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推薦幾個養生穴位,平時保養
5
回覆列表
  • 1 # 理療科老艾

    1、大椎穴——驅寒補陽,人體“太陽”。

    在我們的身體上,有這樣一個養護陽氣的穴位——大椎穴,只要用艾灸點亮它,就能讓自身這個“小太陽”發光發熱,紅日當頭,滋生出源源不斷的能量,一點通諸經,振奮一身之陽氣,提高人體免疫力!

    大椎穴傳統中醫稱它為“諸陽之會”,是人體的“陽中之陽”,它處於人體戰略要地,有著承上啟下的作用。如果大椎穴不通,將會堵塞7條經絡!分別是督脈、膀胱經、大腸經、小腸經、三焦經、膽經、胃經,其對人體健康的重要性可見一斑。

    2、足三里——調和脾胃首選

    足三里堪稱人體穴位中最耀眼的“明星”之一,不管是專家還是入門級的灸療愛好者,無不知其“大名”。足三里位於膝眼外下四橫指,它具有調理脾胃、補中益氣、疏風化溼、扶正祛邪的功能。且宮寒、慢性婦科炎症、卵泡發育不良,都用得上這個“明星級的穴位”。

    大多數女性疾病的灸療調理,都需要艾灸足三里。因為女性的生理特點,常導致氣血虧虛、氣虛血弱的問題,而氣虛血弱是引發女性諸多婦科疾病的根源。艾灸足三里可調和脾胃,增強脾胃的“水谷運化能力”,改善女性的氣虛血弱,這就能從源頭上治療婦科疾病。

    3、三陰交——女性的不老穴

    對女性來說,三陰交穴尤其重要,可以說是女人的“不老穴”。它是婦科病的“靈丹妙藥”,有人就把它稱為“女三里”。經常艾灸或按揉此穴,能幫助女性維持年輕,延緩衰老,推遲更年期。

    三陰交是脾、肝、腎三條經絡交集的穴位,能調理月經,改善面板。因為脾化生氣血,統攝血液。肝藏血,腎精生氣血。而女人只要氣血足,月經不調等問題都會消失。女人臉上長斑、痘、皺紋,其實都與月經不調有關。

    4、中脘——脾胃管家

    中脘在胃的中部,佔據了胃的主體部分,因此對於脾胃疾病的治療效果是最好的。所以理所當然地成為脾胃病的常用穴。刺激中脘穴之後,胃的蠕動會增強,表現為幽門開放,胃下緣輕度升高。而且還可以增強巨噬細胞的吞噬活性,提高機體免疫能力。

    中脘為胃經募穴,八會穴之腑會,手太陽、少陽、足陽明、任脈之會。主治疾病為:消化系統疾病,如腹脹、腹瀉、腹痛、腹鳴、吞酸、嘔吐、便秘、黃疸等,此外對一般胃病、食慾不振、目眩、耳鳴、青春痘、精力不濟、神經衰弱也很有效。

    5、天樞——腸道的清道夫

    天樞是大腸之募穴,是陽明脈氣所發,主疏調腸腑、理氣行滯、消食,是腹部要穴。大量實驗和臨床驗證,針剌或艾灸天樞穴對於改善腸腑功能,消除或減輕腸道功能失常而導致的各種證候具有顯著的功效。

    除了艾灸,按摩也是天樞穴位很好刺激方法,按摩方法:將自己兩掌平放於中腹,兩中指正對於臍中,稍加用力後順時針方向揉動,令腹內有熱感為佳。經常按摩可促進腸道蠕動、增強胃動力,調理便秘、治療腹脹、腸鳴、痛經、腎炎等。

    6、氣海—— 一穴暖全身

    有一句俗語叫“氣海一穴暖全身”,很形象地說明了氣海穴的作用。氣海穴位於兩腎之間,與人的元氣相通,是元陽之本,真氣生髮之處,更是人體生命動力之源泉。具有培補元氣、回陽固脫的作用。

    凡是元氣不足、元氣虛弱的人都可以透過刺激它得到改善。透過刺激此穴能夠鼓舞臟腑經絡氣血的新陳代謝,使之流轉迴圈自動不息,生命因此得以維持。古書氣海穴記載氣海穴為男性“牛氣之海”,也就是說它是精力的源泉。因此“氣海”充實,則百病可治,永葆強壯。

    7、神闕—— 健康多面手

    神闕穴是一個完美的穴位,既能減肥養顏,又能調和百病!艾灸神闕具有補脾腎,益精氣,抗老駐顏之功,有活化細胞、潤膚駐顏、緊緻肌膚的作用。因為可增強人體抗病能力的功能,所以還可用於體弱多病的人強身健體、老年人的回春延年 。神闕有減肥的功效,艾灸它可以加速新陳代謝,促進脂肪的排出,同樣的道理,水腫、小便不利索,也可以艾灸它。

