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澹奕
-
2 # 大風起
清朝,作為中國最後一個封建王朝,有著幾千年的歷史教訓,早已全面採用帝制,實行五級管理,除了清初設立過三藩,很快又武力取消。後世不再開設王侯封地。
這也是為了杜絕王侯尾大不掉,圖謀不軌。
當然,封賞制度依然存在,但是沒有封地。你可以享受多少俸祿的待遇,這種待遇,超越品級之後,就是爵位,按照爵位高低定期定量封賞。
所以,清朝的時候,封王依然大量存在,一般都是皇親貴胄,少量漢人,比如清末的恭親王等等,都沒有封地,但是享受極高的待遇。
-
3 # 季我努學社
清朝並不是不分封諸王,而是沒有按照清之前的王朝那樣實行授予土地軍民的實封制度,即“封而不建”,不於地方建國、建府,所以給人感覺清朝並未明顯分封諸王。
(宗人府)
由此可以看到一個很有意思的現象,終清一代基本沒有宗室權貴起兵造反,掀起大規模的叛亂活動,最直接原因就是手裡沒有地盤,沒有兵,背後的制度性的制約則是清朝不實行實封藩王的制度。諸王只能取得尊貴的封號,尊則尊矣,而不授予封地軍民,防止出現諸王坐自貴大的隱患,但同時允許王爺在參與中樞政務,輔佐朝政,避免權力流落到皇室之外。因此有學者即認為清朝對分封制的改進是“既取其善,又改其弊”。殷鑑不遠,這其中最直接的原因就是清朝吸取和借鑑了明朝的經驗、教訓,《清實錄》中有如下記載:
諸王不錫土,而其封號但予嘉名,不加郡國,視明為尤善。然內襄政本,外領師幹,與明所謂不臨民、不治事者乃絕相反。
早在皇太極稱帝時,已參照漢族封爵制度建立了本族的一套封爵制度,以封宗室貴族。第一等和碩親王,第二等多羅郡王,以下按次第為:多羅貝勒、固山貝子、鎮國公、輔國公、鎮國將軍、輔國將軍、奉國將軍,以後宗室封爵也基本照此施行,少有改動。但清朝對爵位及宗室管理較為嚴格,絕不濫封,且封者後人的承襲也有嚴格規定。但對於宗室經濟生活比較優厚,以防止他們作威作福,魚肉百姓,但嚴禁宗室與地方官員私密接觸。乾隆四十五年(1780年),山西巡撫喀寧阿在向六阿哥永瑢及綿恩請安時,“送魚數尾”。綿恩等懼不接受,奏報乾隆,並得到褒獎,喀寧阿則被傳諭訓斥。
(曾長期執掌中樞的“恭親王”奕訢)
這種分封制度與秘密建儲制度一道維護了皇權交接時的平穩過渡,一來內無紛爭,二來外無政變,這兩項可以說是清朝的“善制”,但到後來慈禧大權在握,至尊廢立操於己手,防止了諸王奪權卻沒防止女主幹政,也真是始料未及。
(慈禧)
參考文獻:
1、《清史稿》列傳二《諸王傳一》
2、杜家驥:《清代宗室分封制述論》,《社會科學輯刊》1991年第4期。
-
4 # 宋安之
西漢分封諸王,釀成七王之亂,文景之治中的漢景帝差點被幹掉,西晉八王之亂造成西晉元氣大傷,之後不久西晉亡國五胡亂華開始,明朝分封諸王,造成燕王朱棣逆襲,建文帝不知所蹤,這還只是大一統王朝的王爺故事,割據王朝王爺犯上作亂的更多,清朝身為最後一個封建王朝,之前血淋淋的故事那麼多,而且清初的多爾袞擅權和後來的三藩之亂,某種意義上就是屬於諸王作亂,之後清廷又怎麼可能分封諸王。
題目中這個不分封諸王應該是指王爺沒有封國及其兵權等等,並非不封只是沒有實權。
清朝成立初期,在後金時期,諸王權利最大,努爾哈赤與諸多兒子共同打天下,在努爾哈赤死以後一段時間甚至都是四大貝勒共同執政,皇太極透過權謀之術順利獨尊以後也是尾大不掉,八旗軍隊不是皇太極一個人掌控的,最後造成皇太極死後多爾袞擅權多年,這一時期的清朝諸王並沒有封國,只是擁有兵權就造成皇帝被架空差點被廢的危機。
清入關後靠著漢奸打天下,面對這些野心勃勃之輩,只能分封諸王,其中三藩就是代表,雖沒有名義上的封國,但是他們在管轄範圍內都擁有軍政大權,最後清庭意欲削藩,三藩之亂開始,三藩造反被平定以後,清廷再也沒有實際上的分封諸王了。
總結之前諸多朝代分封諸王的前車之鑑,及其本朝王爺犯上作亂的例子,清朝才不會繼續重蹈覆轍,但是清朝還是聰明點,王爺雖然被留守北京城,沒有封國沒有兵權,但是一般享有政治權利,關鍵時刻可以救個急,如清晚期的恭親王就做的不錯,大力支援洋務運動,頗有作為。
-
5 # 青年史學家
清朝在入關後,在全國各地比較重要的一些地點,派出了大量的八旗部隊進行駐防,是為駐防八旗。但是,清朝沒有像明朝一樣,將皇室成員分封到各地進行鎮守。即使封了親王,大多數並不統兵,也不治民,那麼清朝為什麼不分封諸王呢?
