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那年那月那兵說
-
2 # 木春山談天下
敘利亞和土耳其這兩國在歷史上其實沒有什麼恩怨。
相反,他們彼此關係還不錯。原因是敘利亞曾經是土耳其的一個屬地。
只是一戰後奧斯曼帝國戰敗,將包括敘利亞、東歐部分和中東北非很多地區給放棄了,最終土耳其獨立,敘利亞成了西方國家的託管地。
也就是說,土耳其和敘利亞都是從解體後的奧斯曼帝國的一部分演變來的。其中敘利亞比土耳其更慘一些,因為土耳其基本上算成一個獨立國家,而敘利亞的邊界都是英華人和法華人在地圖上隨意劃分的。
現在看到敘利亞東南部和伊拉克接壤地方的一條直線,就是英法強加給敘利亞的。就如同很多非洲國家國界也是筆直的一樣,這都是他們在地圖上劃分勢力範圍的罪證。
敘利亞一直被西方託管了20多年,直到1946年才最終獨立。
獨立後的敘利亞和土耳其按說有歷史聯絡,關係應該不錯。其實他們彼此也並沒有太多利益上的衝突,還是鄰居,所以基本上相安無事。
在2011年敘利亞內戰爆發前,埃爾多安還多次和巴沙爾握手言歡呢!
只是內戰讓兩國關係開始產生隔閡,以至於如今兵戎相見。這主要怪包括埃爾多安在內的土耳其人。他們對局勢的判斷有些問題。
當時包括阿拉伯國家聯盟在內的成員都認為,巴沙爾可能會步入埃及穆巴拉克的後塵,估計很快就會被遜尼派推翻。
在這時候土耳其當然也這麼想,因為當時局勢發展的確實如此。俄羅斯還沒派兵進入,甚至被很多人視為俄羅斯不想幫助巴沙爾。
直到4年後俄羅斯大兵才真正進入敘利亞。再加上本來土耳其就是遜尼派國家,支援敘利亞遜尼派也是題中之義。
所以土耳其的這種態度等於公開和巴沙爾決裂,甚至派兵進入敘利亞,這就相當於侵略了。
巴沙爾當然不能忍,於是關係破裂至今。
-
3 # 黑熊精講歷史
恩怨還是有的土耳其的野心
敘利亞是土耳其的前身奧斯曼土耳其帝國的一個行省。一戰後,土耳其作為戰敗國,與協約國簽訂《色佛爾條約》,土耳其把敘利亞割讓給法國,日後的《洛桑條約》中,土耳其共和國政府也承認了這一條條款。此後,土耳其無問西東、靜心發展,始終沒有和敘利亞起過沖突。
洛桑條約
經過了80年無問西東式的發展,現在的土耳其逐漸開始重新崛起。隨著土耳其國力的增強,一種叫“新奧斯曼主義”的外交路線誕生,提土耳其重回世界,積極干涉周邊事務。尤其是正發黨,一直在叫囂恢復奧斯曼帝國時期的影響力,因此土耳其一直視自己干涉敘利亞局勢為恢復奧斯曼帝國時期對中東的影響力。
伊斯肯德倫問題伊斯肯德倫位於土耳其南部的哈塔伊省,是地中海東岸的一個重要港口。
伊斯肯德倫
在土法兩國簽訂的《安卡拉協定》中,哈塔伊省和伊斯肯德倫被割給了法屬敘利亞,但是擁有自治權。並且在此後的13年中,土法兩國也沒有因為此地動過干戈,直到1936年。
1936年,法國與敘利亞簽訂協議,法國承諾3年後推出敘利亞,哈塔伊省和伊斯肯德倫也交給敘利亞。此舉引起了土耳其很大的不滿,土耳其認為哈塔伊省應該從敘利亞獨立。一開始,國際聯盟提出了一個方案,讓哈塔伊省在敘利亞自治卻因土耳其的反對而失敗。
最終,法土兩國達成協議,1939年讓哈塔伊省公民進行公投決定去留。到了1939年,公投結果宣佈:哈塔伊省併入土耳其。土耳其也很快把部隊開入了哈塔伊省,並宣佈從此哈塔伊省和伊斯肯德倫為土耳其的一部分。
土耳其軍隊進入伊斯肯德倫
但在1946年敘利亞獨立後,敘利亞不承認哈塔伊省屬於土耳其,並要求和土耳其談判,缺遭土耳其拒絕。
