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周知,清代有三大皇陵:清東陵、清西陵和關外陵;關外陵主要埋葬的是順治之前的皇帝,比如努爾哈赤、皇太極和他們的祖先;而清東、西陵主要埋葬的是順治以來的清朝皇帝,當然啦,除了末代皇帝溥儀,總共是九位。
清朝入關後,最先建的是清東陵,位於今河北省遵化,順治皇帝最先入住的,而其後到了康熙時,他嚴格遵循儒家的“昭穆之制”,“子隨父葬”,將自己的景陵以爸爸的孝陵為中心建在了其左邊。
相信很多小夥伴們已經看到了上面一個特別高大上的詞彙“昭穆之制”,這東西是啥呢?
實際上是古人創造出的一種禮儀,據古代最重要的一本禮儀大全《周禮》裡記載,所謂“昭穆之制”,就是古代宗廟的排列次序,具體來說,即天子立七廟,諸侯立五廟,大夫立三廟,士立一廟,庶人無廟,再說的通俗點就是根據立廟的數量來區分等級!
而這種“昭穆之制”也延伸到了人死後的喪葬順序和神主牌的擺放次序之中,以此來區分家族中的“等級”,即誰是祖宗,誰是孫子;
簡單來說,就是你家族裡最早那個老祖宗死後,他的神主牌是要放在正中的,墓地也是要在家族墓地中居正中的,而他以後子孫們的神主牌和墓地必須以他的為中心分別排列在其左右兩列, 左為昭,右為穆,比如老祖宗的兒子(第二代)為昭,老祖宗的孫子(第三代)則為穆,以此類推。
(“昭穆之制”圖解:神主牌和埋葬順序)
華人歷來講究“孝道”,同時也講求“等級”,而“昭穆之制”剛好就體現了這兩東西,一來子孫們圍繞著自己的祖宗,叫“子隨父葬”,一家人其樂融融,團結友愛,生前在一起,死了也在一起。二來以老祖宗為中心,說明其是“大”,而他左右兩邊的昭和穆也能讓人一眼看清楚誰是子,誰是孫。(父居左為昭,子居右為穆)
上面說到康熙死後按照“昭穆之制”葬在了自己父親的左邊,而到了雍正時,他也應該按這制度葬在順治孝陵的右邊,可他並沒有這麼做,而是重新選擇了一個陵址,葬在瞭如今的清西陵
完全大逆不道啊!!!難道他是害怕什麼嗎?
關於雍正為什麼這麼做,民間有很多說法,傳的最多的就是說他因為毒死了自己的父親,篡改了遺詔而不敢和自己的父親祖父葬在一起,怕到了陰間被罵。當然啦,這種說法子虛烏有,只能當做茶餘飯後。
那歷史的真實到底是怎樣的呢?
據史料記載,雍正一開始確實是在清東陵裡找墓地,可找來找去都沒有啥好的,當時帝王們最迷信風水,尤其是自己死後居所的風水,因為這關係到江山社稷和子孫福祉。
咋辦呢?沒啥辦法,只能繼續找。
其實據檔案記載,雍正一開始在清東陵裡曾經找到過一處吉壤,名“九鳳朝陽山”,可後來一風水先生告訴他:“這裡雖好,但規模大而形局未全,穴中之土又帶砂石”,所以雍正把這地兒給廢了。
那最後找到了嗎?
當然,在經過千辛萬苦之後,雍正的鐵桿粉絲兼十三弟的允祥為其在今河北易縣的泰寧山下找到了“萬年吉壤”,即如今的清西陵境內;這之後,雍正經過重重檢驗,最終決定在此修建泰陵,也就是從這個時候開始,清朝皇陵有了東、西之分。
關於雍正要建清西陵這事,史料上還有一段有趣的記載:
因為新建西陵是打破了康熙以來“子隨父葬”的傳統,這算“違規”,所以雍正為了防止後世人罵自己不孝,授意大臣們聯名上書,為他易地建陵找些依據。大臣們一看皇帝有這意思,也不反對,反正也和自個兒沒啥關係,所以大家紛紛迎合皇帝,比如有的大臣竟然找了大禹的例子,說夏禹在浙江建陵,後代卻在山西建陵。
而雍正一開始推辭,後來又假裝著被逼迫,很無奈才同意建的西陵。反正這出“君臣戲”就兩個字形容—“虛偽”“做作”!
