歪打正著引進了一位治國大才?秦穆公手下的謀臣建議道:熊惲何等精明,我們若用重金去贖人必定引起他的懷疑,所以不妨索性就用一個奴隸的正常市價把百里奚買到秦國。秦穆公採納了這一建議,最終用五張黑羊皮把百里奚買回了秦國。秦穆公和百里奚相談甚歡,認定此人具有大才,讓他飼養動物委實屈才,於是任命其為上大夫。至此百里奚終於時來運轉,看看他之前的坎坷經歷或許我們能得出一個結論:在逆境之中也許比別人再多堅持那麼一下,能比別人更能耐得住寂寞一些也許曙光就在前方吧。

    話說已貴為秦相的百里奚府上有一位浣衣女傭,有一天這名女傭提出希望為主人百里奚演奏一曲,百里奚欣然應允。那女傭操琴唱道:“百里奚,五羊皮。憶別時,烹伏雌,炊扊扅,今日富貴忘我為。百里奚,初娶我時五羊皮。臨當別時烹乳雞,今適富貴忘我為……”。幽怨的歌聲委婉地道出了百里奚的身世!原來這名女傭正是百里奚離別三十年的結髮之妻!百里奚即刻上前相認,夫妻倆抱頭痛哭。這個故事情節雖然簡單,但卻是一首感人肺腑的歌頌古人堅貞愛情和高尚情操的讚歌。歷經離亂、年過七十而位列上卿的百里奚,雖然穿的是玉帶紫衣,吃的是海錯山珍,但他富貴不忘糟糠妻,因為不知妻兒的存忘生死,終日裡 “如醉如痴”,“熱淚淋漓”;當他一旦明白階下唱曲的貧婦是自己的結髮妻子時,連忙跪倒塵埃,抱頭相認。杜氏初時不畏貧寒, 鼓勵丈夫“青雲奮飛”,不料夫妻別後音訊隔絕,她萬里逃荒歷盡風雨煎熬,因為尋覓夫婿而住寒窯、作洗衣,但身雖貧賤而守志不移,最後終得夫妻團圓。有道是“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百里夫妻正是如此。後來司馬遷作《史記》除了盛讚百里奚的功業外,也談到了百里奚認妻一事,司馬遷對此評價道:“功名藏於府庫,而德行傳於後世”。

    不過我不知道大家是否疑惑這麼一個問題:為什麼百里奚離家三十載從不回家看一眼呢?如果說在晉國和楚國做奴隸時是被限制了人身自由,那麼在他逃亡時期呢?一開始我曾疑惑過這個問題,後來我明白了:不是他不想回家,是他沒臉回家。想當年辭別妻子,外出打拼時的百里奚也是意氣風發,決心做出一番事業再回鄉。結果呢?混來混去一官半職沒撈著,倒把自個變成了奴隸,百里奚此刻的心情就像是現在為了家人和理想在北上廣深打拼的蟻族、北漂們一樣,果然是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別人混好混差好歹還能帶倆錢回家,他倒好盤纏花得一分不剩,自己變成了奴隸之身,這簡直就跟外出打工被騙進傳銷組織,賠了個傾家蕩產差不多,此時回家就算妻子不責備他,他自己都過不了自己心中那道坎。真是迎了那句老話“在家千日好,出門半日難”,在此我們應該對那些在為家人和理想在異地他鄉打拼的人肅然起敬,他們當中有成功者,也有失敗者,他們的成功和失敗是我們整個社會的有機組成部分。希望成功的人能從一個勝利走向另一個勝利;失敗的總結經驗教訓,也許下一刻就時來運轉了呢?

