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都在說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還有詩和遠方,敢問遠方就一定有詩相伴嗎?除了眼前的苟且,遠方的苟且又如何理解?
18
回覆列表
  • 1 # 短閱讀之家

    遠方或許沒有詩,有的也是眼前一樣的苟且,但嚮往遠方,嚮往詩和遠方,本身就是詩;有這種想法就是拒絕苟且。

    人生一世,草木一秋。如果苟且於眼前的苟且,必將是苟且的一生;如果不安於眼前的苟且,嚮往詩和遠方,則心中已經有了一片不苟且的天地,雖然窮畢生之力也未必一定可以到達遠方的詩意天地,但有此一念,就不再是苟且的人生。

    朝生暮死,安於苟且,人與草木有何區別?因為人有思想,有理想,雖然足不能至,心中卻知道,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還有詩和遠方。

    人,如果沒有理想,和鹹魚有什麼區別?人有了理想,就是再是苟且的禽獸。有了理想,我們可以付出,我們可以拋棄安逸,走向遠方。

    我們大部分人都不能成為詩人,不能成為英雄,但並不妨礙我們吟誦古人的詩篇,並不妨礙我們傳誦英雄的故事,“神接古人,思飛萬里”,這就是我人生的詩和遠方!

    如果,眼前苟且,心中也苟且,則慘淡的人生只剩下了苟且,這樣的活一百年又能如何?所以詩和遠方是上帝賜給我們的禮物,讓我們即使在慘淡的人生裡能看到星空,也能自我超度,終有一天到達詩和遠方。

  • 2 # 情感種甜

    有人說生活需要詩和遠方,於詩來說,人要有個念想,你會不會寫詩,會不會記住詩,會不會講出來詩都無關緊要,你有念想你自己就是一首詩,認識你的就是你的讀者。

    於遠方,海子在《九月》裡說,“遠在遠方的風比遠方還要遠” 。

    在《遠方》裡說“遠方除了遙遠一無所有”。

    可笑的是你還是原地踏步,人要有行動,遠方不是說走就走,遠方而是腳踏實地,對得起自己的都是遠方。想一想你離你的最初,遠了嗎?

    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更多是還有未來的狗血。

    唯一最難的,就是堅持自己的初心。

  • 3 # 最浪漫的事

    生活就是日子疊日子,你以為解決了眼前的問題,就平安無事了?

    不可能的,舊的問題解決了,新的問題又會出現,所以,你又將面對。

    這個是個無限迴圈的死結,不管你所處的地位、身份,有什麼不同,都是一樣。

    所以,這句話更多的是無奈的調侃,因為每個人心裡都清楚的知道,不管是眼前還是遠方,苟且就在那裡。所以我們才會希望有詩的遠方,人生走下去的動力,不就是因為心中有期許嗎?

    如果哪天心中沒有期望了,人生也就沒盼頭了,剩下的就是無盡的苟且。

  • 4 # 蓓蕾95287291

    ​​說起這首曲子的關鍵詞“詩和遠方”,總會讓人聯想起很多年前,勵志暢銷書剛剛進入中國時,無數書商販賣的口號,從“學習的革命”,到 “人人都能創造奇蹟”,還有諸如“積極心態”、“財富的奧秘”之類,當時真可謂紅極一時。市面上成千上萬的勵志書,其實核心就是一個詞:成功。

    也難怪,2000年前後正是網際網路在中國興起之時,年輕人對這項技術可能給自己未來的生活帶來的變化寄予厚望,認為即將迎來一個與歷史上任何時期相比都更自由、更開放,也更容易成功的時代。一大批“納斯達克英雄”的傳奇,則更為這種預期提供了看似準確無誤的佐證。

    許多年過去了,今日年輕人的心態,和十多年前世紀交替時相比,已經有了微妙而明顯的變化,沒有多少年輕人會在即將或剛剛跨入社會之時,再像以前的那批人一樣躊躇滿志。更直截了當地說,沒有多少年輕人會奢望成功。

    而商人總是最善於把握潮流變化、揣摩客戶心理的。既然大眾已不再那麼熱衷於“成功學”,那就得儘快製造出一種吻合當下年輕人心態的概念來供人消費。於是大約從幾年前開始,“詩和遠方”這類看上去還蠻有一點“越軌”味道的詞,就經常出現在書籍腰封上,和“慢生活”之類的新詞一起,被標舉為“小清新”們理應嚮往的一種生活姿態。

