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風風風161747627

    不服禮制,還稱王。天下只有一個王就是周天子,楚國稱王是對整個中原諸侯的挑釁。要不是楚國的實力夠硬,早被齊國或者晉國為首的諸侯之長給灰灰了。這些霸主就是維護周天子從而在周天子哪裡獲得諸侯之長也就是霸主的地位,從而號令諸侯。楚國在禮儀上不服王化,其他更是樣樣和周天子一樣甚至超越。再說齊國晉國做了霸主總要找對手的,無論是狄人還是楚人都是自己跳出來的,不打他們打誰?活生生的把子嘛。

  • 2 # 歷史研習社

    楚國曆史上確實有一些迥異於中原文化的地方。譬如在政治方面,楚國曆史上兒子殺父親、弟弟篡位兄長的現象極多,基本上可以算作一種政治生態,大臣都默認了這種情況,普遍認為楚國“利少不利長”,傳統的忠孝觀念在楚國很單薄。以周朝為代表的中原文文,長期敵視楚文化,給楚國潑髒水。而楚國本身主要位於長江流域,遠離當時政治的中心,與中原各國來往不多,長期處於軍事對峙狀態,相互間的文化交流不多。

    說楚國文明強盛這點不能苟同。其實,楚國在春秋時得益於五霸之一的楚莊王,確實一度很強盛,但進入戰過後楚國有點跟不上形勢,總是在吃老本,沒有能夠完成文明的“超進化”。楚國在遭到吳國滅國之災後,一直沒緩過來。吳起曾經一度在楚國推行變法,但中途夭折,使得楚國錯過了一次戰略發展的良機。此後,楚國的重重固疾就讓楚國越來越遲滯、落後於時代。楚國的貴族勢力龐大,他們起鬨殺死了吳起,讓違反貴族利益的一切變革都推不下去。

    而貴族本身又十分腐敗,壟斷著楚國的晉升通道,有才能的人進入不了核心政治圈。一旦楚國面臨危機的時候,就會發現自己沒有傑出的軍事人才可用。當時,魏有樂羊、趙有廉頗、齊有孫臏、燕有樂毅、秦有白起和王翦,都是戰國時候第一流的將才。可惜,在楚國卻沒有這樣的人才,在楚國帶軍的,仍然是一些貴族,這些世家大族出來的公子,缺乏高超的戰略眼光,也缺乏帶兵訓練的實際能力,楚國在戰國時的軍事實力大而不強。其他國家對於楚國軍隊的評價是,楚國軍隊人數眾多,但不敢打持久戰。

    所以,在戰國時期中原地區的國家瞧不起楚國,已經不是傳統意義上的文化問題,也確實帶了一點現實國力的衰落。

  • 3 # 逛兩次

    是不是被稱為野蠻人主要標準就是 禮 ,周文王尋周問禮,開創了中華民族 禮儀之邦,看看 歐洲古都一些 電視你就知道什麼是野人了。

  • 4 # 野草3

    答案很簡單。按照人類學研究的方法看歷史,我們可以透過近代歷史推測古代的真實情況。世界上最落後的大清國的統治階級怎麼稱呼西方列強的?

    蠻夷!

    蠻夷只是一句被打敗的落後者辱罵、貶損其他先進文明的話,與國家的經濟、科技、社會、文化發展沒有任何關係。真正的強者都會表現出偉大,很少貶損他人或者他國。

    同樣的道理,在古代中國的廣大區域,長江和漢江流域一直是古代東方科學技術最發達的地方。我們今天的生活習慣,包括漢字、漢語,都是以漢江流域文明為依託發展起來的。現在我們的各個節假日也是長江流域的時令。對吧? 從自然角度,黃河流域一直氾濫成災,漢江是世界最溫和的流域。從戰爭角度,楚人一直明顯勝於中原。最後滅楚的是秦人,也就是有西域陸路便利引進了地中海先進武器和製造技術的秦國。也就是古希臘科學技術的長時間領先,透過陸路通道進入中國西部和北部走廊,才形成了中國5000年來總是西北高地人對東部低地人的入侵和屠殺。 落後就會捱打,甚至滅絕,這時人類歷史的客觀規律。