1735年10月8日,雍正帝終於安安心心的躺在了自己操持起來的清西陵中,可留給乾隆的卻是一個頭疼的問題:
“爹呀!你修了個清西陵,現在咱皇陵有兩個,以後該咋葬啊?”
為了解決這個問題,乾隆大大集眾人之智慧創造了一個新的“昭穆之制”,具體做法如下:
以北京為中(zu)心(zong),從他以後的皇帝按照左“昭”右“穆”的規制下葬,即他葬清東陵,他的兒子葬清西陵,他的孫子再葬清東陵,孫子的兒子再葬清西陵。。。。
這樣,兩個陵都不至於冷清,而且也符合周禮,又能體現孝道和等級。
聰明的乾隆以為自己解決了一個千古難題,同時他為了防止兒子不聽話,亂建陵寢,還特地在生前就將嘉慶的陵定在了清西陵。
可是,令乾隆想不到的是,他創立的這種制度,僅僅“管”住了兒子嘉慶,而他的孫子和後面好幾位皇帝都沒有按照他的設想來建陵。比如道光皇帝,他一開始按照乾隆定的規矩將陵寢建在了清東陵,可建好後他自己不喜歡,再加上地宮走水,無奈,又將陵改建在了清西陵;再如慈禧的兒子同治皇帝,也沒按乾隆的規定在清西陵建陵,而是選在了清東陵。
眾所周知,清代有三大皇陵:清東陵、清西陵和關外陵;關外陵主要埋葬的是順治之前的皇帝,比如努爾哈赤、皇太極和他們的祖先;而清東、西陵主要埋葬的是順治以來的清朝皇帝,當然啦,除了末代皇帝溥儀,總共是九位。
清朝入關後,最先建的是清東陵,位於今河北省遵化,順治皇帝最先入住的,而其後到了康熙時,他嚴格遵循儒家的“昭穆之制”,“子隨父葬”,將自己的景陵以爸爸的孝陵為中心建在了其左邊。
相信很多小夥伴們已經看到了上面一個特別高大上的詞彙“昭穆之制”,這東西是啥呢?
“昭穆之制,是啥意思呢?”實際上是古人創造出的一種禮儀,據古代最重要的一本禮儀大全《周禮》裡記載,所謂“昭穆之制”,就是古代宗廟的排列次序,具體來說,即天子立七廟,諸侯立五廟,大夫立三廟,士立一廟,庶人無廟,再說的通俗點就是根據立廟的數量來區分等級!
而這種“昭穆之制”也延伸到了人死後的喪葬順序和神主牌的擺放次序之中,以此來區分家族中的“等級”,即誰是祖宗,誰是孫子;
比如在《周禮·春官· 小余伯》裡就記載:“辨廟祧之昭穆。”鄭玄注曰:“自始祖之後,父為昭,子為穆。”簡單來說,就是你家族裡最早那個老祖宗死後,他的神主牌是要放在正中的,墓地也是要在家族墓地中居正中的,而他以後子孫們的神主牌和墓地必須以他的為中心分別排列在其左右兩列, 左為昭,右為穆,比如老祖宗的兒子(第二代)為昭,老祖宗的孫子(第三代)則為穆,以此類推。
(“昭穆之制”圖解:神主牌和埋葬順序)
華人歷來講究“孝道”,同時也講求“等級”,而“昭穆之制”剛好就體現了這兩東西,一來子孫們圍繞著自己的祖宗,叫“子隨父葬”,一家人其樂融融,團結友愛,生前在一起,死了也在一起。二來以老祖宗為中心,說明其是“大”,而他左右兩邊的昭和穆也能讓人一眼看清楚誰是子,誰是孫。(父居左為昭,子居右為穆)
“雍正違反昭穆之制,為什麼不住清東陵,而要搞一個清西陵?”上面說到康熙死後按照“昭穆之制”葬在了自己父親的左邊,而到了雍正時,他也應該按這制度葬在順治孝陵的右邊,可他並沒有這麼做,而是重新選擇了一個陵址,葬在瞭如今的清西陵
完全大逆不道啊!!!難道他是害怕什麼嗎?
