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8
回覆列表
  • 1 # 朱冠瑾

    人每天要喝多少水才算合適呢?根據科學實驗,成人每天要喝1500毫升-2000毫升水(相當於6個-8個口杯,或6瓶-8瓶汽水量),兒童為500毫升-1000毫升。如果一次次飲水量過多,超過1天的量,就會傷身體。因此,口渴時,千萬不可一次“喝個夠”,要少喝、多喝幾次才好。另外最好喝白開水,因為白開水最解渴。

    如果遇到需要大量飲水的情況,請你注意:1、每次少喝,每天可以增加次數。

    2、慢慢喝,不要喝得太急。

    3、用吸管喝。

    請你學會自我保護第1招人的生命難離水,超量飲水人變鬼,成人每天限4斤,兒童過量也會毀。

  • 2 # 蒼蠅館子

    有一種說法是每天八杯水,因為自己在家不可能用多少毫升來判定。不要等到口渴了再去喝水這是一個不好的習慣。白開水和茶水各有千秋,不推薦晚上喝茶可能會影響睡眠。推薦早晚可以喝白開水,下午犯困疲倦的時候來一杯茶放鬆一下。

  • 3 # 驕然

    我有點兒泥沙樣的腎結石,所以我一般都儘量多喝白開水。但無論何水多少,我覺得也應該有個度,人喝水過多也會加重胃的負擔,會沖淡胃酸,胃下帳,同時,也會對消化有影響。所以說,無論做什麼都要適可而止。

  • 4 # 我不想吃藥

    喝白開水才是正確的。

    人每天要喝多少水,科學研究指出,人體每天從尿液、流汗或面板蒸發等流失的水分,大約是1800~2000ml,所以才說,健康成年人每天需要補充2000ml左右的水分。

  • 5 # 不許鄙視吃貨

    人體每天喝水的生理需要量為3000毫升。喝水每次以一百毫升至三百毫升為宜,不能超過1500毫升,否則即過量。 真正有效的飲水方法,是指一口氣(或一次過)將一整杯水(約200-250毫升)喝完為止,而不是隨便喝兩口便算,這樣才可令身體真正吸收使用。當然,所謂一次過飲水並非一定要一口氣喝完。如果只隨便喝一兩口來「止渴」,對身體根本無濟於事。

    白開水為宜

  • 6 # 夢雲山人1

    人在一些貌似有知識的心目中,儼然成了機器!

    這宇宙飛船發射直至安全返回地球,要計算好動力,一旦動力不夠的話,飛船就難以返回地球;司機要知道自己的汽車一升汽油能跑多少公里,弄錯了也許會半路拋錨。如今,居然有人在計算成人每天要喝多少升水才最合適了。這不是把人看成具有運轉規律的機器,哪又是什麼?

    只有愚才才會把人視作機器,然後按需分配機油汽油、潤滑油,定期檢查安全指標。

    有時候就算是同胎兄弟,食量與排洩也不一定會天天一樣,年年相同,更何況體重身高功能不一的其他人。

    假如有哪個傻瓜聽信了什麼專家科學家的話,今天明明喝了三升水之後依然口渴,但為了表示“我是乖乖女”,於是就“打死也不再看水一眼”,然後脫水的話,這也是十分的活該。

    在電視上曾經看過有西方人用克稱稱配料:鹽,多少多少克;醋,多少多少克;糖,多少多少克;花生油,多少多少克;咖哩,多少多少克帥……當時我就想:這外華人一定可以活到130歲,因為這“烹調功”已經練到爐火純青的了。

    “三十八度”,哇,低燒了,要吃退燒藥了。不過,我就見過有人三十九度依然活蹦亂跳的,而我三十九度就躺在床上半生半死了。

    只有蠢才,才會把人看成機器!

  • 7 # 北國清雪

    這個應該沒有一定的標準吧?因為各人的身體差異,工作生活環境的不同?所以,飲水量也會不同的。我曾見過一些人,他們一天天地幾乎不怎麼喝水,也不怎麼愛喝水,也見過一些人天天攜帶水杯或礦泉水瓶在身邊的。反正是誰渴了就喝,餓了就吃飯吧。人體有了正常生理本能就Ok了吧。

  • 8 # 兒童營養師劉長偉

    水是生命之源,要保持健康的身體,喝水是必不可少的。一般情況下,成年男性,每天喝水不少於1700毫升,女性不少於1500毫升,對於其他人群根據需要來安排飲水量。

    喝水的重要性

    水對我們非常重要,缺水以後直接影響到機體的健康,當機體失水達體重的2%時,我們會感到口渴,尿會變少,當機體失水達體重的10%時,會出現煩躁、全身無力、體溫升高、面板失去彈性、血壓下降,當機體失水達體重的20%時,會危及生命。例如,患上腹瀉,有時候要命的,往往是機體嚴重脫水時沒有及時糾正。

    當然,喝水太多超過了腎臟排洩能力,可能會引起水中毒,這多見於疾病情況,如患有腎臟病、肝病、充血性心力衰竭。

    如何安排喝水?

    很多人都是等口渴了再喝水,其實這個時候可能已經影響到機體的健康了,為了預防機體缺水,首先保證每天攝入充足的水,成年男性,每天喝水不少於1700毫升,女性不少於1500毫升。這7~8杯水(每杯200毫升左右)分少量多次喝,不要等口渴得受不了才去喝,例如早、晚各一杯,上午2~3杯,下午2~3杯。早上起來喝水,有利於補充機體損失的水,睡前喝一杯水有利於預防血液粘稠度增加。對於特殊情況下,出汗較多時,應適量增加水的攝入。

    喝什麼水?