    在調理女性問題的時候,時常會添上神闕穴,因為女性體質屬寒,寒氣重,喜歡往下走,故而很多女性都有宮寒、手腳冰冷的毛病,而艾灸神闕可以溫補下元,祛除寒氣。神闕置於陰脈之海的任脈上,是陰中之陽,與人體衛氣營血相對應。古時候就開始有人熨臍,灸臍,以溫中祛寒,調和營衛,療效出眾。

    8、命門—— 補陽之門

    命門穴裡蘊藏的命火為全身陽氣之根,乃“生氣之原”,對全身各臟腑的生理活動,有溫煦、推動的作用。故曰“五臟之陽氣,非此不能發”,能促進人體臟腑機能,另外能推動水液代謝,司腎關之開合。

    命門之火為一身陽氣之根,人體五臟六腑功能活動的動力之源。若久病傷腎,或年老腎虧,或房事過度等,將致腎陽虛損,命門火衰。命門火衰證的臨床表現為腎陽虛證症狀兼見精神萎靡,面色晄白或黧黑,畏寒怕冷,男子陽痿精稀清冷,女子胞宮寒冷不孕等症。

  • 2 # 青養生

    給您推薦幾個四季養生的特效穴位:

    1、春季:

    春季肝氣旺於春,應以養肝為主。可每天按摩——太沖10-30分鐘。

    中醫有“春夏養陽”之說,故應助陽氣。雙手拇指按壓——風池,每天輕按10-30分鐘。

    氣血生化有賴於脾,故養肝得先健脾,每天按摩——足三里10-30分鐘。

    太沖穴:有清肝火,消怒氣的作用。情緒不好,容易發怒,可以經常多按揉。

    風池穴:平肝熄風,祛風散毒。以及疏風散寒治感冒,很多感冒用上這個穴位。

    足三里穴:又稱天然的營養品。健脾和胃,通經活絡。每天日常按摩保健大穴。

    2、夏季:

    夏季火旺,故應養心安神。可每天按摩——百會10-15分鐘;

    夏季也多雨,暑溼之邪容易阻滯經絡,故應謹防溼邪,可以每天按摩——陰陵泉10-15分鐘;

    夏季暑熱邪盛,會傷人體陽氣,故應護養陽氣。可用食指點按——印堂穴。

    百會穴:叫長命百歲保健穴。頭暈、頭痛、中風、驚悸、失眠健忘都可以按摩此穴。

    陰陵泉穴:下焦溼熱的剋星。清利溼熱,健脾理氣。

    印堂穴:提醒腦神的作用。清頭明目,通鼻開竅。比如頭痛、失眠、血壓升高,都可以用中指指腹點按3-5分鐘,會緩解不適感。

    3、秋季:

    秋季尤以養肺陰為主,故應滋陰養肺,可每天按摩——列缺10-15分鐘。

    初秋溼燥易侵襲人體,故應清燥祛熱。可每天下午1:00-3:00按摩——曲池2分鐘。

    深秋涼燥易侵襲人體,故應潤燥,可每天按摩——合谷。

    列缺穴:主治咳嗽氣喘,偏、正頭痛,咽喉痛等。

    曲池穴:清熱、祛風通絡。主治感冒、發熱、咳嗽以及面板病等等。

    合谷穴:合谷是保健大穴,口腔,鼻炎,感冒發熱,頭暈,血壓高等等都可以按摩此穴。

    4、冬季:

    秋冬養陰,應保養精氣。可按摩——中府,可充養肺陰。

    南方冬季寒溼較重,故應溫陽化溼,可每天晚上按摩——關元5分鐘,然後喝一杯溫開水。

    北方冬季寒冷中夾雜燥氣,故應溫陽防燥,可每天晚上泡腳後按揉——太溪穴5分鐘。

    中府穴:宣肺止咳。

    關元穴:培腎固本,調氣回陽。如月經不調、痛經、腸胃疾病等等,都可以經常按摩。

    太溪穴:滋陽益腎,壯陽強腰。用拇指指腹由上往下刮太溪,每日早晚左右足各刮1-3分鐘,可緩解腎炎、膀胱炎等病症。

    希望對您有幫助。

  • 3 # 呂其珠

    大家好,我是保健師珠珠

    感謝邀請!【養心四穴】心經在腕後1.5寸有4個穴位:靈道、通裡、陰郄、神門。這4個穴位是“養心四穴”,心臟疾患者在這4個穴位處常有壓痛。堅持每天按摩可以改善心功能。按摩時可以4個穴位都按揉,或者尋找壓痛最明顯的地方用拇指指腹按揉。每天堅持按揉該四穴,相當於給心臟做保健按摩,大有好處。

