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他們去恰燒烤

    一個人要想成為一代梟雄,既要靠個人的學識膽量,又要依賴於歷史的程序。

    司馬懿最初的確是打算一輩子做一個書生的。

    司馬懿的父親,也就是司馬防,曾參與策劃謀殺曹操。但是計劃失敗,曹操大發雷霆,眼看司馬防即將被殺。

    此時,司馬懿利用自己的聰明才智,將司馬防的罪名,嫁禍給了楊修的父親。這當然瞞不過曹操,但是愛惜人才的曹操並沒有殺司馬懿,而是讓司馬懿留了下來,陪曹丕讀書。

    司馬懿的霸主之路正式開始。

    後來,司馬懿幫助曹丕在太子爭奪戰中勝出。曹丕稱帝后,司馬懿順理成章的成為一代權臣。

    緊接著,司馬懿一生中最大的機遇出現了。

    那就是曹丕英年早逝,司馬懿成為託孤大臣。

    曹丕死後,曹叡繼位。此時曹叡只有十幾歲,還是個小孩子,魏國的權力更加順理成章的到了司馬懿手中。

    與此同時,司馬懿的兩個兒子司馬昭和司馬師也長大成人,他們兄弟倆都是著名的軍事家。

    託孤大臣的身份,再加上朝中有兩個將軍是自己的兒子,而司馬懿的弟弟也在朝中做官。此時年幼的皇帝根本毫無地位,司馬懿家族成為魏國真正的控制者。

    在此以後,司馬懿以他出色的軍事才能,抵禦住了諸葛亮的進攻,蜀國、吳國徹底失去了和魏國對抗的實力。

    此時,司馬懿的勢力、威望達到了空前的強大,三國之中再也沒有人能和司馬家族叫板。

    ————————————————

  • 2 # 欲新

    司馬懿並不是你想的那種書生性格,他其實很隱忍,是一個富有觀察力和耐心的人。曹操比他強,他忍著,熬死了曹操。曹丕是一代梟雄,又是自己表面上的摯友。他也只能忍著,終於熬死了曹丕。待到曹睿上臺,各種征戰要他去主持,也只能忍 ,熬死了曹睿。最終在曹芳時他抓住了機會。一舉控制了曹氏江山。

    這不難看出他的耐心與氣度,但難以掩飾他的陰險。曾經曹操用鞋子抵著他的頭,現在他用鞋子抵著曹操重孫的頭,這不是一種陰險?

    並不是誰去逼他成為“冢虎”,而是他自己選擇成為“冢虎”。

  • 3 # 古今縱橫談

    司馬懿,字仲達,外號為“冢虎”,意味“蟄伏在墳墓中的老虎”,聞之令人望而生畏,這也符合司馬懿隱忍持重的性格。在跟隨曹操的20年中,司馬懿雖有不世之才,卻始終被曹操所壓制,只因曹操看出了他有“狼顧之相和不臣之心”。

    曹操去世後,曹丕繼承了王位,並很快登基稱帝。曹丕雖對司馬懿畢竟敬重,但依然沒有讓他掌控軍權,司馬懿沒有絲毫的原因,選擇了隱忍和蟄伏,等待屬於他的機會。

    諸葛亮去世前,司馬懿多次與之交手,卻始終鬥不過諸葛亮的智謀。但是,他並沒有放棄,並最終熬死了諸葛亮這條臥龍,使得他這隻蟄伏在墳墓中的老虎有了出頭之日。此後,司馬懿再無對手,並很快篡奪了曹魏大權,為西晉政權的建立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不管的臥龍諸葛亮,還是鳳雛龐統,最終都含淚而終,唯有冢虎司馬懿笑到了最後,司馬家成為天下之主。這也說明了一個道理,做大事者都要學會忍耐,不要因一時的挫折而懷疑人生,若暫時鬥不過他人,就要選擇隱忍,只要活的比對手長,你就會成為最後的人生贏家

  • 4 # 群眾參謀部

    事情的真相應該是如此畫面:

    司馬懿自少就有奇志,我們把他的一生串聯來看,他絕不是疲於應付的被動解決問題,他每一次解決難題後都會更進一步,獲得更多的勝利果實,這說明在他的心裡一直或壓根一開始就有一個龐大的計劃和大局觀。

    他從來不爭一城一池的得失。很多人根本沒有吃透何謂“忍”的真諦。很多人在面臨困難時選擇的忍是忍氣吞聲,為了眼前得失。這是區區意氣之忍;為了大局,為了穩定團結,為了更好的把事業把人生經營好,所以忍得一些損失,這僅僅是謀身之忍。雖然說能做到這一層的就已經算是個人物了。

