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樂道好思

    只能說有一定道理,因為經濟發展了就需要發行更多的紙幣,於是物價必然會上漲。正常情況下,物價上漲的背後是市場上的貨幣量增加,貨幣量增加的背後則是經濟的發展和社會的進步。

  • 2 # 高佬1612

    我認為物價是不會推動前的,物質才會推動社會前進,每個人都追求物質,不斷創造物質。為何說物價不會推動呢?例如;(一顆青菜如果買三元一顆,要時買到五元,可能會停下耒,不消費。正常價才會消費。其實消費與收入有比例,超出了難以消費,負擔不起)。

  • 3 # 秦春目

    好貨沉穩,糠皮浮在水面中,正常。意思物價推動不是寶,是人動力才是能。人心推動靠智慧,人所作知靠跟神。你我一治靠真理,作了一個為後來。

  • 4 # 付禮成

    太有道理了,比如說,一個人想結婚買房子,今年存了二萬塊,可買四平米,過了年沒幾天二萬塊只能買二平米了,為了找個老婆他只能更拼命地去掙錢,這就是物價帶來的動力。

  • 5 # 土豆到底去哪裡挖

    如果說物價是推動社會前進的動力,那麼非洲的辛巴維(威)現在就乘上了火箭成全球領先的經濟大國了!

    貧窮會限制人們的想象力,富裕依然也會。2019年美國的GDP為21.513萬億美元,中國為14.457萬億美元,假設1津元 = 1美元,那麼辛巴維(威)發行的一張鈔票就等於5個美國,7箇中國,因為辛巴維(威)央行發行了100萬億面值的紙幣,更可笑的是辛巴維(威)公廁的告示上面寫著只可使用正規手紙,不準用辛巴維(威)元以免堵塞下水道。

    在市場經濟條件下,價格是商品供求關係的晴雨表,向生產者提供增產或限產的訊號;在管制經濟情況下物價就會像斷線的風箏,想飛多高就飛多高。

    現在有人懷念大米0.139元1斤,豬肉0.52元1斤的年代,但沒有人想過當時沉默的大多數中國農民每天勞動價值就幾分錢,他們面朝黃土揹負青天勞作一日,一斤糧食都買不起,你可以懷念昨日的低物價,但農民也是人啊! 全華人民按當時官方匯率折算的人均不足GDP200美元,是個普遍貧困,人民啼飢號寒的年代。這也是四十年前讓人民擺脫貧困,讓國家走向富強實行改革開放的原始動力。

    從世界的範圍來看,在經濟發展過程中,溫和適度的通貨膨脹是不可避免的也是有益於經濟的。如果是通貨緊縮,攥在手裡的錢今天100元,明天110元,後天120元,就沒人願意消費了,甚至不願意生產,寧可存在銀行裡錢生錢,它對經濟的傷害毫不低於通貨膨脹,這在歷史上多次出現過。

    明太祖朱元璋不知道貨幣是需要等價的金銀作為保證金的,自認為老子是皇帝,發行的紙幣就是有價值的錢,結果市場不認可無法流通,本想點石成金,濫發貨幣,沒料到貨幣退回到銀本位,而銀子受產出限制於是出現長期的通貨緊縮,錢貴物賤,大明王朝白高興一場,所以明朝經濟發展低迷,經濟規模只是宋朝和清朝的十分之一,直到哥倫布發現新大陸,美洲白銀輸入通貨緊縮緩解,明朝經濟才有起色,這已經是明朝中後期離亡國不遠了。

    改革開放後是出現了一定的物價上升,但這是商品迴歸價值規律所致,大米和豬肉長期維持這種低價且不說對不起農民兄弟,作為生產者也沒有積極性,到頭來還是短缺,損人不利己。從全球來看,糧價最便宜的往往是最缺糧的國家,一方面政府給糧食大量補貼,一方面農民種糧不賺錢導致農田拋荒。這是人力所擋不住的,改革開放後順應價值規律,而不是人為打壓物價,結果迎來了經濟的爆發式增長,整個社會告別了短缺經濟,進入豐衣足食的年代。今天有人抱怨房價高企,買不起房,而四十年前華人無片瓦屬於自己,那真正是無立錐之地,更別說擇業的自由,遷徙的自由,住房問題在全世界都是解決得最好的。在今天的中國,只要你勤勞而節約,再加一點智慧,上帝都沒有辦法使你貧困!

    物價肯定不是經濟增長的動力,但它是經濟執行的訊號燈,去年豬肉飛漲就有大量資本投入生豬飼養,國家也放鬆了一些不合理的限制,在不遠的將來可以預見肉價的理性迴歸,一個放鬆褲帶饕餮大餐的日子就會到來。

    與其臨淵羨魚,不如退而結網,與其抱怨物價高企,不如珍惜工作機會勤勞節儉,甚至多打份工,多加點班,讓收人趕上物價,辦法總比困難多,整天糾纏“996”,抱怨靠加班,天上可是不會掉餡餅的,幸福生活全靠自己創造,除非想像委內瑞拉人一樣,混吃等死,好逸惡勞,就指望地下出產的那點石油賣了分錢。

    歷來魚肉熊掌不可兼得,你選擇了物價不變的年代也就是選擇了希望沒有的年代,沒有人願意選擇今天和昨天一樣的生活。

  • 6 # L花果山1862734105

    完全錯誤觀點,物價由國家及市場控制,推動社會進步是科學和知識,科學和知識提高生產力水平,帶動生產關係向前發展

  • 7 # 使用者7453492745727

    有道理,我的看法不一正確?因為錢多的人,他們一步分人用於錢主錢。一步分人把錢變美元,在市場上流通上的錢就少。物資採購價格成本就提高。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為什麼伊犁被稱為“塞外江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