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袁小萍3
-
2 # 家居設計師Q
風水
其實是一種傳統文化現象,一種廣泛流傳的民俗,一種擇吉避兇的術數,這跟建築學和心理學有很大關係,中國風水文化它能夠算得上是我們中國的一種傳統文化,所謂風水其實是人們長期實踐經驗的積澱。 -
3 # 張鋒
天地執行,日月星辰,迴圈不止。天有日月金木水火土,各自按照既定軌道運轉,越是接近太陽近的行星越早形成氣的存在。現在天文學家對已知的木星等就定義成了氣態星體。從木星本身的特性可以理解地球早期形成的規律。
我們明白地球圍繞太陽在旋轉,地球是逆時針從西往東公轉,並且自己也在逆時針自轉,才產生了晝夜交替。地球繞日公轉的軌道是橢圓形狀的,地球離太陽的遠近對氣候變化起到了作用,因為太Sunny射的角度不同,冷暖也就產生了。
古人認為在天地未開的時候,宇宙是一片混沌,沒有形體,宇宙在形成過程中,產生出元氣,清明的部分上升形成了天,重濁部分下沉凝結形成了地。天地二氣相融合在一起,孕育出了陰陽二氣。《周易》雲:“大哉乾元,萬物資始,乃統天”,古人以為天是圓的,一氣上下,週而復始,迴圈無端,太極之象,太極而生兩儀,兩儀而分陰陽,陰陽而化萬物。
天地而成,位列上下,日月行於天地之中,位列東西。雷動於地下,風吹於天上,澤從天上下,山從地下上,澤上仰天,山下俯地,天地反覆,陰陽始化,山澤通氣,有生有成,雷風相薄,有升有降,水火相射,有寒有暑,八卦之象也。
天上的氣凝聚產生了雨,也就是水,為陽,地下的氣凝聚產生了地,也就是土,為陰。部分水氣落下大地,也叫做陽來陰受,部分地下的土氣上升,這叫做陰來陽做。陽氣逐漸多便形成了海洋湖澤,陰氣逐漸多便形成了山丘凸埠。
所謂在天成象,在地成形就是這麼一個道理。這屬於自然學和天文學的範疇。
陽氣隨水而執行,陰氣隨地而延伸。氣為母,水為子。因為陰陽需要交媾的原理,再加上肉眼凡胎觀察到最多的是水的執行,人們便把見水流動即認為氣之流動。有氣才有水,猶如有母才有子一般,水停止,氣也止。這是陽氣所察覺到的。陰氣是龍脈外在表現形式,有脈則氣到,無脈則氣止。這叫做母子關係,母在子在,子止母也止。有些人學了一輩子風水都不明白這個道理,就是沒有理解這個簡單的陰陽二氣的原理。
學習風水地理,要把高者看做陰,為動。寬平低者水者看做陽,為靜。地有山陽、平陽、平崗、平洋四者之分。大山大脈之中有寬平之地謂之山陽,謂之老陰。小山丘埠有高平之地謂之平崗,謂之少陰。南方一片水鄉,內有高起水面之平地謂之平洋,謂之,少陽。一片平田,無山無崗謂之平陽,謂之老陽。這是地理四象原理。
地理講究陰陽化炁,這個炁作用就是要交媾,如男女交媾才能孕育生命一樣。孤陰不生,獨陽不長。地理之道也在於此。
地理尋龍點穴之法源於天地執行而造就的地理形態意識變化。天上星斗遙望作用,地上山川河流無時不刻在變換,這個所謂的變換是緩慢的。地理家把崑崙山脈定義為鼻祖之山,這必是地球陰陽二氣所化最久遠之地。氣之所化孕育生命,珠穆拉馬峰兩側便形成了古中國和古印度兩大古文明國家。古華人民在長期的觀測星辰變化之中,掌握了其一些規律。發現了紫薇垣、天市垣、太微垣、少微垣、二十八宿。紫薇垣在西北,天市垣在東北,太微在東南,少微在西,所謂地德上載,天光下臨,天之所臨,地之所感。形止氣蓄,萬物化生。這就是在天有象,在地有形的基本道理。