    有興趣的可以看看以雅典共和國為核心的地中海科學技術的發展和建築、自然就邏輯地知道,流傳至今的建築、道路、車船需要怎麼樣的一個科學技術才能支援。

  • 5 # 張生全精彩歷史

    春秋時期的楚國確實是一個創造了燦爛文明的國家,別的不說,一部《楚辭》,一個屈原,就足以讓楚國的文明傲視天下。屈原的那個時代,詩歌已經分發達,但是沒有任何一個詩人的名字可以流傳下來,而屈原的名字流傳下來了。而且屈原以及他的詩歌所不同於《詩經》中的異質美,孤標傲世,讓人歎為觀止。

    (屈原)

    但是,就算楚文化如此燦爛輝煌,楚國仍然被中國國家稱為“蠻夷”之國。這是什麼原因呢?其實,稱為“蠻夷”之國,所體現的並不是楚國沒文化,沒文明成就,而是楚國和中原國家的關係。楚國作為一個遠古酋邦,它在很早的時候就和中原國家分開來了。周人取代商人,成為中國主宰的時候,周人就把周人、殷人、夏人、虞人稱為華夏人,或者諸夏人,這裡的“夏”,是中間的意思。其餘的人,統統稱為“蠻夷戎狄”,也就是我們現在知道的,東夷西戎南蠻北狄。楚人便屬於南蠻人。楚國從西周初年分封的時候,只封了一個等級很低的爵位,也就是子爵。在“公侯伯子男”中,楚國處在第四個等級。所封到的土地也很少。雖然沒有歷史記載具體有多少,但是,按照當時的制度,“子男之地五十里”,總之是很少的。這一點,讓楚華人一直很不滿意,所以,整個西周時期,楚華人一直在尋求著往中原挺進。在周厲王的時候,楚國國君以“我蠻夷也,不與中國之號諡”為藉口,封他的三個兒子為王。儼然想成立一個與中原國家區別開來的新國。周厲王很生氣,想要討伐楚國,但是,由於他的暴政,引起了“華人暴動”,他也被殺死。不過,楚國也隨即取消了王的封號,同時楚國也發生了內亂,所以終於沒有坐大。

    (戰國時期的楚國)

    不過,最終,楚國成為第一個稱王的國家。這個第一個稱王的,就是楚武王熊通。那時候,楚國也像中原諸侯國那樣,挾周天子以令諸侯,讓周天子加他的封號,但是周天子不加,其它諸侯國也不認可,熊通一怒之下就自封為王。從此以後,楚國便多次想要介入中原的政治,多次與中原的國家發生大戰。尤其是與晉國連續的三次大戰:城濮之戰、邲之戰、鄢陵之戰,和中原國家的仇怨越來越深。最後,楚國和晉國,對一些小諸侯國,呈現了一種瓜分的態勢。

    從以上這個過程我們可以看出,稱楚國為“蠻夷”之國,既有最早分封的原因,也有中原國家和楚國之間積怨已久的原因。這與楚國是否文明、強盛,其實並沒有多大的關係。楚文明最終在秦文明的沉重打擊下,走向了滅亡。但是,在秦朝末年,最終帶著天下諸侯復活的,恰恰是以項羽等人為代表的楚文明,由此也可見,楚文明其強大的生命力和戰鬥精神。

  • 6 # 90大歷史
    楚文化是中國春秋時期南方諸侯國楚國的物質文化和精神文化的總稱,是華夏文明的重要組成部分。楚國先民最初生活在黃河流域的中原地區(河南新鄭),南遷後給楚地帶來了先進的華夏文明因素,並以中原商周文明特別是姬周文明為基礎向前發展楚文化。

    要說這個其實就是:

    1、楚國當時受封的地域在南蠻之地。楚國始祖熊繹的祖父熊麗、父親熊狂則是因輔佐周武王定鼎天下,所以才能位列西周初期諸侯國。但並不在中原諸侯國的華夏圈內,所以開始破不受待見。2、其次獨具特色的楚文明是在西周以來已有的姬周文明的基礎上,歷經這一時期特殊的時代背景和歷史機遇的洗禮,透過融合、吸收被吞併的眾多周王室同姓、異姓封國及其它諸侯國的先進文化因素加以綜合、提煉並經過創造逐漸發展而成的。所以在當時春秋諸侯國來看,就顯然在文明先程序度上慢了半拍。如若不是楚國越來越強大,想必會更加不受待見吧!