    說白了,“慢生活”、“斷舍離”、“詩和遠方”這類小清新調調的理念,依然沒有走出“心靈雞湯”的迴圈,只不過這一次,是用看起來溫存一些的名頭替代了日益讓人感到疲憊,有些過氣了的“成功”。

    熟悉高曉松的人都對“詩和遠方”不陌生,自從他經歷了醉酒駕車的牢獄之災,以自由主義知識分子的身份亮相網路,在《曉說》中談歷史談理想時,“詩和遠方”就是他掛在嘴邊的詞。這次突然爆紅,除了音樂比影片節目有更強的傳播力之外,也由於許巍這位文藝青年的“原教旨”偶像傾情獻唱。

    在可以預見的未來,“詩和遠方”很有可能成為出版圈大IP,高曉松、許巍也可能成為新的腰封小王子,出現在各種類似的出版物當中。只是我們必須明白,包裝得再好的雞湯,其本質也還是雞湯,變不成烏雞白鳳丸。

    如果不像某些人那樣掌握大量的社會資源,我們即便得到了嚮往已久的詩和遠方,也很有可能是換了一個很遠的地方,在那裡一邊讀詩一邊苟且著。

    但當大多數人還在為日常生活所需的房子、車子和孩子而“苟且”時,“詩和遠方”對他們來說,仍不過是奢談而已,雖然“心嚮往之”,但終歸是“身不能至”。況且即使“詩和遠方”唾手可得,人也不可能長久地生活在這種看似輕鬆,實則荒廢人生的狀態中。

  • 5 # 飛說布客

    最近這句話真的很流行啊。

    什麼是苟且?苟且是指​得過且過;意為在做的不想做或不該做的事情,卻在做的這種狀態稱之為苟且。

    現在我們大多數人,有誰是真正瀟灑的呢?

    就像去年那句 “世界那麼大,我想去看看” 在網上一下子火了,為什麼?因為我們都向往這種狀態,但又有多少人有這種資本和勇氣去實現。

    我們都有自己的責任,自己的束縛。就像有多少人可以幹自己喜歡的職業,而那些在自己不喜歡職業裡踟躕的人為了生活也只能繼續。

    這個社會有太多無奈,而我們能做的也許也只有默默適應。

    我相信每個人都渴望詩和遠方,然而有多少人有資本去擁有詩和遠方。

    這句話也就像雞湯在告訴我們,不要怕現在的苟且,未來會變得更好。也就像很多年前那首明天會更好,可是明天真的一定會更好嗎?明天我們就可以不再苟且了嗎?

    答案很殘酷,我們並不能像孩子一樣去執拗的相信什麼都是好的。但答案同樣欣慰,因為明天本身就代表著希望。

    正如我們不能固執的認為明天會好,我們也不能否認明天會好。即使遠方依然苟且但我們努力過,經歷過。而今天除了苟且仔細看也會有詩和美好。​

    最後想把最近很喜歡的一句話送給大家:最怕自己一生碌碌無為還安慰自己平凡可貴。

    也許社會很現實,很無奈,但改變的機會永遠握在自己的手中。希望遠方不再苟且。

  • 6 # 侃球聯萌

    本來是一句帶有“詩和遠方”意境的文藝話,被硬生生的改成了“還有遠方的苟且”的現實無奈。

    無奈歸為無奈,還是反映了一部分問題。這是那些依舊在社會底層努力為明天奮鬥的人內心最痛的點。貧富差距巨大的今天讓他們很難看到明天的美好,只能成為遠方的苟且。

    王健林前些天說的那個小目標瞬間成為熱點,輿論直接爆炸。採訪中王健林的表情是多麼淡定,他說出一個億的小目標是那麼自然,脫口而出。

  • 7 # 吃沙琪瑪的貓

    認真想想,這個世界上唯一不用努力就能得到的,就是自己的年齡吧!新年伊始,除了年歲增加,你學習怎樣了?你漲工資了嗎?你搞定了幾個甲方?你完成了幾個專案?實施了幾個計劃?你抱怨了幾次你的老闆.....

    .然而你在今年又喝了多少毒雞湯!那段時間被朋友圈、微博、豆瓣好友群刷屏“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還有詩和遠方的田野”。很多人被這句話打動,片面地認為喝完這碗雞湯,一言不合就任性地辭職出發去遠方。所以當時也頗受爭議,覺得這詞太雞湯,而這碗雞湯引導大多數人理解為就是要遠行才能找到自己,並不顧後果、不計一切的尋找自己的詩和田野。

    生活不是餓的時候去讀詩,拿著父母的錢去遠方。有時候你的遠行可能就是一個殘局,你沒有收拾殘局的能力也就別太作!