天星風水只是個所謂的名詞而已,是後人而立。正確的應該是陰陽風水才對。
風水講究巒頭和理氣,後人又加上擇日,三者缺一不可,才能福壽綿延。
巒頭為體,理氣為用。巒頭所謂龍穴砂水,龍分九星之體,穴分窩鉗乳凸,砂分四象之形,水分河溝浜濱。巒頭既是氣之外在表現,藏風聚氣既是風水核心。理氣所謂調理氣之走向,順應氣之陰陽,理氣分三元、三合、天星、飛星,三元乃父母子息,同道而論,三合乃長生、帝旺、墓絕,順逆而做,天星乃八卦抽爻,星體展現,飛星乃行運九曜,飛折遁撥。缺巒頭而不應,缺理氣而不驗。理氣為遵從八卦六十四卦之本為用才是根本。擇日更是不可缺之,擇日為觸發氣之變化,應人而為,福禍立顯。無論巒頭理氣還有擇日,必要陰陽調和才是上道。
天地交感,陰陽二氣所化。人居地球之上,也秉承天地交感之氣。天上之氣從頭入,地下之氣從腳底生。頭入為陽,腳底為陰,陰陽二炁周遊全身,脈象自現。陽氣足,人必然生龍活虎,陰氣足,人必然萎靡不振。陰陽調和,體內交媾,人必然精神氣爽。人靠天地二氣所生,陰陽不調,氣脈不通,病自然而來,哪裡不通,哪裡就不舒服。這是古人發現的人體奧秘。人生下來,陰氣逐漸生長,人自然成長,成長髮於神、發於智,發於義、發於理,陽氣逐漸生長,血脈流動順暢,發於血、發於毛、發於精、發於液。人體匯於任督,陰陽開始交換。人逐漸成長,陽氣吸入越少,陰氣越來越多。人逐漸老去,行動越來越慢,心態越來越成熟。陰氣到達極點,陽氣無法入體,則陽氣斷,人必逝。
人活著最重要的就是一個壽字,長壽是天地二氣造化所制。權和利乃身外之物,人活著,就是對大自然,對天地的感謝。
人立於天地之間,要把天地萬物認識而逐漸瞭解。天高而不可及,但大地是賜予人類生活的環境,尋天地二氣交感之地而生存,是人必須要做的。
人要知陰陽二宅之法,古人云,為人子者,要懂得地理和命理,命理,既是懂得自己命運發展和規律,明白趨吉避凶之利害關係,知道該臥薪嚐膽,因忍而活的時候不要鋒芒畢露,五十而知天命,是人活了半輩子了,看透了命運釋然,生老病死而已。地理既是要懂得生存環境,生前死後都要有個歸宿,生者陽宅為己,死者陰宅為兒孫。
陰宅要懂得是藏風二字,陽宅不外乎就是聚氣二字。
陰宅尋龍點穴之法,肉眼凡胎看到的只是山間風景這邊獨好,地理家看到的是天地造化無不驚歎。看尋大地之法中,龍脈蜿蜒曲折,靈活生動,由幹到支。凡是富貴大局之龍,猶如帝王出行,左右護衛,層層開帳,星體變換自如,氣勢宏偉。過峽守衛嚴謹,有護有迎,到達結穴之地,忽起星峰,左右搖擺,脈氣豐盈,彎彎繞繞,惚隱惚現,惚高惚低,隨即玄武抬頭,陰陽自現,陰中有陽,陽中有陰,陽來陰授,陰來陽授,層層唇氈,左右氣隨地動,滿盤朝聚。前後左右四獸護衛有力,案山平穩朝拱,朝山齊眉圓滿,金城水環繞而過,水口華表捍門緊鎖,周圍砂勢迎衛拜服。天地造物,氣勢磅礴,人臨此地必然心曠神怡,久久不願離去。這是山龍看法,平陽、平洋又有所不同,但是廣義上是一致的。
