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學數學的程式猿
-
2 # 南憶先森
智慧手機的定義,是指像個人電腦一樣,具有獨立的作業系統,獨立的執行空間,可以由使用者自行安裝軟體、遊戲、導航等第三方服務商提供的程式,並可以透過移動通訊網路來實現無線網路接入手機型別的總稱。
我認為智慧手機還是不夠智慧,為什麼呢?智慧這就說明能夠比較智慧的幫助人們做一些事,這才是智慧,而現在的智慧手機的每一項功能的實現卻需要使用者的操作。
我認為未來的手機主要在三個地方:
1.形態的轉變,智慧手機的體積會不斷的變小,或者說手機便變成其他的樣子,比如戒指,貼在手上的一站張貼紙等等在未來也有可能會像電影裡一樣,用“手指”聽電話,手在空中一劃就可以做自己的事了。
2.功能的轉變,功能會越來越多,可以把很多的功能都集中在一個手機上,那麼個人需要的物品就會越來越少。
3.手機可以自動處理一些平常的資訊,而且也有可能使用意念來控制手機的運轉。
-
3 # 玩機說
手機發展分析及展望
發展:
從1876年貝爾發明電話以來,歷經一個多世紀的發展,通訊工具已經進入了家家戶戶。而民用手機從1973年摩托羅拉的工程師發明的一塊透過模擬訊號進行資料傳輸的大磚頭進化到如今小巧聰明的智慧手機,僅僅花了40年的時間。
本文和很多其他介紹手機發展的文章會有很大不同,重點在於一些大的改變,而不會把重點放在某些特定機型之上。
手機的發展,在於人們對於隨時隨地方便溝通的剛性需求,所以,手機發展前期,大部分的創新點在於精簡原件,縮小手機體積,方便人們出門攜帶,手機從2英鎊到不足100g用了二十年的時間,當然,其間也有關於通訊標準的制定以及發展等等,似乎這一切和之後手機產業的波瀾起伏比起來是那麼風平浪靜。
替代部分電子產品
進入21世紀,手機也逐漸從土豪的玩具演變成尋常人家的溝通工具,對於手機功能的需要逐漸增多,創新也隨之到來,而手機又該怎樣創新?答案是結合一些其他裝置的功能,最初的手機設計的初衷是打電話,後來又增加了簡訊功能,很長一段時間,手機的功能一直停留在這兩點身上,這也是導致手機在很長一段時間內沒有很大發展的外因。於是,一些廠商開始在手機上增加一些其他裝置的功能。另一方面,手機作為需求性更高的產品,附帶了某些其他產品的功能,也就意味著該產品行業的災難。比如手機上音樂播放功能的加入,對於普通MP3播放器的衝擊就是十分巨大的,很多人記憶中最早的walkman以及後來流行的IPod,魅族等的MP3播放器如今都難覓蹤跡。之後,廠商又逐漸開始在手機上增加相機功能,剛開始手機上的相機只是能記錄下一些場景,而發展到現在的智慧手機動輒1300W畫素的攝像頭,以往常見的卡片相機等裝置早已沒有了影蹤。隨著螢幕的擴大,在手機上播放影片的功能也自然而然的加上了,這也導致很多MP4廠商不得不另謀出路。
從上面分析看來,手機最簡單的一個發展趨勢就是結合一些常用裝置的功能。如剛才提到了MP3播放機,卡片相機,MP4播放器等等,儘管受限於手機尺寸以及其他方面的限制,現在的手機在專業性上很難抗衡一些專業裝置,比如在音樂播放上,肯定不如專業的HIFI裝置,而在拍照上,也肯定比不過專業的單反相機,但是畢竟,現在一部HIFI裝置或者一臺單反的價格就已經可以購買一部比較好的手機了。所以,手機這種發展趨勢是良性且方便於所有消費者的,或許有人會說,我買的是一部手機,手機就是拿來打電話的,要那麼多花哨的功能幹嘛,但是我卻認為,打電話現在只是且只應該是手機一個基本的功能,是的,你只需要一個打電話的功能,所以,你選擇每天帶一個手機打電話,一個MP3播放器聽音樂,一個卡片相機拍照片,一個MP4播放器看電影?如果是我,我選擇帶一個既可以打電話,又可以聽音樂,看影片,拍照的終端,也就是如今的手機。再比如近來特別流行的VR裝置,其實很早之前關於虛擬現實的研發就在進行了,不過搭上了智慧手機這個發展的大趨勢後,基於智慧手機的VR裝置也開始逐漸普及。
智慧化趨勢
當然,手機還有一個發展趨勢就是智慧化,我個人第一款智慧手機是S60V3平臺的,當時對於剛剛從功能機轉變為智慧手機的時候,有一種久違的激動感受,很驚奇手機上還可以後臺掛著QQ,用著搜狗輸入法,瀏覽著網頁,甚至還可以檢視pdf檔案(或許就現在來看,這應該只算是半智慧手機吧)。人們真正的開始認識智慧手機,應該是從IOS開始,然後到現在大行其道的Android系統。為什麼說現在這些智慧手機智慧呢?其實是一些很簡單道理,智慧手機懂我的心思,比如,當我把手機橫過來的時候,螢幕顯示的內容也橫過來了,當我用手指在螢幕上做放大的手勢,顯示的內容也隨之放大,這些都是一些很簡單的東西,但是卻能讓人感覺到手機懂自己的心思。
這兩個方面相得益彰,讓現在智慧手機越來越智慧以及擁有越來越多的功能。而隨著手機配置的不斷提升,螢幕的不斷增大,手機甚至取代了最早PC的一部分功能,雖然受限於硬體和其他輸入輸出裝置的影響,手機能否取代個人電腦還是個很難預測的話題。但是這個進化卻又正好是前面所提到的兩點的一個綜合,現在的手機結合了電腦上一些收發郵件,即時通訊,瀏覽網頁,查閱文件等等功能,這種變化可以說為是結合了一些常用裝置的功能,也可以說是一個不斷智慧化的過程。
手機的不斷髮展豐富了人們的生活,不過現在常聽到很多人說現在手機發展已經到了一個瓶頸,所有廠商都在靠一些微創新來博取消費者眼球。
比如之前鬧得沸沸揚揚的錘子手機,或者一加手機,前期宣傳噱頭做得很足,所有人都翹首以盼,可是為何到了最後,卻讓很多人覺得稍微有點兒不如意呢?無非就是這手機你會發現和目前其他手機,沒多大區別,逃不開現在手機的一個限制。所以,最終的產品也不過爾爾。錘子最終不得已降價一千塊,而一加則是從一開始就在以價效比吸引眼球。這些話可能會讓很多人不滿,但是卻是事實。
雖然現在整個手機產品的發展似乎停滯不前,但是我卻認為現在對於所有廠商來說卻是一個難得的發展機遇。那麼,現在手機這總幾乎快成為剛需的產品,又會有怎樣的發展趨勢呢?