    但司馬懿的“忍”又豈是一般意氣或榮身這等層面所能望及的?笑話,羅貫中的三國演義,讚了這段歷史,讚了忠義,讚了功謀,唯獨沒有贊一個最宏偉的內容,那就是如何止分歸統。

    曹操是摸著石頭過河,既不想擁漢,更不能覆漢。孫權空有心機,但流於一隅,偏安守一族利益。劉備只求興漢,或許捎帶噹噹皇帝,唯獨諸葛亮的隆中對提出三分天下,出蜀中,興大漢,天下統一。這是一個高於其他三國的國策,比任何口頭的,摸著石頭過河的行為更有實質戰略規劃和操作手法的政治綱領和政治舉措。所以諸葛亮生前連吳抗曹也好,獨立攻曹,施計退吳也好,一直操戰略進度於亮手,遊刃有餘,直到碰到了司馬懿。

    首先,司馬懿擁有和諸葛亮同等高度的戰略規劃,諸葛亮是將天下重歸漢室一統,司馬懿便將天下執掌在世族(士族)手中。

    其次,諸葛亮可一手操蜀國朝政,但司馬懿以自身高絕的軍事政治素養,借力打力挾蜀患保位建功。

    再然,諸葛亮人數(綜合素質)上或勝司馬懿,但氣數(世族崛起,欲與,能與皇權分享治世)上司馬懿得天獨厚,完勝。這就是水鏡先生目送諸葛亮出山時說的孔明得其主,不得其時的根由。

    如果將諸葛亮的左右時局的隆中對和司馬懿領導朝流的九品法,軍屯法相比,勝負立下。

    所以我敢說,司馬懿從一開始就是冢虎,虎始終是虎,他腦子裡從開始絕不是小富即安,他想到的是如何氣吞天下,佔此江山。

    所謂冢,世人皆以墳,墓解釋,有幾人知道冢及冢虎的真義。

    山頂,冢。——《爾雅》華山冢也。——《山海經·西山經》。注:“冢者,神鬼之所居也。現在可以正式揭曉司馬懿的忍是何物了:為了得到這個天下,不是象形意義描述的所謂事業,商業,富足的代意。是這個實實在在的江山而做的由他為首(包括他自己)帶領整個家族前赴後繼的犧牲和忍耐人性私慾,默默承受應變策略的危險和痛苦。 環顧整個三國,誰能勝之?

  • 5 # 南門太守

    司馬懿由書生變身冢虎,是一個數十年裡因外界環境變化而不得不一再蛻變的過程,其蛻變過程可以分為4個階段:

    第一次蛻變:由文吏到智囊

    司馬懿出生於179年,是公元二世紀的“七零後”,他22歲時(201年)有了第一份工作——上計掾,因不想為曹操所用,所以病裝棄職。

    司馬懿29歲時(208年)正式來到曹操身邊,擔任文學掾,就其職務性質而言不過是一名文吏,但司馬懿在政治上也是一個有企圖心的人,他主動接觸曹丕併成為智囊,以後歷任黃門侍郎、議郎、丞相東曹屬、主簿、軍司馬,在曹操身邊出謀劃策。

    第二次蛻變:由智囊到重臣

    曹丕稱帝后司馬懿進入核心決策圈,42歲時(221年)任侍中,以後又任尚書僕射,成為朝廷核心部門尚書檯的二把手,品級不高但職責很重。

    在曹丕的刻意栽培下司馬懿45歲時(224年)擔任了撫軍大將軍,這是一個質的飛躍,打破了謀士不帶兵的傳統,司馬懿同時還錄尚書事,也就是分管尚書檯的日常工作,行政、軍事大權一把抓,成為名符其實的重臣。

    第三次蛻變:由重臣到權臣

    司馬懿47歲時(226年)曹丕駕崩,臨終前託孤給司馬懿等人,司馬懿隨後以託孤大臣的身份擔任驃騎大將軍,在軍中的地位僅次於大將軍,相當於全國武裝部隊部副總司令,具體責任是“督荊豫二州諸軍事”。

    司馬懿隨後千里平叛,消滅了孟達,這是他首次統兵指揮重大軍事行動,幹得非常漂亮,是閃擊戰的成功案例,奠定了司馬懿在軍中的地位,51歲時(230年)司馬懿就任大將軍,此時曹休、曹真先後死了,司馬懿成為軍中統帥。

