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沒事叨兩句

    屈原又叫屈子,是一個極其聰明的人,詩詞歌賦樣樣精通,他的政治才幹更是優秀,秦國為了找尋開戰理由,向楚王借和氏璧,屈原識破詭計,反將秦國一軍。我們知道屈原被流放了,就因為他為國為民請命得罪楚王。他是投汨羅江而亡,楚人為了酬謝他的英勇貢獻,向江裡投粽子讓魚吃粽子不要吃他的屍身。離騷不只是詩歌,也是對他政治才能得記載,只是以詩詞表達而已。

  • 2 # 張生全精彩歷史

    屈原是中國歷史上獲得後人高度認可和同情的人物。他被認可和同情,主要有這幾個原因。

    (屈原)

    一是屈原超越時代的文學才華。屈原所處的春秋戰國,已經有詩歌了,但是還沒有詩人。我們知道《詩經》,但是《詩經》裡寫的那麼多首詩,沒有一首詩我們知道它的作者是誰。而屈原是我們知道的歷史上的第一個詩人,而且也是絕世高標的詩人。後世幾千年,其詩歌才華能和屈原相比的,也超不過十個。

    二是屈原強烈的愛國激情和崇高的愛國精神。愛國主義,是屈原詩歌最重大的主題,也是他最感動後世的地方。

    三是屈原高潔的人格形象。屈原的所作所為,以及在他詩歌裡,都表現出了不與世俗同流合汙,眾人皆醉我獨醒的人文知識分子品格,這種品格,也極大地塑造了後世計程車人形象。

    四是屈原有強大的從政熱情,卻不受君王待見,還兩次被君王貶謫,讓人同情。

    五是屈原在國破家亡的時候,抱著石頭與國同盡。讓人又感動感慨。

    (屈原)

    不過,如果拋開這些因素,說到屈原的政治才能,我自己是持保留意見的,我並不看好他的政治才幹。為什麼呢?

    第一,屈原並沒有先進的治國理念。在戰國晚期,先進的政治理念應該是法家。屈原完全不懂。屈原是個貴族後代,他的思想還停留在西周貴族的等級制基礎上,講究禮儀和規則,對富國強兵這些,並沒有建設性意見。而且,就算是停留在這種思想上,他也應該學學戰國四君子那樣的“養士”,他沒有。

    第二,屈原的外交比較糊塗。屈原當時極力結交的是齊國,其實是沒有什麼前途的。而且,他結交齊國還有個致命的問題,就是他和齊國有姻親關係,這是他的軟肋,讓他很容易受到政敵的攻擊。而在對秦國的問題上,他也缺乏辦法,只能等著張儀來離間他們君臣。

    第三,屈原在處理朝中大臣關係上,太缺乏手段。屈原是一個心性簡單感情豐富敢愛敢恨的人,他就是一個天然的詩人,但絕對不是一個好政治家。從他詩歌中,多次把自己比喻成香花沒草,不與那些汙濁之人同流合汙就可看出,他無法處理好和大臣之間的關係,既不陰謀,又不冷血,能應付複雜的朝廷關係嗎?

    (屈原)

    第四,屈原處理不好和君王的關係。兩任君王,都是先用他,再疏遠他。說明什麼?說明先都認可他,但是放到身邊一用後就發現,這不是自己滿意的。很顯然,他沒有恰當的手段勸服昏庸的君王,反而搞得自己不被喜愛。

    由此可見,屈原絕對不是個好的政治家。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servlet和JDK/JVM有關係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