就此,土敘雙方關於哈塔伊省和伊斯肯德倫的領土糾紛直到今天都沒有解決。
土耳其的野心和哈塔伊省、伊斯肯德倫的領土糾紛是兩國今年爆發武裝衝突的重要原因 -
4 # 國平軍史
敘利亞,是原橫跨歐、亞、非三大洲的奧斯曼帝國的一個省;一戰以後,儘管奧斯曼帝國分崩離析,但土耳其卻繼承了奧斯曼帝國的許多衣缽,依然是個橫跨歐亞兩大洲、科技和工業較發達的國家,北約內部其軍事實力僅次於美國。
由於歷史上的淵源,土耳其和敘利亞關係歷來較為融洽,敘利亞是認奧斯曼帝國統治的;敘利亞,是在二戰以後,才擺脫法國的管轄,正式獨立出來的。
土耳其,與敘利亞發生正式軍事衝突,是在敘利亞爆發內戰以後,由於美國扶植的庫爾德武裝佔據了土敘邊境65%以上的地帶,且和土耳其國內的庫爾德工人黨相勾結,鬧分裂搞獨立,要建立庫爾德斯坦國,因此,土耳其將兩者都視為”恐怖組織”。
因此,2018年1月20日,土耳其打著“尊重敘利亞的領土完整”的旗號,發動了對敘利亞境內阿夫林地區庫爾德武裝的打擊,軍事佔領了阿夫林地區。
隨即,在阿夫林地區搞土耳其化,企圖以此為支撐點,全面介入敘利亞內戰,擴大土耳其在敘利亞的影響力和話語權,土耳其,因此而成了敘利亞問題的重量級玩家。
此外,土耳其是敘利亞反政府武裝最有力的支持者,全力武裝伊德利卜省的叛軍,目的就是阻擾敘利亞政府軍對伊德利卜的收復,進而威脅到土耳其佔據的阿夫林地區的安全,對於伊德利卜境內叛軍的支援,土耳其可謂不遺餘力,畢竟是土耳其手中非常重要的籌碼,土耳其不願叛軍被敘利亞政府軍所殲滅。
近來,敘利亞政府軍隊對伊德利卜的收復戰,投入了第25特種師、第4裝甲師和第1裝甲師這三個陸軍主力,已經對伊德利卜境內的叛軍形成了夾擊之態勢,在敘利亞政府軍攻克馬拉特·努曼、薩拉齊布、塔夫坦納茲等戰略要地的背景下,土耳其心急火燎地派遣了由坦克、步戰車、野戰防空系統等重型裝備在內的快速機動部隊,插向伊德利卜南部地區,以此隔絕敘利亞政府軍對叛軍的打擊。
但一心要收復國土的敘利亞軍隊,面對不請自來事實上的侵略軍,率先對土耳其軍隊實施了猛烈的炮擊,引發了土耳其軍隊的報復,出動F-16戰鬥機對敘利亞軍隊進行了轟炸。
目前,在伊德利卜市-反政府武裝老巢的外圍,敘利亞和土耳其軍隊已經爆發了數次大規模的衝突,雙方都互有損傷;其中,在塔夫坦納茲地區附近,敘利亞軍隊第25特種師竟然發射了俄製SS-21彈道導彈,摧毀了土耳其軍隊的坦克、步戰車和軍卡等重型目標。
土耳其,則用TI-155自行榴彈炮和大口徑火箭炮,對敘利亞軍隊進行了報復性打擊,導致敘利上百名敘利亞軍人陣亡,且摧毀了其迫擊炮陣地。
目前的態勢,敘利亞政府軍要徹底收復伊德利卜,而土耳其則千方百計地要阻擾敘利亞政府軍的攻勢,保全境內的敘利亞反政府武裝,因此,雙方的矛盾就不可調和了。
土耳其,為了保護伊德利卜境內的敘利亞反政府武裝,也是下了血本,共有550輛包括坦克、步戰車等在內的重型裝備開進了伊德利卜,兵力據外界判斷已經達到了6000餘人,成了敘利亞政府軍統一伊德利卜的最大障礙。
-
5 # 軍武最前哨
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土敘矛盾由來已久
持續已達九年之久的敘利亞內戰還在進行,而當美歐等國逐漸收縮其在敘利亞問題上的投入之後我們發現,目前推動戰爭進行的外部勢力主要有兩支:即俄羅斯和土耳其。那麼,作為鄰居的土耳其為何會如此堅定的介入敘利亞戰爭呢?