清朝吸取了明朝滅亡的教訓。明朝到了中後期之所以會出現嚴重的財政困難,其中一個重要原因就在於明朝前期的分封制帶來了巨大的財政負擔。明朝立國之初,優待皇室宗室成員,許多親王被派出地方進行鎮守,而地方上的一切權力都歸該王所有,並由其子孫進行世襲。到了明朝中後期,這些透過分封制獲得利益的明朝宗室成員達到了數十萬人,他們一方面不向中央政府納稅,另一方面,卻要蠶食大量的政府的稅收,加之明王朝的商業稅很低,因而,明朝中後期財政極度困難,最後形成了一個惡性迴圈,最終成為導致明朝滅亡的導火索之一。
-
6 # 搬不動的小強
實際上,在中國歷史上,皇帝分封異姓王並不多見,真正值得說一說的也就是劉邦統一之後封了韓信等幾個異姓王,但那不久就被劉邦挨個收拾一通,又整了個“非劉姓稱王者,天下共擊之!”
所以我們看,再往後的歷朝歷代中,不能說沒有異姓王,但已經相對少見了,當然諸如三國、南北朝和五胡亂華這種混亂時期不算哈……
唐朝初年,戰亂剛平,也模仿劉邦,封了一堆異姓王,比如杜伏威、羅藝等,第二次封王高潮則是安史之亂,郭子儀、不固懷恩……到了唐朝末年藩鎮割據,那就是更不用說了。
宋朝,有趙匡胤杯酒釋兵權的思路在,王爵發的就很保守,前期很喜歡追封,這玩意兒就太虛了。值得一提的是童貫,以聯金滅遼、收復幽雲十六州之功封了郡王,成為中國歷史上僅有的太監王……
元朝(包括遼夏金)就不用說了……
明朝開始,異姓王基本上絕跡了。徐達常遇春湯和馮勝沐英的王爵都是死後追封……反倒是朱元璋封了一堆自己的兒子做王,結果就被兒子燕王奪了自家孫子的皇位……至於說到晚明,也就是南明小朝廷跟不要錢似的濫發王爵,比如鄭成功、孫可望、李定國都先後封王,這個就是不負責任滴收買人心了,說明不了什麼……
清朝初年,除了滿洲八旗的旗主,以及皇太極弄了一堆鐵帽子王(世襲罔替),但這些都還是集中在努爾哈赤家族內,另外作為滿洲同盟軍的蒙古王公,也不能算是正兒八經被清朝封的王……
當然也有異姓王,最典型的莫過於三藩四王,也就是吳三桂、耿精忠,尚可喜,外加上孔有德,但這幾個傢伙都沒落得好下場……
實際上,在清朝時,封爵能等到個可以蔭及子孫的子爵、男爵,已經很了不得了,比如說洪承籌,最後退休時,只是搞了個三等阿達哈哈番(輕車都尉)世職,準其世襲四世。金庸小說中,韋小寶屢建大功,最後也只混了個三等公了事……再看晚清,曾國藩左宗棠李鴻章,平定太平天國、收復新疆這樣的功勞,也不過混個一等毅勇侯、二等恪靖侯、一等肅毅侯……連個公爵都沒混上,更不用說封王了……
所以再說清朝統治者為啥不分封諸王,首先是沒必要,封了也沒啥用,吳三桂這該反還是反;其次呢,清朝的皇帝們還算是比較能生的,所以封王這事兒,自家內部的名額都不夠用的,比如什麼親王、郡王、貝勒、貝子等等……再次,清朝畢竟是異族,非我族類 其心必異的心態大家都有,從一開始,滿清對於漢人的防範心理就是顯而易見……除了初期的三藩,有清一朝漢人爵位都不高,張廷玉,年羹堯嶽鍾琪,能混個公侯就開心的不得了了……
就算是滿人,如果不是皇族愛新覺羅氏,也蠻難,比如傅恆,是乾隆皇帝的小舅子,一代名臣,也不過是封了個公爵(當然他是兩度封公,也是很牛逼了),死了很久後才因為他兒子的功勞又贈了個郡王銜……(這個有p用),他兒子福康安也是牛人,乾隆皇帝賞了個貝子,他是第一個宗室之外,活著被封為如此顯爵的人。
回覆列表
清朝是中國古代歷史上皇權發展最高峰,清朝並非沒有分封,在蒙古地方清朝還是採取了冊封王公的各種舉措,而整體上,清朝的確放棄了分封制,這也是明智之舉。
歷朝歷代的分封制,都對中央集權制度造成了嚴重傷害,周朝的分封制,結果天下紛爭不斷;漢朝有七國之亂,晉朝有八王之亂,明朝有靖難之變,有這麼多的教訓,清朝再分封諸侯就是作死了。歷朝歷代的分封,主要目的都是為了形成眾多的屏障拱衛京畿,然而清朝有自己的一套制度,用不著採取分封制度。
清朝作為少數民族政權,在很多的城市都建設了“滿城”,全國各地的巡撫等官員也有大量滿人,用八旗制度對臣民加強控制,除此之外,清朝還在邊疆設立將軍轄地,設眾多的“駐防將軍”。如此拱衛之下,已經不需要分封制的存在。
另一方面,明朝宗室的規模龐大,對財政造成了巨大損害,而當年實力雄厚的南明,更因為內訌而亡。清朝對自己的宗親進行了眾多限制,並且施行降等承襲爵位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