    不過總的來說,楚文化(荊楚文化)也是華夏文明的一部分,這點不可爭辯。

  • 7 # 雁城笑笑生

    主要還是宗族制度存在,中原各國大都是姬姓封國,而楚國不是。其次中原各國都是黃河流域的原始人的後代,楚國大都是長江流域原始人的後代

  • 8 # 馬仲遷

    1非主流。周的都城稱為"京" ,而楚國的都城卻稱為"郢";周文化圈的圖騰崇拜是龍,而楚國的圖騰卻是鳳凰

    2藐視規則。熊渠:我蠻夷也,不與中國之號諡。楚武王:王不加位,我自尊爾。這位牛逼哄哄的主竟然要周天子封自己為王,因為周桓王沒同意就自己給自己封了王!到了楚莊王時竟然帶了三萬多小弟在洛水邊搞"演習",還打起了九鼎的主意,這是在赤裸裸滴拉仇恨了,而且每隔幾代人時不時地玩一下這個老梗。

    魯迅說過:第一個吃螃蟹的人是註定要被嘲笑的。

    3出來混,肌肉很重要,但也要尊老愛幼。楚國原本是一個部落,經過數代代祖先艱苦創業才發展到稱霸的地步。憑著楚國的實力封個伯爵也不過分,人家秦國不就是給周孝王養個馬不就封了伯爵嗎?可偏偏封了個子爵。

    春秋時大家講究出身,封什麼爵要查查祖宗十八代滴。像宋國是"亡國之餘"就封了公爵,像齊國是尚父太公之後,居功至偉封了侯爵,像晉國是武王之後,封了侯爵。誰叫咱不能拼爹呢?楚人把這種屈辱化成了動力激勵著歷代國君,滅國無數終於在江漢流域成了老大,成了讓中原各國顫抖的大國。

    迷信武力的血液在楚國早期的發展中留下了深深的烙印,可越是如此中原各國對他越是輕蔑,各種段子流傳到今天。什麼"刻舟求劍"啦,"買櫝還珠"啦,"畫蛇添足"啦,哎,欲戴王冠必承其重。

    4到了戰國後期,楚國開始變得講究了,"倉廩實而知禮節"楚國開始羨慕起當初它曾經蔑視的中原各國了,最後終於亡國。一直覺得楚懷王是被黑化了,楚國的滅亡固然是楚懷王的主要責任,但國家的整體轉變和沒落不是一個人能承擔的了的。

    楚國的遭遇有沒有在今天有些借鑑呢?

  • 9 # Mo暗月0214

    這句話問的就不對了。應該是楚地被稱為蠻夷之地才對,或者楚文化被稱為蠻夷文化。

    首先,中國古代是以黃河流域文化圈為中心,也就是當時的中原文化圈為輻射,向四周擴散。而楚地處於長江流域,也就是當時的百越蠻荒之地,也是流放之地。

    其次,楚文明,發源中原,南遷結合了當地南蠻文化,慢慢融合成了一個具有獨立特色的文化圈,像崇拜東皇,崇拜祝融,崇拜鳳凰都是典型,另外楚文化與苗族關係尤為密切,那麼對於當時的中原正統來說,楚就是蠻夷。

  • 10 # 國病

    把南面、東面稱為蠻和夷,把西面、北面稱為戎和狄,這本身是根據文化符號客觀表述。南面、東面地理和文化上聯絡緊密,所以蠻夷常會連在一起,西戎、北狄也是如此。

    周人對這四個方位稱呼是客觀表述,然而因為政治、軍事爭鬥原因,如果提到蠻夷常常是一種蔑視的態度,那久而久之這個詞彙自然也就汙名化了。周人很明確是由西部入主中原的,傳說周穆王甚至西巡去見西王母。然而戎狄這個詞彙依然是野蠻的象徵。其實就是,我坐鎮中原,那周邊都可能是我的敵人,周邊都不如我。從民族源流看,商代人明顯與山西陶寺遺址人為一個體系,都與后稷有關。包括北三苗在內的羌人還不是因為地域原因與商人發生了最激烈的衝突。姬周都認為與殷商是一個世系。最起碼上古是一個集團,都屬於帝堯集團。可見這其中是有關係的。

