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歷史挺好玩

    二人皆為三國頂級謀臣,實力本不分伯仲,造成周瑜觀感不如諸葛亮的原因有三:

    周瑜英年早逝,諸葛亮有更多機會展現謀略

    除了諸葛亮,東吳這邊的周瑜其實也想圖謀西川,可以說周瑜若非英年早逝,在西川爭奪戰上,雙方之間的小謀略、小手段會更加精彩。

    活著就有一切可能,這也是賈詡和陳宮、田豐、沮授等人的根本差別,你在有才沒有發揮的餘地,又何談足智多謀。說回到周瑜與諸葛亮的不同觀感,因為周瑜的英年早逝,我們只能看到後期諸葛亮的六出祁山、七擒孟獲。周瑜甚至可能會強過諸葛亮,但就是由於他的英年早逝,這種可能便再無意義。

    小說演義尊劉貶曹,東吳其實是個配角

    三國志尊曹貶劉,三國演義尊劉貶曹,東吳的地位甚至都很尷尬。所以不可能過分渲染周瑜的光輝,相同的事蹟可能小說作者羅貫中會把劉備蜀漢一方寫的更加出眾。

    東吳方面後期背信棄義偷襲荊州,導致孫吳一方的評價直線下降

    讀者會跟著作者愛屋及烏,由於東吳方面的偷襲,自然也會對孫吳方面有不太好的觀感。東吳武將自然會掉身價。

  • 2 # 木林森南火炳焱

    孔明乃聖賢,而周瑜不過一將才,周瑜與孔明相較,不過是一瑩火蟲與日月相比,孰優孰劣,一眼便知。可見提問之人愚不可及!

  • 3 # 巡洋艦15

    雖說三國演義不是正吏,但寫書的人是瞭解正史的,所以,作者寫諸葛亮比周瑜聰明那肯定是八九不離十的,順便善意提醒題主,別浪費精力天替古人擔憂。

  • 4 # 海線石堤

    請舉例說明周瑜比諸葛亮足智多謀,否則你那個明明是不成立的。

    你以為羅貫中寫三國演義不認真讀歷史會寫得成嗎?

  • 5 # 十誡傲慢

    明明喬丹就是強,為什麼總有粉絲說詹姆斯更強?因為是詹姆斯的粉絲。三國演義作者是劉備諸葛亮粉絲,所以作者想怎麼寫就怎麼寫。

  • 6 # 24068長青

    看過一篇文章,周瑜英俊瀟灑,軍事才能很高,足智多謀,不是小肚雞腸的人,也非孔明氣死,比孔明年長很多。諸葛亮也有很高的政治軍事才幹,從出師表和武候嗣可以看出來。據說作者羅貫中是川人,三國演義他是站在蜀國的立場上的,有明顯揚劉貶曹傾向,當然吳也不及蜀,所以抬高諸葛亮。至於諸葛亮和周瑜誰高誰低,難以定論,可以參考正史。

  • 7 # lee4587

    吳書九:

    遂從攻橫江、當利,皆拔之。

    十一年,督孫瑜等討麻、保二屯,梟其渠帥,囚俘萬餘口,還備宮亭。江夏太守黃祖遣將鄧龍將兵數千人入柴桑,瑜追討擊,生虜龍送吳。

    權遂遣瑜及程普等與備併力逆曹公,遇於赤壁。時曹公軍眾已有疾病,初一交戰,公軍敗退,引次江北。

    曹公軍吏士皆延頸觀望,指言蓋降。蓋放諸船,同時發火。

    吳書十:建安中,(黃蓋)隨周瑜拒曹公於赤壁,建策火攻,語在瑜傳。

    魏書十八:劉備與周瑜圍曹仁於江陵,別遣關羽絕北道。

    早期戰績多從攻,赤壁聯軍一起,火攻黃蓋獻,攻南郡依賴關羽絕北道擋援軍。

    你說的歷史上是指哪個平行世界?所謂比諸葛亮足智多謀體現在哪?

    周瑜也是一時人傑,但別碰瓷兒諸葛亮,粉過就是黑了。

  • 8 # 愚叟釣淺灘

    我認為這就叫觀點和立場的反映。是誰的觀點和立場呢?無疑,羅貫中老先生唄!又是傾向誰家的呢?無疑是劉備家呀!因為整個三國演義把劉家天下為正統,倒向一邊,為其搖旗吶喊,固根培土,極盡能事是羅貫中的一片忠心和職責所在,甚至以諸葛亮為己之化身,大顯身手,大展宏圖,做個劉家的忠實信徒,何以不為孔明大吹大擂呢?

