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Masquelx
-
2 # 美好的回憶50000417
冬天下雪的時候往往不是很冷,化雪的時候反倒更冷。這是為什麼呢?原來,在寒潮來臨時,一般是南方暖溼氣流很活躍,因此,天氣會有些轉暖。而水汽凝華為雪花,也要放出一定熱量,這就使下雪前及下雪時的天氣並不冷。在寒潮中心過境後,天氣馬上變得晴朗起來,由於天空失去了雲層的屏障,地面上就向外放散大量的熱量,這時溫度降得很低。積雪在Sunny照射下,發生融化,融化時要吸收大量的熱量。因此,人們就覺得下雪時不冷,化雪時更冷。
水結冰要放熱,而冰融化為水要吸熱,但根據熱力學基本定律:物體的熱量只能從高溫物體轉移到低溫物體.水與冰雪的相互轉化溫度為0oC,水結冰放熱到環境中會使環境溫度升高,但最高不可能超過0oC,否則熱量的流向就會“掉頭不顧”;另一方面,雪融化為水要吸熱,使環境溫度下降.但環境溫度最低也不可能降到0oC以下,否則低於0oC的環境就會使冰雪融化的過程產生“逆轉”.因此,從理論上講,下雪決不可能比融雪溫度低.
要科學地判斷“下雪不冷化雪冷”,首先要弄清楚什麼叫下雪,什麼叫融雪,例如:每年的第一次降雪時,因為雪花是在高空形成的,在高空氣溫遠低於0oC,但這時地面溫度常在0oC以上.這樣,雪一落到地上就立即融化了.雖然在下雪但雪隨下隨融,溫度始終在0oC以上,這種情況是算下雪還是算融雪呢?而且,江南這種邊下雪邊融雪的情況很常見,如果這種情況僅歸為下雪天,那麼就會很自然地得出“下雪不冷化雪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