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3
回覆列表
  • 1 # 皇家橡樹1972

    美國海軍“弗萊徹級”驅逐艦,是二戰期間美國建造數量最多的護衛艦艇,右面是它的基本資料,排水量僅2100/3050噸不要說與21世紀的驅逐艦相比,就是護衛艦也比它大了兩倍!

    那麼,為什麼現代的驅護艦的排水量越來越大了呢?因為1950年代反艦導彈技術成熟之後,海軍進入到了現代化,從1960年代末各種型號的反艦導彈、艦空導彈,各種各樣雷達、通訊…等等武器和電子裝置多樣化,當裝置增加之後戰艦的體積必然增加,隨之而來就是排水量大幅度增加,如果還採用二戰驅護艦標準的排水量顯然是現代化裝備安裝的就會很少。英國研製的26型護衛艦,它建成之後將是世界上排水裡量最大的護衛艦,其滿載排水量6900噸,是“弗萊徹級”驅逐艦的二倍還多!但是由於安裝了各種反艦導彈、艦空導彈和各種型別的雷達等感測器電子裝置,26型一艘艦的戰鬥力要超過10艘“弗萊徹級”驅逐艦,所以現代驅護艦雖然建造的越來越大,但是戰鬥力增加的倍數會更多。法國海軍“阿基坦級”遠洋護衛艦,滿載排水量也超過了6000噸,是與26型同級別的大型海軍戰艦。

    現代戰艦排水量增加的原因還有一點就是裝備導彈化之後,海軍一線艦艇的數量大幅度減少了,比如說:蜜果海軍在“雷根時代”有600艘左右的戰艦,一線的戰鬥型水面艦艇在250~280艘左右,到了21世紀僅剩航母、提康德羅加級巡洋艦和伯克級大型驅逐艦了,還有20多艘“瀕海戰艦”,數量不到1980年代初的三分之二,這表明戰艦裝備更現代化之後使得一艘戰艦控制海洋的面積增加,但是數量在減少(造價/維護昂貴是主要原因)這就要求軍艦排水量增加以獲得更高的“自持力”時間,所謂:“自持力”也就是戰艦在出港執行任務前將油料、水、食品…等補給品和彈藥全部裝滿,在沒有補給艦支援條件下在海上執行任務最長的時間,也就是說戰艦排水量越大自身裝的補給品和彈藥也就越多,在海上待的時間就會越長。同是驅逐艦,052D型艦的排水量要比它的前輩051型驅逐艦大了兩倍。

    所以,在戰艦數量大幅度減少的情況下,武器裝備現代化水平極大的提高,海上自持時間加長的要求下,現代戰艦也必須越造越大。

  • 2 # 銳度何老師

    生產力的提高。

    隨著科技的進步,人類的生產力水平越來越高,造艦能力越來越強,造出來的軍艦自然會越來越大。簡單的講,現在造1艘1萬噸的戰艦,難度和20年前造1艘4000噸的戰艦差不多,甚至是更容易。

    談軍事裝備往往會涉及到錢,國家有錢了,就可以造大艦,以前只能拿小艦湊合,是因為國家沒錢。而錢這個東西其實只是一個虛擬的符號,本身並沒什麼價值。錢所代表的就是生產力。一個國家有錢,意思就是生產力強勁。一個國家沒錢,就是生產力差。

    正常國家,錢的數量大體上能代表他的生產力水平。

    所以即便是俄羅斯多印錢,也造不出新航母,因為他自己的生產力水平並沒有提高。辛巴維(威)的錢都是幾百億一張,他也肯定造不出航母。這叫通貨膨脹。過量的印貨幣,就是在給生產力注水,注的越多越水。

    所以我們說俄羅斯沒錢造航母,再翻譯的通俗點就是:以他的生產力水平造不出新航母。

    中國055第一批就造了8艘,咱們說是國家太有錢了,但說的再直白點就是:這些年國家的生產力水平提高的太大了。

    1989年中國建造052型112哈爾濱號驅逐艦。這型艦滿載排水量4800噸,大量的採用了進口裝置,直接使用美國、法國、德國、義大利的現成裝置,咱們自己就是起到建造外殼、組裝的一個作用。但即便這樣,也是費了九牛二虎的力量,全部只造了2艘,並且哈爾濱號長期號稱中華第一艦,牛不不行。

    30年後,055型驅逐艦,相控陣雷達、導彈垂髮、多波段雷達、一體桅杆、動力系統、聲吶......全都是世界最先進技術,全都是中國產,排水量翻了2.5倍,第一批就造了8艘。單純的看技術水平,055型驅逐艦比052高出3個層級,建造難度要高出幾十倍。但是,考慮到這30年中國生產力水平的巨大提高,建造055的難度其實要遠遠低於052。造這8艘055萬噸大驅比當年造2艘052要輕鬆的多。

    當年是掏家底玩命能造2艘052,現在是風輕雲淡的就造8艘055。一不留神,幾萬噸的兩棲攻擊艦都造出來了。

    所以聊武器裝備也不能只看它的難度和造價,也得看生產力水平的提高。

    經常有人問二戰時美國造了將近150艘航母,為什麼現在只能造10艘。於是就有人說現在的航母有多高階,多昂貴,美國也造不起太多。這是片面的。因為航母的建造難度確實是提高了,但人類的生產力水平也提高了。