關於雍正為什麼這麼做,民間有很多說法,傳的最多的就是說他因為毒死了自己的父親,篡改了遺詔而不敢和自己的父親祖父葬在一起,怕到了陰間被罵。當然啦,這種說法子虛烏有,只能當做茶餘飯後。
那歷史的真實到底是怎樣的呢?
據史料記載,雍正一開始確實是在清東陵裡找墓地,可找來找去都沒有啥好的,當時帝王們最迷信風水,尤其是自己死後居所的風水,因為這關係到江山社稷和子孫福祉。
咋辦呢?沒啥辦法,只能繼續找。
其實據檔案記載,雍正一開始在清東陵裡曾經找到過一處吉壤,名“九鳳朝陽山”,可後來一風水先生告訴他:“這裡雖好,但規模大而形局未全,穴中之土又帶砂石”,所以雍正把這地兒給廢了。
那最後找到了嗎?
當然,在經過千辛萬苦之後,雍正的鐵桿粉絲兼十三弟的允祥為其在今河北易縣的泰寧山下找到了“萬年吉壤”,即如今的清西陵境內;這之後,雍正經過重重檢驗,最終決定在此修建泰陵,也就是從這個時候開始,清朝皇陵有了東、西之分。
關於雍正要建清西陵這事,史料上還有一段有趣的記載:
因為新建西陵是打破了康熙以來“子隨父葬”的傳統,這算“違規”,所以雍正為了防止後世人罵自己不孝,授意大臣們聯名上書,為他易地建陵找些依據。大臣們一看皇帝有這意思,也不反對,反正也和自個兒沒啥關係,所以大家紛紛迎合皇帝,比如有的大臣竟然找了大禹的例子,說夏禹在浙江建陵,後代卻在山西建陵。
而雍正一開始推辭,後來又假裝著被逼迫,很無奈才同意建的西陵。反正這出“君臣戲”就兩個字形容—“虛偽”“做作”!
1735年10月8日,雍正帝終於安安心心的躺在了自己操持起來的清西陵中,可留給乾隆的卻是一個頭疼的問題:
“爹呀!你修了個清西陵,現在咱皇陵有兩個,以後該咋葬啊?”
為了解決這個問題,乾隆大大集眾人之智慧創造了一個新的“昭穆之制”,具體做法如下:
以北京為中(zu)心(zong),從他以後的皇帝按照左“昭”右“穆”的規制下葬,即他葬清東陵,他的兒子葬清西陵,他的孫子再葬清東陵,孫子的兒子再葬清西陵。。。。
這樣,兩個陵都不至於冷清,而且也符合周禮,又能體現孝道和等級。
聰明的乾隆以為自己解決了一個千古難題,同時他為了防止兒子不聽話,亂建陵寢,還特地在生前就將嘉慶的陵定在了清西陵。
可是,令乾隆想不到的是,他創立的這種制度,僅僅“管”住了兒子嘉慶,而他的孫子和後面好幾位皇帝都沒有按照他的設想來建陵。比如道光皇帝,他一開始按照乾隆定的規矩將陵寢建在了清東陵,可建好後他自己不喜歡,再加上地宮走水,無奈,又將陵改建在了清西陵;再如慈禧的兒子同治皇帝,也沒按乾隆的規定在清西陵建陵,而是選在了清東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