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二號車手

    這個不是我們不同北斗,是應為北斗目前還沒有完成整體市場佈局,目前只是小範圍適用,主流的還是GPS導航。

    美國從上世紀70年代開始GPS的研究投放,耗資300億美元到1994年才建成了覆蓋全球98%的24顆衛星的佈局。

    所以為了實現導航最基本的需求是至少要有24顆衛星在天上才行,只有這樣才能保證全球每個地方任何時刻至少能看見4顆衛星,透過4個方程解出空間三維座標和時間四個變數,實現對地導航的基本訴求。

    那麼北斗導航為什麼沒能全面覆蓋呢,因為根據規劃,2012年左右,“北斗”系統覆蓋亞太地區,2020年左右覆蓋全球,目前查到的資訊顯示有17顆在軌衛星。

    並且北斗導航與GPS有一個不同的點是,北斗的衛星軌道位在地球的中軌道,介於高位的歐盟的伽利略和低位的GPS之間,因此GPS有24顆而北斗則需要35顆星來實現更加穩定更加精確,採用了27+8的模式(這裡非常複雜,我也不是天體物理學出身,只能解釋這麼多了)。

    因為天上已經有我們的衛星了,所以臺北時間2012年12月27日,北斗導航業務正式對亞太地區提供無源定位、導航、授時服務。

    2014年11月23日,國際海事組織海上安全委員會審議通過了對北斗衛星導航系統認可的航行安全通函,北斗導航已經獲得國際海事安全組織認可,取得國際海事應用合法地位。

    未來隨著更多的衛星升空,北斗導航必將能夠取代GPS成為頭哥。

  • 2 # 動漫皇皇君

    現在很多中國產智慧機都是支援北斗導航的,同時支援AGPS,GPS,GLONASS。可以進行多系統的混合定位,精度相對會好。

    兩種都是定位系統,北斗是中國開發的,目前還沒有大量民用,GPS是全球定位系統的英文名稱縮寫,很多手機都支援,是美國開發和維護的,一般免費使。

    中國的北斗導航是近幾年開始正式投入使用,但美國的GPS早在20世紀70年代的時候就已經開始發展,我們知道導航定位系統或許都是從GPS開始,GPS導航在業內的先驅地位難以撼動。

    北斗導航發展短短几年,還有很多不夠成熟和完善的地方,穩定性或許也沒有GPS具有優勢。

    GPS好用有免費,為什麼要換呢?所以,北斗目前主要還是用於軍事領域,畢竟在軍事上不想受到美國控制。

    一直以來都運用在軍事領域,但這一次北斗將來到我們生活中並且就在我們身邊,目前北斗導航與共享單車ofo達成了戰略合作。在不久的將來,ofo共享單車將配備由北斗導航研發的“北斗智慧鎖”,北斗導航精度可達釐米級,定位將更加精準。

  • 3 # MLTech

    https://wenda.toutiao.com/question/6392365870617723137/

    該問答提及了車載,這裡簡要介紹一下,然後說下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問題,主要涉及心理層面的內容。

    問題中的一些叫法很通俗,不過不是非常的準確。北斗導航應該是利用北斗導航衛星實現導航的過程,北斗衛星只是其中一環,導航接收機、地圖、軟體介面等都非常重要。

    現在車載導航和手機導航並不都是利用GPS,不少情況下為同時利用GPS和北斗,也有一些只利用北斗。出現這種說法的直接原因為:北斗導航還沒有被廣泛認知,至少還沒有GPS那麼普及,同時也可能是對導航的一些基本概念不是非常明確。如果想了解可以看這個回答:

    https://wenda.toutiao.com/question/6390900625692950786/

    除了在車裡使用手機進行導航,現在很多汽車也配備了導航系統,或者是後來單獨安裝的導航儀。這些裝置最終是否會支援北斗主要有這麼幾方面決定:

    1、裝置的效能表現,從這方面來講的話,同時支援北斗和GPS,甚至支援更多的星座,是合理的做法。

    2、裝置的晶片供應商。目前晶片供應商大多也是優先支援更多的衛星星座。

    3、導航儀和地圖、輔助定位系統的匹配問題。

    在北斗產業鏈還沒有非常完善的背景下,大眾沒有大範圍的看到優先支援北斗的導航終端,自然會產生一些疑惑。

    該問題之所以出現,還有兩個心理層面的原因。

    偏見,這裡指相對中性的偏見。

    俗話說,情人眼裡出西施,自己的孩子總是最好的。在看待北斗這件事情上,同樣存在這樣的情況。產生這種中性偏見的原因主要來自內團體效應。北斗是中國的產品,作為華人自然會抱有很大的期待,同時也會更加傾向認為北斗的效果會好過國外的GPS,即便是北斗和GPS表現一樣的情況下。