    整體而言,現在美國造1艘福特級航母,跟二戰時期造1艘航母的難度、成本根本就沒變化。難度、成本是一樣的。只不過當時是世界大戰,全世界打亂套了,大家都玩命的追求打贏戰爭,所以要不計成本的造武器,造航母。現在的世界總體上穩定,打的烈度很低,美國打也都是小國,再加上有核武器的支撐,不需要那麼多的航母。

    沒那個需求,不是沒那個能力。

    航母的建造難度提高了100倍,但生產力水平也提高了100倍,難度沒變。造價提高了100倍,但整個社會錢的總量也提高了100倍......

    先進的戰略核潛艇造價和航母差不多,也就是說建造戰略核潛艇需要的生產力水平和建造航母差不多。美國除了航母之外還有18艘戰略核潛艇,這就是18艘航母的生產能力。俄羅斯如果不要核潛艇,用這個能力去造航母,他也能造5艘福特級航母。問題是對於俄羅斯來講,核潛艇肯定比航母更重要,所以他只能把這部分生產力用到核潛艇身上,放棄航母。但能力還是有。

    二戰時美國造了150艘航母,現在美軍雖然只有10艘,但就能力而言,他是相當於有30艘,因為其中20艘的建造能力被核潛艇分走了。和平時期美國有建造30艘的能力,再打世界大戰,他全國動員,把能力全投到軍工領域,就像二戰那樣,生產力翻5倍,還是150艘。

    像二戰那樣的不計代價,現在美國也能造150艘福特級航母,但很明顯沒這個必要。

    現在大家也經常聊中國會裝備多少架殲20,也必定會有人說太貴,不可能裝備太多。貴,說的是錢,而錢代表的生產力。所以這問題咱們可以換個說法:以現在中國的生產力,工業生產能力,能造多少架殲20?

    1年造50架,如果按流行的說法只造200架,4年就停產了......2017年底殲20服役,到現在已經兩年多,離停產還有多久?就算開始產量小,以後慢慢增加,那4年以後也停產了。是不是扯淡?中國製造就這點生產力嗎?

    還是上面那筆賬,考慮到生產力的提高,現在造殲20的難度和當年造殲5是差不多的。

    造殲20的難度肯定要遠遠低於建造殲8。8爺搞了多少年,最後也沒成熟。因為當年的科技水平、生產力水平太低,和現在根本不能比。現在殲20的建造難度低於當年殲8的建造難度,現在建造殲20需要的生產力也就少於當年建造殲8需要的生產力,再換換成錢就是現在造殲20需要的錢要低於當年造殲8需要的錢。

    殲20比殲8便宜。

    雖然單價看著殲20貴,但現在國家整體的錢、整體的生產力也遠遠高於殲8的年代。你以前兜裡有10塊錢,花2塊錢買早餐,現在你兜裡有1000,花10塊錢買早餐......道理是一樣的。一款比殲8還便宜的殲20,你覺得會裝備多少架?現在美軍自用的F35單價已經降到8000萬美元,他那可是私企,咱這國企造的殲20賣給國家,應該多少錢?

    貴,是不可能的。

    現在造山東艦的難度都要低於當年造112艦。

    現在造大艦和以前造小艦在難度上沒區別,成本上也沒區別。而大一些的驅逐艦、護衛艦適航性更好,更穩,可以裝更多的油料,值勤巡航的時間更久。小艦可以巡航10天,值勤半徑1000公里,大艦可以巡航20天,值勤半徑1500公里。大艦雖然貴,但效果也是更好,1艦頂2艦。

    大艦可以裝更強勁的雷達、聲吶,探測效果更高。也可以裝更多的武器......

    各國對大艦有需求,生產力提高,又有這個能力,自然越造越大了。

    單純的講福特級航母有多貴,055有多大,殲20有多難,沒有任何意義。必須要和國情、國力、生產力、科技進步放到一起來看。本質上就是各個國家拿出自己最大的力量去打造最強的武器,時代雖然不同,武器變大了,變強了,但整體難度沒變,甚至是難度降低了。

  • 3 # 裝機帝

    原因很簡單,因為大家都發現造艦越來越貴了,想像祖輩那樣維持幾隻風光的無敵艦隊基本是國本不容的,所以儘量在一個艦型上兼顧三反甚至四反(反艦、反潛、防空、對陸打擊)將這些系統集中在一個艦體上自然是必須造大!一兩艘這樣的大艦就能完成原來一個艦隊的作戰指標,何樂不為呢?