  • 9 # 朵朵佬爺

    樓主設定的前提就是偏頗的,說周瑜比諸葛亮更足智多謀,從何說起?周瑜乃統兵之人,武力值高於諸葛亮,這個說的通。我小時候,父親常說:周瑜一步一計,諸葛亮三步一計。我問:這不說明周瑜比諸葛亮厲害嗎?父親說:不是的,周瑜主意是多,但毛裡毛躁,不穩當。父親以此教育我,做事要三思而後行,要多想想前因後果。從赤壁之戰的歷史資料看,充分證明了這個看法。仗是周瑜打的,地盤被劉備佔了,說明諸葛亮比周瑜高明許多,不問細節,只看結果,以此反推,諸葛亮乃當世之高人,無人可比,並非小說故意拔高。

  • 10 # 真正鱷魚不哭

    就歷史而言誰更足智多謀很難說,因為沒有一個客觀評估的參照物。

    只能說赤壁之戰的主要指揮者是周瑜,跟諸葛亮關係不是很大(當然也不是沒有作用,諸葛亮作為劉備一方常駐東吳的外交聯絡官,協調雙方聯合作戰還是很重要的)。

    《三國志·先主傳》:先主遣諸葛亮自結於孫權,權遣周瑜、程普等水 軍數萬,與先主併力,與曹公戰於赤壁,大破之,焚其舟船。先主與吳軍水陸並進,追 到南郡,時又疾疫,北軍多死,曹公引歸。

    《三國志·諸葛亮傳》:先主至於夏口,亮曰:"事急矣,請奉命求救於孫將軍。"時權擁軍在柴桑,觀望成敗,亮說權曰:"……"權大悅,即遣周瑜、程普、魯肅等水軍三萬,隨亮詣先主,併力拒曹公。

    《三國志·吳主傳》:備進住夏口,使諸葛亮詣權,權遣同瑜、程普等 行。……瑜、普為左右督,各領萬人,與備俱近,遇於赤壁,大破曹公軍。公燒 其餘船引退,士卒飢疫,死者大半。備、瑜等復追至南郡。

    《三國志·周瑜傳》:時劉備為曹公所破,欲引南渡江,與魯肅遇於當陽,遂共圖計,因進住夏口,遣諸葛亮詣權,權遂遣瑜及程普等與備併力逆曹公,遇於赤壁。

    諸說相同。孫劉聯軍中周瑜與劉備地位平等,諸葛亮是下級,周瑜作用當然比諸葛大得多。

    但一時一事不足以說明周瑜比諸葛亮更強。

    周瑜早逝,沒能發揮更大作用,他一直是方面之將,沒有證據表明他有掌控一國的大戰略。

    而諸葛亮最終成為蜀漢實際統治者,他的舞臺比周瑜大得多,當然名聲更大。

    就小說文字而言,諸葛是主角,周瑜是配角,待遇當然不同。

  • 11 # null119900686

    兩個人可以說不是一個時代的,諸葛亮真正發光的時候,周瑜墳頭草都兩米高了。很難有可比性。軍事實力不好講,畢竟周瑜也就和曹仁打了個五五開。論治國才能,我不認為周瑜能強過諸葛亮。

  • 12 # 臥牛說歷史

    我只想問周瑜明明是誰?

    這個明明怎麼就比諸葛亮足智多謀了?倆人把智商稱量下,周瑜明明的比諸葛亮的高?

    東吳從孫策開始,打黃祖差不多用了近10年的時間,其中還有曹操的“幫助”。這個周瑜明明大概跟著孫策、孫權呢,若真的如題主說的足智多謀,為何連小小的黃祖都拿不下?

  • 13 # 高慶春呢稱雲中龍0n1I

    周瑜和孔朋,都是足智多謀的人。《三國演義》給三國添上了血肉,讓本來骨感的三國曆史,變的有血有肉,吸引了大批讀者。因為影響巨大,讓人信以為真,認為《三國演義》就是歷史,這就錯了。羅貴中的《三國演義》,是以抹.扶劉興漢,歌頌劉備為正統,曹操和孫權為亂臣賊子,被嚴重抹黑。周瑜也被醜化汙名,加上英名早逝。沒有趕上與孔明同吋始展才乾的機會。讓孔明在三國後期,在玫冶舞臺上與魏國司馬共舞的場面。嗚乎周瑜,悲手周瑜。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使徒行者會有第三部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