    百里奚落魄之時曾結識一位好友蹇叔,得他照顧良多。發達後的百里奚除了思念自己的妻子、孩子外,還有一個想法就是請蹇叔出山。蹇叔本是淡泊名利、與世無爭、樂於農耕的隱士。住處簡樸而幽雅。他的房舍實際上就是一片茅廬。沒有寵辱之爭,沒有名利之奪,有的只是一種詩人風情、大家氣概與智者的泰然自若。蹇叔的生活單純而悠閒。農忙時和農人一起下田耕犁、刨翻、播種、除草、收穫,農閒的時候和鄰人一道觀泉、登山、捕鹿、捉魚、闊論高談。或者一家人坐在一起,享受天倫之樂。蹇叔的志趣高遠而隱忍。蹇叔不是鋒芒畢露之人,也絕不是平庸凡俗之輩。無論是道德、情操,還是修身養性,都在高雅的志趣中得到錘鍊和昇華。他又是那種有所為和有所不為的人。他從事勞動,但是沒有閒散和消磨,為生活歌唱,為心靈吟誦。他淡泊名利,但是對世界充滿愛心,對未來充滿希望。他隱居村野,但是懷著善良的本性,揣著責任和道義。

    百里奚的一生顛沛流離、歷盡坎坷。這位滿腹才學的人並不被賞識,甚至四處碰壁。在求仕的過程中有兩次聽蹇叔的話都得以脫身,只有一次不聽,就碰上了虞君亡國之難,由此可見蹇叔的識人察事、深謀遠慮與真知灼見。於是百里奚向秦穆公直言不諱道:“蹇叔之才在我之上。每當我聽從他的建議總能逢凶化吉,而當我沒聽從他的建議時就遭遇了厄運。”秦穆公是愛才之人,聽百里奚這麼說當然想把蹇叔招到自己門下。為穩妥起見,穆公派遣公子縶假作做買賣的商人,帶著重禮到宋國聘請蹇叔。百里奚另寫了一封書信一併帶去。公子縶收拾行囊,駕起二乘犢車,徑直投奔鳴鹿村而來。公子縶在農人的指點下,來到了蹇叔的住處。縶舉目觀看,這裡風景確實十分幽雅。縶停車於草廬之外,一小童子告訴他蹇先生和鄰居老人一起到石樑觀泉去了,很快就會回來。縶不敢輕造其廬,只是坐於門旁的石頭上等待。先是蹇叔濃眉環眼、方面長身的兒子白乙丙捕鹿回來,把客人請入草堂少坐等候。又過了一會兒蹇叔與鄰家的兩位老人就回來了。公子縶遂向蹇叔恭恭敬敬地呈上百里奚的書信。信上的大致內容是:我不聽你的勸告,所以遭受了虞之亡國之難。今日有幸得到秦君賞識,委以重任。我自知才能遠遠趕不上你,所以向秦君舉薦你一同理事。秦君求賢若渴,特派大夫公子縶帶著厚禮前往聘迎。如果你留戀鄉村山林生活不願出來,那麼我也放棄爵祿,到鳴鹿村和你一起隱居!公子縶吩咐左右僕人從車廂中取出徵書禮幣,放在草堂之上。兩位鄰家老人哪裡見過這麼華貴的東西,相互看了一眼,一臉驚駭之色。蹇叔看完信說: “當時虞君招致敗亡,就是因為不信任百里奚,聽不進他的忠告。現在一個百里奚也足夠輔佑秦公成就霸業了。我已隱居多年,不想再出去做事了,所賜予的禮幣,還請悉數收回,請代我向秦公推辭致謝吧。”來者一聽就慌了,急忙說道: “百里奚大夫說過,如果您不去秦國,他也不願一個人在那兒了。他也要像你那樣去隱居了。”蹇叔聽了此話,沉吟了半晌,最後無可奈何地感嘆道: “百里奚一直想成就一番大業,然而始終是懷才不遇。當今幸運地遇到了明主,我不能不成其之志。為了成全百里奚,這一趟秦國我只好去了。不過過不了多久我還是要歸耕於此的。”第二天早上蹇叔把秦君所贈的禮幣分贈給鄰居,同時囑咐家人要勤力稼穡。蹇叔與公子縶夜宿曉馳,直奔秦國而去。就這樣連秦穆公的親筆信都請不到的蹇叔因為百里奚的一句話而出山入仕。人們入仕做官,有的是為了成名獲利,有的是為了光祖耀祖,又的是為了建功立業,可是為了朋友而入仕的,蹇叔當數千古第一人吧。