氣成風則散,遇水而止。水之氣之子,氣是水之母。氣最怕的就是一個風吹水劫,風吹則氣不聚,陰陽二氣無法交媾,不能孕育生命。分水界,則水不聚,氣不足,不到。山管人丁水管財,山能護氣而不受風吹,遠水能運氣而不受水界。
水是山家血脈精,龍從九星山體剝換而來,陰陽頓挫,跌落平原,城市應運而生。我們生活在城市,活在當下。城市之中高樓大廈平地起,廣廈千萬家,唯有一處是我家。能覓得一陽宅而繁衍生活是生存規律。陽宅有四正四維,四向八向一說。四正開四向,子午卯酉。四維開八向,八方而言。陽宅納氣是首要,氣不到,必然陰陽不化。還要納得生氣之門,遠離死氣之門。鄉村宅院,城市高樓,必先觀察周圍地勢,巒頭是否砂飛水走,無情反背,要合得砂水基本要素,才算合格。陽宅道路既是水,水往南流,必北高南低,水往東流,必西高東低。水為陽,水止則陽止,則氣止,止著因陰來交,無陰則純陽。山水便是一線間,懂得水止則龍來望,便是風水入門之法了。氣止則要收納氣蓄之地,理氣便派上用場了。
無極而太極也,理寓於氣,天尊地卑,陽奇陰偶。一共六宗,二七同道,三八為朋,四九為友,五十同途。闔闢奇偶,五兆生成,流行終始。八體弘布,子母分施。天地定位,山澤通氣,雷風相薄,水火不相射。中五立極,臨制四方,背一面九,三七居旁,二八四六,縱橫紀綱。陽以相陰,陰以含陽。陽生於陰,柔生於剛。陰德弘濟,陽德順昌。是故陽本陰,陰育陽,天依形,地附氣。此之謂化始。
上邊的就是理氣根本,天地定位,山澤通氣,雷風相薄,水火不相射,便是核心中的核心。
回覆列表
風水學這個是有很長的發展歷史的,最早可以追溯於遠古時代,是從河圖、洛書逐漸演變而來的。 也有很多別稱,比如陰陽術,地學,相宅等。風月學並不是憑空臆造的,最早出現的時候是根據天文地理,日月變化產生的。下面介紹下它的發展歷史:最早是遠古時代,在黃河流域洪水氾濫,大自然時刻威脅著人類的生命。為了求生,人們開始運用智慧來選擇自然地理環境。比如《連山》、《歸藏》再到《周易》的歷史就可以表明。之後,人們開始用《易經》測吉凶比如人們往往在擇地、建宅前先卜地、相地,看這塊土地是否適宜建築居住。這種因為卜而後居,故稱為“卜居”卜居。 卜居到了漢代,是風水的萌芽的時期。這一時期,相地、相宅、相墓主要是在土大夫、達官貴族等上層階級流行傳開,而深處下層的廣大百姓卻無緣問及。
直到魏晉時期,風水學原理初步形成,並開始發揚光大。相宅不再是大官貴族的權利,廣大窮苦百姓也開始篤信風水,深信住宅基地或墳墓周圍山川龍脈、河流形勢、風向、Sunny等環境因素,能對住者或葬者家人吉凶禍福產生影響。後來,到了唐宋時期,風水學易經完善了堅實龐大的框架和系統化的基礎,風水術空前盛行。
但是在元代,是風水學低落時期,發展比較緩慢。
直至近代,風水學被打上“封建迷信”帽子。但是風水術開始走向商業化。越來越多的人願意自己去占卜,測吉凶,測姻緣,測事業。
從外國傳來的星座的說法,也算是一種風水學。總之,風水學有很長的發展歷史,信則有,不信則無。一般占卜的,還是為了圖個吉祥,圖個放心。當然這也滋生了很多不良商家,打著算卦佔撲的旗號,招搖撞騙。
所以,廣大的市民朋友們,一定要擦亮眼睛,不要賠了錢又賠了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