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一呀一一
-
2 # 惠玲兒1
從各個方面來說,《血戰鋼鋸嶺》都相當優秀。
首先它的戰爭場面完整又震撼,片子從戰場開始,又從戰場結束,對戰爭過程的充分表現都是傳統經典戰爭片的延續。開頭的戰爭直接奠定一個基調,不至於造成入題太慢的感覺。紛亂戰場的慢鏡頭,殘垣斷壁和屍橫遍野告訴我們,這是來真的。
其次,它對人物的塑造非常立體,雖然如很多戰爭片一樣講述英雄的傳奇,但是它優在所有的果都能找到因,所有的線都能牽出鈴。多斯親人和愛人都在他的性格和行事上打下了烙印,他那些羞赧、執拗、愚鈍等等些微異於常人的特徵很容易就被觀眾理解和喜愛。
最後,回到它的立意(這是《血戰鋼鋸嶺》最有價值的部分),宗教和戰爭關係的探討在商業電影中還是首次。可敬的是,導演的視角比較公允,他不會過多涉及基督教義內容上的部分,而是把重點放在多斯和外人對宗教的理解引發的矛盾上。
影片中眾人對宗教在戰爭中的格格不入有兩次和解,一次在軍事法庭上,那是軍隊系統更高權威作用的草草瞭解,第二次在多斯把75人救下鋼鋸嶺後,這一次才得到了戰友乃至社會對他宗教信仰心服口服的理解和尊重。“尊重信仰”,這四個字遍是這部140分鐘戰爭片的終極要義。
從影片型別來講,《血戰鋼鋸嶺》是近年來不可多得的“又純又硬”的戰爭片。戰爭題材是電影創作中永遠不會被放棄的一份重要元素。《血戰鋼鋸嶺》無疑是好萊塢傳統戰爭片的榮耀迴歸,影片為我們奉獻了大量的戰爭場面的正面描寫,真實得甚至會讓少數人感覺生理不適。在他們登上鋼鋸嶺前,美方海軍對敵人高地的炮轟,一瞬間敵方陣地化作火海,戰士們開始爬上鋼鋸嶺,觀察敵情。接著上演衝鋒陷陣,子彈、炸藥、火焰、刺刀來回呼嘯撕扯著雙方的陣線,慘叫聲、怒吼聲此起彼伏。這場衝鋒的主要阻力是地方的一個碉堡,影片中對炸掉碉堡的過程表現得既緊張又細緻。從火力的掩護,到炸碉堡士兵的驚險推進,兩邊不斷地相互配合,演繹出一種戰場獨有的節奏感。生命在這裡被徹底踐踏,斷手斷腿滿地都是,血腥的味道瀰漫在空氣中,倒下的人中不乏已經是“不完整”計程車兵了。
影片的共鳴之處莫過於道斯在戰場上對傷員的搶救。印象最深刻的一幕,是一個士兵被道斯救起來後卻反應非常惶恐,似乎要對道斯出手。道斯穩定住他後,發現他似乎睜不開眼睛了,就用清水洗了洗他的臉龐。昏暗的光線中,一張全是泥灰的臉上,忽然張開了一隻明亮的眼睛!這隻眼睛裡充滿了劫後餘生的喜悅和感動,那個士兵發瘋似地拉著道斯說“我以為瞎了!我以為我瞎了!”。這一幕,我相信會讓每一個觀影的人動容!道斯以透支著自己的體力和生命的姿態,不斷地拯救著留在戰場上的傷兵,到最後,他似乎已經筋疲力盡的時候,還望著天空不斷對上帝許願——讓我再多救一個!
導演梅爾·吉布森已經近十年沒有執導電影了,這次帶來的自己沉寂已久後的新作《血戰鋼鋸嶺》,依然帶有自己獨特的充滿暴力的標籤,但同時也帶來了最直接有力的個人表達,和對戰爭及信仰的探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