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營養海賊團
-
2 # 不靠譜的媽媽
說多少次,和缺鈣有關係補鈣還是抽筋,怎麼辦,用這個方法,孕期不會抽筋。
伸腿是容易抽筋,伸懶腰時把腳尖回勾,過10秒再放鬆下來,就又避免一次抽筋了。
-
3 # 夜空中最亮的星77
懷孕了後期容易腳抽筋,大概就是缺鈣的原因。因為孩子生長髮育,需要不斷地從父母身上汲取養分,而鈣質也是一方面,如果準媽媽後期不補鈣的話,很可能缺鈣嚴重,後期晚上睡覺時被抽醒也有可能,也會有雙腳抽筋的情況發生。所以,準媽媽一定要注意補鈣,才能為自己和孩子提供充足鈣質。
-
4 # 倩Sur
女性懷孕期間也會經常發生抽筋,通常是從妊娠中期開始,常常會在女性妊娠晚期更加嚴重。可能是因為孕婦體重額外增加導致肌肉疲勞程度增加,或者由於血液迴流到心臟的速度變慢導致腿部肌肉壓力增加,從而發生抽筋。
一些減緩肌肉疲勞的方法或許就能有效幫助預防抽筋發生,也能有助於提高肌肉的表現能力。記得在運動過程中攝入液體和鹽分。
另外,透過按摩和拉伸也能夠幫助降低孕婦肌肉抽筋的發生率。
-
5 # 卓理超人
孕婦腿抽筋是怎麼回事
有了寶寶是一件很幸福的事情,但是準媽媽首先要面對孕期的種種不便,困擾很多準媽媽的一項就是小腿抽筋。不少準媽都表示,懷孕之前從來沒有試過腿抽筋,怎麼一懷孕就會腿抽筋呢?到底孕婦腿抽筋是怎麼回事呢?
懷孕後,孕婦體重明顯會增加,這個孕婦的雙腿的承受負擔加重,導致腿部肌肉處於疲勞狀態。加上孕婦身體鈣消耗比較大,如果補鈣不及時,容易引起腿抽筋,尤其在晚上睡覺時容易發生。
“腿抽筋”在醫學上被稱為腿痛性痙攣,表現為腿部一組或幾組肌肉突然、劇烈、不自主的收縮,變得很硬,疼痛難忍。抽筋雖然僅持續幾分鐘,但是發作過後肌肉的不適感或觸痛可以持續幾個小時。
腿抽筋了,準媽媽要根據不同的原因採取不同的對策,這樣就能很快解除痙攣而止痛。如果出現腿抽筋情況,準爸爸平時也要經常幫準媽媽按摩腿部,放鬆肌肉,這樣才可以避免腿抽筋現象發生!
孕婦腿抽筋的原因懷孕期間,有些孕媽媽會很容易就出現腿抽筋的現象。那麼,為什麼會出現這些現象呢?出現抽筋證明孕媽媽需要改善什麼呢?接下來我們一起來了解下孕婦腿抽筋的原因吧!
1、營養過剩。過度的飲食引起富含蛋白質攝入過多,影響碳水化合物的代謝,導致酸性代謝產物堆積,引起電解質紊亂。電解質紊亂的表現之一就是抽筋。
2、經常久站。懷孕期間走得太多或站得過久,都會令小腿肌肉的活動增多,腿部肌肉負擔增加,導致區域性酸性代謝產物堆積,就會引起肌肉痙攣。
3、睡姿不良。睡眠姿勢不好,長時間仰臥,使被子壓在腳面,或長時間俯臥,使腳面抵在床鋪上,迫使小腿某些肌肉長時間處於絕對放鬆狀態,容易引起腿抽筋。
4、身體缺鈣。懷孕以後,寶寶需求的營養加大,特別是對鈣的吸收,尤其在孕中、晚期,每天鈣的需要量增為1200毫克。如果膳食中鈣及維生素D含量不足或缺乏日照,會加重鈣的缺乏,從而增加了肌肉及神經的興奮性。夜間血鈣水平比日間要低,故小腿抽筋常在夜間發作。
回覆列表
有些孕媽咪在晚上或者臨睡時會發生小腿抽筋,有的一夜發生10多次,每次持續時間2-4分鐘,醫學上成為下肢痙攣,引起孕媽咪下肢痙攣的主要原因是:
1、 鈣攝入不足;
2、 久坐或受寒,疲勞過度;
3、 妊娠後期子宮增大,使下肢的血液流通不暢。
如何預防腿抽筋?
1、 不要長時間站立或坐著,應每隔一小時左右就活動一會,防止過度勞累;
2、 每天到戶外散步半小時以上;
3、 平時注意養成正確的走路習慣,讓腳後跟先著地;伸直小腿時,腳趾彎曲不超前伸。
4、 每晚臨睡前用溫水泡腳,並對小腿肚進行2-5分鐘按摩;
5、 應增加富含鈣食物的食物,每天應保證1斤奶,半斤綠葉菜,經常吃豆製品,這些食物都是鈣的優質來源,不僅鈣含量豐富,吸收率也相當可觀。芝麻醬含鈣非常豐富,但脂肪含量幾乎接近50%,可以作為蔬菜的調味料攝入,不建議經常食用。另外戶外運動也會避免鈣的流失,每天堅持。每年的11月-次年4月,由於Sunny不充足,可透過補充維生素D(每天400單位)來促進鈣的吸收。在飲食不能滿足鈣攝入時,可選擇鈣補充劑。
6、 適當增加維生素B1的攝入。粗糧的表皮和胚芽、豆類、堅果以及肉類均富含VB1,每天應適量攝入。
7、 需要注意的時,維生素B1在鹼性條件下加熱非常容易流失,所以為了避免流失,建議孕媽咪在煮粥時不加小蘇打,以免破壞了營養。
應對腳抽筋的妙招?
如果孕媽咪小腿出現抽筋,可先從下往上輕輕按摩腿肚,再按摩大拇腳趾及整條腿,一般都能使痙攣緩解。如緩解不明顯,則可把腳放在溫水盆中,熱敷小腿,並搖動足部,痙攣即可緩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