敘利亞雖然擁有悠久的歷史和古老的文明,但其發展過程卻也是起伏跌宕:它曾先後被波斯帝國和馬其頓王國所統治,後在阿拉伯帝國統治下正式被阿拉伯化和伊斯蘭化;進入十六世紀初期後,敘利亞被崛起的奧斯曼帝國所佔領,也就是今天的土耳其。
在奧斯曼統治敘利亞時期,伊斯坦布林對後者所施行的政策一直非常殘酷:政治上跋扈專橫、經濟上百般掠奪、文化上愚民打壓。直到一戰結束並導致奧斯曼解體後,這一情況才發生了改變。
但是,脫離了奧斯曼帝國的敘利亞並沒有迎來曙光,而是再次落入了以法國為首的西方列強的控制。也正是因為敘利亞曾被奧斯曼帝國統治長達三百餘年,所以才有了今天土敘鬥爭的局面。
現如今,土耳其之所以大力扶植敘反對派武裝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幾點:
其一,土敘兩國仍舊存在許多的領土爭端。比如在法國主持下移交給土耳其的哈塔伊地區,敘利亞就認為這是對自己主權的侵害,因為大馬士革認為這一地區自古以來就是敘利亞的領土。
其二,土耳其意圖恢復的“泛突厥野心”。近些年來,尤其是在埃爾多安執政後,土耳其的“泛突厥主義”便開始死灰復燃。他們大力發展包括政治、經濟和軍事在內的綜合國力,企圖在中東地區建立絕對的領導地位,甚至是恢復奧斯曼帝國的榮光。
也正是鑑於上述原因,可以預見短期內敘利亞內戰很難有徹底結束的可能,而且土耳其也會盡可能地頂住壓力持續介入。
-
6 # 遠山344
俗話說,樹有根,水有源。土耳其和敘利亞的恩怨還是緣由的。
早期,土耳其和敘利亞的關係還是不錯的。後來,土耳其的庫爾德工人黨鬧獨立,與政府不斷開展武裝鬥爭,但畢竟勢單力薄,時常被政府軍圍剿,情急之下,便越過土敘邊境,躲進至敘利亞庫爾德區,令土耳其鞭長莫及,望洋興嘆。土耳其庫爾德工人黨武裝,在敘利亞休整一段時間後,再潛回土耳其進行武裝鬥爭活動。這讓土耳其政府不勝其擾。
於是,土耳其政府要求敘利亞政府關閉邊境線,阻止庫爾德工人黨入境,不能讓敘利亞成為分裂土耳其的大本營,讓敘利亞的庫爾德人與土耳其庫爾德人,組團來分裂土耳其。
或許,敘利亞政府出於國內民族團結,國家政治穩定等方面考慮,並未滿足土耳其的有關要求,可以說置之不理。這讓土耳其十分惱火,認為敘利亞政府是在庇護庫爾德工人黨,支援庫爾德人分裂土耳其。至此,土耳其與敘利亞結下樑子,兩國友好關係分崩離析。
敘利亞戰爭爆發後,土耳其等到了報復敘利亞的機會,在第一時間組建立武裝了土系叛軍隊伍,指使其向敘利亞政府開戰,意圖推翻巴沙爾政府,同時剷出庫爾德工人黨藏身之地,切斷土耳其庫爾德人與敘利亞庫爾德人之間的聯絡。
但土耳其的美好夢想,卻因俄羅斯的介入給粉碎了。目前,土耳其己不再妄想推翻巴沙爾政府了,但求在最大程度上驅逐削弱敘利亞庫爾德人,並從敘利亞領土中劃出一片隔離區,保證土耳其國家安全和完整。
可惜,土耳其的這一戰略訴求,又受到美國的阻礙,以及俄敘聯軍的阻擊。目前,敘土搏奕達到了白熱化,大有決一死戰之勢。究竟鹿死誰手,難以預料。因為根本上取決於土俄之間的搏奕結果。
-
7 # 張生全精彩歷史
自2011年敘利亞內戰爆發以來,這個中東小國就淪為各方勢力的角力場。在這場利益之爭中,歷史上素來和敘利亞衝突不斷的北方鄰國土耳其,自然不會甘於落後。
從最初的不請自來,公然出兵敘利亞境內,到如今派遣裝甲部隊強勢介入伊德利卜省局勢,阻止敘利亞政府軍對敘利亞的統一程序,土耳其確實做得很過分。
(敘利亞內戰)
那麼,土耳其為什麼要這樣做?在歷史上,土耳其和敘利亞之間,究竟有何恩怨呢?