展望:
對於手機將如何發展,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看法,當然,每個人也都希望朝著自己喜歡的方向發展。
結合前文討論的相關敘述,手機的一個發展點就是結合,比如這段時間正在流行的一些趨勢,用手機來進行即時支付,免去了隨身攜帶信用卡的麻煩,比如用手機來開啟車門,家門,也避免了攜帶鑰匙的麻煩等等很多方面都是很好的發展方向。蘋果用指紋識別打開了一道大門,一道安全的大門,讓用手機來方便安全的即時支付成為可能。
其實前文提到的,從功能機到智慧手機的發展,給我們提供了一種對於文化娛樂需求的不算完美但是最簡單的方案,而之後手機的發展,則將為我們提供一種更好的面向其他更多需求的解決方案,比如對於安全方面的需求,對於健康方面的需求,也或者,對於其他一些私人性的特殊需求等等。
就拿安全來舉例吧,手機和安全,這裡的安全,是更大含義範圍內的安全,而不是手機安全這種意思。比如,當你出門在外,卻忘了門是否已經鎖上,則可以用手機來檢視門鎖狀態,窗戶是否已經鎖上等等。這些可能涉及現在很熱門的智慧家居的概念,但歸根到底,還是安全上的功能。再如,用有生物識別功能的手機進行支付,既方便又安全,即使別人拿著你的手機,也不能進行相關操作。而安全,還可以談及其他方面,比如老人和小孩的監護啊,防止老人和小孩走失等等。
而健康方面呢?更是大有文章可做,現在中國有一半的人處於亞健康狀態,很多人明知道自己身體可能有問題,卻受限於時間和精力,不願去醫院進行檢查,而未來,我們則可以透過智慧手機,對自己的身體狀況隨時隨地進行監控,很多疾病都是由於發現不及時而造成嚴重的後果的,而這樣做,就可以在節約時間精力的前提下,儘早的發現自己的身體異樣,所以,健康這個突破口擁有十分龐大的市場,也是為所有人謀得利益的地方。畢竟,身體才是最重要的,沒有了健康的身體,也就什麼都沒有了。
而在硬體上,比如可投影的鍵盤,螢幕,或者直接與眼鏡結合,大小可變的螢幕等等都是很不錯的發展方向。
至於其他需求,也都充滿著無限可能。
當然,手機的另一個發展點兒,則是智慧化,有人會問,現在的智慧手機還不智慧嗎?回答是,當然不智慧啊!
是的,相比之前的功能機和最早的智慧手機,現在的智慧手機多了很多智慧化功能和人性化的功能,但是,這些和真正的智慧還差的很遠,有人說,智慧就是懶,可是我卻不以為然,因為智慧化的大發展,是為了人們更加方便的生活。
而智慧化又該怎樣進行呢?比如我拿起手機的時候,它(手機)知道我拿起了他,自動打開了螢幕,知道我要撥打電話,自動彈出了常用聯絡人。其實很多具體的東西,我也說不上來,很多人都看過鋼鐵俠吧,知道里面鋼鐵俠的管家“賈維斯”吧,換種角度來說,賈維斯也可以看成是一個手機吧,因為他擁有完整的通話系統。前文提到,智慧手機最大的感覺,就是讓你感覺他不是一個死的機器,隔著螢幕的,似乎是個人在於你交流。它能夠讀懂你的思維,明白你的想法,隨時給你屬於你合適你的要求,當然,這一切東西的背後,都需要有一個強有力的系統支援。
雖然看似太過科幻,不過確實是發展的一個趨勢與發展點。
當然,本文所有分析都是基於作為大眾消費品的手機進行的,至於一些作為奢侈品的手機,自然會有其該有的市場和獨有的發展點。
回覆列表
智慧手機並不智慧。目前的所有手機系統,軟體都是用程式語言邊寫的,程式語言都是按照設計者的思路和邏輯寫的,所以也只能按照設計者設計的功能執行,所以程式只有那麼幾個預置的功能。所謂的智慧應該是有思維,但是目前的手機沒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