    周人入主後,並非與四方的人沒有關係。只是政治原因互相貶損而已。今天韓日越南都與中國有關係,但還不是互相貶損。事實上西戎牧羊人就是陶寺人,陶寺人就是帝堯集團的北三苗,也就是漢族主體的直系祖先。北三苗自然屬於黃種老三苗蠻集團,其與白種聯姻物件就構成帝堯集團。所謂蠻與苗族的自稱蒙、芒勾是一致的。而陶寺遺址屬於龍山文化體系,西戎其實就是龍的意思。以龍作為標誌的主要就是苗蠻,只是後來稱呼發生變化,泰語芒勾就是指龍,龍則指風。龍本身又與大風大雨大雷有關,都是相通的。華人崇拜龍又殺龍,其實是因為期盼風調雨順,雨水沒有不行,太多也不行。戎和蠻其實是一體的,狄和夷也是一體的,帝堯體系就是華婿氏了,可見與華都是一體。而夷主要指東邊沿海這個體系,狄人也是,狄人是大鯀時代遭遇大洪水又被帝堯集團打擊逃向東北的一部分,狄人與九黎越人是聯姻關係,屬於帝舜集團。歷史上的黎人、越人、東夷主要指他們。顓頊時代搞和九黎大混血,所以和是這個集團的標誌。要麼叫哈尼族的和夷,要麼叫日本的大和民族,要麼就是合黎或者赫婿氏。可是帝堯集團和帝舜集團只是兩個互為兄弟姐妹的黃白聯姻集團之間的爭鬥,其各自內部的黃種或白種都是對方的兄弟支系,本身就是一體的。有個現象,北方也好、西部也好,鬥得不可開交,然而南方支系兩個集團成員卻很融洽,壯族就結合百越和禪族的集合體,還導致很多學者把泰族也誤認為是百越。楚國還有帝舜集團的檮杌崇拜,有的還有辮子。然而楚國主流又是梳髮髻不斷髮的帝堯集團後裔。比如寮國和泰國北部至今還有楚國的偏髻髮式。他們就是商代的主體民族,或者叫最重要的方國聯盟。商代是一個邦聯制的政治體系。泰族前身就叫撣族。且與苗蠻體系文化更為接近,其核心文化表現基本可以鎖定為帝堯集團。比如曼谷就是苗族芒勾,也是北三苗帶入東胡的蒙古一詞。還要非常多的內容一致,這裡不展開了。

    這麼一看,是不是必須得重新理解蠻夷戎狄,去除汙名色彩,迴歸原貌。否則就太愚昧了。

  • 11 # 圭海四記

    楚國相較於中原諸侯,本來就是南蠻,正因為他自己足夠爭氣,才創造出輝煌的楚文化出來。

    這是先有雞還是先有蛋的問題,本身並不衝突。

    那麼為什麼作為南蠻的楚國能在南方崛起呢?

    四川三星堆和浙江河姆渡文化遺址的發現,給了今日的我們一點簡單的暗示,是不是在同一時期的古代,南方已經發展到足夠發達的程度了?

    南方氣候溫和,物產豐富,孕育的百姓也大多沒有侵略性,他們或許對於北上沒有太大的興趣,抑或缺乏競爭還未完全進入成熟的國家文明形態,還處於相對原始男耕女織階段。

    但,可以預見的是,南方已經形成國家集團了,比如原始的楚國、巴國、越國等。

    晉國協助吳國發展國力使之成為東南一霸的歷史也再次證明了南方不是沒人,而是文明程度不太高,但因為基礎好稍有些指點便可以瞬間發光發熱。而楚國正是介於川浙之間的一個南方勢力,且是中原王朝天天談及的南蠻,應該具備更強的實力。

    更甚者,楚國幾乎是統一了南方的所有小國,集合了整個南方勢力,經過集中改造、碰撞和洗禮,自然而然會迸發新的活力火花,產生全新的楚文化是水到渠成的結果。

    當他們突然覺醒,想要參與中原抗爭時,以其強大的人口數和發展實力,問鼎中原是沒有太大問題的。

    於是,楚國便成了一方強大勢力,源遠流長八百年屹立不倒。

    .............................................