  • 4 # 海事先鋒

    因為現代軍艦的武器和電子系統越來越複雜了。

    雖然電子科技發展很快,整合度越來越高,但是人類對軍事裝備的效能需求一直都沒有止境,現代軍艦為了能夠容納這些現代化的武器裝備和電子裝置,以及方便遠洋、持續作戰的物資和設施,都只能越造越大。

    圖為DDG1000驅逐艦,噸位為14000噸。

    現在的驅逐艦有多大?中國海軍的全球首款第四代大型驅逐艦055,排水量達到了12000-14000噸級,這在二戰時期已經是重型巡洋艦的噸位了,日本海自全新的“摩耶”級驅逐艦噸位也超過了10000噸,美國海軍的DDG-1000型“朱姆沃爾特”級驅逐艦噸位也超過了14000噸,這都是驅逐艦大型化的典型代表。

    圖為日本海自的萬噸級大型驅逐艦“摩耶”級。

    要知道,早在上世紀80年代,驅逐艦的噸位還只是3000噸以上就可以,比如中國海軍的051型“旅大”級驅逐艦(3000多噸)和英國海軍當時新銳的42型驅逐艦(4200噸),比較大的比如美國海軍的“斯普魯恩斯”級驅逐艦也不過接近7000噸,蘇聯海軍的956型“現代”級驅逐艦是8000噸。

    這個趨勢從護衛艦上也能看出來。過去,護衛艦噸位大都是1000多噸、2000多噸,很少有超過3000噸的。80年代的世界最大護衛艦是英國海軍的22型護衛艦,噸位也不過4000多噸,後來誕生的英國海軍23型“公爵”級護衛艦是4000噸級,中國海軍的054A型護衛艦是4200多噸,俄羅斯海軍的11356型是4000噸,美國海軍的“佩裡”級護衛艦也是4000多噸,雖然體現出大型化趨勢,但是還沒有太過分。

    圖為中國海軍萬噸級大型驅逐艦055型。

    然而,這幾年護衛艦的大型化非常明顯。德國海軍的F-125型護衛艦噸位已經超過了8000噸,英國海軍的26型護衛艦噸位超過6000噸,澳洲海軍在26型基礎上改造的“獵人”級護衛艦噸位也超過了8000噸,加拿大海軍在26型護衛艦基礎上改進的新型護衛艦噸位也超過了8000噸,俄羅斯海軍正在設計的22350型護衛艦改進型,噸位也達到了8000噸,估計中國海軍新設計的第四代護衛艦噸位也會超過5000噸,可見護衛艦的大型化趨勢也已經非常明顯。

    圖為052D型驅逐艦,噸位為7000噸左右。

    未來,驅逐艦很可能就是10000多噸的軍艦,護衛艦則是6000噸以上,這已經和冷戰時期巡洋艦、驅逐艦的噸位一致了,這樣的發展體現出軍事技術的不斷髮展。現代驅護艦,都裝備了多用途的垂直髮射系統,導彈的尺寸越大,射程就越遠、速度就越快、威力也越大,這是顯而易見的,於是垂直髮射裝置的口徑也越來越大,但是口徑是固定的情況下,要想多攜帶導彈,就必須要擴大噸位。

    圖為日本海上自衛隊朝日級驅逐艦,噸位7000多噸。

    圖為英國海軍45型驅逐艦,噸位8000多噸。

    比如中國海軍的052D型驅逐艦,噸位是7000噸級,可以有64單元垂直髮射裝置,但是這個垂髮數量算不上很多,於是研發的055將噸位擴大到12000噸級,垂髮數量也擴大到了112單元,這就算是比較多了。從雷達來看,過去的驅逐艦最多裝備4面固態佈置的相控陣雷達,這還是盾艦,普通的驅逐艦隻有1面對空搜尋雷達。

    圖為50年代冷戰時期義大利海軍的“加里波第”號巡洋艦,噸位也不過3000多噸。

    圖為蘇聯海軍建造的“基洛夫”級核動力巡洋艦,噸位為2萬多噸,未來的驅逐艦恐怕就是這麼大了。

    但是現在不一樣了,新的055大型驅逐艦裝備了綜合射頻系統,整合了10多面固態佈置的有源相控陣雷達天線在裡面,作戰指揮中心越來越複雜、先進,以便快速處理這些來自各個方向的雷達訊號,再加上更多的燃氣輪機、更多的機庫,於是055驅逐艦的噸位突破萬噸就成為一種必然。

    圖為“領袖”級驅逐艦,俄羅斯海軍新設計的驅逐艦噸位已經到了2萬多噸。

    護衛艦也是一樣的道理,英國海軍的26型護衛艦雖然大,但是也不是很過分,有6000多噸,但是澳洲的“獵人級”為了在26型護衛艦的基礎上增加8面固態佈置的有源相控陣雷達,設計了一個大型的綜合射頻桅杆系統,加上後端的處理裝置,這艘護衛艦的噸位竟然達到了8000多噸,超過26型2000多噸,足見現代電子裝置對軍艦的噸位影響有多大。

    圖為055大型驅逐艦和052D型驅逐艦的大小對比。

    所以,現代海軍的驅護艦越來越大,或許用不了10年,我們連20000噸的驅逐艦都能看到了,因為俄羅斯設計的23560E“領袖”級核動力驅逐艦的噸位就是20000多噸,可見突破2萬噸也不是一個夢想了。

  • 5 # 張康2732

    因為戰艦大型化是發展遠洋海軍提高戰鬥力的重要條件,加上現在各個艦種之間的概念越來越模糊,很多國家打著驅逐艦護衛艦的名義發展巡洋艦,直升機航母等大型軍艦來回避法規的約束或者鄰國的反對。