    從健康角度出現,最好選擇白開水,也可以喝點所謂的瓶裝礦泉水和純淨水,尤其外出時,攜帶方便。喜歡喝茶的,不妨泡杯茶,喜歡喝點淡淡的檸檬水,也可以。但,儘量不喝或少喝含糖飲料,一瓶500毫升的甜飲料含糖往往會超過50克,長時間大量攝入含糖飲料會增加肥胖等風險。

    嬰幼兒如何如何水?

    通常,6個月以內的寶寶,無論母乳餵養還是奶粉餵養,不需要額外喂水,因為透過攝入奶就可以獲得充足的水,7~12月期間,就可以少量喂水,每天總水量要充足,包括奶裡的水。1歲以後就要養成喝水的習慣了。

  • 9 # 女王大人的美食課堂

    2000-2500毫升 不要等口渴時再喝水,口渴是體內輕微失水的表現。正常人每天平均耗水量為2000-2500毫升,體內物質氧化可生水300毫升,故每日應補充水分2200毫升,包括飲食中的含水量。夏天每日補充水分在3000毫升左右,才能滿足人體需要。 喝水應該是白天和晚上都平均為原則,不要在單一小時內連續喝太多水。

  • 10 # grass青梅

    從醫學上說,是有一定限量,應不大於2000mL,這是指超過有害。如果說一個人每天喝多少水最好,我想應該是:想喝水時就喝,每次喝到感覺爽為止。因為正常人首先要相信自己感覺,那是你身體內最真實的呼聲!如果為了保健,我建議早晨適當多喝點水,這是健身之道;晚上睡前也要適當飲水,這是保命之道。總之,沒有一定的量,只有因人而異的感覺,喝得感覺自己很舒服,這就是較好的量。

  • 11 # 串串歡樂多

    近日美國國家科學院一項報告打破了“8杯水”定論,這項向美國國會提交的報告稱,在全球氣溫變暖的情況下,經常補充水分,才能保持健康。另一項報告則認為,19歲至30歲的女性每天平均要喝11杯水,男性要喝15杯水。這一說法攪起許多人心中的疑慮,水到底該怎麼喝?喝多少才算夠?

    水的需求量必須視每個人所處環境(溫度、溼度)、健康情況及食物攝取量等而定,沒有一個 確定的標準值。目前,仍無確切證據表明,人體對水的需要量與氣溫升高有關。如果我們每天要多攝取1/3的水,有可能不僅對健康無益、 反而有害。如果盲目補水,甚至會使人出現虛弱無力、心跳加快、痙攣、昏迷等“水中毒”症狀。

    正常人每天喝多少水

    一般而言,人體每天透過尿液、流汗或面板蒸發等流失的水分,大約是1800―2000毫升,因而人們一直認 為,每天需要補充2000毫升左右的水分。但這2000毫升水分不一定都由喝水獲得,我們每天吃的各種食物內含有很多水分,應該一併算進去。

    因此,扣除三餐中由食物攝取的1000―1200毫升水分,我們每天只要再喝1500毫升水,也就足夠了。總原則是:一天不能少於500毫升,但也不要超過3000毫升。痛風、腎結石患者等需要多補充水分的人,應遵照醫生的建議。

    什麼時候喝水最好

    每天8杯水,聽起來很簡單,但很難堅持。專家為大家推薦了一個“喝水時間表”,幫您輕鬆達到“飲水指標”。

    6:30經過一夜睡眠,身體開始缺水,起床先喝250毫升水,可幫助腎臟及肝臟解毒。

    8:30清晨從起床到辦公室的過程,身體無形中會出現脫水現象,所以到了辦公室後,先給自己一杯至少250毫升的水。

    11:00在辦公室裡工作一段時間後,再給自己一天裡的第三杯水,補充流失的水分,有助於放鬆緊張的工作情緒。

    12:50用完午餐半小時後,喝一些水,可以加強身體的消化功能。

    15:00喝一杯健康礦泉水提神醒腦。

    17:30下班離開辦公室前,再喝一杯水,增加飽足感,吃晚餐時自然不會暴飲暴食。

    22:00睡前1至半小時再喝上一杯水,不過別一口氣喝太多,以免晚上上洗手間影響睡眠質量。

    喝水的好處

    曾有人提出“養生一日三杯水”的觀點,即清晨一杯蜂蜜水,午休以後喝杯淡茶水,睡前喝杯白開水。這種說法有一定道 理。對於老年人和經常便秘的人來說,清晨空腹飲一杯蜂蜜水,能起到促進排便的作用;午休後如果還覺得困,喝一杯淡茶水能提神、醒腦;睡前喝少量白開水,則 可以補充睡眠中因出汗而喪失的水分。

    喝水需掌握五大原則

    1. 一口氣喝完一杯水——指一口氣將一整杯水(約200至250毫升)喝完,而不是隨便喝兩口,這樣才可令身體真正吸收使用。

    2. 喝好水——儘量避免常飲蒸餾水,其水性太酸,容易傷害身體,對腎臟較弱的人士尤為不利,不妨選擇優質的礦泉水。

    3. 飲暖水——冰水對胃臟功能不利,喝暖開水則有助於身體吸收。

    4. 空腹喝水——水會直接從消化管道中流通,被身體吸收。

    5. 能放能收——上班一族常常會因怕上洗手間而放棄喝水,長此下去,膀胱和腎都會受損害,容易引起腰痠背痛。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36碼籃球鞋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