    這種對於北斗的期待和對於國外產品的一些稍有敵對的態度讓北斗和GPS成為了對立關係。如果是從敵對的方向來考量,這樣的觀點再正常不過。不過對於使用者來講,最終評定的標準應該是效能和價格,同時藉助GPS和北斗進行導航沒有什麼不好。

    認知失調,該問題產生的根源所在。

    大眾接收到的關於北斗的資訊大多是正面的。效能媲美,甚至超越GPS,北斗馬上要覆蓋全球,可以擺脫對GPS的依賴。當大眾形成這樣的觀點之後,如果實際上現在大多數導航裝置還是在用GPS,或者是採用了GPS+北斗的方式,自然會產生一種認知上的不平衡。本來北斗可以使用了,為什麼現在GPS沒有消失呢?最終陷入了類似認知失調的狀態。

    改變這種失調有兩種途徑:

    1、使用支援北斗的裝置,或者是透過裝置來看一看北斗的訊號。所以在手機、車載上看看北斗的訊號可以緩解這種失調,甚至會感覺很好。

    2、對北斗的態度發生改變。在之前的回答中看到有網友對於北斗表現出了負面的態度,這樣的態度也能讓自己不那麼失調。還有一種情況為,促進深入瞭解北斗的相關內容,例如在網上提一個問題。

    看待北斗導航,應該減少中性的偏見,減少認知失調,理性的看待。北斗相比GPS起步晚,目前各方面沒有非常完善是很正常的事情。不過也正是起步晚,北斗相比現在的GPS存在一些優勢,特別是在國內。作為每天使用導航的使用者來講,最終應該看實際表現,如果導航裝置同時支援GPS和北斗,也沒有什麼不好。

    寫在最後,在問答平臺上已經回答了三百多個問題,該回答應該是364個。這些回答中大部分是科技類的問題,不過很多最終都回到了心理層面,這種情況出現的原因可能是問題的提出本來就帶有心理因素。所以看到該問題,除了深入瞭解導航相關的內容,還應該少一些主觀。這樣,無論是看待北斗,還是看待GPS,甚至是看待國內外的一些事物,至少能夠更為全面一些。

  • 4 # 孩他爸128

    這個問題被反覆問,我就反覆copy。

    就像“墨水”本來是“黑的水”,但後來有了其他顏色,不叫“紅水,綠水,黃水”,而是習慣叫“紅墨水,綠墨水,黃墨水”。“墨水”成了“書寫液體”的代名詞。同理,因為美國的全球定位系統領先太久了,大家習慣叫其簡稱GPS。後來居上的北斗、伽利略、格洛納斯都被習慣地叫做GPS,GPS成了“全球定位系統”的代名詞。實際上民用的導航衛星早幾年前就開始應用了,特別是中國自己的北斗,用行政手段推廣,先從漁船、公務車開始,現在中國產手機等等導航裝置差不多都普及北斗導航了。結論:手機等導航裝置可以同時接受各種導航衛星,習慣叫GPS,大家不必糾纏具體名稱。

  • 5 # 空中彩虹58

    因為手機沒有安裝北斗導航晶片,手機功能說支援北斗導航,純粹是吸引中國消費者,為什麼支援北斗導航而不顯示北斗導航代號呢?這就說明中國北斗導航還沒有進入到商用。

  • 6 # 黑鷹也瘋狂

    有啊,江淮瑞風S3導航系統就是使用的北斗導航啊,跟GPS也差不多,功能也差不多,民用的嘛可以導航就可以了,精度嘛就是二三十米以內吧,可能是北斗車載導航有系統缺陷,我的車載北斗導航在長途導航途中有過自動宕機的情況,好幾次都是,而且宕機了之後他還繼續錯誤導航指示你去別的地方,宕機了根本無法使用,導致我開車轉到少數民族地區去饒了幾百公里,到幾個服務區關機了幾次後恢復正常,但是恢復正常後他會恢復正常導航,也會恢復到原導航路線。建議,車載北斗導航的車主自備手機導航,以便系統宕機後繼續導航。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你們怎麼看待袁立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