從地緣關係來看,敘利亞和土耳其所在的小亞細亞半島緊密相連。小亞西亞半島西面和北面是地中海和黑海,東部是地形複雜的亞美尼亞山區,南面還有近3000米海拔的羅斯山脈。只有和敘利亞交界的東南部,才是主要的陸上通道。因此,這條邊境線,就因此長期以來衝突不斷。
1516年開始,奧斯曼土耳其帝國利用威力強大的火槍開路,打敗了馬穆魯克王朝的軍隊。從此,敘利亞成為了奧斯曼帝國的領土。
一戰爆發後,昔日強大的奧斯曼帝國淪為戰敗國。1916年的《賽克斯-皮科協定》,將敘利亞劃為法國控制區,其中包括土耳其和敘利亞爭議至今的亞歷山大勒塔省(土耳其稱其為哈塔伊省)。
由於亞歷山大勒塔省內土耳其人和阿拉伯人各佔有40%,且戰略意義重大,土耳其方面拒絕承認它為法屬敘利亞的一部分。
1936年法國統治期滿後,由於擔心和納粹德國關係曖昧的土耳其,加入軸心國,對戰局不利。因此,法國暫緩敘利亞獨立,並和土耳其在亞歷山大勒塔省炮製了一場所謂的“公投”,決定這個省是否加入土耳其,並更名為哈塔伊省。
(奧斯曼土耳其帝國的建立)
為了讓垂涎已久的哈塔伊“迴歸祖國”,土耳其方面除派駐軍隊維持公投秩序外,還調集數萬名土耳其民眾進入亞歷山大勒塔,註冊並冒充當地選民投票。讓原本只佔46%的土耳其選民,投出了哈塔伊合併入土耳其的過半數公投的結果。
為換取土耳其在隨後的二戰中保持中立,不倒向德國。法國通過出賣敘利亞的利益,讓土耳其“合法”吞併了亞歷山大勒塔省。從此,敘利亞的西北海岸就被土耳其封堵住了。
原本丟掉較大面積的黎巴嫩後,敘利亞的海岸線就所剩不多。而法國又慷他人之慨,把亞歷山大勒塔省轉贈土耳其。這使得中東石油國家敘利亞,幾乎處於難以出海的困境。敘利亞如何不難受!