  • 12 # 探微閣主

    楚國被中原諸國視為蠻夷,只是在春秋時期。春秋後期至戰國時,中原諸國已經不視楚為蠻夷,反而視秦國為蠻夷。

    據《史記 • 楚世家》,楚祖先是顓頊之後,起於漢水流域丹、淅二水入漢處,曰丹陽。

    至楚武王時,自謂“我蠻夷也。今諸侯皆為叛,相侵,或相殺,我有敝甲,欲以觀中國之政。”於是自號武王,盡吞漢陽諸姬姓國。地方千里,成為當時強國。

    據顧棟高《春秋大事表》“楚並國四十二、晉十八、齊十、魯九、宋六。”

    周王室東遷洛邑之後,王命不行,引起兩個連鎖反應,一是諸侯內亂,二是戎狄橫行。

    當時諸夏最感威脅的,除了橫行的戎狄,就是南方奉行兼併主義的楚國了。

    戎狄與楚,交相侵吞諸夏,周王室又衰弱,遂至春秋霸業的出現。齊桓、晉文所建立的霸業,其實就是糾合諸夏集團,阻止戎狄的侵擾和楚國的擴張的勢頭,使中原諸國可以存續,華夏文化可以儲存。

    即管仲對齊桓公所說的“諸夏親暱,不可棄也;戎狄豺狼,不可厭也。”

    自齊桓公建立霸業之後,一方面,北方的狄患逐次解除,另一方面,南方的楚國也逐漸覺悟、同化,改變以往的極端武力兼併主義,要求加入諸夏集團。

    楚莊王滅陳建縣,後又聽從申叔時諫言,復陳。敗晉於邲後,圍宋,宋人告以“易子而食”,楚遂退師。此時楚國的態度已不似先前力主兼併,所以楚莊王才能建立霸業。

  • 13 # 君山話史

    秦楚都是周的封國,在擴張過程中,吞併廣闊的蠻夷區,自然蠻夷色彩較為濃厚。

    先說說楚國。

    在商周時期,荊楚之地屬於華夏文明之邊緣地帶,整個文明程度比較低,時不時反抗中央政權,比如商代武丁大帝就曾大舉用兵,“奮伐荊楚”。

    楚國的歷史可以追溯到鬻(yù)熊,他曾經是周文王的手下,雖然談不上有很大的貢獻,但是忠於職守。鬻熊死得早,沒能得到封賞。周成王時,念及文王、武王創業之艱辛,封鬻熊的曾孫熊繹于丹陽,當時這裡是南蠻地界,是為楚國,爵位為子爵,在五等爵位中,算是低等的。

    荊楚是南方蠻族聚集區,時而依附周室,時而叛亂,不好治理。周昭王時,周王御駕親征,渡過漢水,對荊楚發動進攻。然而,在這次南征中,周昭王卻意外地淹死了。這件事加劇了中原華夏族與南方荊楚蠻族之間的矛盾,對以後的歷史產生深刻的影響。受周王冊封的楚國,由於受到南方蠻族文化的浸染,日益被中原華夏族視為異端。

    到周穆王時,東方的徐國叛變,楚國一馬當先,幫助朝廷平定叛亂。原先跟著徐國起事的一幫小嘍囉轉而投靠楚國,楚國由是坐大,這也是其強盛的起點。

    周夷王時,周室衰落,南方楚國開始崛起。楚國君主熊渠(第六位君主)乃是一代名君,在他強有力的統治下,楚國開始騰飛。熊渠興師動眾,攻打庸國,大肆擴張地盤。之後他取揚粵之地,一口氣將三個兒子封為王:長子熊康為句亶王,次子熊紅為鄂王,少子熊執疵為越章王。顯然他已經不把周天子放在眼裡,你可以稱王,老子也可以稱王。自此,楚國雄踞江漢之地。

    然而,周厲王上臺後,連續征服淮夷二十六國,令周室的權威重振於東南。熊渠不免震驚,自動收起王號,仍自稱諸侯,繼續效忠王室。

    西周滅亡後,楚國經歷代擴張,已儼然成為南方霸主。國君熊通不滿足“子爵”的稱號,要求周桓王提高其爵位,封公爵或侯爵,不料卻遭到天子的一口拒絕。熊通一怒之下,自立為王,稱楚武王,與周王分庭抗禮。楚武王此舉,無疑把自己掙脫出華夏政治文明的框架,故而在春秋時代,楚國被當作最大的蠻夷國對待。

    再來說說秦國。

    秦國並沒有被當作蠻夷國,但是由於文明落後,一直被中原諸侯瞧不起,這也是後來秦孝公要變法的原因之一。

    秦把自己家族的譜系上溯到遠古時代的顓頊大帝,是很正宗的華夏血統。秦的第一任君主是非子,他是個養馬師,由於牧馬有功,周孝王封了一小塊地給他。當時並不是一個諸侯國,而是附庸國,方圓不超過五十里。秦國的任務,主要安撫西戎蠻族部落。