  • 6 # 嘯鷹評

    驅逐艦誕生之初的排水量僅有275噸,美國的ddg1000朱姆沃爾特級導彈驅逐艦的排水量已經高達15,000噸。影響驅逐艦噸位的主要原因是任務定位的區別,次要原因是科技進步導致的艦艇大型化。

    驅逐艦的誕生背景一一魚雷艇尺寸過小,適航性欠佳

    19世紀60年代。隨著壓縮空氣魚雷的發展,各國海軍認識到了這種殺傷力巨大的武器的潛力,所以,逐步列裝能夠搭載魚雷的小型艦艇,而這種搭載魚雷的小型艦艇被命名為魚雷艇,魚雷艇速度快,機動性強,能夠以小博大幹掉敵方戰列艦,但是,魚雷艇的尺寸實在是太小了。過小的噸位導致適航性非常糟糕,在北海的極端海況之下,魚雷艇根本沒法用,浪大點都得成潛水艇。

    再加上魚雷艇的快速發展,讓各國海軍必須建造能夠搭載比魚雷艇攜帶更多的火炮,並且擁有和魚雷艇同級別的航速的 能夠幹掉魚雷艇的反魚雷艇,誕生初期的反魚雷艇噸位沒比魚雷艇大多少兩者半斤對八兩。因此在這一階段,魚雷艇與反魚雷艇的鬥爭就是菜雞互啄。

    在魚雷艇與反魚雷艇的博弈當中,張嘴的界限逐漸模糊,並且尺寸也越來越大。驅逐艦的胚胎已經在醞釀當中。

    驅逐艦始祖一一英國皇家海軍哈沃克號

    世界上第1艘驅逐艦是英國皇家海軍驅逐艦哈沃克號。

    哈沃克號驅逐艦標準排水量275噸,裝備一枚76毫米中口徑速射炮,三門47毫米速射炮以及三具魚雷管,最高航速27節

    哈沃克號驅逐艦的用途為攔截並消滅敵方魚雷艇,以及憑藉高航速向敵方大型艦艇發動魚雷襲擊並代替魚雷艇。也就是說,驅逐艦誕生初期就是大號兒魚雷艇。

    驅逐艦誕生之後,魚雷艇受到的航速火力魚雷攜帶數量的全方位的壓制,因此魚雷艇快速淡出了各大國海軍。

    第1次世界大戰當中的驅逐艦

    進入第1次世界大戰爆發以後的驅逐艦與魚雷艇的界限依舊比較模糊,德華人口中的艦隊魚雷艇無論是任務定位還是具體武裝效能等方面和英國皇家海軍口中的驅逐艦沒有任何的區別。但是尺寸直線上漲的驅逐艦已經擁有1000噸左右的噸位,能夠伴隨艦隊進行遠航。

    大洋彼岸的美國在這一時期建造了數量龐大的驅逐艦艦隊,以美國在一戰末期建造的威克斯級驅逐艦為例

    威克斯級驅逐艦

    長95.8米,寬9.3米,吃水深度2.64米。

    標準排水量1154噸,航速35節。裝備4座單連裝4寸炮,4座三聯裝650毫米魚雷發射管。一座一磅防空炮,兩座單聯裝三寸防空炮,兩套深水炸彈投擲槽。

    在第1次世界大戰期間,驅逐艦或者說艦隊魚雷艇的用途為:伴隨艦隊遠航,並對敵方艦艇發動衝鋒。

    支撐魚雷艇大型化基本條件為,艦載魚雷的大型化和艦載魚雷可靠性的提高(19世紀的魚雷,就是用來看熱鬧的,被魚雷幹掉的戰艦都是被堵到港口之後的鞭屍。)動力系統功率密度的提升。(能夠在沒幾套過濾的情況下,驅動一艘1000多噸的艦艇跑到30多節的航速)。

    第2次世界大戰期間的驅逐艦

    以全世界產量最大的驅逐艦,弗萊特級驅逐艦為例。

    弗萊徹級驅逐艦

    標準排水量2100噸,滿載排水量3050噸。

    長114.8米,寬12米,吃水5.5米

    航速37節。

    主炮為5座單裝5寸高平兩用炮,

    防空炮為三座雙聯裝40毫米博福斯,7~10門單管20毫米厄利孔。

    以及2座5聯裝533毫米魚雷發射管。

    二戰時期驅逐艦與第1次世界大戰期間的驅逐艦相比,噸位上漲為2000噸的4000噸,火炮多幾門,魚雷多幾個,但是依舊無法與正規的巡洋艦相比。

    因為第二次世界大戰時期水面艦艇可以分為4檔,分別是戰列艦,重巡洋艦,輕巡洋艦,驅逐艦。

    第1次世界大戰時期,水面艦艇可以分為戰列艦戰列巡洋艦,裝甲巡洋艦,穹聽巡洋艦,驅逐艦,是在第1次世界大戰期間,各國海軍依舊有著大量的老式艦艇的存在。而這些老式艦艇就能夠承擔起二線戰場的職責。

