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牙醫許桐楷

    最好還是孕前就做好口腔的準備工作,儘量避免這種情況的發生。

    最近翻譯了一些孕期急症的資料,跟大家分享一下:

    一項2011年發表的專家共識指出在懷孕的全部三個階段中接受牙科治療都是安全和有效的,牙科治療不應該單純因為懷孕而被推遲。儘管在懷孕的最後一個月進行牙科治療也是安全的,但出於孕婦舒適性的考量還是應該限定治療的範圍。當患者已經是懷孕後期,每次的就診時間要短,允許她定時調整她的姿勢,並避免極端仰臥位,讓她在治療過程中感覺更加舒適。2011年的共識同時指出為孕婦進行常規的預防操作、牙周治療、診斷性操作和充填治療都不會造成懷孕的負面結果。懷孕的牙痛患者應該接受必要的X線片檢查以確診。 治療的決定取決於問題的來源、嚴重程度、患者的症狀和懷孕階段。 例如,妊娠晚期的患者偶有輕微的第三磨牙間歇性疼痛,可採用保守的非手術措施進行治療。 另一方面,如果患者主訴由於不可逆性牙髓炎而無法入睡,即使在妊娠早期,也可能需要進行根管治療或拔除。 在任何一種情況下,都應該告知患者治療或不治療的後果。

    還有另一份更新一點的資料,觀點是接近的:

    和所有的患者探討口腔健康問題,包括正在懷孕的和處於產後期的。 告知女性患者口腔健康保健可以促進全身健康,並可以減少母嬰之間的致齲菌傳播。 在首次產檢時就要安排患者進行口腔檢查。 要幫助患者打消顧慮,在懷孕期間,進行口腔預防、診斷和治療,包括拍攝x光片(在腹部和甲狀腺受保護的前提下),以及進行區域性麻醉(使用加腎或不加腎的利多卡因)都是安全的。 告知女性當口腔中出現需要立即治療的情況,比如拔牙、根管治療、充填未經治療的齲洞(使用銀汞或者樹脂),在懷孕的任何階段都是可以接受處理的。延誤治療會帶來更加複雜的問題。當患者出現了妊娠反應導致的嘔吐或孕晚期的消化道反流,使用抗酸藥物或用蘇打水漱口(一茶匙蘇打溶解在一杯水中)可以幫助中和消化道內酸性物質對牙齒的腐蝕。 要留意患者的牙科保險情況,以便將她轉診至適當的牙科診所,要注意每一個州對於醫保的政策是不一樣的。 要和附近的牙醫建立良好的工作關係,就像和其它臨床專科醫師合作一樣,透過電話或轉診單將患者轉診至牙科診所。 提倡擴大婦女在孕前、孕中、孕後的牙科保險報銷範圍。懷孕是女性所經歷的特殊時期,在此時期應該獲得更多的牙科保健支援。 強化患者的定期口腔保健意識,包括少吃甜食和飲料,每天刷牙兩次,用含氟牙膏,每天用一次牙線,每年看兩次牙醫。

    不過在國內,由於多種原因,願意接診懷孕患者的口腔醫療機構或牙醫是不太好找的。儘量去家附近的公立口腔專科醫院吧。或者如果之前就有比較熟悉的牙醫,也可以問問。

    說句不好聽的,只有孕婦們和家屬們都能理解和接受,不管是看牙之中還是看牙之後,即使不幸發生了一些產科意外,也跟看牙沒什麼關係。才能有更多的醫生願意給準媽媽們保駕護航,畢竟放任牙齒感染和疼痛,可能對大人和孩子更不好。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林良銘入選皇馬二隊大名單,但如果踢不上比賽還有意義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