  • 4 # 紅塵彌勒

    本人對穴位也很感興趣。

    在平時也私下裡琢磨,買了若干書籍作為參考,目的就是搞懂穴位之於人體的作用,為我所用,強身健體。

    得到過一個口訣:肚腹三里留,腰背委中求,頭項尋列缺,面口合谷收。

    這裡面起碼說了四個養生大穴:足三里,委中穴,列缺穴和合谷穴。

    當然要養生的話,遠不止這四個穴位,從頭部開始,一路向下,直到腳底,都有相應的穴位,可供人們除疾養生之用。

    例如最高處的百會穴,居於頭部正中,是個養護大穴,還有風池、太陽等穴位。

    這裡個人推薦幾個經常用到的學位,對心臟病的防護治療等有一定的作用。

    如果有興趣的話,丹田處三個穴位都可以揉按,肚臍周邊,上下三寸之間,好幾個穴位,都是大穴,早起或睡前揉按,必定會起到強身健體、祛病延年的作用。

    只有有些空隙,不妨做一下,絕對有好處沒壞處。

  • 5 # 邦暢

    頰車穴:對於面部皺紋,牙痛,神經性疼痛效果非常好,可以按揉,可以輕度刮痧,可以點刺(點刺需要在專業人士指導下進行)。內庭穴:胃經穴位,對於腸胃改善也能起到一定幫助,可灸,可按揉,可點刺(點刺需要在專業人士指導下進行)。內關穴:對於心臟類病症有一定幫助,同時還適用於偏癱、頸椎問題引起的手指麻木等。曲池穴:清熱效果較好的一個穴位,對於內熱引起的瘙癢,氣血不通等問題可以按揉,點刺(點刺需要在專業人士指導下進行)。

    另外:【三陰交】為肝脾腎三經交匯處,對於婦科、腎臟虧虛,脾胃不和引起的多種病症有很好的理療效果。

    【血海】可輔助頰車穴對面部痘痘,斑等改善有一定幫助。

    【環跳穴】椎間盤突出、坐骨神經壓迫腿部神經導致的酸、困、乏,可配合委中、承山穴,有很好的理療效果。

  • 6 # 麥豆醫生

    我們的手上有一個穴位,被稱為「萬能穴」,那就是合谷穴,也就是我們常說的“虎口”。

    合就是“匯”的意思,谷就是兩山之間的縫隙,合谷是指大腸經氣血匯聚於此,並形成了強盛的水溼風氣場,故名合谷穴。

    合谷穴是我們身體上非常重要的穴位,之所以稱為「萬能穴」是因為,幾乎所有的疾病都可以透過這個穴直接或間接的幫助治療,比如發熱、頭痛、嘔吐、腹瀉等。只要我們用正確的手法去按摩,就能起到一個很好的養生保健作用。

    合谷穴的位置

    合谷穴在手背的第一、二掌骨間,當二掌骨橈側的中點處。

    合谷穴為大腸經原穴,大腸經與手太陰肺經相表裡,上接手太陰肺經與食指,下接足陽明胃經與鼻旁。

    也就是說凡是大腸經經過的部位,從我們的食指經過手臂肩膀,到我們整個的面部,都是可以受到合谷穴控制的。我們這些部位出現疼痛的症狀,都是可以透過按摩合谷穴來緩解。

    大腸經對我們的面部五官會起到一個良好的調節作用,尤其是當五官出現病變的時候,如面癱、口眼歪斜、牙關緊閉等症狀。

    女士按摩此穴位,還可以緩解面部肌膚的問題,如黃褐斑、粉刺、毛孔粗大、面板過敏等問題。我們堅持每天按摩三十到五十次,還可以達到一個美容養顏的效果,愛美的女士不妨去試一下。

    適當刺激合谷穴,有助於改善冠狀動脈血液迴圈,對血壓有雙向調節作用,可達到活血降壓的目的。

    合谷穴對我們的腸胃有一個很不錯的調節作用。刺激合谷穴可以調節經氣,對於我們的胃腸道疾病可以起到一個很好的輔助作用,如胃痛、脹氣、腹瀉、嘔吐等。這個穴位只要按摩得當,完全可以緩解這些症狀。

    在感到輕微的感冒症狀時,可以按摩左右手的合谷穴一百次,力度可以稍微重一些,要感到輕微的痠麻感才可以。

    按摩之後可以適量的運動,使身體微微出汗,感冒發燒的症狀才可以得到緩解。

    夏天已經到了,很多體質較弱的人容易出現中暑、虛脫等症狀。這種情況就可以用拇指來掐按合谷穴,持續兩三分鐘,不適的症狀可以得到一定的緩解。

    按摩方法

    合谷穴的位置,我們之前已經提到了,在手背的第一二掌骨之間,當第二掌骨橈側的中點處。按摩時我們拇指和食指張開,以另一手的拇指指間橫紋正對虎口指蹼緣上屈指,拇指指尖所指之處就是合谷穴。

    用拇指指腹垂直的按壓此處,每次三分鐘就可以了。

    但是一定要注意的是,孕婦是不能按壓此穴位的,孕婦按壓這個穴位會有流產的風險。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十歲孩子咽炎咳嗽,怎麼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