    一戰期間戰列艦的噸位為2萬噸到3萬噸。

    二戰期間的戰列艦噸位已經為4萬噸至6萬噸。

    一戰期間的裝甲巡洋艦噸位為1萬噸以下。二戰期間的重巡洋艦噸位的噸位已經為1萬到2萬噸。

    因此第1次世界大戰到第2次世界大戰期間期間的驅逐艦大型化,主要原因為水面艦艇整體大型化大背景下的大型化。畢竟其他兄弟都長胖了,就你一個變瘦了也不對勁。

    第2次世界大戰結束以後的驅逐艦大型化。

    第2次世界大戰結束以後,驅逐艦噸位快速膨脹。

    美國的提康德羅加級巡洋艦排水量才11,000噸,但是朱姆沃爾特級驅逐艦排水量就已經高達15,000噸。

    對於咱們而言,051才3000噸,055都13,000了。

    那麼導致二戰以後的驅逐艦迅速大型化的原因是什麼?

    中間艦艇的缺乏

    第1次世界大戰期間水面艦艇由老式前無畏艦,無畏艦,超無畏艦等組成的戰列艦家族,以及戰列巡洋艦,裝甲巡洋艦組成的快速前衛艦艇,以及作為雜兵驅逐艦 。

    第2次世界大戰期間,水面艦艇由航空母艦戰列艦重巡洋艦,輕巡洋艦 驅逐艦組成。驅逐艦不是雜兵了。就需要2000噸才能伴隨艦隊機動的。

    二戰結束以後 戰列艦這一級別的艦艇直接被取消 。導彈成為艦艇的主要武器,也就無法憑藉主炮口徑來區分艦艇究竟。也就是說 水面艦艇可以分類為航空母艦,以及根據噸位劃分大中小型導彈艦或者根據用途分為反潛,掃雷,反艦艦。

    因為二戰結束後的二十年內,導彈體積龐大,小型艦艇無法搭載大型反艦導彈,所以大量老式巡洋艦改裝為導彈巡洋艦,驅逐艦為了能夠容納反艦導彈 開始大型化

    進入二十世紀八十年代以後水面艦艇的組成已經可以簡化為航空母艦,驅逐艦,護衛艦三個組成部分。七千噸級的驅逐艦已經可以搭載除彈道導彈以外的所有導彈 已經成為艦隊的次核心。驅逐艦與巡洋艦界限模糊化。

    現在的驅逐艦承擔的是一二戰期間戰列艦的任務

    所以只能說驅逐艦這個名字在大型化,驅逐艦大型化的背後的實質是水面核心主戰艦艇的輕型化!

    第三個原因是,現在艦艇級別劃分方式放飛自我 ....護衛艦都有六千噸了,驅逐艦一萬噸很正常。

  • 7 # 藍海夢想666

    概括:現代驅逐艦和護衛艦噸位越來越大,是為了提高其作戰能力而逐步提高了,噸位越大代表了其可搭載先進武器和裝備更多,自然作戰能力就上去了。

    首先無論驅逐艦和護衛艦噸位大是好處多多的。就拿中國最新的055型驅逐艦來說,該艦排水量達到了12000噸,安裝了112單元出發系統,安裝了130艦炮,S波段雷達,L波段雷達,X波段雷達,C波段雷達,紅旗10近防導彈系統,綜合桅杆等,航速可到30節以上,雙機庫設計,可搭載多架直升機,兼具防空,反潛、反艦,對陸攻擊等能力,效能優異,攻擊力強大。如果沒有足夠的空間,肯定無法安裝數量眾多的導彈,雷達,雙機庫,各種先進的系統等,有了足夠空間,無論是驅逐艦或者護衛艦戰力都將倍增。

    其次驅逐艦和護衛艦噸位大了,自然其航程和運載就增加了。驅逐艦和護衛艦是目前各國海軍裝備的主力艦艇,在全世界執行各種任務,一個有噸位大航程遠戰力突出的軍艦,更是各國海軍喜歡的型別了。每一個大國海軍都很重視海權,跑的遠,能力強,才能充分維護自己的海洋權益,尤其是中國海岸線長,加之南海,東海方向戰略壓力大,必有打造一支海軍,才能有效維護國家的主權利益,保證禦敵於國門之外。

    再次也不是所有的艦艇噸位越大越好,可根據作戰範圍,選擇適當的建造噸位。例如近海防禦完全可以使用小噸位的艦艇進行防禦,更大噸位的負責遠海防禦和進攻,相互配合,小艦發揮小靈活性,大艦發揮綜合能力,才能事半功倍。

  • 8 # 一葉楓流

    海軍艦船的發展趨勢都是大型化。

    魚雷艇催生驅逐艦,從幾百噸發展到幾千噸。

    護衛艦從不到一千噸發展到幾千噸。

    巡洋艦從幾千噸發展到過萬噸。

    航空母艦從一萬多噸發展到10萬噸。

    但是對小型軍艦的需要總會推出新型的軍艦。二戰時期的護衛艦(護航驅逐艦),現在的小型護衛艦接替了原來的護衛艦,護衛艦接替了驅逐艦,驅逐艦接替了巡洋艦。

    根本原因就是威力致勝。要想戰勝對手,就要比對方強大。而大型化是最簡單、最有效、最可靠的辦法。

    自然界的動物進化也是動物大型化。只有靠隱蔽的動物才小型化。

  • 9 # 國平軍史

    戰後水面艦艇的發展,還真有艦艇越造越大之發展態勢,二戰時滿派排水量僅1萬餘噸的護航航母消失了,艦隊航母則發展成排水量2萬餘噸的輕型航母、4-6萬噸級的中型航母,以及10萬噸級的重型航母。