  • 5 # 吾觀歷史

    百里奚的六份工作,告訴你他的人生都經歷了什麼。

    第一份工作,乞丐。窮光蛋百里奚飽讀詩書,胸懷韜略,老婆杜氏知道他要外出求官,便宰了家中唯一的老母雞為他送行,百里奚含著淚喝下最後一碗雞湯,毅然踏上征程。可是很不幸,沒錢、沒關係、沒門路的他處處碰壁,到齊國的時候,盤纏用完了,沒辦法,被迫幹起了乞丐這一具有悠久歷史的工作。(哎,妥妥的剛上市就跌破發行價的股票啊。)

    第二份工作,大夫(官職名,非醫生)。百里奚乞丐的工作幹得不怎麼樣,但是卻遇到了一個叫蹇叔的牛人,蹇叔看百里奚不像是丐幫中人,便與他攀談起來,兩人從生活瑣事聊到國際政治,越聊越投機,便邀請他到家裡做客。還給他寫了一封介紹信,讓他回自己的國家虞國當官,就這樣,百里奚當上了虞國的大夫。(強勢拉昇,走勢良好。)

    第三份工作,俘虜。當上虞國大夫沒多久的百里奚,就遇到了晉獻公實行假道伐虢的策略,虞國就這樣被滅了,百里奚當了俘虜。此時的百里奚那個悔啊,悔不聽蹇叔的話,蹇叔當初介紹他回虞國上班時就告誡過他,虞國國君昏庸,到虞國上班不是個好主意。可是百里奚窮得太久了,急需口糧自給自足,就沒想那麼多。果然,虞國國君不聽百里奚的諫言,亡國了。(跌停板,絕對的跌停板,死死的。)

    第四份工作,奴隸。晉獻公想讓俘虜百里奚在晉國做官,被百里奚拒絕了。晉獻公知道俘虜百里奚是個人才,但是不知道他是個大才,說你不肯留在晉國,就做我女兒陪嫁的奴隸吧。就這樣,俘虜百里奚變成了奴隸百里奚。(連續跌停,跟下刀子一樣。)

    第五份工作,養牛。作為晉國公主遠嫁秦國的奴隸,百里奚很不稱職,半路上就跑了,且一溜煙跑到了楚國境內。奴隸百里奚這次沒有依靠任何人,硬是憑著自己的本事,在楚國幹起了養牛的技術活。(貌似有反彈?震盪吧?走勢不明朗啊。)

    第六份工作,上大夫(丞相)。迎娶晉國公主的秦穆公被告知陪嫁隊伍中少了一個奴隸,且是具有大才的百里奚,瞭解了來龍去脈的秦穆公,立刻派人去要回百里奚,為避免驚動楚國高層,怕他們不放人,就以奴隸的價格贖回了百里奚。欲參加中原爭霸賽的秦穆公親自接見百里奚,向他討教治國方略,百里奚滔滔不絕,句句切中要害,秦穆公立刻將國政交給他。同時百里奚舉薦蹇叔,兩人一同輔佐秦穆公。有了這兩個人的幫助,秦穆公後來將西邊的小兄弟胖揍了一頓,並沒收了他們的土地。史稱“益國十二,擴地千里,遂霸西戎”,成就了一段明君賢臣的歷史佳話。(啥也別說了,只恨自己當初沒買這支股票!)

    額外贈送:好男人百里奚。當了上大大夫的百里奚與老婆杜氏團圓,迎來歡樂大結局。

    這就是百里奚曲折的人生走勢圖,明白混出頭不容易了吧?奮鬥吧,不要辜負了這美好時代。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張常寧為何要隨女排二隊征戰亞洲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