    到了第四任君主秦仲時,由於討伐西戎,秦仲戰死,秦國也滅亡了。秦仲的兒子們求助於周宣王,借來七千名士兵,終於收復失地,重建家國。在此後數十年裡,秦國不斷地西戎交戰,在戰爭中成長壯大,吞併許多戎人地盤。

    由於秦國地處偏遠的西方,一直被中原諸侯所忽視,它似乎處於一個被人遺忘的角落。這種封閉性使得秦國在文化上遠遠落後於中原諸國,其政治充滿野蠻的色彩。直到秦文公十三年(公元前753年),秦國才設史官以紀錄史事。七年後(公元前746年),制定誅滅三族的法律。在此之前,中國的政治制度一直是比較文明的,秦國的誅三族制度強化了君主專制,開了一個壞頭。

    到了秦穆公時,秦國是有機會向中原發展,融入華夏文明圈。然而,秦國的不幸是遇到了晉國,在整個春秋時代,秦國都被晉國死死壓在西方一隅,根本無法染指中原。倘若晉國沒有分裂為趙、魏、韓三國,秦國估計一點機會也沒有。秦國雖然不是蠻夷之國,但在東方諸侯看來,也差不多了。後來秦孝公釋出的求賢令中有這麼一句:“諸侯卑秦,醜莫大焉”,大家可以感受一下秦孝公的那種心情。

  • 14 # 蜀北一

    對於這個問題,個人覺得,這裡首先要搞清楚的是古代蠻夷兩字的含義。

    首先,華夏二字的含義是什麼?據《春秋左傳》中說:“中國有禮儀之大,故稱夏;有服章之美,謂之華。”可見,區別是不是華夏,最大的區別在於尊不遵守禮,那是周王室統治天下的根本制度。

    因此在古代,與華夏相比,蠻夷指的更多的是文化上存在差異的族群,而不是血緣上的差異。

    所以,雖然楚國貴族乃火神祝融之後,與中原地區各國在血緣上來說也是一脈相承,卻依舊被稱為蠻夷,就是因為當時楚國所處的荊湘之地,遠離王化之地,與中原地區的文化差異較大。

    秦國也是一樣,他與楚國都處在與中原地區相隔遙遠的偏遠地區,接受中原王朝,特別是周天子禮儀制度教化的程度很小,更多的是保留了一些自己的文化特點。

    所以,對周王室的服從,對周禮的遵守,對中原文化的認同,才是中原與蠻夷的區別,並不是血緣關係上的差異,是文化的不同。

  • 15 # 張慶東字恕鳴文化原創

    春秋戰國時期將秦、楚稱蠻夷,是有四個重大原因的。第一是地緣關係――秦處大西部,楚處大南部,較遠離中原中土之地。第二是政治關係――周朝是一個分封眾多諸侯國的聯合體。有一定的貢獻的異族、異姓等分封在較遠、較貧之地,如秦在西戎,楚在荊山等都是欠發達地區,也可以說是不毛之地。第三是血統關係――從三皇到五帝,直到近代,都以炎帝、黃帝血統為“正統”。其實,在中華民族第一“大融合”的過程中,炎帝雄據黃河東部、長江以北地區;黃帝雄霸黃河發源之地的中部地區;蚩尤獨享西部和南部大部分地區。就單方勢力來看,蚩尤勢力最大。蚩尤好徵善戰,多次打敗過炎帝,或黃帝部落。後被“炎黃聯盟”大敗,“炎黃血統”視“蚩尤血統”部族為蠻人,所棲之地為夷。現在,華夏仍稱“炎黃子孫”,各族一統中原後,會悠族祖源淵於炎黃某子孫血統,就促以證明這一點。四是圖強的關係――歷史上秦、楚都自發奮強,領導臣民進行不懈的拼搏,秦、楚都先後幾次撇開“周天子”自立為“天子”,分封自己的子孫為王為侯。這種反叛自然是難以得到周天朝的褒獎,只能以蠻稱之。包括許多山、水都有蠻來冠名。如漢水最大的支流就稱“蠻河”,楚啟始封地之山稱謂“獨山”或“毒山”等。

