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孩子3歲了,今年上小班了。我發現女兒越來越倔,很不聽話。以前總覺得她小,什麼都不懂,因此凡事都由著她。現在懂事了,反而教不好。有時候我打打孩子手心,或者呵斥她,她爸爸覺得不合適,說不能打罵孩子。
5
回覆列表
  • 1 # 盧欣教育

    有孩子的家庭幾乎都會遇到這樣的情況:孩子到了2歲左右以及一直到3、4歲的時候,突然從以前的“小乖乖”變成了一個專門與大人作對的“小魔頭”,父母要求往東,他就要往西,做什麼事情都有自己的想法和做法,很倔很執拗,令父母感到很頭痛很無奈。比如,父母說:“把玩具還給別人!”孩子說:“不!”父母說:“睡覺!”孩子:“不!”父母說:“不要到處扔東西!”孩子說:“不!”⋯⋯孩子用“不”與父母“對抗”。

    不少父母看到孩子如此不聽話,覺得情況很糟糕,感覺自己的家長權威被“挑釁”了,於是在勸說無效之後,對孩子不是罵就是打,企圖逼孩子就範,但結果往往都是事與願違,反而激起孩子更大的“反叛”:我就是不聽你(父母)的,看你能把我怎麼樣;你說你的,我說我的,我做我的。

    很多父母在這種時候會認為自己的孩子有問題,很難教。但2、3歲的孩子是否真的就變成了大人所謂的“小魔頭”?這會不會是讓孩子的各種能力得到鍛鍊並健康成長的好機會呢?父母覺得孩子糟糕是因為不瞭解孩子這一發展階段的特點,不理解孩子的真實需求,由於不瞭解和不理解而導致了對孩子的誤解,進而解決方式也就出現了問題。

    那麼,父母要怎麼做才能化解這一親子矛盾呢?怎麼做才能在幫助孩子成長的同時也幫助自己成長呢?

    要想處理好與2、3歲孩子在這段特殊時期的親子關係,幫助孩子利用這個絕佳階段獲得自我成長的力量,父母就應該首先理解孩子這些令人難以忍受的“不不不”背後的真實原因,“對症下藥”才能事半功倍。

    1.孩子自我意識的發展:這個階段,孩子有了強烈的自我表達的意識,渴望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主。

    2.執拗敏感期:本書“秩序敏感期”這一章中,我們提到了孩子對秩序的要求。到了2歲時,孩子對秩序的“偏執”就到了一個高峰期。

    3.孩子運動能力的發展:隨著長高長大以及對外界事物的更加好奇,孩子開始彰顯自己的身體能力,希望透過不斷擴大自己的活動空間、獨立嘗試新事物來挑戰自己的身體極限。

    4.孩子物權意識的發展:有了保護自己玩具等私有物品的意識,不喜歡被大人強迫與其他小朋友分享。

    5.孩子欠缺自我情緒控制的能力:幼兒的認知和語言能力都有限,當父母無法理解的時候,孩子就會渡過吵嚷和哭鬧來反抗。

    6.孩子的遊戲心理:父母越緊張、越想制止某件事情,孩子反而會覺得特好玩,好奇心驅使孩子更要嘗試了。

    對孩子行為背後的真實原因有所瞭解之後,父母需要做的就是掌握一些行之有效的方法, 把“懲戒”用得恰當好處,幫助孩子順利渡過“叛逆的2、3歲”,讓孩子身心健康地成長。

    錦囊1.尊重孩子並注重恰當的交流方式。

    錦囊2.建立簡單的規則,杜絕無原則溺愛。

    錦囊3.相信孩子,滿足其好奇心和合理要求。

    錦囊4.滿足孩子渴望獨立的願望。

    錦囊5.“我的!不給!”—— 關於玩具分享。

    父母要尊重孩子保護自己玩具的“物權意識”,孩子有權決

    定是否將玩具給其他小朋友玩,父母若想把玩具借給其他小朋友玩,也要

    事先徵得自家孩子的同意才能做安排。當孩子有了安全感、有了自主決定

    權,慢慢地也就願意和其他小朋友分享玩具了。

    有關更多的父母如何把“懲戒”用得恰到好處的“錦囊妙計”,請參考我的新書【孩子的敏感期,教養的關鍵期】來獲得更多這方面的知識。

  • 2 # 陳嵐的女拳

    首先肯定一下提問者的丈夫的做法,“不能打罵”孩子的決定是正確的。

    接著恭喜一下這個題主了,你的孩子看起來身心發育很正常,三歲正是一個自我意識飛速正常的年齡階段,這個時候孩子如果完全沒個性,那才是很糟糕的事呢。孩子現在敢於對父母說不,是個好事兒。我在教育中,最擔心的都是“乖孩子”。

    那麼,要不要對孩子進行“懲戒”呢?

    答案是要的。對孩子的照顧中,除了滿足他們的身心健康成長所需,我們也有責任和義務告訴孩子什麼是錯的,什麼是不能觸碰的一些行為的邊界。因為社會不是我們一個人或者一個家庭的,大家是很多個家庭很多個人在一起,結成了一個社群,在裡面一起生活,一起共享,這個時候,教會孩子行為邊界和社交禮儀,就需要告知什麼是對錯。

    對錯,邊界,禮儀,都有可能是違反人類的天性的。

    比如說,要說巧克力,按照孩子的天性,她可能一天吃十幾塊,也可能是希望所有的巧克力都是自己一個人的。要說玩具,可能是希望自己一個人霸佔搖搖車,坐一個下午,一個人佔有滑滑梯,別的小朋友都走開。

    這個時候就要告訴她了,這些基本的規則和界限,我們不能超過。孩子一般都是講理的。如果有實在她無法自控,而且真的很過分的情況下,可以採取以下三步:

    1、 讓她冷靜一下去。

    2、 如果拒絕冷靜,就去小黑屋冷靜。

    3、 哭完了,繼續談,講清楚道理。

    4、 擁抱,愛,和好。

  • 3 # An媽育兒記

    家長既然把“懲罰”打上了引號,就知道是不合適的,這一點很好。懲罰確實不適合現今孩子的教育上,因為懲罰給孩子帶來的長期影響,是憤怒、反感、報復、懦弱。這些想必都是家長不願意在孩子身上看到的。那麼,我們應該用什麼方法來教育孩子呢?

    和善與堅定並行

    堅定就是提問家長說的“懲罰”,堅定指的是家長要給孩子設定界限,讓孩子知道有些事情是不能做的,即使發脾氣、哭鬧也是不可以的。當孩子發生哭鬧的時候,家長可以選擇平靜的走開,等孩子平靜後,再一起解決問題。

    最後,建議家長多學習一些正面管教的教養工具,在育兒的路上,越走越順利。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有哪些女星明明一把年紀卻總是賣少女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