    近期魯豫對沉寂歌壇多年的許巍做了專訪,許巍對於“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還有詩和遠方的田野”特別做了解釋。

    這個歌曲真正想表達的不是勸大家一意孤行,而是在眼前的苟且中尋找一種詩歌和遠方的精神,而不是遠行!我們熱愛詩歌,但是我們的生活哪能如詩歌般隨性提筆就來,三五兩字就成詩了?我們需要去承受生活的磨難,沒有這些眼前的苟且哪來的詩和遠方。

    就像許巍,他曾經經歷過多少磨難。創作遭遇瓶頸連最基本的生活都難以維持,最嚴重的時候患有重度抑鬱症,我們不知道他人後的心酸和磨難。他在樂壇消失數年,期間有看到娛扒記者報道說他在閱讀研究《易經》、《三字經》之類的,最後他都能觀天象知道具體今日何時下雨。很慶幸,他努力生活挺過艱難。想必他是利用這段時間去咬牙走過他一段又一段的磨難才有今日的風生水起。

    或許,扛過足夠多的苟且就會找到屬於自己的遠方和田野。他就是如此,曾經蒼老,現在風華正茂。別把遊手好閒當做詩,把不用承擔責任叫做遠方!

  • 8 # apoid

    突然想起《月亮與六便士》。生活不只有物質,還有夢想。

    現在生活節奏太快了,我們更多在乎的是眼前的物質生活,為了物質,犧牲著。

    女生,為了物質,犧牲愛情;男生為了物質,犧牲家庭。

    光鮮亮麗的我們,卻是另外一種意義的苟且。生活變得很空洞,沒有目的,觥籌交錯,卻不知道真正的快樂。

    遠方的苟且,理想,很多人變成喊口號,為了夢想,我要...為了夢想,我辭職;為了,夢想,我休學。麻煩你看看自己,到底有沒有資本去承受後果呢。說走就走的旅行,看起來美好灑脫,但是麻煩你想清楚,旅行完了,你是不是有退路,還是,給家人造成了負擔。讓家人為你的所謂的夢想付出代價。i

    北漂的不計其數,我們總能在各種媒體上,看到,誰誰誰,經過多少年的奮鬥打拼,成功了,感覺全身打了雞血,下一個成功的就是自己。是否要去分析,那成功的人,背後有著一百個或一千個的人的失敗。

    生活很短,不知道下一刻會發生什麼,眼前與遠方,都不要苟且。

  • 9 # 學姐愛設計

    其實就是你只看見了眼前的苟且而沒有看見遠方的苟且,你只看見了遠方的詩卻沒有看見近處的詩♡

    生活其實是兩面的,近處有苟且也有詩,遠方有詩也有苟且。

    若你只是生活(生下來活下去)著,而不是生活著,到哪裡都是苟且。

    不如坐下來喝喝茶,我們一起欣賞下近處的詩吧♡

  • 10 # 小王陪你讀唐詩

    生活眼前的苟且還是遠方的苟且或者是詩和遠方,這都是由於不同的生活方式和心態所決定的。

    首先,生活眼前的苟且。之所以說這句話,是因為對生活的不滿。因為眼前不能夠達到自己的要求,便嚮往著,詩和遠方的生活。這是一種對未來美好的希冀,屬於樂觀主義精神。就算我眼前的生活不如意,但是認為未來會是美好的,有詩為伴,有自己想要的遠方。

    然後,又有人說,不只有眼前的苟且還有遠方的苟且。這種人對未來不太看好,覺得日復一日的生活,只能是苟且著生活。我們沒有勇氣去追尋詩和遠方,只能委曲求全,苟且著生活。

    舉個例子,在什麼情況下,我們會使用不同的句子呢。第一種,今天過的很糟糕,被上司安排去打雜,但是我的志向不只這樣,我應該有更美好的未來。於是我欣然接受,期待明天的自己變得更好。於是我會說,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還有詩和遠方。第二種,今天上司又安排我去打雜了,這種日子看不到頭,似乎我還要繼續這樣生活很久很久。此刻我的心態便會是,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還是遠方的苟且。

    總之,不管是哪個句子,都是對於未來的不同預期所造成的。希望大家都能樂觀的看待生活的苟且,爭取早日找到,詩和遠方。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為什麼人與人之間的信任越來越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