    同時,巡洋艦都已經不再發展,美軍新型伯克級驅逐艦排水量都已超越了提康德羅加級巡洋艦,俄羅斯為數不多的幾艘光榮級和基洛夫級巡洋艦,也都是蘇聯紅海軍傳承下來的老舊艦艇了,可見巡洋艦作為一個艦種發展越來越式微。

    而驅逐艦包括護衛艦則越建越大,美海軍還在打造全宙斯盾化的伯克級驅逐艦,用來取代研發年代已經久遠的提康德羅加級巡洋艦;日本海上自衛隊現已服役金剛、愛宕和摩耶級等驅逐艦;南韓海軍服役的世宗大王級驅逐艦等,都是滿載排水量將近1萬噸或超過1萬噸的全宙斯盾化驅逐艦,事實上就其排水量而言,已經是妥妥的二戰時期巡洋艦的水平。

    現在,強國海軍驅逐艦其排水量不到1萬噸級,都不好意思說是驅逐艦,包括055型驅逐艦滿載排水量1.25萬噸,甚至DDG-1000級朱姆沃爾特級滿載排水量高達1.45萬噸也被命名為驅逐艦,其實,此兩型艦都是重型巡洋艦的水準了。

    護衛艦的情況也大致相同,由二戰時期參與護航的800-1000餘噸,進而發展到2000-3000餘噸、3000-4000餘噸、4000-5000噸級,歐洲國家海軍的護衛艦動輒排水量6000噸級,英國海軍新建的26型護衛艦滿載排水量達到了驚人的7000餘噸,許多軍迷納悶這還是護衛艦嗎?比一般的驅逐艦排水量都還要高呢!

    至於現代驅逐艦和護衛艦為何越造越大,也是比較好理解的,水面艦艇的排水量大,說明其艦體體積大,能夠容納更強勁更先進的燃氣輪機等動力系統,賦予艦艇30節以上的高航速,此其一。

    其二,反艦、防空、反潛,乃至對陸攻擊巡航導彈的上艦,取代艦炮成了海戰最主要的作戰武器裝備,特別是艦載導彈垂直髮射系統要佔據艦上寶貴的發射空間,以一組8單元為模式,要塞進去4組、6組、8組,甚至14組、16組等,所以水面艦艇的排水量得以放大,才能容納如此數量眾多的導彈。

    其三,艦載雷達、火控系統、電子戰系統等越來越多,必須加大艦體內部空間,才能安裝下那麼多的計算機裝置設施、電器裝置控制箱,以及其他輔助裝置等,水面艦艇有非常明顯的大型化發展趨勢。

    其四,現在水面艦艇除了防空對海作戰以外,特別重視對水下潛艇的打擊,水面艦艇大型化發展趨勢,顯然是和反潛作戰的需求分不開,大排水量的水艦艦艇,可以提供更大的直升機起降平臺,甚至有的艦艇會設定雙機庫,增加艦艇的航空反潛能力。

  • 10 # 一經發現

    現代軍艦越造越大,說明世界的局勢依然不是很穩定,充滿了各種變數,尤其是世界警察四處干涉別國事務,經常引爆他國戰爭。

    驅逐艦和護衛艦在沒有空中掩護的情況下,極易被敵方擊沉,因此必須一方面加強防空力量,安裝更多的艦對空導彈,一方面要安裝更多、更精良的軍事裝備,以提升對水下潛艇的偵測和對水面目標的打擊能力。

    二戰之前的艦艇,都是採用安裝巨炮來打擊敵方艦艇,炮彈佔用空間相對較小,一般護衛艦300-1000噸,驅逐艦1500-3000左右就夠用的了。但是小噸位的艦艇也只能是近海防禦,藍水海軍就需要更大型的艦隻。

    二戰後,尤其是近二三十年來,大多數國家的驅逐艦和護衛艦都是採用導彈作為基本武器來打擊敵方軍事目標,為了提高導彈的射程和威力,導彈的長度和直徑也在增加,這樣就需要更大的空間來安裝各類導彈和儲存導彈,維護保養也是需要一定空間的。

    因此,現代的驅逐艦和護衛艦越造越大是一種必然的趨勢。例如:中國要完成祖國統一,維護國家領空領海的完整,保障海上航運通道的安全,建設藍海海軍是當務之急,海軍需要增加建造萬噸級的驅逐艦也是大勢所趨。

    這裡,還是要拿航空母艦來比對一下,看看軍艦大型化的發展趨勢:

    一戰時期的航母非常簡陋,直接在軍艦或商船上方安裝簡易夾板作為飛機的起降跑道,由於噸位小,跑道不夠長,戰鬥機經常出現衝出跑道的事件。

    二戰後,航空母艦是越造越大,噸位有的超過了100000噸,可以裝載戰鬥機、預警機、偵察機等機型百餘架,打擊能力十分強悍,但是造價昂貴,一般國家裝備不起,目前僅僅有美英法中俄有裝備和製造能力,印度、義大利、泰國裝備了美俄退役的航母,而印度是購買了俄羅斯淘汰的舊航母,在改裝中還出現了失火的情況。

    俄羅斯的航母,戰鬥機要靠前面翹起的跑道才能夠起飛,相對比較落後,也造成甲板上不能停放更多的戰機。而美國的航母是採用蒸汽彈射起飛,這就要安裝大型的蒸汽彈射系統,必須增加航母的噸位。

  • 11 # 威吶解析

    驅逐艦和護衛艦是目前各國海軍的主戰艦艇,按照目前的發展現狀,驅逐艦已經達到10000噸級,而護衛艦也已突破7000噸,其功能和體型早已突破了各自傳統定義上的界限,如果單從戰鬥力上來說,現代驅逐艦和護衛艦的殺傷力和防護(主動防護,非類似戰列艦上的裝甲防護)能力足以挑戰二戰時期的戰列艦、巡洋艦等大型艦艇。現代驅逐艦和護衛艦的噸位越來越大,一方面與現代艦艇的級別劃分有關,另一方面也是為了適應現代海上對抗日趨嚴苛的需求。艦艇命名“隨意化”的典型代表,日本27000噸的“出雲號”“載機驅逐艦”!中國052C/D和055驅逐艦,大型化趨勢明顯

    目前全球範圍內各國裝備的主戰艦艇中,除了各型航母以外,噸位最大的主戰艦艇是俄羅斯的“彼得大帝號”核動力巡洋艦,滿載排水量達24000噸;其次是美國DDG-1000驅逐艦,滿載排水量約15000噸;再次是俄羅斯的“光榮級”巡洋艦,滿載排水量約11500噸,再之後就是南韓11000噸噸“世宗大王級”驅逐艦、日本10500噸的“愛宕級”驅逐艦、美國10000噸級的“提康德羅加級”巡洋艦和“阿利伯克級”驅逐艦等;護衛艦方面德國F-125“符騰堡”級達到了7000噸、西班牙F-100護衛艦6500噸級、荷蘭“七省級”護衛艦6000噸級、中國的054A護衛艦也達到了4200噸,初次以外英國正在研發的26型驅逐艦滿載排水量達到了8000噸級!驅逐艦、護衛艦大型化的趨勢愈加明顯。24000噸的“彼得大帝號”核動力巡洋艦15000噸級的DDG-1000驅逐艦中國12500噸的055驅逐艦也即將加入海軍序列德國7000噸級的F-125“符騰堡級”護衛艦中國054A護衛艦噸位也達到了4200噸,比051型驅逐艦還多了500噸

    現代驅逐艦、護衛艦之所以越來越大,個人認為最主要的原因是執行的功能和麵臨的危險越來越大、需要裝備的武器和艦載裝置越來越多,導致艦艇尺寸和噸位也不得不往大了發展。以中國052D驅逐艦為例,其裝備了64具大尺寸垂髮、346A大型相控陣雷達、130毫米主炮、730/1130近防炮、24聯裝近防導彈、2座3聯裝324毫米魚雷以及1架艦載直升機等,這樣的火力攜帶量和艦載電子裝置,不僅需要足夠的空間,也需要有足夠的動力配置,都對艦艇尺寸提出了嚴苛要求,相對於052D強大的火力密度和系統配置水平,其7500噸的噸位在全球同級別艦艇中已經是屬於“小號”的了!中國驅逐艦發展圖譜,052C的噸位比第一代“四大金剛”驅逐艦大了4倍多,戰鬥力提升了可不止40倍!試航中的052DL,估計噸位接近8000噸055驅逐艦的噸位超過“提康德羅加級”巡洋艦2000多噸

    現代艦艇不僅要執行反艦任務,還需執行難度更大的防空、反潛等,不論是驅逐艦還是護衛艦,這三方面的功能都需要考慮。而隨著技術的發展,任何一方面的難度都在不斷增加,隨之而來的就是各種先進裝置、儀器、武器等都需要裝備,而且還有保正一定的火力持續性和電力需求。功能要求高、武器攜帶量大、動力需求多,這些方面作用到一塊就是艦艇尺寸噸位不斷增大,從跟不上來說現代艦艇噸位不斷增加是海上對抗形式不斷進化的結果!“現代級”驅逐艦上琳琅滿目的各種武器、雷達等055驅逐艦結構簡圖,雖然高達12500噸,但沒有1噸是多餘的!