    司馬懿負責對蜀作戰後成功地耗死了諸葛亮,56歲時(235年)他由大將軍改任太尉,這種微妙的安排似乎顯示出魏明帝對權臣的防範,但棘手的遼東問題隨之而來,又不得不讓司馬懿出馬,司馬懿又千里平定了遼東。

    第四次蛻變:由權臣到霸主

    滅孟達之戰、拒蜀漢北伐之戰以及平遼東之戰是司馬懿最精彩的“三大戰役”,曹魏後期能拿出手的勝仗其實也就這3場,經此三仗司馬懿在軍中的威望已自然形成,魏明帝儘管對司馬懿不放心,但又不得不用他。

    司馬懿60歲時(239年)魏明帝駕崩,他受命第二次託孤,以太尉的身份都督中外諸軍事,後改任太傅。直到這時,司馬懿也許都還沒有篡魏自代的想法,但曹爽的步步緊逼已讓他沒了退路,只有奮力反擊。

    司馬懿70歲時(249年)發動高平陵政變,一舉奪權,魏少帝欲加位其為丞相,司馬懿不受,但司馬懿這時已成為最高權力的擁有者,是隱身的帝王。

    三國時代有兩個人被稱為“非常之人”,一個是曹操,另一個就是司馬懿。司馬懿的成功之路與曹操不一樣,曹操是靠30多年裡的數十戰一仗一仗打出來的,而司馬懿不僅在軍事上也成就非凡,而且付出了更多的智慧、謀略尤其是耐力。

  • 6 # 歷史簡單說

    司馬懿字仲達,他的祖父叫司馬儁,擔任過潁川太守,而我們知道曹魏的很多謀臣出自潁川郡,比如郭嘉,荀彧,荀攸,他的父親叫司馬防,擔任過京兆尹。司馬防有八個兒子,每人的字裡都帶有一個達字,所以他們兄弟八人號稱司馬八達。

    司馬懿少年時期就有憂天下之心,司馬懿二十歲的時候,南陽太守楊俊見了司馬懿,認為司馬懿非同尋常。尚書崔琰與司馬懿的大哥司馬朗關係很好,崔琰對司馬朗說:你弟弟司馬懿十分聰明,辦事果斷,你完全比不上呀。

    建安十三年,丞相曹操徵召司馬懿為文學掾,後來讓司馬懿輔佐太子曹丕,司馬懿先後擔任黃門侍郎,丞相主簿,而丞相主簿這個職位,楊修也擔任過。曹操日益覺得司馬懿有雄心,又發現司馬懿有狼顧之相。

    曹操就建議曹丕要小心司馬懿,但此時的曹丕與司馬懿的關係很好,一直幫司馬懿說好好話,司馬懿自己也盡心盡職的做事,做人也十分的低調,曹操對司馬懿也就慢慢取消了戒心。

    建安二十四年,公元219年,司馬懿擔任太子中庶子,與陳群、吳質、朱鑠成為太子四友。黃初元年,公元220年,漢獻帝禪讓給曹丕,司馬懿被任命為御史中丞,安國鄉侯,黃初二年,公元221年,司馬懿被任命為侍中、尚書右僕射。

    黃初七年,公元226年,曹丕病重,曹丕命司馬懿與曹真、陳群、曹休為輔政大臣,輔佐曹睿。曹睿即位後,司馬懿被封為舞陽侯,驃騎將軍。

    太和二年,公元228年,司馬懿從荊州宛城千里奔襲新城郡,斬殺想要謀反的原蜀將孟達。太和四年,公元230年,司馬懿被任命為大將軍、大都督。太和五年,公元231年,司馬懿對陣諸葛亮,公元234年,諸葛帝病死,蜀軍撤退。

    青龍三年,公元235年,司馬懿升任為太尉。景初二年,公元238年,司馬懿率軍平定遼東公孫淵。景初三年,公元239年,曹睿病死,八歲的齊王曹芳繼位,司馬懿與大將軍曹爽成為輔佐大臣。

    曹爽為了專權,讓曹芳任命司馬懿為太傅,其實就是明升時降。正始八年,公元247年,司馬懿假裝生病,不問政事。正始九年,公元248年,曹爽派李勝去探望司馬懿,司馬懿假裝病重,曹爽就對司馬懿沒有戒心了。

    嘉平元年,公元249年,曹爽帶著曹芳去拜祭曹睿的高平陵,司馬懿趁機發動了高平陵之變,曹爽投降後被誅三族,曹魏大權落入司馬懿手裡。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被稱為“宋末三傑”的是哪三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