  • 16 # 使用者94738516596

    中國自古以來就講究名正言順,而且都知道古代繼承皇位都是嫡長子,不管幹什麼都是一樣。秦楚說白了不被中原國家承認很大程度是因為,名不正言不順,而且出生也卑微,被中原各國看不起。秦國一開始是給周王室養馬的,因為護送周平王東遷有功,才被封岐以西的地方,而且還是伯爵,周王室的分封是按照王,公,候,伯,子,男來分的,可以看出伯爵的等級並不是很高,而且這時候其他諸侯國早就已經立國很久了,比如燕國,鄭國,齊國等等都是一開始就分封了。

    楚國了是給周王室祛邪除災的,而且一直到周成王的時候才被承認被封為子爵。和秦國一樣都是很晚才被封的,而且他們還都不是姬姓,都是外姓,血脈上也被那些姬姓諸侯國看不起。一個是餵馬的,一個是巫師你覺得會有多少人看得起他們呢?

    而且秦楚之地本來就遠離中原,地處偏遠。當時來時天下最富裕的還是中原,可以看到那些姬姓諸侯國基本上都被分封在中原肥沃的地區。而且當時周王室給這些外姓之人分封在偏遠地區就是為了讓他們和那些蠻族打仗,拱衛周王室的,說白了就是炮灰。當時除了中原地區被開發之外,其餘的都是蠻荒之地,秦楚被封在這些地方自然就被人看不起,被稱為蠻族了。

    而且一開始秦楚太弱小了,秦國一開始就五十里地,都是靠後代一寸一寸打出來的。弱國無外交。當時秦楚基本上沒有什麼話語權,都是中原這些姬姓諸侯國說了算。

    而且前面說了中國幹什麼都要講究名正言順,秦楚雖然一開始很弱小,但是他們兩個都發展成為了強國,而且都知道春秋戰國就是土地兼併戰爭,但是你去搶人家的東西總要一個理由吧,要知道春秋的時候打那些被周王室分封的蠻夷之國是最好的,沒有任何人會反對。那些中原這些國家為了秦楚強大,自然要去搶他們的地盤,那總得找一個理由啊。

    其實說簡單點就是羨慕嫉妒恨。

  • 17 # 青年史學家

    古代華人有重華夏而輕夷狄的思想,這就同古代印度的雅利安人稱異族為“蔑戾車”和古希臘人稱異族為“蠻族”一樣。不過,古代華人對夷夏的區分還有其自己的特點。這就是在長期的過程中形成了一種重文化而非重種族的區分標準。

    孔子到過許多華夏的國家,都不得意。他一度想到“九夷”(可能就是在魯國以南的淮夷)去居住。有人說那裡太落後(陋)了。孔子說:“君子居之,何陋之有”?孔子沒有把夷當作異類,甚至認為,只要“君子居之”,他們的落後狀態也是可以改變的。孟子說,舜是“東夷之人”,而周文王是“西夷之人”,可是他們都在“中國”(指華夏地區)行仁政,就都成了聖人。夷狄之人不僅可以變為華夏之人,而且可以成為代表華夏文明最高品位的聖人。

    孔、孟這些思想不是憑空而來的。因為,中國古代的夷夏關係史上有兩個明顯的特點。其一是,夷變夏和夏變夷的事例太多。例如,相傳周人的先祖棄是堯舜禹的后稷(負責農業的官),原來屬夏;後來子孫遷居戎狄之中,一變為戎;到公劉時期又逐漸向文明過渡,再變為夏。又如,周族一支在殷末南遷入吳,一變為蠻夷;到春秋後期,吳又再變為夏,等等。其二是,夷夏之間的交往和婚姻很多。例如,著名的霸主晉文公本是大戎狐姬之子。按母系,他是夷狄,可是不妨成為尊王攘夷的諸夏首領。晉文公的母親無疑是夷狄,可是又姓姬,與周王和晉君都同姓,所以這一支戎在歷史上可能與周有血緣關係。

    由於這兩種情況,人們很難以種族或血統來確指誰為夷誰為夏。於是文化上的先進與落後自然地就成了區分夷夏的標準了。以文化為標準的夷夏觀形成於春秋戰國時期,這對中國以後的歷史有十分重大的影響,也不難理解題主問題的根源所在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怎麼理財是靠譜的?