  • 12 # 鷹鴿分析

    二戰後,傳統的戰列艦時代“大炮鉅艦”被航母所取代,戰列艦逐步退出戰爭舞臺。戰後隨著科技的發展,尤其是資訊化時代的大踏步到來,傳統較為嚴格的噸位劃分艦艇類別的慣例被打破,艦艇的噸位越來越大,作戰功能也逐步推向統一化。諸如英國新一代26型護衛艦滿載排水量接近8000噸,超越了好多國家當前驅逐艦的水平。

    導致這種現象出現的原因諸多,不同歷史時期原因也有顯著差異,其發展態勢綜合起來主要有以下幾個階段:

    第一個階段:美蘇冷戰時期爭霸

    美蘇冷戰期間,雙方除了大力發展核武器之外,在常規領域也取得顯著突破。蘇聯開發出來採用核動力的巡洋艦“基洛夫”級,無論從艦艇外形設計延續蘇式暴力美學的同時,艦載武器從質量到數量都發生了質的升級,基洛夫級單艦攜帶數百枚各類導彈,活脫脫的一個移動武器庫。

    美國海軍理念與蘇聯不同,主要得益於美國在太平洋戰爭時期對於航母的認知,其主要側重發展航母,隨著科技水平的迅猛發展,美國航母用核動力替代了常規動力,航母的噸位發展到近日的10噸級,成為不折不扣的海上巨獸。

    由於美蘇主戰艦艇的噸位被成倍幾何數的放大,傳統的驅逐艦、護衛艦的噸位也隨著被放大,其作戰運用由二戰時期的保障型向主戰型發生轉變,成為戰列艦時代終結後的主要海戰武器。發展到上世紀80年代左右,國際上主流的驅逐艦噸位增至八九千噸,護衛艦噸位也達到三四千噸;比較有代表性的如蘇聯現代級驅逐艦排水量8000多噸,美國阿利伯克級達到9000多噸,美國佩裡級護衛艦滿載排水量4100噸等等。

    美蘇爭霸一定程度上推動了海軍水面艦艇大型化發展,在那個時代,體量和數量成為武器裝備發展主導的關鍵詞。

    第二階段:相控陣雷達和垂直髮射系統的出現

    上世紀七八十年代,雷達電子技術發展迅猛,新體制的相控陣雷達面世,從探測距離到多目標處理能力都實現質的提升,對於現代海戰的發展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產生重大影響。新型雷達在效能大幅度提高的同時,其體積和重量也同步增大,小型艦艇很難承載這種主流裝備;為此它最早應用到大型水面艦艇,比如美國現役的“提康德羅加”級巡洋艦和“阿利伯克”級驅逐艦,這兩型主戰艦艇噸位滿排都在萬噸。

    隨著相控陣雷達技術逐步成熟和運用普及,護衛艦也開始安裝此類高階裝備,諸如俄羅斯22350型防空型護衛艦,滿載排水量約4500噸,艦載雷達電子裝置和艦載武器系統可用殘暴形容毫不過分。傳統一兩千噸級的護衛艦很難承載這些高階玩意,唯一的解決方案就是放大噸位,目前國際上,安裝相控陣雷達的護衛艦噸位至少在4000噸以上。

    伴隨宙斯盾系統出現的還有導彈垂直髮射系統。導彈垂直髮射系統的出現有效解決了導彈時代艦艇攜彈量偏少的現實問題,解決了傳統導彈發射裝置佔據甲板空間較大的問題。有限的空間攜帶更多數量的導彈成為現實,想要攜帶更多的導彈,就需要更大的空間容納這些發射模組。相控陣雷達同時也為攜帶更多導彈提供了運用便利,畢竟相控陣雷達直接提升火力通道數量,而且是成倍的提升。

    在抗飽和打擊理論的驅使下,驅護艦自身的導彈數量在不斷提升,隨之艦艇的噸位也被放大。比如南韓“世宗大王”級垂髮單元數量達到128個、“提康德羅加”級112個、中國055同樣是112個;反觀護衛艦中國排水量4000噸的054A導彈護衛艦搭載了32單元垂直髮射單元。

    此外,還有一種打擦邊球存在的四不像國家,諸如日本的24DDH排水量2萬多噸,卻被冠以直升機驅逐艦這一獨特稱謂,能起降直升機甚至F-35B這樣的固定翼戰機,按常理稱謂準航母,但日本處於各種考量,以打擦邊球的方式命名為驅逐艦。這種典型的睜眼說瞎話的四不像命名都能說得過去,傳統驅護艦噸位被放大也沒什麼不妥的。

    總結

    在相控陣雷達和垂直髮射系統成為主流的大背景下,抗飽和攻擊能力成為現代水面艦艇的主要衡量指標之一,導彈數量的增加,隨之而艦艇的噸位必然需要與時俱進。再加上海軍噸位認知普遍模糊化,現代驅護艦噸位越來越大,甚至出現類似26型滿排達到8000噸仍被冠以護衛艦之名也沒什麼大驚小怪的了。

  • 13 # 檢子

    可不是嘛!

    現在的護衛艦重了,相當於以前的驅逐艦的。

    現在想一想,體積大了,說明提供一個更多的武器裝備空間,有反潛作用各種裝置,比如聲納,水面雷達,磁感應,浮飄。還有自己個體防空導彈和雷達。

    俄羅斯由於經濟不景氣,所以在護衛艦上安裝大型反艦導彈,所以護衛艦的體積向大的方面發展。

    實際上今天的驅逐艦的作用與護衛艦的作用幾乎相同,只是驅逐艦是更大的護衛艦罷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小黃龍250和cbf190哪個適合摩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