敘利亞自然不認可所謂的“獨立公投”結果,對法土兩方操縱的公投認定無效,並一直將亞歷山大勒塔省,視為敘利亞不可分割的領土。
敘利亞的亞歷山大勒塔省變為土耳其的哈塔伊省後,土耳其立即對其進行土耳其化改造,原住地的阿拉伯人和亞美尼亞人,被迫大量遷入敘利亞。
自此後,土敘兩國對於哈塔伊省的歸屬爭端從未間斷。
庫爾德工人黨出現後,逐漸成長為土耳其境內最大的分裂組織。敘利亞正好利用這一點,不僅提供軍事及物資支援,還允許其成員進入敘利亞,躲避土耳其的打擊。由此,兩國關係更加勢如水火。
(巴沙爾舊照)
上世紀九十年代後期,土敘兩國關係開始緩和。敘利亞放棄對庫爾德工人黨的支援,取締該組織在敘利亞的一切活動基地,禁止其領袖奧賈蘭進入敘利亞。
巴沙爾上臺後,土敘關係進入了蜜月期,兩國間不僅建立了自貿區,還實行了旅遊免籤。土耳其一躍成為敘利亞第三大貿易合作國。埃爾多安和巴沙爾也彷彿成了親密無間的兄弟,雙方互訪,成了家常便飯。
敘利亞危機爆發後,認為巴沙爾政權難以持久的土耳其,態度發生了180度的大轉變,不僅公開表示反對巴沙爾政權,還緊跟西方勢力向敘極限施壓,成為制裁敘利亞最嚴厲的國家。同時,土耳其還在幕後支援敘利亞反對派“敘利亞之友”,允許他們在土耳其成立“敘利亞國家委員會”。
對於土耳其總統埃爾多安來說,重振昔日奧斯曼土耳其帝國的輝煌,一直是他的雄心壯志。在他眼裡,不要說哈代伊省,就是整個敘利亞乃至中東大部地區,原本都屬於強大的奧斯曼土耳其。
面對戰亂四起的敘利亞,埃爾多安自然不會放過這個控制和吞併他國領土的機會。
最初以打擊庫爾德名義出兵的土耳其,在佔領敘利亞阿芙林後,立刻宣佈其為土耳其新設的阿芙林州。並把敘利亞北部和土耳其接壤的約6萬平方公里的領土,劃入了土耳其,美其名曰“安全區”。
如今,土敘雙方軍隊終於在伊德利卜正面交鋒。對於敘利亞來說,收復伊德利卜天經地義;而對土耳其而言,吃進肚的肉,實在不願吐出來。
(參考史料:《土耳其史話》《敘利亞內戰與歐洲》)
-
8 # 明哥夠級保皇
土耳其和敘利亞的矛盾主要圍繞庫爾德人地區的爭端,庫爾德人一直謀求建立屬於自己的國家,這是土耳其人所難以忍受的。
回覆列表
敘利亞與土耳其在歷史上並沒有什麼恩怨,實際上他們還曾經是一個國家,都屬於強盛時期的奧斯曼帝國。只是上世紀初,奧斯曼帝國衰落以後,土耳其“國父”凱末爾建立了土耳其共和國,而敘利亞則由法國託管,直到1946年敘利亞正式獨立。
敘利亞獨立兩年後,以色列在美國的幫助下建國,自此開始,敘利亞就陷入了與以色列無窮無盡的爭鬥之中。
而土耳其因為加入了北約並逐步世俗化而得以融入西方社會,對於以色列和阿拉伯世界的惡鬥隔岸觀火,就像一匹伺機而動的狼一樣盯著因戰爭而虛弱不堪的敘利亞。
2011年爆發的敘利亞內戰讓土耳其有了可乘之機,土耳其以打擊庫爾德人為名越境進入敘利亞,從此一發而不可收拾。
土耳其的野心不止是消滅庫爾德武裝,而是覬覦敘利亞靠近土耳其的北部領土,尤其在去年美國從敘利亞撤軍之後,土耳其藉機發起了“和平之泉”軍事行動,直接把大片敘利亞領土化為所謂的“安全區”,企圖長期控制和霸佔敘利亞北部地區。
土耳其對敘利亞領土主權的侵犯是兩國矛盾的根源。
土耳其以支援敘利亞反政府武裝來制衡敘利亞政府,這自然遭到敘利亞政府的強烈反對。
最近一段時間,敘利亞在俄羅斯的幫助下逐步收復了大片國土,並把反政府武裝壓縮到了伊德利卜這個反政府武裝的最後大本營,敘利亞想一鼓作氣收復伊德利卜,而土耳其卻公然派兵阻止,並不惜與敘利亞政府軍正面交戰,正是因為土耳其武力干涉敘利亞內戰,從而導致敘土雙方近來衝突不斷。
說到底敘利亞與土耳其的矛盾還是因為土耳其侵犯敘利亞主權而引起的,這也從側面暴露了土耳其不可告人的野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